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窝窝会村,玩转九曲黄河灯
2024-07-06和羽楠
和羽楠
窝窝会村是朔州市平鲁区的特色文化名村,“窝窝会村”的村名十分有趣,让人禁不住猜想这个“窝窝会”是不是和老百姓家吃的窝窝头有关。据说,在明朝洪武年间,静乐县佛头会的赵氏兄弟三人到此建村定居,立誓谋业起家,逢年回家,相约必带一定数量的银子,他们连续三年外出,携带窝窝为干粮,故取村名为窝窝会。后来窝窝会村的村委主任王占文向我们介绍了一些有关村名的故事,过去条件艰苦,大家开会时多食用窝窝头充饥,即“吃窝头开会”。长此以往,便有了窝窝会村这个村名。
抗战时期,窝窝会村曾是绥蒙军区司令部的驻扎地,为绥蒙军区革命旧址,留存着许多红色革命的历史足迹。到村时,村委主任王占文介绍说,村里正在重新修缮红色文化遗址,建设“绥蒙军区旧址纪念墙”,村内还建有纪念馆和博物馆。据他介绍,建设完成后,可以用于开展党课、召开党员学习会。
每年二月二龙抬头这天,窝窝会村会举办盛大的“灯游会”,这项活动在村里已经保留了好几百年,他们所点的灯就叫“九曲黄河灯”。灯阵曲折绵延如黄河,俗称“灯场子”,这是山西省一项古老的传统民俗活动。明洪武四年(1371),由山西移民将灯场子带入此地,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关于九曲黄河灯会的来历,民间流传着诸多不同的传说。
古时说:九曲黄河阵是武王伐纣时遇到的奇阵,当时武王的兵马被纣王的恶阵吞噬了成千上万,无奈之时,姜子牙上昆仑山请出了道家的祖师爷才将此阵的死门堵死,活门打开。
姜子牙得此秘诀之后武王在伐纣的战争中步步取胜。这一传说在《封神演义》中是这样说的:赵公明被陆压道人用钉头七箭书射死之后,他的三个妹妹号称三道姑,即云霄、碧霄、琼霄。她们为报仇,用闻太师的六百大汉摆成的一个九曲黄河阵。“此阵内藏、洗天之秘密,生死机关,外按九宫八卦,连环进退,井井有条。人虽不过六百,却胜过百万雄师。”“此阵内按三才,藏天地之妙,中有惑仙丹,闭仙诀,能失仙之神,消仙之魂,陷仙之形,损仙之气,丧仙之原本,损仙之肢体。神仙入此而成凡,凡人入此而即绝。九曲曲中无直,曲尽造化之奇,挟尽神仙之秘,任他三教圣人,遭此也难逃脱。”三位道姑为报一箭之仇,将玉虚门下的十二位真人,全部用混之金斗压入此阵,最后姜子牙只得上昆仑山请出道教的祖师元始天尊和老子才破了此阵,救出了玉虚门下的十二位真人,这就是历史上的九曲河阵。后人为感念赵光明及其“三霄”为朋友尽义气不惜牺牲生命,特把九曲黄河阵演变成游艺活动,供人们观赏。
“黄河九曲”一词最早见于《河图》中对黄河的记述:“黄河出昆仑山……河水九曲,长九千里,入于渤海。”卢纶在《边思》一诗中也留下了“黄河九曲流”等古诗名句。有关九曲黄河灯,古代典籍也早有记载,最早见于明《帝京景物略·春场》:“十一日至十六日,乡村人缚秫秸作棚,周悬杂灯,地广二亩,门径曲黠,藏三四里,入者误不得径,即久迷不出,曰黄河九曲灯。”据清地方志《米脂县志》记载:“十五日元宵、灯市遍张灯火花炮……四、五、六三日,阖邑僧众于十字街作斋蘸,关城外,以高粱秆圈作灯市,娓曲回环,游者如云,俗名转九曲。”
九曲黄河灯在朔州地区也颇有渊源,灯会自唐代就已兴起。相传,在当时朔州平鲁西部流经一条河,此河名为太罗河(今偏关河),此河河道千回百转,流经九道弯才出境汇入了黄河。此河平日里十分温顺,但每逢雨季,山洪暴发,河水如脱缰的野马四处奔流,天灾人祸无法预料,当地百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牲灵被淹,房舍被毁,田禾被吞。在大自然面前,远古的人类只好乞求神灵的保护。于是,兴起了点灯、供奉神明的活动,希望保佑此地人畜兴旺,五谷丰登,俗称“点平安灯”。因为这种民俗活动最早在九道弯河岸边的村庄兴起,所以又称为“九曲黄河灯”。后来,九曲黄河灯会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娱乐性活动,人们借此活动团聚一起,共贺佳节。
据王占文所述,窝窝会村举办“二月二龙抬头”灯会,即九曲黄河灯会时,会特邀踢鼓秧歌、戏曲等表演的助阵,活动盛大而隆重,十分热闹,吸引了周边的百姓都来到这里参与活动。
整体而言,在每年灯会时,众人会率先欢迎踢鼓秧歌队进入活动场地,后在秧歌队伍的带领下,共同点起365盏九曲黄河灯,时间大致在晚上6点至7点,名为“黄昏灯”。这种秧歌文化为窝窝会村独具特色,现已由该村申报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朔州市也属独有。
灯场设置为九曲黄河灯场,俗称“平安灯”,也被人们称之为“火把迷魂阵”。灯场设东门,寓意着紫气东来,门内设有入口和出口,四方阵图共有灯杆365 根,内灯火按乾、坤、巽、艮四个方位分设、象征着一年四季,每个方位置灯90盏,每根挂灯一盏,中心杆为老杆,老杆高出其余灯杆的五倍,老杆顶部和底部各有一盏灯,闰月年另加30盏灯,也就是平年367盏,闰月年397盏,四角各一盏,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平安;老杆的顶峰有四盏,表示四方来财;灯分五色,代表五谷丰登;四周外围的花灯表示四季如春。等灯场布置完成后,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前来走完九曲黄河灯阵,以祈求好运。
在窝窝会村,九曲黄河灯会不可或缺的最是秧歌,秧歌是流传在朔州地区的民间舞蹈,尤其以平鲁区最为盛行,流传非常广泛。踢鼓秧歌它以粗犷、刚劲、稳健、风趣的艺术特点,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它凝结了当地人民智慧和艺术创作的结晶。
据王占文说,窝窝会村的秧歌是由水浒梁山一百零八好汉的故事传承而来的。宋朝梁山英雄中,有一人被官府抓获。后被梁山弟兄乔装进城,劫狱救出。为纪念这一事,以后每逢元宵节,群众便扮成梁山英雄人物,敲锣打鼓,载歌载舞,进行庆祝。据说踢鼓秧歌是在辽金(即南宋)时期就很流行的组合表演唱,相传,梁山好汉(招安)沦落后,董平、刘唐、呼延灼等人流落到朔州、平鲁一带,他们的后代就打扮成梁山英雄形象编演梁山好汉,流传下来《一字长蛇阵》《五雷阵》《二龙出水阵》《四门抖底阵》等故事。之后,年复一年,逐渐形成了踢鼓秧歌舞蹈。踢鼓秧歌男角扮相是杨雄、宋江、石秀、武松、林冲、阮家三兄弟等梁山英雄人物。
多年来,由民间艺人自行组成演出班,进行演出活动。一般在街头、广场、院落表演,故又称土摊秧歌。晚上表演时,表演者手持彩灯,在茫茫夜色中,犹如长龙,又似百花盛开。演出时不仅有标会(比赛)的形式,还有串会(闯台),即围观群众被扮角拉动,经稍加打扮,就一起参加表演。“标会”结束,两摊或三摊的踢鼓秧歌班子会合,进行大场子表演,形成高潮。
表演形式有大场子、小场子和过街场子三种。拉花一手持扇,一手持彩巾,舞姿滑稽多趣,变化多端。有时还和观众斗趣。大小场子主要以表演的人数和节目形式而定。大场子一般在山区较为流行,参加人数最少不得低于十六人,多可达到六十四人或更多。表演时,常以两踢鼓(多扮老生)引路,每一踢鼓后,跟一拉花。队形有时成“一”字长蛇阵,或二纵队相并而行,或四纵队对阵而行,或穿插以各种阵式进行。小场子的前场叫山子,后场叫摊子,结尾叫落毛。
踢鼓的步法大而刚健,表演刚健奔放;拉花的步小而颤动,表演袅娜柔软。对舞的交手场类似武术中的对打,大场子红火热闹,气势大,阵式错综复杂。小场子表演者需有过硬的功夫和一定的技巧。过街场子是在大小场子进行前表演,穿街过巷,边走边表演,有宣传和召集人的作用。三种形式各有特点,一般是交叉进行。
踢鼓秧歌的音乐以鼓、锣、钗为主,配以唢呐、长号,奏起大小得胜和将军令曲牌,浩瀚奔放,显示出了塞外之气势。
窝窝会村举办灯会活动时,多有群众一起参与互动,而尤以摸“老杆”为盛。摸老杆的说法特别讲究,摸一下“老杆”,寓意着“以后的道路一帆风顺”,由此吸引了一大批群众慕名而来,来到窝窝会村共同参与到这场喜庆的活动中。
开始转灯活动后,在进入灯场前领灯人及锣鼓队,踢鼓秧歌队,人人举着手灯排队等候,主持人发出鸣炮的指令后,在火爆的鸣炮中队伍有序而缓慢地进入灯场,主持人高举着龙灯在锣鼓队的乐曲中,脚踏着秧歌鼓点开始转九曲阵图,踢鼓秧歌队的演员人人高举十二属相手灯,踩着鼓点扭着秧歌跟着转动,像一条长龙游走在灯场中,特别壮观。
随后,想摸老杆的男女老少紧跟着秧歌队进入灯场,所有进场的人员转到老杆处人人伸手去摸一下,还有的甚至上前抱老杆,因为每一个摸老杆的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愿望想要实现,人们相信,摸老杆可以为他们带来好运。儿童摸了老杆长命百岁,学生摸了老杆金榜题名,姑娘摸了老杆找到如意郎君,媳妇摸了家庭兴旺、得子成龙,小伙摸了娶个漂亮媳妇,中年人摸了事业成就,六畜兴旺,老年人摸了身体健康,延年益寿,有病的人摸了能健康。
据王占文说,此活动一般举办三年,停三年,这是自古以来便流传下来的。举办活动的经费部分由村民赞助,部分由乡政府出资,一半用于戏钱,一半用于秧歌钱。
窝窝会村的九曲黄河灯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我们的非遗民俗文化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它们是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因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未来,我们期待这项活动能够继续传承下去,成为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为更多人带来欢乐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