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智慧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研究
2024-07-03王韦雯
王韦雯
在2021年无锡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中,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19.7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4.65%。根据世界通用准则认定,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即为老龄化,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0%,即为中度老龄化,而无锡正处在老龄化较为严重且加速进入中度老龄化的阶段。截至2023年底,无锡市全市常住人口749.5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24.3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3.31%。在城镇化率和人口总数双高的基础上,无锡市的人口结构呈现了明显的加速老龄化趋势,给无锡市的养老服务带来挑战。本文根据无锡市的具体情况进行调研,给出城市智慧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建议,在无锡本土化的情境下,提升无锡城市智慧养老产业供给水平,以期提升无锡城市老龄人口的养老满意度,让老龄群体拥有更高品质的老年生活。
一、智慧养老综述
智慧养老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英国生命信托基金提出,最初被称为智能居家养老,其理念是构建全智能化老年公寓,通过IT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等手段,在地板和家电中植入电子装置,密切关注老年人的日常起居,老人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享受到高质量的生活和养老服务。国内智慧养老起步相对较晚。自2007年胡黎明提出了“数字化养老”起,陆续出现了“信息化养老”“科技化养老”“网络化养老”的提法。约从2013年开始,学术界较为普遍地使用“智慧养老”。国内涌现出一批对智慧养老的发展做出积极推动作用的学者们。中国人民大学智慧养老研究所所长左美云教授认为智慧养老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智能交互,实时监测分析和处理安保、医疗康养等信息,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让老年人过得更幸福、更有尊严。上海交通大学老年健康信息技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郑世宝教授提出智慧养老采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技术等信息技术,打造成综合性、全面性的养老服务。
综合以上观点,智慧养老的特点是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支撑,整合老年人、政府和养老相关机构的信息和资源,满足老年人身心需求,制造和提供养老智能化的产品与服务。
二、城市老龄人口智慧养老需求偏好分析
在无锡市太湖街道所属社区发放老龄人口子女问卷调查,以期从老龄人口家属的角度来看,购买智慧养老服务的偏好以及智慧养老服务的顾虑与需求。被调查子女群体主要集中在21-35周岁和36-50周岁的年龄段,分别占44.68%和46.81%。其次是50周岁以上的占6.38%,20周岁及以下的占2.13%。被调查子女群体的每月收入集中在3001-6000元和6001-10000元区间,分别占36.17%和23.4%。高收入人群,每月收入超过10001元的占31.92%,低收入人群仅占8.51%。
老年人倾向于与子女或配偶、其他家人一起居住。72.34%的家里老人选择家庭养老,23.4%的选择自我养老、独自居住。老人的生活来源主要来自离退休养老金,占65.96%,其次是自己工作的劳务收入,占34.04%,再次是之前积累的积蓄和投资收入、子女供养,均为19.15%。仅8.51%的老人依靠最低生活保障收入。
被调查的老龄人口子女希望购买的智慧养老服务和产品集中在医疗护理与健康护理(59.57%)、生活照护(53.19%)和安全管理(包括安全监测、预测报警)(44.68%),其次是精神慰藉(聊天、娱乐、旅游)和替代购物或送餐服务,均为21.82%。子女希望智慧养老涵盖的领域主要包括一键呼叫系统(85.11%)、智能居家应用(61.7%)和可穿戴检测设备(61.7%)。
与此同时,老龄人口子女也会存在一定的顾虑。他们主要担心相关设备操作困难(57.45%),怕宣传与实物不符、有受骗的风险(46.81%)和社会普及程度不够、生活中感受不到(46.81%)。他们认为智慧养老的社会普及度低主要是因为老人年纪大、接触新事物能力降低(70.21%)和市场上智慧养老产品的质量良莠不齐、担心受骗(63.83%)。另外,政府支持力度不够(53.19%),社会宣传力度不足(51.06%)以及市面上针对老人的智慧养老产品过少(51.06%)也是其重要原因。但是老龄人口子女对未来的智慧养老还是持有比较乐观的态度,认为自己未来愿意使用智慧养老服务(89.36%)。
三、无锡市城市智慧养老供给服务和老龄人口实际需求的差异
目前无锡市城市智慧养老供给服务主要在养老平台搭建、智能设备生物数据追踪、智能呼叫系统、助餐送药服务方面。主要服务群体以有自主能力或半失能的老年人为主,且服务范围以居家和社区服务为主,在部分养老机构内部也采用了智慧养老系统,串联机构内的各项日常、医护等服务。从智慧养老产品在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辅助效果来看,部分养老院能够有效地利用各类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来支撑在其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在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环节中,以提供简单的送药送餐服务为主,智慧养老服务与产品是单独且割裂的存在。根据调查,老龄人口与其子女更多倾向于采用与子女、家属同住和社区养老,主动采用养老机构养老的人是极少数的,因而针对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环节中的智慧养老产品与服务才是老龄人口的实际需求点。
从感知有用性的角度来看,医疗护理、健康护理、生活照料方面的智慧养老产品是能被老龄人口及其家庭认为是有效的,切实能够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的。从感知易用性的角度来看,无锡市利用灵锡app开展了“锡心养”服务专区,可以搜索想要的养老机构和助餐中心,智能拐杖、一键呼叫系统等智慧化程度要求不高的城市智慧养老服务是容易被老龄人口及其家庭获得的。但是从社会风靡度的角度来看,许多人没有听说过智慧养老,对智慧养老产品还有诸多疑虑,比如老龄人口子女最担心老人接触新事物能力不够、市场上智慧养老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而受骗。同时,老龄人口子女还担心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和社会宣传力度不足、市面上针对老人的智慧养老产品过少。如果能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无锡市城市智慧养老服务将被老龄人口和其家庭认可、接纳乃至逐步形成风气。
四、城市智慧养老供给侧改革建议
(一)深入研发智慧养老核心技术,产品和服务适老化,抚平老年人数字鸿沟
智慧养老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发展,例如老年人的智能化监测与辅助等。以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藤泽SST智慧型社区为例,对于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如果拥有无所不在的智能感应装置到随时能够传输数据的智能终端系统,乃至贴身服务的机器人(如厕辅助机器人等),将能够极大地提升养老生活的尊严感和幸福感。2023年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老年群体是非网民的主要群体,截至 2023年6月,我国60岁及以上非网民群体占非网民总体的比例为41.9%。60岁及以上网民中至少掌握一种初级数字技能(比如复制、粘贴电脑或手机里的信息,用电脑或手机搜索、下载、安装软件等)的比例为54.6%。可以看到,老龄群体还是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为更好地普及智慧养老产品,解决老年人和其家属对智能设备使用的不自信,需要对智慧养老智能产品进行适老化配套改造,做到易操作、好上手。目前无锡市已有的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智能产品多样性少,智慧服务暂时还不能满足社区居家养老需求。因此,应重视深入研发智慧养老核心技术,产品和服务适老化,抚平老年人数字鸿沟。
(二)强化智慧养老服务观念意识
智慧养老服务提供机构可以与政府合作,以免费科普的方式利用媒体、网络对智慧养老的服务模式和实现效果加大宣传力度,向社会公众普及智慧养老服务的基本知识。智慧养老服务提供机构通过社区和街道开展与智慧养老服务相关的主题活动,便于社会公众了解智慧养老的运行模式。定期对常用的智能设备基本操作和应用步骤进行培训和普及,方便居民熟悉掌握,还可以组织有需求的人员到企业观摩。
(三)完善智慧养老服务供给机构人才培养机制
老龄人口子女最为关注智慧养老服务的方面是专业度,希望有专业化的人才融入智慧养老服务和产品,有效地帮扶不同自理能力和需求的老年人。无锡市经济水平较高,老人更注重生活质量,对养老服务要求更高。因此,智慧养老服务供给机构需要积极开展专业人才培训,引入更多专业化的人才,为提升智慧养老服务质量提高专业化水平。无锡市智慧养老供给机构可以形成联盟,协商制订智慧养老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养老服务人员从业门槛,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准,优化待遇与工作条件,提升养老服务人员社会地位。同时联盟和政府部门对养老服务机构操作行为实施规范性监督,确保智慧养老服务工作顺利开展。
(四)顺应传统习俗,构建和谐多代邻里共助社区,协助老年人融入集体
受到社会传统文化习俗的影响,多数老年人偏好与子女、配偶、其他家人共同居住。尽管有些老年人偏好独自居住,但是仍然希望与子女或其他家人距离较近。以德国科隆市利多多代屋社区为例,无锡市可以构建不同年龄多代居民共同居住的和谐邻里社区,新建包含口袋公园、儿童游乐设施、老年健身设施等多样化功能配套的公共空间,同时服务不同年龄层的多代居民,自然地帮助老年人融入集体,重新焕发老年人的生机,增加老年人的尊严感和幸福感。
本文系2023年度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招标课题《积极老龄化视角下城市智慧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研究——以无锡市为例》研究成果(WXSK23-C-59)。
(作者单位: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