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蔬菜产业解锁农村“致富密码”

2024-07-06孙未名

村委主任 2024年10期
关键词:蔬菜特色融合

孙未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为基础,开拓农民致富的新渠道。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发展的根基,产业持续兴旺,农民才能增长收入。农村特色蔬菜产业是农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湖北安居镇泡泡青特色蔬菜核心种植区实地调研获得第一手数据,对泡泡青种植户参与农村特色蔬菜产业发展模式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总结实践形态与服务效能, 厘清理论依据与运作特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解决好农村特色蔬菜产业同质化低端竞争问题,立足农村特色蔬菜产业特征,以农村特色蔬菜产业为切入点,促进特色蔬菜产业一二三产业链融合发展,推动农村特色蔬菜产业发展模式转型升级。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是农村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农民收入才能稳定增长。农村特色蔬菜产业是农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特色蔬菜产业在县域和乡镇具有一定基础和发展优势,具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有利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湖北省安居镇农村特色蔬菜产业发展,立足产业特征,解决农村特色蔬菜产品同质化,低端竞争的问题,对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具有较好的借鉴。文章以湖北省安居镇泡泡青特色蔬菜产业发展的实践经验为例,探索产业发展资源要素及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区域特色蔬菜品牌效应,初步形成以政策为支撑、以企业为龙头、种植户为主体、土地资源为基础、专业合作社为媒介的特色蔬菜产业链、价值链,推动农村特色蔬菜产业发展要素的融合发展,拓展农村特色蔬菜产业发展新思路,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村产业化发展新动能都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农村特色蔬菜产业的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推动农村经济改革,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和特色农村产业,农村开始涌现出一些小规模的农业特色小镇。乡村振兴应根据当地农业农村资源特色,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价值链,积极开发农村特色蔬菜产业发展新模式,以促进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标,并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我国农村特色蔬菜加工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特色蔬菜农产品产业链向上游、中游、下游延伸对乡村振兴具有积极作用。农村特色蔬菜产业融合发展可催生大批新型经营主体,繁荣农村经济,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但目前特色蔬菜产业发展也存在诸多困难,其一,农村特色蔬菜产业融合水平不高,外部支撑环境不健全,自我升级发展较为困难,辐射带动作用较弱。其二,伴随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流向城市,导致农村出现老龄化和空心化的问题,使得农村特色蔬菜产业劳动力严重短缺。其三,农村特色蔬菜产业技术基础薄弱,融资渠道少,规模小,企业和农户风险承受能力脆弱,面对复杂的市场竞争,处于弱势地位。因此,需要真正发挥政府项目扶持资金的效用,提升农村特色蔬菜产业循环“造血”能力 。围绕当地的特色支柱产业,以产业和产品为主组建专业合作社,通过重点发展农民互助合作,健全金融、农产品技术服务、加工、流通领域的专业合作,把农村专业合作社办成农业产业化的真龙头、大龙头。

农村特色蔬菜产业的实践形态与服务效能

农村特色蔬菜产业的实践形态

安居镇由于乡村区域资源、人口结构和传统文化的差异,在既定条件下泡泡青特色蔬菜产业的发展表现出多元化的实践模式。课题组实地考察发现,安居镇泡泡青特色蔬菜产业的实践形式一般与其主营业务密切相关,根据产业的具体运作形式和供给主体,可以将泡泡青特色蔬菜产业划分为政府+农户帮扶型、企业+合作社+农户协同发展型、政府+电商+农户电商发展型三种模式。

1.“政府+农户”发展模式

安居镇政府推动农户积极参与泡泡青特色蔬菜产业发展之路,把发展泡泡青蔬菜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主要举措,培育蔬菜产区农工贸集群发展模式,整合市场、资金、人才要素,促进特色蔬菜产业融合,与科研院校合作引入农业种植新技术,弥补特色蔬菜产业的科技短板,提高产业融合质量。地方政府围绕发展农村特色蔬菜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强化产业政策支持、主体市场化运营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

安居镇依托上级项目扶持资金发展合作经济,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呈现共享共赢的泡泡青专业合作关系,促进了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有利于完善土地产权关系、土地治权结构,形成高效、有序的土地流转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社会关系网络是合作社汲取和传播信息资源的关键渠道;信任是合作行为产生和持续的基础;利益分配制度规范是引导和约束合作社健康发展的保障。通过合作,企业实现规模效应和资源整合,种植户可以更容易面对市场竞争和风险。

3.“政府+电商+农户”发展模式

新时期农村电子商务得到快速发展,对于推进泡泡青特色蔬菜产业结构改革,创新创业发展模式,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具有重要作用,是农村特色蔬菜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安居镇政府与抖音、京东等电商平台合作,打造“政府+电商+农户”发展模式,直播助农新模式是乡村振兴在农村电商模式上的全新探索。农村电子商务在流通内容、空间布局、发展动力和发展模式上呈现显著特征,发展电子商务对泡泡青特色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引领作用。

农村特色蔬菜产业的服务效能

1.提高农村特色蔬菜产业多重收益助推乡村产业兴旺

本次调查发现,政府、企业和合作社参与农村特色蔬菜产业有利于扩大业务范围、提高农产品的曝光度、增强种植户凝聚力。一方面,乡村产业振兴是基础,特色蔬菜产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稳步增收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发展农村特色蔬菜产业能够发挥乡村资源禀赋,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通过深入挖掘农村传统特色资源内涵,建立多渠道的收入方式,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2.完善产业发展机制助力农村特色蔬菜产业的转型升级

地方政府依据区域特有的农业资源和泡泡青特色蔬菜品种,发展深加工和拓展产业服务领域,延长特色蔬菜产业链、提升产业价值链。借助农村特色蔬菜产业发展,提升农村特色蔬菜产业参与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向上游、中游、下游延伸对乡村产业振兴产生正向促进作用。目前特色蔬菜产业融合处于初级阶段,建立完善的外部支撑机制,提高产业自我升级转型能力,增强产业辐射带动作用,鼓励新型产业经营主体参与农村特色蔬菜产业融合,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增收农民收入。

3.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增加农民收益

农村特色蔬菜产业规模化经营的本质特征是,龙头企业与种植户等经营主体在自愿联合的基础上开展分工与协作,公平、稳定的利益分配机制是集群健康发展的关键。其一,通过规范公司、农户等利益分配方案,建立风险基金制度。规范订单生产机制,确定最低收购保护价,并将部分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返还给菜农。其二,加强利益分配机制的规范化与制度化,完善监督约束机制。保障不同利益主体的权益、义务和责任,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签订合同,形成法律文本,并由公证部门公证,尊重契约精神,严格按合同办事,对违约者依法处理。其三,强化蔬菜产业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承租农户土地时优先雇佣农户从事一般性劳动,让农户与企业形成利益分享、责任共担的结合体,制定和推行涉农合同示范文本,逐步建立土地流转、订单农业等风险保障金制度,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发展农村特色蔬菜产业的理论依据与运作特征

为满足市场需求多元化,发展农村特色蔬菜产业应该引入新技术,在产业创新驱动作用下,农村特色蔬菜产业才能表现出蓬勃的生机。农村特色蔬菜产业的多元实践,急需厘清农村特色蔬菜产业融合发展理论,提炼总结其运作的特点与优势,为农村特色蔬菜产业转型提供理论依据。

农村特色蔬菜产业融合的理论依据

产业融合的概念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互联网浪潮促使数字技术快速发展,随着信息化时代来临,数字通信、多媒体等新兴产业开始出现彼此交叉。美国学者约翰·梅勒提出的资源互补理论是具有代表性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理论之一。资源互补理论将特色农业技术应用分为技术停滞阶段、低资本技术阶段以及高资本技术阶段。产业发展第一个阶段处于技术停滞阶段,以劳动力、土地资源的投入为主。第二、第三阶段,农业技术要素投入增加。农村特色产业发展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技术、教育等,产业要素具有互补性,促进产业发展的要素融合,优化投入要素的比例,农业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等可提高生产效率。

(二) 农村特色蔬菜产业发展的运作特征

我国农村特色蔬菜产业传统要素投入基本完成,决定产业发展高度的是现代技术要素的投入,农村特色蔬菜产业传统要素与现代农业新技术要素两者资源互补,才能完成农村特色蔬菜产业的融合,推动农村特色蔬菜产业发展进入现代化农业发展阶段。农村特色蔬菜产业融合需要关注农业、企业主体、利益联结机制、产业链延伸、新兴业态以及农民增收等各方面,在产业定位方面将农村特色蔬菜产业置于基础性位置;在参与主体方面以新兴农业生产组织为引领;为促进产业发展动力需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在融合路径方面则要以拓展产业新功能、新兴业态为核心方向;通过以上对策实现农业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提高农村特色蔬菜产业发展质量与效益。

农村特色蔬菜产业的发展限度与突围路向

产业发展限度

一是农村特色蔬菜产业的发展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和严格的管理监督机制,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二是土地流转、市场准入、贷款利率等方面存在局限性,与农民多元化的需求不匹配。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松散的民间组织,组织管理难度大、技术不均衡、资金投入不足。四是信息不对称导致农民无法获得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也无法了解产品种植和销售的具体细节,影响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

农村特色蔬菜产业的突围路向

1.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目标,促进产业融合

农村特色蔬菜产业依托优良的自然资源条件发展,结合国内外先进产业发展理念,发展新型种植技术,建立多种销售、服务体系,形成具备综合竞争力的产业。在推动农业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依据政策指引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特色蔬菜产业正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产业,以特色蔬菜产业为载体,采用农业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积累优势和提升空间,开辟产业发展新模式,形成产业新业态,引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多元主体融合式发展,助推产业协同发展

农村特色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产业新型参与主体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其带来的规模效应和组织优势提升了产业市场竞争优势。龙头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多重优势,在产业链拓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价值等方面形成了示范效应。专业合作社拓展了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新型电子商务创新了流通和服务方式,提高产品流通效率,拓展农村特色蔬菜产业的流通渠道,信息渠道。

3.构筑“三层次产业平台”融合产业资源

依托科技创新发展农村特色蔬菜产业新型业态,构筑“三层次产业平台”,融合产业资源。第一层次产业平台,处于产业链上游环节,包括特色产业的研发、检验平台等,是特色蔬菜产业发展的根基。第二层次产业平台,处于特色产业链中游环节,以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等为产业支撑,推动城乡一体化产业融合。第三层次产业平台,处于特色产业链下游环节,包括物流体系、交易平台、会展平台等服务体系。从产品定位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产业形态延伸促进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与跨界重组;从空间布局优化形成产业集群式布局。

制约乡村特色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因是农村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在科技支撑不够、创新驱动乏力的条件下无法完成一二三产业融合。秉持开放化和高端化的发展理念,在农村特色产业链上游研发环节提高科技投入,主动对接科研院所的研发团队,对标产业研发设计的行业标杆,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村特色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效率,建立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标准和体系,提高农村特色产业市场竞争力和定价话语权。在农村特色产业链中游环节提高科技投入,实现生产加工的标准化和集群化,打造农村特色产业科技化、智慧化的生产基地。促进农村特色产业生产方式升级,推进特色种植业的信息化、智能化。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法学院)

猜你喜欢

蔬菜特色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特色种植促增收
融合菜
奇怪的蔬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蔬菜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