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师范生理想信念培育与引导的思考
2024-07-04赵艳菊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国家就有希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更是把科技、教育和人才三位一体单独成篇,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预备人才,担负着时代的重任。如何在“高师”院校中培育师范生的理想信念,使他们树立起与国家发展同向同心的理想信念,就成为目前高校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理想信念 新时代 师范生 培育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6-172-02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培养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及新时代要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在新时代背景中,如何响应党的号召,培养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合格接班人,不断提升师范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水平就具有了极其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一、师范生理想信念培育与引导的重要作用
理想信念一词源自2004年的中央16号文件,“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不是两个词语的简单相加,而是“理想”和“信念”的有机融合。理想以信念为支撑,信念决定理想的内容。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党的事业成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阐明了理想信念教育对师范生的重要作用。
新时代加强师范生理想信念培育与引导,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让他们尽快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师范生作为高校中的特殊群体,肩负着培养国家未来接班人的神圣使命,他们的理想信念更具有特殊意义。因此,师范生理想信念培育与引导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人们对教师行业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师范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旗帜鲜明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心系国运,激发自身的学习动力,成为我们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二、师范生理想信念现状分析
目前,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师范生理想信念主流积极向上,整体趋向务实化和理性化,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但也仍存在很多问题:目标不明确,理想信念嬗变不定,社会理想淡漠,学校教育没有针对性。因此,笔者从不同层面剖析了师范生理想信念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引导师范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提供重要思路。
笔者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本校师范生的理想信念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问卷回收后对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发现了如下问题:
(一)师范生理想信念认知情况参差不齐,差别较大
大多数师范生拥有明确的理想信念,立志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在回答“师范生是否应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这一问题时,有90%的学生表示认可,4%的学生不认同,6%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可见,大多数师范生能够认识到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并为之付诸努力。但仍有10%的学生由于目标不明确,对未来充满迷茫,产生了消极心理。
(二)师范生对职业认同感强,但缺少奉献精神
在调查中,有91%的师范生认同教师行业,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愿意“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他们对职业理想十分明确,认同教书育人,立志为教育事业贡献毕生精力,但个别师范生缺少艰苦奋斗精神,不愿意到乡村任教。大多数师范生追求安逸稳定的生活,他们在能力上能够有所提升,学习上要求进步,但普遍对物质生活和娱乐生活有较高的要求,不愿意扎根基层,成为特岗教师的意愿很低。
(三)师范生具有坚定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情怀,但崇尚价值多元化
通过进一步的访谈,笔者发现师范生普遍表现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以及对共产主义的信心,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有90%的学生认为“应该树立崇高的政治理想,坚持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89%的学生认为“应坚持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并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70%的学生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但由于西方各种思潮的涌入,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导致师范生在价值观上崇尚多元化,只有45%的学生表示就业后会坚定传播高校思政内容;50%的学生认为“视情况而定”,5%的学生选择“不会”和“不清楚”。这表明只有不到一半的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会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而大多数师范生犹豫不决和持观望态度。
(四)师范生思想上认同科学的理想信念,但行动上不能知行合一
大多数师范生普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关注国家前途和命运,思想上认同个人追求应符合国家、民族利益和发展,愿意为祖国教育事业做贡献,尽自己的一份力。但部分师范生理想信念践行有偏差,不能知行合一,追求小资生活,不能适应艰苦环境,思想上愿意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但不愿花时间和精力提升自己,行动上缺少脚踏实地的苦干精神。还有一些学生在面临选择时,更看重的是个人利益和自身价值的实现,过于现实化,而非从社会需要出发进行选择。在社会竞争的压力下,很多师范生更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道德素质修养。
三、师范生理想信念培育的教育对策及有效途径
鉴于师范专业的特点及教学改革实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师范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一)加强理论基础,坚持思政指导地位不动摇
师范院校的课堂是培育师范生理想信念的主要阵地和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注意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与指引,发挥思政课程的主心骨作用。在问卷调查中,有85%的师范生对思政理论课的作用持认可和肯定的态度。基于此,思政理论课教师要针对师范生的实际情况,选取历史中典型人物的榜样和示范作用,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增加课堂的吸引力。指导师范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处理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强化职业认知,将祖国的教育事业与个人理想信念紧紧融合,有效发挥思政课程的价值导向作用。
同时,注意利用师范生群体间的影响力和导向力。以他们中的优秀生为典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将整体师范生的理想信念融入到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最终,通过专业课教师和思政教师的共同努力,使师范院校的专业课程和理想信念教育产生协同效应,为师范生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富的思想养分,让他们为全面投入中国教育事业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加强针对性,凸显师范专业的特点和需求
青年时期是理想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师范生只有建立自我同一性,明确自我认知,努力提升自己,才能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契机。因此,师范生理想信念培育要适应他们的心理和身体需求,密切关注学生发展状态,对有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干预,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师范生理想信念教育应凸显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导向,遵循师范生的成长规律,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增强理想信念培育的效果。在此过程中,要彰显时代性、师范性、针对性和持久性。师范生在大学教育期间自我认同具有不稳定性和反复性,容易产生安于现状、不求上进的倦怠心理,难以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和判断,影响理想信念的树立,因此要提升师范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注重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使知识培养和理想信念培育并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总之,师范生理想信念培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动态的发展过程。要针对师范专业的特点和师范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断提升师范生理想信念培育的水平。
(三)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推进校园文明和舆论宣传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最重要的精神力量,是师范生理想信念培育的精神根基。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濡染和涵育了无数的仁人志士,源源不断地滋养着中国各时期的莘莘学子。师范生理想信念培育必须从文化入手,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源源不断地力量,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获得发展,不断增强师范教育中的文化含量,提升思政教育的文化内涵,使师范生不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吸取精神食粮,筑牢理想信念的精神根基。
为了做好师范生理想信念培育工作,还要积极探索其他有效方式和途径,其中之一便是创建校园文明。校园文化环境是进行师范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隐性途径,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发挥价值引领及文化陶冶功能,有利于推动师范生理想信念的养成。一方面,师范院校可以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不定期的学术报告及校史展等活动,营造尊师重教,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师范生在生机勃勃的校园文化熏陶感染中,强化专业知识积累,注重自身修养,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要加强舆论的正确引导,充分发挥舆论的强大力量,通过校园网平台等手段,让师范生紧跟党的政治方向,掌握党的政策方针,引导师范生做“最美教师”,不断推进师范生理想信念培育工作。
(四)加强教育实践,符合社会发展目标和需要
师范生理想信念培育仅靠课堂内的说教还远远不够,还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让理想信念的火苗深入心灵,在亲身体验中感悟生活,升华情感,磨练意志,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内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师范生理想信念教育就是一个实践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基本功,为未来教师专业能力奠定基础,增强社会责任感,以促使他们在未来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步伐更加强健。调查结果显示,70%的师范生对未来有时会感觉迷茫,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未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而实践正是将外在教育理念内化为理想信念的关键所在。师范院校可以通过开展“三字一话”、与企业联盟、教育实习、支教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搭建培育师范生理想信念的平台,激发他们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加深对国家教育、教师职业的认识,减少对未来发展的困惑和迷茫,提前通过体验教师角色,感受真情实感,增强对教师职业的认同,从而坚定从教的信念和决心。
同时,师范生还可以通过自发组织参加红色纪念馆、探访革命英烈等理想信念主题活动,接受革命精神洗礼,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并自觉地将理想信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在中国社会伟大教育实践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师范生理想信念教育不仅关乎个人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命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培育与引导师范生树立科学正确的理想信念,有利于把教育工作落在实处,推进师范生理想信念培育的制度化、长态化,从而更好地为中国教育事业选拔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8
[2] 衣凤先.论新时代加强师范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3
[3] 王小小.公费师范生理想信念的现状及教育引导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6-20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机制研究”(22KSE408)。]
[作者简介:赵艳菊(1975—),女,汉族,黑龙江佳木斯人,理学学士,讲师,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