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文化关键 要解决“信”的问题

2024-07-03陆斌冰

军工文化 2024年3期
关键词:渔民共识规范

陆斌冰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其核心作用就是规范行为,激励人心,甚至成为一种信仰。

中国人有句老话:信则有,不信则无。

企业文化也是这样,你信,它是纲领,是灯塔,是圭臬,是规范。你不信,它啥都不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就是一个“信”字。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解决“信”的问题。

曾有这样一个案例:浙江舟山基层法院受理一起案件,一个渔民告另一个渔民借他20万不还,由于证据不足,被告不承认借钱。法官对被告说:“你对着出海观音像再说一遍你没借?”该渔民犹豫了片刻就承认了……这个案例合理吗?合理!说明了一种“信”的力量,能管到人的心里,形成信仰和约束。渔民长期出海,不确定性极高,他们相信“菩萨保佑”,是出海安全的保障,对菩萨说谎与出海遇险,他们相信具有强关联。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其核心作用就是规范行为,激励人心,甚至成为一种信仰。其核心问题,就是能不能让员工信它。写一套文化理念文本并不难,定一套制度规范也很容易,但如果大家不信,不尊重它们,这些漂亮的文字免不了最终沦落到抽屉里面吃灰。

如何让企业文化可信,成为了一个难题!

首先来说说什么是“信”。

在中文语境中,信有两层主要含义:第一,可靠,不怀疑(真实的真理)。第二,诚实,不欺骗(可信的承诺)。从这两个含义来说,信就是一种“真实”和“承诺”。所以,“信”有两个天敌:一个是颠覆和失败(客观上的)。一个是欺骗和谎言(伦理上的)。要知道“believe”(相信)里面也藏了一个“lie”(谎言)。

那么企业文化如何才能让全体员工认为可信、信赖?本文抛砖引玉,谈谈文化真信、可信和迷信三种思路。

实践出真“信”

榴莲好不好吃,你吃一口就知道了。一种文化让人信的直接方式,就是经过实践,发现这种东西能创造成功,或者免于失败,就是说文化要靠得住,才能真信。众所周知,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实践中经过检验的有效经验。因为一项创造发明获得成功白手起家的企业家,必然信奉创新,因为安全事故受过伤害的人就会信奉安全。文化经过实践检验,是最让人信服的,确认真实的、他们信奉这是成功的方式,未来我们还会因为此而获得成功。

除了试出来的直接实践,还有一种我们可以称为“间接实践”,即间接经验。书本上写的,别人教的,听来的,学来的,林林总总的都可以称为间接实践。我们引入间接实践的可能性有很多,如遇到问题了从书里学,遇到瓶颈了找别人问,组织危机要引进变革,企业文化对标、亦或是老师傅想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传授给晚辈。间接实践还不足以让人“信奉”,因为这些经验在别人那可以取得成功,在你这未必,正所谓“彼之蜜糖,己之砒霜”,纸上得来终觉浅,即使信源足够权威,也只有亲身体会过,才知真假,然后才确信不怀疑。

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我们可以称为“物理效度”,易中天教授说中国人普遍的“实用主义”,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文化理念写出来,大家觉得好用、有用,自然不胫而走。

共识出可“信”

宋楚泓水之战,宋襄公因为“仁义”放弃了攻击半渡的楚军,丧失了胜利的机会,成为了一个失败的霸者。从结局看,明显仁义不实用。从历史看,他失败了吗?没有,司马迁说他遵守了礼,被奉为春秋五霸,他捍卫了文化价值观,受人尊敬。

文化得靠谱,才可信,谱是哪来的?谱是人写的。在组织文化中,取得“共识”,即大多数人认可的文化,可以称为可信的,因为组织是一个复杂体,每个人的直接经验都是有限的,但通过推理、讨论等过程,结合每个人自身经验,获得最大公约数,就是共识和承诺的过程。可信,是一种承诺,是一种群体安全感,只要你相信并遵守这种文化或行为方式,你就能得到庇护和安全,以及受到认可和尊重。值得说的一点是,这里的“大多数”并不一定指人的数量,而是指话语权。保持一种主流的“共识”,如权威机构的共识,就可以称为一种可信的来源。一旦共识形成,群体之间互相的压力和彼此认可,就会成为一种契约,成为保障文化可信的力量。

在企业组织里,文化是权力(比如领导者)给予的一种承诺,组织通过各种方式向个人传递信号:你相信这种承诺,就会得到制度的保护和正向激励(如考核)。你不相信组织的承诺,就会被排挤甚至出局,这里信的本质是承诺。企业文化建设讲,说出来以及白纸黑字写下来是最起码的文化共识,然后用组织的力量去兑现这种承诺。华为承诺“以奋斗者为本,不让雷锋吃亏”,兑现了,所以有人信,有人干,有力量。这种共识还可能来源于社会大众、某个群体的偏好等。

说不清的迷“信”

前文说的案例,渔民为什么会“信”观音?因为渔民经常出海,海上不确定性极大,造成了渔民信奉观音的传统。渔民信奉观音就能保平安?谁也说不清楚,害怕,求个平安,所谓“迷信”就是迷迷糊糊就信了。人类有恐惧,有脆弱,有无知就有迷信。因此,迷信也是“信”的重要来源。

在企业文化领域,迷信有两种可能,一种来源于人本身的信念。甚至可以称为“习惯”,领导者如果有一种核心价值观或文化惯性,会影响到这个组织的基因,例如,M&Ms 的玛氏家族成员在英国长大,不喜欢花生酱,因此M&Ms极少有花生酱的产品,这种文化惯性就没什么道理可讲。

对于个体, 宣传教育也是一种信的方式,也可以让“淮阴侯中计”——信以为真。从整个人类历史进程来看,这种方式也很重要,起了巨大作用。

企业文化的关键,是要解决“信”的问题,信则有,不信则无。相信企业文化,文化就能起到约束、激励、引领、规范作用。不相信企业文化,它啥都不是。

(作者:正向践行企业文化系统创立者)

猜你喜欢

渔民共识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来稿规范
论思想共识凝聚的文化向度
商量出共识
秘鲁渔民的生态平衡智慧
宣扬渔民一家 鼓励渔民互救 广东省渔业互保协会竭力打造“渔民之家”
别让“PX共识”在爆炸中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