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玉雕的艺术倾向

2024-07-06徐国镇

中国故事 2024年6期
关键词:玉雕玉石艺术

徐国镇

【摘要】玉雕艺术融合了制作者对生活的思考感悟与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是一种高度熟练的思维劳动,更是工匠内心直觉和对玉石的热爱的体现。琢研中,作品既不能脱离传统玉雕的基础,又要高于原始思维的限制。不拘泥于形式主义,而是根据玉石本身的形状特征、特点,设计不同的主题和造型。玉雕师通过作品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意,传达正确的收藏观念。如此,玉雕艺术的未来可期。

一、玉雕艺术的意义

玉雕艺术,是中国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不仅是物质层面的工艺技术展示,更是精神层面对生活哲学与文化内涵的深度诠释。艺术家们凭借高超技艺和敏锐直觉,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中华文化的独到见解,借助玉石这一天然材质的独特性质,进行诗意般的艺术创造。

玉雕艺术的核心在于对生活和文化的提炼与升华。制作者面对一块璞玉,就如同导演面对空白的荧幕,内心涌动着对生活的种种思索与领悟。他们使用手中锋锐的雕刻刀,犹如演员运用表情和台词来传达角色情感,以巧夺天工的线条、层次分明的巧色造型,刻画出生活的细节、历史的痕迹,甚至是抽象的理念与哲学的探索。这种对生活的洞察力和表现力,使得每一件玉雕作品都富含生动的故事性和深刻的哲理性。

玉雕艺术体现了高度的思维劳动和情感投入。不同于简单的制造过程,玉雕需要艺术家倾注大量的心血与时间,通过无数次精心琢磨、细心雕琢,才能使玉石从原始状态转化为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品。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的情感、热情乃至灵魂,都随着每一次凿击和磨砺深深烙印进玉石之中,使其散发出超越物质本身的美学价值和精神力量。例如作品《韦陀护法》(图一),该作品选用新疆和田白玉籽料进行创作,整体呈现为一位站立的人物造型。人物穿着华丽的服饰,手持武器,展现出威武的姿态。人物面部表情严肃,目光炯炯有神,给人一种坚定守护的感觉。整件作品经过了精细的雕刻和打磨,人物细节丰富,线条流畅,充分展示了玉雕艺术的高度和美感。

玉雕艺术是对玉石本质美的极致展现。玉,自古以来就被誉为美德的象征,它的质地坚硬、色泽温润,蕴含着深厚的自然与人文之美。玉雕家正是通过精准把握和灵活运用这些特性,将其与艺术构思相结合,让玉的内在质美与外在形态达到和谐统一,从而使玉雕作品既保留了玉石原有的自然韵律,又拥有全新的艺术生命。

二、玉雕艺术的体现

玉雕艺术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其艺术表现力与创作深度无不体现着时代背景、社会风气及艺术家个人的才情智慧。然而,现今一些普通玉雕师的作品往往局限于形式主义的窠臼,过分依赖技巧的框架和材料的限制,忽视了玉雕作品应有的精神内核和文化寓意,导致其作品在商业洪流中失去了个性与灵魂,仅仅成为市场流通的商品,而非流传百世的艺术珍品。

一件优秀的玉雕艺术品,其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时间的凝固,仿佛一个微观的小宇宙,独立于世事喧嚣之外,以其实在的存在感,映照出世间万象,过滤掉浮华的表面,直抵人心深处。回溯玉雕艺术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各个时期的玉器风格各异,但都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精神。无论是史前玉器的质朴神秘,还是商周玉器的尊贵典丽,抑或战国的繁华复杂、汉代的活泼流畅、唐代的丰满圆润、宋代的清雅秀丽、元代的豪放粗犷、明清的艳丽大气,都以其各自特有的艺术形式,书写了华夏文明的辉煌篇章。

每一块玉石都蕴藏着大自然赋予的独特之美,玉雕师的任务就在于发现并挖掘这份美,将其转化为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在此基础上,玉雕师还需汲取中华五千年文化大智慧,借由方寸之间的艺术创作,营造出深远广阔的艺术意境,让观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作品背后的文化底蕴和想象力空间。这不仅是对玉雕艺术的尊重,也是对其内涵的深化与拓展,更是每位玉雕从业者的必备素养。

面对厚重的玉文化历史,我们必须认识到,如今的玉雕作品在某些方面显得过于单薄,缺乏厚重的历史底蕴与人文关怀。作为一名专业的玉器工作者,我们的目标不应仅仅是完成一件工艺品,更应该是赋予手中的玉石以时代烙印,使其成为某一时期、某一文化的珍贵见证。艺术作品本质上是创作者精神世界的外化,玉雕工艺虽令人惊叹,但仅停留在技术层面并不能彰显玉雕艺术的独特魅力。真正的玉雕艺术,是从对玉石本身的认知和理解出发,融入中国传统的“相石”“醒石”原则,充分考量玉料的色泽、质地、纹理、形状等因素,结合设计师的独特构思,为每一件作品因材施艺,赋予其独特的意境和灵魂。

例如图二这件白玉“童子戏弥勒”玉雕作品。这无疑是一件匠心独运的艺术精品。作品采用优质的白玉材质,色泽温润,质地细腻,展现了玉石的天然之美。在工艺方面,雕刻师运用精湛的技艺,将弥勒佛与童子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弥勒佛面带微笑,面容慈祥,双手轻抚童子,仿佛在与童子嬉戏玩耍。童子的形象天真可爱,表情生动,与弥勒佛互动,令人忍俊不禁。底座的雕刻同样精细,云纹和装饰性图案的融入,不仅增添了作品的艺术气息,更让作品显得庄重典雅。在寓意方面,弥勒佛是佛教中的未来佛,象征着慈悲与智慧。这件作品通过弥勒佛与童子的互动,寓意佛法的传承与普及,也体现了佛教文化中慈悲与智慧并存的精神内涵。同时,作品也传递出和谐、欢乐的氛围,让人在欣赏之余,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愉悦。

三、玉雕艺术的守正与创新

玉雕艺术,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且极具文化底蕴的传统工艺,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积淀。好的玉雕作品不仅要在技艺上追求精益求精,更要在艺术表现和文化内涵上寻求突破与创新。在当代玉雕领域,如何实现“守正与创新”的平衡,成为每一位玉雕师必须深入思考并付诸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方面,守正是玉雕艺术的灵魂所在。这意味着尊重和传承历久弥新的传统技艺与文化脉络。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自新石器时代起,先民们就开始发掘玉石之美,并逐渐形成了独特且系统的玉雕技艺体系。阴刻阳刻、镂空透雕、圆雕浮雕等丰富多样的手法,以及寓意深远的吉祥图案和符号,构成了中国玉雕艺术的基石。玉雕师须深谙这些传统技艺,用心揣摩古代玉雕作品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和社会理想,确保每一件新作都能体现传统韵味,不失其深厚的历史根基。

另一方面,创新是玉雕艺术的生命力所在。由于时代的发展和消费者审美的变化,玉雕艺术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捕捉现代社会的精神需求与审美趋向。这就要求玉雕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拥抱现代化的设计理念与表现手法,将个人的生活感悟、当代的社会现象以及先进的科技手段融入作品当中。比如,在选材上尝试更多样化的玉石种类,挖掘新材料的特质;在主题内容上,注重反映时代背景下的生活故事与价值观;在表现形式上,不拘泥于传统规制,大胆探索新的构图、线条和空间处理方式,让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与艺术感染力。

“黄金有价玉无价”,这句话揭示了玉雕艺术背后无形的文化价值与情感寄托。在今天,尽管科技的进步使玉雕工具和工艺流程得到了显著提升,制作周期大幅缩短,但这并未削弱艺术创新的重要性。相反,随着效率的提高,艺术家们有了更多精力,可以专注于艺术品位和文化内核的塑造,力求在每件作品上留下鲜明的时代印记。因此,在玉雕创新设计中,首要任务是充分发掘和利用玉石本身独特的美学价值,使之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从而形成既有古朴底蕴又富时代气息的艺术佳作。

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玉雕师们既要把握住玉雕形态的美感,确保每一件作品在结构、比例、线条等方面均能达到和谐与精致,同时也要将自身的思想情感、文化修养与创作主题紧密相连,通过精湛的技法,将无形的情感体验凝固在有形的玉雕之上,使其成为集技艺、文化、情感于一体的立体诗篇。

四、玉雕艺术的传承

玉石雕刻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和传统技艺表现,深入体现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多年的审美观和趣味性。随着西方美术体系进入中国民间,玉石雕刻文化也受到了西方写实和造型等各方面的观念影响。中国未来的玉雕艺术走向值得我们玉雕从业者深思,是坚持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观念,还是接受外来的一些观念?或者是两者俱备,形成吸收、兼容、客观、百花齐放的艺术氛围。身为玉雕师、收藏家和研究人员,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传承者,必须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玉雕师的初衷和责任不仅是要完成这门艺术,而且是要把它有序地传递给下一代。在与玉器爱好者和收藏家互动的过程中,雕刻家除了要向他们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意外,还要传达出正确的收藏理念。这就包括对玉及其历史、文化与内涵的正确理解。玉收藏的真实意图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只有深入全面地了解自己喜欢的收藏,才能获得收藏的真正乐趣。

五、结语

回顾过去和现今,我更展望未来。当前,国家正在积极鼓励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这是功垂千秋的伟大事业,也是对我们工匠的激励。我们不仅要做好现在的事业,还要有序地继承好这门艺术,让下一代不迷失方向,了解如何热爱这门艺术和我们中华民族的灿烂历史文化。

作为一名普通的玉雕师,我很高兴地发现有越来越多的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生们关注我们的文化和艺术,并且来参与、接触、学习,他们对学习玉雕非常感兴趣。他们的初衷各不相同。一些人是因为看到了玉雕带来的丰厚物质财富,想通过研究学习玉雕来谋生,也有些人是真心喜欢玉雕而去学习的。但我相信,只要他们能够真正地静下心来,认真地学好这项技能,都有益于我们这个行业的延续和发展。他们接受的教育是系统化和标准化的,他们的思想和观念是先进的,正因为有了这些新鲜的血液,我们这门艺术的生命才会更活跃。

参考文献

[1] 姜坤鹏. 当代玉雕艺术创作及评价导向探讨[J]. 艺术评论,2018(11).

[2] 许唱. 浅谈玉雕作品的设计和文化内涵[J]. 天工, 2019(12).

猜你喜欢

玉雕玉石艺术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玉,石之美
纸的艺术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世界上最会摇摆的天然玉石
璀璨玉雕 美在装饰
春秋时期玉石器
玉雕创意设计断想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