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正、目正、心正就是德
2024-07-05刘馨萍
刘馨萍
很多父母希望孩子做一个讲道德、有品德的人,却不知道该如何入手。其实,“德”这个字本身就给我们指引了方向。
人无德不立。要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是重中之重。德既有个人品德,也有社会公德,更有报效祖国和服务人民的大德。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古文字的“德”对家庭教育有怎样的启发。
德是会意兼形声字。从组图1的甲骨文形体来看,左边是“彳”(chì),在古文字中多表示“行走”之义;右边是“直”字,字形像一只眼睛上面有一条直线,表示眼睛要看正。二者相合就是“行得要正,看得要直”之义。
西周金文的形体与甲骨文的形体基本相似,只是,有的字形在右边的眼睛下加了一颗“心”。这时的人们又给“德”的含义加了一条标准,即除了“行正、目正”外,还要“心正”。可见,人们对“德”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德”造字时充分抓取三个意象:“彳”表示道路,“直”表示目光直视前方,“心相”通过目光外显。
大约到春秋时期,“直”字上部一竖渐变为“十”字形。在《说文》中,小篆在“目”下加了个“拐横”。秦始皇用小篆统一六国文字后,“德”字便这样固定下来。此后的楷书也只是对其笔画稍作规整而已。
古人认为心是主管思维的器官,是德之血脉所在。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两者互为表里。正因如此,在古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对视有着特别的礼仪要求—“非礼勿视”。而这种要求的基本点就是目光端正、合乎规范。
德与行为举止有着密切的联系。“彳”的意思是行走,而古代人对行走有着种种规定。《尔雅·释宫》中说:“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不仅如此,与不同身份的人同行,其行止规范也各不相同。如果不遵守这些规范,就违反了礼法。而礼法又是衡量人们道德品行的准绳。按礼法行止,自然也就是品行端正而有德了。
德意味着好的品行,古今都是如此。但在不同领域里,人们对“德”字寄予了不同的期望。如儒家以“温、良、恭、俭、让”为修身五德,而兵家以“智、信、仁、勇、严”为将之五德。
那么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如何让孩子“心正”呢?可以通过身教言传,先培养孩子的孝心。
作为家长,我们要从孝养自己的父母开始。孝养父母有四个层面: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和养父母之慧。“养父母之身”就是能够让父母衣、食、起居、健康得到很好照顾,包括家中大事小情都让父母身体安宁。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养父母之心”,即让父母心情愉悦,陪父母说话,做让父母开心的事。接下来要“养父母之志”,通过奋斗让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让父母以我们为荣。最后一层也是最高层面是“养父母之慧”,父母有他们的人生、未来,我们希望父母能够在其内在世界获得更多成长,更多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文化开启父母的智慧,让父母找到自我,让父母传承的家风和家教滋养子孙后代的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