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共享模式探析

2024-07-04施俊英

经济师 2024年6期
关键词:财务共享行政事业单位措施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传统的会计工作方式已不适用数智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应积极顺应时势,谋求新的转型升级之路。借势于新技术的创新成熟,积极探索推进财务共享平台建设,努力融入新时代会计工作数字化转型,助力单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高质量发展。文章首先对财务共享作简要的论述,再介绍建设财务共享的积极性与可行性,最后阐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共享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共享 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6-081-03

一、引言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党和国家战略布局中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另一方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迭代速度加快,经济社会全面开启数字化转型,对会计信息化实务和理论提出新挑战,提供新机遇。在总目标指引下,作为国家和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应充分把握新时代会计数字化转型的新形势、新机遇,通过探索建立财务共享平台,运用新技术推进会计工作数字化,提升会计数据的质量、价值与可用性,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国家会计信息化发展体系;依托财务共享,提升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加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行政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

二、财务共享概述

财务共享是一种新型的管理和运行模式,本质是一个财务信息平台。共享平台上预设统一的会计系统、核算方法、操作流程等,对财务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形成财务大数据中心。20世纪80年代,财务共享兴起于西方大型跨国公司,在整合组织资源、提供集约服务、提高管理效率、增强管控力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自21世纪初进入中国以来,被不少央企和百强企业接受并运用于实践。2005年中兴通讯建立中国企业第一家财务共享中心,直到2018年至2019年第一家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才落地。相较于企业的先行领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共享建设资历较浅,理论和实践均与企业存在差距。

三、行政事业单位建设财务共享的积极作用

(一)系统共享,数据流通

财务共享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业务系统统一于同一系统平台,实现第一步的软件共享。财务共享平台将原本独立运行维护的财务和业务系统联通,避免使用不同账号密码在多个系统中来回切换,极大提高工作效率,也节省各系统独立运行产生的维护成本。

财务共享还具备数据采集、存储、清洗、挖掘、分析、治理能力,确保数据架构规划合理、加工条理清晰、处理动态掌控、传输安全可靠等。如数据管理模块能对本年度的资金按不同属性进行分类汇总、比重计算,并可与上年度同口径数据对比。数据结果输出嵌入多种样式直观立体地显示财务和非财务数据,用户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实时输出。经过标准化清洗处理,业务部门、财务部门、管理部门都可获得大量与事项相关的、匹配部门需求的、颗粒度更细的可信数据(见图1),为业务调整、财务分析、内部控制、顶层决策等提供重要参考和佐证,淋漓尽致地发挥了数据的资产价值。

(二)业财融合,双向共赢

业财融合指的是在信息技术的驱动下,以业务为基础生成财务信息,达到业务与财务双向奔赴的互融。财务共享为业财融合的深入和实现铺路架桥,业财融合为财务共享添砖加瓦,两者相得益彰。共享平台通过对业务和财务流程再造,使输入、执行、共享、输出、评价环节进行时达到业务与财务规划融合、业务实施融入财务支持、业务规范融入财务控制、业务互通融入财务共享等,最终实现业务价值与财务价值的全面融合[1]。

传统会计工作中,业务人员与财务人员沟通少,不利于形成工作上的联动机制。通过对业务和财务流程的整理和糅合,业务端前置了财务基本资料的录入工作。平台设置统一的会计核算标准,并将其渗透到各相关部门,保证财务核算流程规范化,同时帮助财务部门将口径丰富且标准一致的财务信息共享传递给业务部门。此外,财务部门还可实时监控到业务部门的每笔业务从产生到支付完成的全流程,对预算资金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如系统会对采购次数频繁、资金量大或者是特殊的经济事项发出预警消息提醒,财务部门可以根据预警信息分析研判业务部门的事项发生是否合理;对于需签订合同的经济业务,共享系统会要求采集录入签订合同的信息,每个时间节点合同权利义务的履行与资金收付需同步并行,避免提早或延后完成支付。财务共享平台的数字化核心手段不仅可以提高业务人员对财管活动的认知度与参与度,加深业财部门沟通合作,还让业务活动和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提高监督效率。

(三)部门联动,监管加码

财务共享平台不是局限创设于某个单位经济业务框架内的独立系统,还与上级主管部门的业务管理系统、财政部门的业务管理系统、审计部门的业务管理系统联网联通(见图2)。系统的联网联通赋予了三部门直接查看调取基层单位财务数据的权限,线上的数据共享打破了时间、地点的限制,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能分类别、有重点地远程查阅单位财务信息、业务信息,并对异常情况通过共享平台对行政事业单位远程实时监督预警,及时要求下属单位对不符合政策文件规定的事项进行整改。解决了以往只能通过翻阅纸质材料获取资料,再统计整理反馈给被检查单位,影响监督效率。主管部门也可利用共享平台向下属单位点对点派发任务、传递信息。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对单位的各事项实施动态多方监管,保证监督管控工作的及时性、完整性、有效性,利于防范财务风险。

(四)流程科学,强化内控

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实现有效管理倚赖的重要手段。共享平台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将管理行为嵌入系统平台功能,以此实现财务内部控制自动化。通过再造财务流程,优化财务业务审批流程、强化流程标准管理,完成自我管理自动化转变。财务共享平台重构了从核算到管理的传统模式撬动财务管理变革。应用场景涵盖线上申请审批、预算控制、报销标准控制、电子票据线上核验等。信息化、自动化的管理彻底改变传统报销中人工填写、人工审批、人工贴票、人工核验的方式,改善碎片化、效率低、管控难的局面。解决了传统财务工作中各部门传递信息时,受外部因素影响,信息交流受阻,导致财务工作管理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财务共享能够实现数据传递的时效性与透明性,高效管理各部门数据的传递与收集。利于规范单位的财务行为,对各类经济业务实施全过程控制,降低管理漏洞风险,防止腐败和舞弊的发生[2]。

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共享的可行性

(一)政策支持

2021年财政部印发《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划(2021—2025年)》,强调要积极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深入开展业财融合,推动会计工作数字化转型。同年发布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到会计工作数字化转型,探索建立跨平台、结构化的会计数据共享机制。2022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治理。财政部联合国家档案局于2020年出台《关于规范电子会计凭证报销入账归档的通知》,强调“电子会计凭证与纸质凭证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电子会计档案可不再另以纸质形式保存”。《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也明确将电子会计档案纳入档案范畴。另外,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重构并统一了会计核算体系。总结可论,国家制定出台的系列通知政策文件都为行政事业单位探索建立财务共享平台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技术支持

中兴通讯于2005年建立了中国企业的第一个共享服务中心,拉开了财务共享在企业的应用序幕。经过探索研究,财务共享在企业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共享起步晚,可通过借鉴学习企业财务共享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弥补“先天”发育的不足。会计工作中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云计算等新技术得到初步应用,智能财务、财务共享等理念以及财务机器人等自动化工具逐步推广,推动了会计工作创新发展,也为实施财务共享奠定技术基础。现阶段看,以数智新技术筑基的集中核算和共享处理已成为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数字化的主流方向之一,推动会计工作从传统核算型向现代管理型转变。2022年起,多地上线运行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就可视为行政事业单位在探索财务共享进程中取得的新进展。

(三)人事支持

不同于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人事由人事部门统一集中调度,易于集中、统一调配。且建立财务共享平台,利于行政事业单位打造懂会计、懂业务、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实现单位内部管理降本增效[3]。

五、行政事业单位建设财务共享的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高标准高质量开展财务共享建设的前提和保证。通过与有关部门统筹协调,建立健全运行高效、职能明确、分工清晰的财务共享建设工作机制,实现政策制定和政策实施的联动协调,形成制度合力,以制度促落实。有条件的单位可以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的财务共享发展规划或实施方案,加强组织实施和经费保障。为切实推动本单位财务共享建设工作,可将各项任务分解、细化、分派,明确财务共享建设的责任归属。可以任命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财务共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会计师(或分管财务会计工作负责人)和财务会计部门分别负分管和具体责任。

(二)加强新技术应用

财务共享平台的本质是信息系统平台,离不开基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支撑。一是要对基础信息技术对财务共享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有明确清晰认知,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顶层设计到实践探索都应加大对基础信息化建设的关注度和执行度,加大对新一代数智技术的充分使用,提升智能化管控水平。立足本单位现状,研究总结信息化建设的待改进之处,利用5G网络高效率开展合同管理系统及影像管理模块等系统运行,推动智能财务应用进程[4]。同时对运行进行服务需求和可靠性性论证,确保业财融合的有效落实。二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网络紧密相连,构建共享平台必然会遭遇网络安全威胁。行政事业单位要高度警惕网络安全威胁,利用银行级防火墙技术或杀毒软件,组建网络安全监管运维团队,建立数据备份及恢复技术,保证平台安全运行。同时定期启用杀毒软件对终端设备进行查杀,提高共享平台安全性[5]。

(三)推进档案数字化

会计档案是重要的资金信息凭证,如果丢失档案,会对单位造成重大损失。随着电子会计凭证、电子会计档案获得国家正式承认的身份认可,电子化会计资料可能逐渐替代传统纸质资料,成为会计工作数字化进程中的主流配置。档案数字化对会计资料和会计档案进行数字化技术处理,且与财务共享平台系统接口对接,解决了纸质档案管理的痛点,实现档案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共享平台,共享档案信息,满足即时查阅、部门统计、审计监管等需求。建设档案数字化处理平台,需要统一档案标准,展开电子档案行程以及档案信息资源标识等各项处理,确保能够高质量完成信息传输以及交换等各项操作,完美融合财务共享平台建设[6]。可按照单位的具体应用要求,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合作,加强对云处理技术和相关技术的应用研究,提高档案平台的运行、治理、风控能力。

(四)提升人员能力

系统平台的开发建设和上线运行都离不开人的操作,需要妥善解决财务共享应用时人力资源的问题。结合财务共享平台构建实施的具体要求,开展对财务人员的培训。首先,培训课程的设置应基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共享对财务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结合信息化和数据共享模式下财务工作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调整优化完善培训课程。帮助财务人员掌握新的处理方法和使用技巧,以便在共享平台上线运行时能较快地适应智能财务工具的转换。其次,在培训考核中明确达标要求和学习效果,设置系列激励机制作为参训的辅助手段,确保参训人员能身心一致投入到学习中,保证参训人员上课积极性,提高理论和实操能力,使其能在财务共享执行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六、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建设财务共享积极性和可行性的探析,财务共享在“数智移云”时代(下转第84页)(上接第82页)具有直接充分的现实意义,是会计数字化转型、会计职能拓展、会计信息化工作向高水平迈进的“产物”。财务共享虽可借鉴企业领域“历史悠久”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但基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单位性质、管理职能、业务需求等,加之外部因素的更新变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共享建设应一直在路上。

参考文献:

[1] 王璟璇.信息化背景下高校业财融合机制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J].财会通讯,2023(15):26-27.

[2] 洪相铁,张乐天,景孟颖.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转型分析[J].财会学习,2020(33):4-5.

[3] 黄昊昱,张茜.行政事业单位推进建设财务共享服务的分析与建议[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3(04):97-98.

[4]] 郝晶,财务共享模式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分析[J].商讯,2023(14):34-35.

[5] 李多,赵敬朋,赵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1(09):129-130.

[6] 吕苏怡,陈维青.云会计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39(6)

[作者简介:施俊英,中级会计师。]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财务共享行政事业单位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试析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存在的风险及防控对策
平安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结构框架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