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之曲奏响共富之歌
2024-07-06曹鹏召
曹鹏召
乡村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迈向共同富裕的最小基本单元,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实现共同富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部署。因此,研究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的内在关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困境和实效路径,有利于为共同富裕视域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助力实现乡村共同富裕。
李强总理于2024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从党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最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体现出党和国家面对新形势对乡村振兴战略做出的适当调整和优化,也表明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更聚焦“全面”两字。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继续了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局上的统筹部署,要五大振兴协同发力、整体推进,也是从整体战略规划到战术的部署落实上的转变,要从面到点,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布局到具体乡村如何振兴的实操举措上。这意味着党和国家的任务更加具体、要求更精准、部署更细化,为更加有力有效落实部署,必须认真查摆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问题,精准施策,力求取得实效。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战略目标。虽然,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消除了农村人口绝对贫困的问题,但我国实现共同富裕仍面临着三大难题:一是城乡差距,例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人居环境的差距;二是收入差距,例如,城乡居民收入、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三是区域差距,例如,东西部之间、脱贫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有利于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缩小“三大差距”,从而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在共同富裕的目标背景下,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然要求正确把握乡村全面振兴的阶段性任务,并将其与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有机结合。因此,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共同富裕视域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面临的现实困境,以及如何从实践层面来破解发展难题,既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课题,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实践课题。
共同富裕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关系
共同富裕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
一是在理论内涵上,两者具有的“全民”与“全面”的价值理念一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这一系列论述充分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各个方面的富裕、是逐步实现的富裕,蕴含“全民”和“全面”的价值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调整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意味着在空间上全国的乡村一个都不能少,让所有乡村和乡村人民都要享受发展的成果;在内容上要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都应该得到一个很大的提升,涉及产业、群体、区域等,同样追求“全民”与“全面”的价值目标。
二是实践导向上,两者都是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都是以农民为主体。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国家设定了阶段性目标;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国家设定了二十字总要求。而要实现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乡村振兴首先要做好“三农”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紧接着要处理好城乡关系问题,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动城乡融合。无论是共同富裕还是乡村振兴,都是以农民为发展主体,在城乡融合上要求城乡人口实现双向自由流动,所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在人口生计上要求有公平的发展机会,促进农民的生计模式和个人身份顺利转换。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其一,实现共同富裕的难点在乡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前提。究其原因,一是基础薄弱。我国的乡村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水平、医疗条件等方面都与城市存在不小的差距。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的限制,乡村地区的生产效率普遍较低,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增长面临瓶颈。二是人力资本建设滞后。乡村教育资源普遍不足,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城市,农村地区的年轻人往往流向城市,导致乡村地区人才流失严重,这进一步削弱了乡村的发展潜力。三是要素供给不足。投资、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向乡村流动的渠道不畅,致使乡村地区难以获得足够的外部支持,这限制了乡村产业的升级和优化。四是发展模式单一。现有的乡村振兴案例和经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尚未形成一系列有效、可复制推广的模式,这导致乡村振兴的途径和方法比较有限,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发展不平衡,在城乡表现得最为明显;发展不充分,在乡村表现得最为突出。因此,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组成部分,是解决我国主要矛盾的基础前提。
其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着眼于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社会治理水平,凝聚农民共同价值,推动各类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促进城乡融合,补齐乡村发展滞后短板,缩小区域差距,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共同富裕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方向指引
实现共同富裕的潜力在乡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行动指引。广大乡村也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一是资源潜力。尽管乡村在资源总量上可能受限,但往往拥有尚未充分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等。合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二是要素激活。科技创新、互联网发展等为乡村提供了新的增长点,通过电子商务、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的发展,可以有效激活沉睡的要素,推动乡村产业升级。三是国家政策支持。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政策的重视和支持力度的加大,从金融政策到土地政策再到教育和医疗改革等方面的政策利好,都有望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四是市场潜力。随着国内消费升级和双循环发展战略的提出,乡村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消费潜力,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品牌农产品等方式,可以吸引更多的市场需求。五是城乡互动。城市与乡村的进一步融合,可以促进资源共享与互利共赢。通过城市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向乡村流动,可以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共同富裕视域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面临的主要挑战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与共同富裕目标不匹配
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不是均贫富、劫富济贫,本质要求是兼顾效率与公平。但由于地理位置与资源差异、政策执行力度和效果差异、产业结构单一程度与产业转型难度差异以及财政投入、教育、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我国村域间的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发展不平衡,宏观上,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存在较大差距,微观上,从同一地区近郊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优于远郊农村,阻滞了共同富裕的进程。以打造重点村,用先富带动后富为例,重点村的选择条件要求已经具备很好的发展基础,建设过程中还会获得大量财政和社会资本支持,然而这是其他村无法借鉴和复制的,且过量的投入导致资源的虹吸效应,部分重点村甚至出现为了建设而建设的情况,扩大了村庄发展差距。
农民主体意识不足,导致乡村振兴缺乏内生动力
在实践导向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都要求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发挥农民群体的创造性。但在实际中,大部分农民认为乡村振兴主要依靠政府,自己只是配角,甚至认为乡村振兴和农民没关系,取决于政府的投入、干部的作为。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但政府的过度关注以及优厚的费用补助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部分农民“等靠要”的思想。此外,由于主体意识不强,在看不到村集体活动背后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情况下,农民参与村集体活动的意识淡漠,甚至不愿意参加村民代表大会商讨村建设发展问题,而在后续建设过程中持相反态度。
文化赋能乡村共富动力不足
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丰富和精神生活富足,精神生活富足需要依靠文化振兴。但由于对农村的历史文化挖掘程度不足、对农业文明的维持和传承存在疏忽、乡村历史文化元素较为稀缺等,导致乡村文旅产业整合未充分发挥价值,难以构成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并形成品牌效益。此外,由于乡村人才外流、人口老龄化严重,部分乡村出现“空心化”现象,导致乡村文化传承难以为继。例如,一些地区看到了古镇带来的商业价值,却忽视了古镇自身文化的挖掘,陷入同质怪圈,既难以激起村民的情感认同,也难以带动文旅产业的发展。此外,一些乡村地区文化惠民口号在喊,活动在做,但并没有真正“惠”及群众的心里。例如,一些地区的农家书屋的书籍来自城市和市场不受欢迎的,或是一些专业书籍超出了农民群众的认知能力,因此导致有效利用率很低。
共同富裕视域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路径
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首先是以平等互换为“立足点”,牵住要素流动“牛鼻子”。城乡二元结构是导致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的重要原因,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牛鼻子”。因此,突破单向思维,既要从村里找答案,也要从城里找答案,统筹规划布局,把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互联互通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推动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全覆盖和县域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以农民主体性为依托的内生机制和以城乡融合发展为载体的外源机制的有机融合。
其次是以互为供给为“突破点”,筑牢产业联动“定盘星”。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城乡融合也要注意城乡的“差别”,这不是差别对待城乡发展,而是依据城市和乡村的不同功能、资源禀赋,互为供给,错位发展。一要推动三产融合,县域涵盖了从一产到三产的完整产业体系,要推动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按照“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建设思路,深度挖掘乡村的多种功能和多元价值,打造特色重点产业,避免陷入“千村一面”的同质化竞争。二要健全制度,破除城乡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流动的障碍,为乡村地区注入新发展动能。三要加强合作,抱团取暖,开展多村合作,压紧压实各级党委、政府责任,注重力量统筹资源整合、上下联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施策,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最后是以实践创新为“落脚点”,种好治理融合“责任田”。一要推动融合共治,以村党支部为龙头,探索党建引领的“三治”融合新模式,走结合农村实际的善治之路。二要建立机制,探索农村居民、社会组织协同参与社会治理机制,发挥好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三要道德文化共推,通过构建德育网络、强化德治引导、以评弘德等举措提升城乡居民道德水准,为基层治理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
以乡村文化振兴赋能乡村共富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不仅具有社会效益,也具有经济效益。乡村发展不是大拆大建盲目模仿城市步伐,而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韵味与内涵。
首先要筑巢引凤,盘活乡村这一汪文化活水。以文化繁荣赋能乡村振兴,人是关键因素。面对乡村文化传承人不足的问题,一是搭建乡村文化传承人之间的交流平台,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例如,邀请非遗传承人为村民们上课,村民们学到了好手艺、文化多了传承者。二是吸引年轻人参与乡村文化传承,针对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的现状,可以推出一些具有时代特色和吸引力的文化项目,吸引年轻人参与乡村文化传承。同时,可以通过开展文化体验活动、互动展览等方式,让年轻人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乡村文化,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三是通过设立奖励机制、文化传承人补贴等方式,激励乡村文化传承人的积极性和热情。
其次要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强化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因地制宜走差异化文化发展之路。一是党建引领强武装。乡镇领导班子创新探索“党建+”模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政风、乡风、民风,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落实落细。二是坚持规划先行。充分发挥规划龙头作用,坚持开发与保护并行,围绕古迹保护、文化传承、功能提升、设施改善、风貌彰显、产业融合发展等内容,科学制定乡村文化发展规划。三是充分发挥农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培育农民主体意识、提高农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能力。这要求通过政策法规来明确农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实践活动对农民进行思想素质教育,让农民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以人力资源保障增强乡村全面振兴动力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解决好乡村发展中的动力不足问题,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吸引和培养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同时,要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提供有吸引力的政策和环境。一是培育当地实用人才。要出台政策支持和鼓励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创办领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农业发展技术含量,提升农民职业化水平,有效发挥新生代年轻人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二是要因人施策,留住人才。要强化政府支持,如结合乡村的发展特色产业,组织创业培训、提供创业资金支持、搭建创业交流平台等,为人才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要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在乡村人才子女教育、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服务。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