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2024-07-03

军工文化 2024年3期
关键词:科工新质中国航天

科技强军 航天报国

全国人大代表

闫大鹏 中国航天科工航天三江锐科激光副董事长、总工程师

一是要强化机制设计,构建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保障,强化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协会等多元主体协同,充分激发卓越工程师创新活力;二是要创新评价机制,制订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方案,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为载体,实施“订单式”培养,并引导学生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工程一线;三是要共建共享实践平台,打造卓越工程师培养新基地,卓越工程师培养要实现理论知识学习和工程实践的有机衔接,持续深化产学研融合,形成高质量产教融合实践平台。

鲍 斌 航天江南党委书记、董事长

企业想将引进的人才留下来,需要探索创新人才机制,比如可建立“人才和研发在外地,转化和产业在企业”的模式,通过在国内创新资源聚集城市北京、成都、西安等地设立计研发机构,建设以人才培育、科技研发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等为目标的科研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

宋晓明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院长

空天防御是捍卫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石,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作为我国空天防御技术总体研究院,将坚决履行“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神圣使命,聚焦强军首责,牢牢把握新质生产力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咬定创新不放松,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结合自身专业禀赋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谋划未来产业,以实实在在的科技创新成果,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应有的贡献,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我们的期望和重托!

赵 静 中国航天科工三院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将以严慎细实的态度认真履职尽责,赓续传承航天精神,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贡献力量。在这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我们团队也将牢记 “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初心使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务期必成的决心,勇闯“无人区”、敢啃硬骨头,全力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不懈奋斗。

许 波 航天三江

我们航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大量基层一线技术、管理、技能人员的默默耕耘。一线的技术和技能人才是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技能对于行业创新水平的发展、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今后我将提高履职效能,在新的赶考路上与广大一线群体一起创新钻研、夯实基础研究、提升技术技能、真正凝聚干事创业的奋进动力,持续推动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

屈国欣 航天三江科技委常委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激发创新活力是我们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我们作为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传承弘扬航天精神,勇于探索前沿技术领域,勇闯技术难关,加大创新力度,在前沿技术上加快布局、集中发力,勇于挑战“无人区”,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为航天事业的赓续传承、推进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李秀敏 航天三江四部科技委委员

我们航天企业作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先行者,更需要在科技创新和人才上下功夫,通过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强协同合作和优化研究环境等方式,让更多科技人才在工作中得到充分锻炼和成长,让大量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在航天技术领域里诞生。

猜你喜欢

科工新质中国航天
寻找新质生产力
新华社评论员: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〇一所
有一种浪漫叫中国航天
构建训练伤一体化防治模式 为新质战斗力生成提质增效
华电科工的生存秘诀
基于体系仿真试验床的新质作战能力评估
“中国航天日”来了
中国航天
中国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