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丝一毫”较劲
2024-07-05吴方黎宫嘉晨
成为全国人大代表,是7102厂特级技师王林通过在机床旁的努力而获得的重大荣誉。扎根航天装备制造一线38年,他从一名青工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百名杰出工匠、航天技术能手、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天府工匠、成都工匠,亲眼见证了中国航天从跟跑者迈向领跑者。神舟、嫦娥、天宫等航天制造相继亮相,让世界为之侧目。王林庆幸自己是参与者、实践者。
一种执着:让大国重器的金字招牌熠熠生辉
隆隆作响的机床旁,几张A4大小的白纸安静地躺着,它们不用来画图,也不用来包装,而是王林用来垫零件的。“薄壁类零件加工易翘曲变形,底部常出现缝隙,用纸垫平,对精度有好处。”王林根据缝隙大小,准备了多种规格的纸张,最薄的仅0.02毫米。
薄壁零件爱变形,是加工行业中出了名的“老大难”,偏偏航天产品需要轻巧,薄壁是其典型特征。又有行话道:“铣工怕铣扁。”意思是越薄的零件,铣工越难做。作为从事航天产品铣削加工的王林,都碰上了。
只有零件万无一失,才能成就航天器成功飞天。王林站在机床旁,与“一丝一毫”较了一辈子劲。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航天是中国制造高精尖领域的代表行业,那些极致精密的部件,凝聚着他的心血、他的汗水、他的智慧。
近年来,随着我国星辰大海的征途越来越广,航天产品对高精度、高可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零件亟待完成品质飞跃。众人皆知,科学技术会被“卡脖子”,制造技术亦然。
航天产品中有个大型曲面薄壁加工任务,整个壁板仅有几厘米厚,最薄处不足2毫米,零件面积大且加工过程中易变形发生扭曲,一旦铣穿,整个零件都废掉,没有任何补救机会。王林建议采用“轻拉快跑”高速切削方式加工,他把常规切削比作重量级拳击手,拳拳到肉,以绝对的力量制胜。高速切削则是轻量级拳击手,力量轻、速度快,对手来不及反应时已受到打击。
当时,高速切削在国际上正日渐成为主流加工模式,但具体的核心加工方法及切削参数资料基本为零。那是一段想过河、却没有石头可摸的日子。零件又薄又弯,一刀下去,自身内部平衡力被打破,极易变形。在切削过程中,刀具磨损、切削热、装夹压力等每个环节都在发生变化,造成变形叠变形的恶性循环。
“在有限的条件下完成高质量的产品加工,才能体现工人价值。”王林道出深刻感悟。
铣削零件,刀具是极重要的武器,和中国厨师一把菜刀走天下不同,铣刀材质多、种类多,连装在机床上的方式都不一样,不同的组合直接影响最终加工方案。复杂造型的零件,选刀着实是个烧脑过程。偏偏王林对刀具秉性的了解深入骨髓,曾经在刀量具车间练就一手刃磨刀具的绝活,被大家称为“刀王”,这份积累让他在数控加工中依然拥有突出优势。王林在刀具选择、切削参数、装夹方案、变形控制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提出的切削加工方案是解决大型薄壁产品变形的关键一环,对确保产品尺寸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最终,王林和攻关团队一举填补了该类产品加工的国内空白,为同类零件加工方法及铣削参数方案制订积累了丰富经验。
航天器承载着国之重托,是志气、骨气,更是底气。攻关过程有多苦、有多痛,胜利时就有多痛快。
大国重器,倾心铸之。数控机床在运行中,加工过程无从看清,王林会摸着甚至靠在机床上,感受加工震动的变化,竖起耳朵听切削到不同点位的声音,在脑海中模拟刀具的轨迹。
“别看航天产品由金属制造,其实很‘脆弱’,加工时毫厘之差便是成败的距离。”王林愿自己的每一刀,都能为航天器强健“筋骨”,让大国重器的金字招牌更加熠熠生辉。
一个愿望:让更多青年走上技能报国之路
今年再次赴京参加全国两会,王林直言,感受最深的是对高质量发展的急切和紧迫。发展新质生产力,链接技术创新和生产实践的一线技能工人必不可少。但社会上依然存在误解,认为一线工人是“边缘化岗位”,在数字化制造中,只要按按按钮即可,做的是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
每每提及此事,王林便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作答——在技术的浪潮里,工人拥有广阔的天地。
时间回到1999年,这是我国制造技术向数控技术发展的关键阶段,国家投入大量技改资金,开创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新篇章。也是这一年,工厂成立数控中心,希望尽快打开航天产品数字化的新局面,并从众多一线工人中选中了王林等7名干将。
王林的制造人生随技术浪潮转向。当时,数控技术全国起步不久,地处深山的工厂,数控相关资料约等于无。王林只知道数控代表数字加工,一度还觉得自己数学不行,怕学不好。但当王林第一次完成加工,捧着精美的零件,他惊叹数控加工的精度和效率远非人及,更惊喜设备能完全忠于自己的思路完成加工。那一刻,他真切感受到数控加工就是制造业的未来。
此后,喧嚣的厂房、冰冷的零件、周而复始的操作,王林在不断切削金属的同时也打磨着自己,更为当时的航天产品数控化立下大功。活门是火箭“供血系统”的关键件,因其极高的精密要求,加工难度极大。曾经,工厂8位技艺高超的师傅干了4天4夜,终于交出4件产品。厂领导前往看望,为师傅们递烟,一名师傅接过不久,又靠着椅子睡着了,烟烧到了手也没醒。这个曾经的顶尖大难题,在完成数控化后,1台数控设备1天就能生产10件。
“虽然我们和自动化设备比不了效率,但一个零件怎么加工,是人想出来的。”王林郑重地说:“我们不能只做‘工’,要做有思考能力的‘匠’。”他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10年来,他依托集团公司王林技能大师工作室,努力培养新时代产业工人。
本着“我踩过的坑不必再入,我悟到的诀窍尽请拿走”的想法,王林制作了《数控加工作业指导书》,图文并茂记录车间所有重要产品的加工步骤,帮助青年快速上手。他会手把手地讲解教科书上没有、自己积累起来的每一个加工细节。徒子徒孙们的成长记忆里都缺不了和王林掰手腕的画面。原来,新员工在拧工装时,生怕力太大伤到精密的航天产品,总是畏手畏脚,王林就想到了掰手腕的办法。“来来回回几次,借着师傅的手感受力度,便什么都懂了。”徒弟张志强说道。
王林依托工作室,以具体项目为依托,聚技能、工艺、技术人员等多重力量开展技术攻关、课题预研、经验推广、技能培训等工作。在工作室的引领下,一线工人在攻关中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在接连实战中快速成长。在王林的主导下,以铣代磨、全对称铣削、沟切法轮廓加工等工艺创新层出不穷,缩短了大量加工工序,生产效率成倍甚至10倍增加,每次能节约数十万元成本。至今,工作室已获得9个国家专利,完成10余项工艺课题和技术攻关,36名成员中接连涌现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航天贡献奖获得者、航天技术能手、四川省技术能手。王林的徒弟、35岁就成为高级技师的叶毅,曾有企业出2倍工资挖他,叶毅不肯,说:“哪里都找不到这样好的师父了。”
这支具备创新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及工作技艺的队伍,正在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加工方式,托举航天器层出不穷,高密度发射连创新高。
时代召唤大国工匠,时代也为大国工匠锻造提供广阔舞台。制造强国需要一代代人接续奋斗,王林关心技能人才,关心年轻一代,他在两会上提出在制造业建立首席技师制度,增强高技能人才的引领辐射作用。希望国家能进一步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职业教育发展,无论是在数控机床前,还是在人民大会堂的会场,不同身份的王林都在为制造强国梦发声出力。
(作者单位:航天科技集团七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