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数字资源?构建“无界共育”课后服务课程新样态

2024-07-04刘薇李凌

教育界·A 2024年15期
关键词:共育数字资源

刘薇 李凌

【摘要】桂林市中华小学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为解决家长接送孩子难、学业辅导难、兴趣培养选择难等问题,巧用数字资源,以“1+x+e”模式构建“无界共育”的课后服务课程新样态。“无界共育”课后服务课程实施以来,基本满足了学生的课后服务需求。学校将继续优化“无界共育”课后服务课程的实施路径,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和乐少年,让教育回归本真。

【关键词】小学;数字资源;课后服务 ;“1+x+e”;“双减”

作者简介:刘薇(1970—),女,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中华小学;

李凌(1975—),女,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中华小学。

一、案例背景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是一项关乎教育未来、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政策。本校的课后服务虽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发展兴趣的课程,但是还面临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由于课程资源和教师能力等方面的限制,本校提供的课后服务难以充分满足学生的兴趣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本校的教室、图书馆和其他设施常常处于饱和状态,很难满足学生的课后服务需求。以上问题不仅限制学生课后活动的开展,还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1]。

二、案例内容及实施过程

(一)基于调查数据确定“双减”目标指向

本校通过两次面向各年级家长、学生发放问卷,提升课后服务工作的有效性。问卷显示,40%的家长希望学生有时间完成或完成部分家庭作业,超过一半的家长希望学生能在放学后进行有关兴趣和特长的拓展性课程学习;36%的学生希望能够在学校完成所有的作业,58%的学生希望能够在学校参加自己喜欢的拓展性课程,6%的学生有其他想法。

本校分析调查数据,结合校情,围绕学生多元的成长发展需求,聚焦“五育并举”,在课后服务课程中设计三个新目标。目标一:突破地域限制,实现数字资源共享。目标二:整合资源,打造混合式教学模式。目标三:构建多种形式的个性化课程,满足学生多元的成长发展需求。

(二)构建“无界共育”课后服务课程新样态

1.构建无界学习场域下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

本校以“1+x+e”的模式构建“无界共育”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1”指的是基础保质服务课程;“x”指的是形式多样的个性化课程;“e”指的是网络移动课程。这一体系不仅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还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多元化成长。如此,有利于让学生的学打破时间、空间、学科、人际边界的限制,从而让学生突破传统的思维框架和学习方式。

(1)“1”课程

在构建“无界共育”课后服务课程新样态的过程中,“1”课程作为基础保质服务课程的核心,承担着确保学生在校期间基本完成各学科书面作业的重要任务。这一课程的设计旨在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水平。

作业辅导是“1”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避免机械重复的作业问题,作业辅导不仅包括传统的书面作业,还融入互动式和探究式学习活动。例如,学生可以参与小组讨论,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还可以开展实践活动,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新知预习也是“1”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预习即将学习的新知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新课内容有初步的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他们在课堂上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外阅读是“1”课程的补充部分。课外阅读的内容包括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科普文章和其他教育材料。这些阅读材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本校以“双减”政策为指导,整合“八桂教学通”和“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丰富的数字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个性的、分层的辅导服务,确保学生得到适合自己学习水平的辅导[2]。

(2)“x”课程

①立足第一学习校区的个性化课程

本校以体育、音乐、美术、信息、劳动、科技等非学科类教育模块为主,充分利用“八桂教学通”“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等数字教育资源,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路径;此外,本校还开发人文素养类、实践劳动类、科技创造类、阳光体育类、艺术审美类等适合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模块。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实践劳动模块的“剪纸手工”项目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八桂教学通”的课件指导学生学习剪纸技巧。学生可以一边观看课件,一边跟着教师的指导进行实践。完成剪纸手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平台的互动功能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看到同学的优点和不足,还能从中汲取灵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以人文素养模块的“古诗有意思”项目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八桂教学通”“古诗文网”等平台的数字资源,为学生打开了解中华文化的窗户。当学生读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样的诗句时,他们不仅能看到夕阳西下、黄河奔流的壮美画面,还能体会到诗人胸怀壮志、志在四方的豪情。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古诗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对中华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和认同[3]。

②立足六大学习场域的特色学习项目

本校充分挖掘社区资源,立足六大学习场域建设学习社区,开设特色课后服务学习项目,为学生的成长厚植沃土,多方面地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如表1所示)。

在独秀峰·王城景区学习社区,学生通过学习“山水间的清廉文化”和“声韵书香探桂林—王城文化”等项目,深入了解桂林的历史文化和清廉文化。在桂花公社学习社区,学生通过“声韵书香探桂林—探秘桂花文化”等项目,亲身感受桂花的魅力,了解桂林的桂花产业和文化。在和记农庄学习社区,学生通过“梦想农场”和“美好生活哪里来”等学习项目,体验农业生产的艰辛和乐趣,培养环保意识和劳动精神。

本校携手学习社区,构建六大学习场域,整合线上线下的优质资源,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更多的乐趣[4]。

(3)“e”课程

“e”即“网络移动课堂”。本校借助网络,引导学生接触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

以“少年大历史”历史文化之旅学习项目为例。教师借助网络数字资源,运用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学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看到秦始皇陵的雄伟壮观;可以漫步在故宫的红墙绿瓦之间,聆听历史的低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可以站在巴黎圣母院损毁严重的建筑之上,思考历史的变迁和人类的命运。在这个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也发挥着作用。AI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能力,为他们提供个性化学习建议和反馈。例如,针对某个历史知识点,AI会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如果它发现学生存在困惑或者理解不够深入,就会推荐相关的数字辅助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学到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能够培养对历史的热爱和对文化的尊重。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应用数字资源的能力

教育部发布的《教师数字素养》明确教师数字素养内涵包括“教师适当利用数字技术获取、加工、使用、管理和评价数字信息和资源,发现、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而具有的意识、能力和责任”。

本校组织教师开展跨校、跨区域、跨学段的研修,引导教师综合运用协同编辑文档、线上问卷、电子白板等数字工具,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此外,本校建立“测—评—培”机制,以评促学、以评促用、以评促优,通过全员测评定级,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数字画像,推动全体教师数字素养和数字化教学能力的提升[5]。

3.强化“家校社”合作,推动课后服务课程的建设

“家校社”合作模式强调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的共同参与和协作,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首先,本校发挥在教育领域的专业优势,通过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并与家长共同探讨课后服务课程的改进方案。其次,本校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学校建立良好的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最后,本校积极利用社会各界的资源优势,通过邀请行业专家进校授课、带领学生开展社区服务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

具体来说,“家校社”合作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实现。一是建立健全的沟通协调机制,确保家长、学校和社会三方能够及时交流信息,共同参与课后服务的规划和实施。二是利用数字技术,建立线上平台,方便家长、学校和社会资源的对接和共享。三是定期开展“家校社”研讨会,讨论课后服务的实践,分享成功的经验。四是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能力,从而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学习和成长[6]。

4.完善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确保数字教育资源的质量

在“无界共育”课后服务课程新样态的构建中,数字教育资源的质量管理是核心环节。本校着力建立系统的数字资源管理机制,优化资源的筛选、分类、更新、维护以及评价反馈。首先,资源的筛选和分类需要基于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确保资源与课程目标相匹配,并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其次,资源的更新和维护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新,以保持内容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再次,应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实现资源的个性化配置。最后,建立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收集教师和学生对资源的使用反馈,及时调整和优化资源库。

三、案例实施效果

本校对课后服务课程情况进行调研评估。调研数据显示,上学期参加课后服务课程的学生有902名,本学期增至1410名;92%的学生能在课后服务时间完成家庭作业;95%的家长认为本校的课后服务基本或完全能满足学生的课后教育需求。可见,本校巧用数字资源,以“1+x+e”模式开展的课后服务课程,解决了家长接送孩子难、学业辅导难、兴趣培养选择难等问题,打造了“无界共育”的课后服务课程新样态。

结语

在后期的课后服务课程实施中,本校将不断优化数字资源的利用,不断创新课后服务课程的实施路径,让学生享受更多元的课后服务课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乔昕.“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校课后服务与家校共育有效衔接的思考[J].理论观察,2023(4):157-160.

[2]张婉婷.小学生音乐艺术特长培养现状调查与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1.

[3]杨静.构建“六一”少年成长教育德育品牌的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2(S1):186-188.

[4]曾鹏轩.让每个孩子爱学习、会学习,让优质的教育触手可及:专访核桃编程创始人兼CEO曾鹏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0(18):99-100.

[5]孟亚玲,史慧丽,张安迪.教育数字化驱动教师课后服务素养发展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3,39(8):88-92.

[6]吴梦丽,孙杰.“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课程建设的价值、路径与保障[J].教学与管理,2023(24):43-46.

猜你喜欢

共育数字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答数字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