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策略

2024-07-06鲍如意

村委主任 2024年10期
关键词:崇州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鲍如意

摘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各地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如何高效地发展集体经济已经成为学术界的重要议题。文章分析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以及生活富裕五个方面促进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选取了耿店模式和崇州模式两个案例,通过对比分析两者的异同,发现两者在共同体的建构、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以及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方面具有诸多相似之处,而在产业融合的方式以及治理主体的结构上又有各自的特点。基于此,文章从主体参与、人才培养以及产业发展三方面提出策略,以期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经验启示。

邓小平在1990年3月3日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到农业问题时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1]目前,第一个飞跃已经实现,第二个飞跃还在不断探索之中。近年来,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报告以及中共中央连续发布的多个有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都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了指导,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完善将成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

奠定产业发展的基石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推动了各类要素的整合与协调,有助于农村地区依据自身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集中力量发展主导产业,形成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集群。

同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吸引多方主体加入到乡村建设中来,有利于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

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为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经济支撑。通过整合农村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可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壮大的村集体有能力进一步对农村环境进行整治,为农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同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倡导的是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规模化经营以及农业技术的创新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和浪费。

加强乡风文明的建设

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注重物质文明建设,也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升乡风文明程度。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村文化设施以及教育事业不断完善,在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农民逐渐倾向于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和文化享受。同时,农村集体经济的兴旺发达也吸引大量年轻人返乡归乡,年轻力量的注入对农村的传统陋习和不良风俗产生了有力的挑战,推进了农村移风易俗的改革。

提升乡村治理的效能

实践表明,凡是农村集体经济发达的地方,乡村治理就能够凝心聚力,乡村发展就能兴旺繁荣。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成为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点和现实路径[2]。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为村级组织进行乡村治理提供了抓手。集体经济的具体事务将增加农民的集体意识,提升村民议事的意愿,而且集体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会吸引大量能人返乡创业,为村集体发展建言献策,提升乡村治理的效能。

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农民的振兴。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具有整合要素资源、保障集体福利、调节收入分配等多重制度优势,具有将农民组织起来的能力,但是这种组织并不是传统集体经济而言的依靠行政手段被动组织,而是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大农民集体的蛋糕。而且在分配层面上,摒弃了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的平均主义倾向,向分配更高效、更多让利于民的趋势发展。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典型案例分析

各地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从未止步,在发展过程中涌现了诸多样板村和示范地。文章选取了发展势头较好的耿店模式和崇州模式作为案例分析的对象,通过对比分析,探索其成功密码。

案例简介

1.耿店模式

耿店模式兴起于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村,该村2002年以前还是以种植传统大棚为生的贫困村,自耿遵珠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以来,带领村民走上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耿店模式的亮点在于“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三位一体生产经营机制,该机制以党支部为核心,通过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将农户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2021年5月,包含耿店村在内的周围11个村庄重新进行了资源整合,成立了“耿店新村”,新村的成立有效地整合了土地、劳动力和资金,规模优势更加凸显。目前,耿店模式在茌平区全域得到了推广,打响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品牌[3]。

2.崇州模式

崇州模式兴起于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该模式以“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综合服务”三位一体的“农业共营制”为核心。其中,土地股份合作社是崇州模式的基础,通过将农民承包地经营权转化为股权,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农业职业经理人是农业共营制的关键,通过有效的管理和运营,农业职业经理人能够推动农业生产向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目标。农业综合服务是农业共营制的保障,通过整合各类主体的资源为农业提供科技支撑、社会化服务、品牌打造和金融支持。农业共营制建立之初,是为破解崇州农业“地碎、人少、钱散、缺服务”等问题。目前,该模式已经过五代转型升级,正逐渐从“农业共营制”向“崇州共营制”转变[4]。

对比分析

1.耿店模式与崇州模式的共同点分析

(1)共同体的建构

两种模式都通过多个主体的协同作用,形成一个具有共同目标的社会群体。该群体由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组织和个人组成,通过共享资源、互通有无、协作共赢的方式,促进本地区集体经济的协同发展。耿店模式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在发展过程中利用了党支部的领导力、合作社的组织力以及农户的生产力。崇州模式为农业共营制的发展思路,形成“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综合服务”三位一体的经营方式。两地通过对共同体的建构,能够为农户提供政策支持、市场信息以及销售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户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

(2)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在大城市的虹吸效应下,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选择在大城市工作,多数村庄面临“空心村”的危险。村内的年轻人少,意味着发展的持续动力与活力不足。而耿店村近些年来以收入有保障、配套服务好、生活有品质三个优势吸引更多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年轻力量的注入,让人才、土地、资源、产业汇聚形成良性循环,成为盘活耿店经济的重要引擎。崇州注重本土人才的培育,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努力提升技能型人才的水平,目前,崇州对职业经理人的培育已成体系,正逐渐打造职业经理人品牌。同时,崇州注重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培育,新换届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在年龄结构、人员结构、学历结构等方面都呈现持续优化的趋势。

(3)对土地资源的利用

新形势下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要重点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谋求稳定可持续的资源资产性收入[5]。耿店、崇州两地充分利用当地的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着力盘活土地资源。耿店村主要通过置换整合承包地、流转土地经营权以及复垦宅基地等方式,对土地进行规模经营,同时,借助国家的相关政策补贴,解决集体经济原始资金不够的问题。崇州市通过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在保证农户充分自愿的基础上,以比较平稳的方式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引入职业经理人,对集中起来的土地实行专业的管理,提高了土地利用的效益。

2.耿店模式与崇州模式的差异分析

(1)产业融合的方式

耿店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是产业链延伸型融合。前有智能化育苗场、试种试验基地,中有合作社提供全方位蔬菜种植服务,后有蔬菜批发市场、精包装加工厂,打造完整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崇州模式在发展过程采取的是农业与其他产业交叉型融合。通过政策引导,实现农商文旅跨界融合发展,尤其是积极发展全域旅游,目前,赏花经济在当地旅游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2)治理主体的结构

耿店模式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时主要吸纳了村党支部、龙头企业以及农户等主体,而崇州模式的主体结构则更加多元化和开放性。除了村党支部、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参与外,还引入了更多的外部主体,如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这些外部主体在提供技术支持、金融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策略探讨

目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全国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两种模式虽然适用的条件不同,但成功的原因却高度相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今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趋势,为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启示。基于两种模式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多元主体参与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1.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农民的振兴,因此,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以及村集体实力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一发展过程昭示了农民的既得利益是农村发展的指向标。因此,农民应该是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他们的意见和需求应当得到充分尊重和考虑。在发展过程中,要保障农民有充分的决策参与权;在利益分配过程中,要保证农民公平地享受经济成果,收益与贡献相匹配。

2.要防止行政权力扩大化

多数集体经济模式的发展初期依赖于党支部或者相关政府的政策引导与支持,在发展过程中,应警惕行政权力扩张干预集体经济市场化发展的倾向。要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厘清党支部、村民委员会以及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确保三类主体各归其位,各司其职,互相扶持。具体来说,要强化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发挥村民委员会的监督管理作用以及维护集体经济组织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致力于经济发展的主体地位。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激发党员干部的积极性

两种模式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党员群体的引领与奉献,但仅以奉献为名难以长久,因此,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提升党员引领的持续性。要保证党员高度参与村庄事务,提高政治地位。同时,对参与公共事务的党员公开给予一定的补偿,满足其物质需要,从这两方面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2.注重乡村本土人才的培育

乡村本土人才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潜力资源,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与活力,对乡村本土人才的培育要在精神以及物质两个层面双管齐下。在精神层面,要加强对乡村文化的宣传与弘扬。通过举办文艺晚会、农产品采摘比赛或者传统手工艺展示等方式,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增强村民对村庄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同时,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或者邀请农业专家、企业家开展宣讲等方式,帮助村民开阔眼界,提升其综合素质。在物质层面,要提供优惠政策和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给予财政补贴、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解决返乡创业就业人才在住房、医疗等民生方面的后顾之忧。

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1.采取合适的产业融合发展方式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要在巩固好第一产业基础性地位的前提下推动产业融合,避免下游产业对农业的挤压。同时,对产业融合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对上下游产业的纵向融合上,更要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推动横向融合的实现。各地要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经济以及政治环境选择合适的产业融合发展方式,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明确产业融合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农民增收。

2.推动优势品牌的发展壮大

耿店村打造了耿店、棚二代等多个蔬菜品牌,高品质的水果蔬菜直销北京、济南等多家超市;崇州打造的健生堂蜂蜜以及隆兴大米等品牌被多地所熟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规模化、组织化为品牌的联动发展提供可能。在发展过程中,要理清自身的发展优势,破除农业品牌散而不精的弊端,突出对优势品牌的培育。同时,要提高品牌意识,加强对品牌的管理,严防假冒伪劣产品破坏品牌形象。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通过将农民组织起来,将分散的资源集中起来,有效解决了目前双层经营体制“统的不足,分的彻底”的弊端,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文章在结合具体案例分析的前提下总结了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三大策略:一是要激发多元主体的活力,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协调好各方关系,形成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二是要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挖掘乡村本土人才的潜能,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三是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优势品牌,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以期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有效借鉴。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陈晓枫,钱翀.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机理与现实路径[J].当代经济研究,2024(01):46-56.

[3]苑体强,徐明,陈敬谦,等.“支部领办合作社”开启村强民富“致富锁”[J].农村经营管理,2023(12):20-22.

[4]罗必良,钟文晶,谢琳.发现“共营制”的制度基因——从“农业共营制”到“崇州共营制”的转型升级[J].乡村振兴,2021(10):23-26.

[5]孔祥智,高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变迁与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J].理论探索,2017(01):116-122.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崇州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新时代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规范化建设初探
——以四川省崇州市“费随事转”改革为例
《健康崇州》创出宣传新模式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社会绩效探析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研究
奔跑吧,村集体经济组织!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回顾和思考
庚寅冬游崇州怀放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