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天然弃子
2024-07-03周琦
周琦
新西兰最大公司,决定卖掉部分业务。
5月16日,恒天然宣布计划剥离消费品业务。2023财年,该业务为公司贡献33亿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146亿元。
“剥离将让恒天然更简单高效,更专注于核心的原料和餐饮服务业务,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恒天然CEO郝万里(Miles Hurrell)表示。
在他看来,收集、加工和销售牛奶,才是核心业务。
作为全球最大乳制品出口商,恒天然年营收约1150亿人民币,其牛奶出口量,约占全球乳品贸易的三分之一。此次业务剥离,将涉及安佳、安怡、安满等相对知名的品牌。
记者就本地市场业务走向,咨询恒天然中国方面,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甩掉包袱
郝万里团队决意卖掉的板块,体量不算小。
2024上半财年(2023年8月起6个月),消费品业务入账18.7亿新西兰元。
恒天然作为主打ToB的营养乳制品供应商,布局C端,本意是为提高牛奶附加值,创造更多营收和利润空间。可惜事与愿违。C端生意水花小,还有拖累营收的趋势。
2023财年,消费品业务税后亏损1.64亿新西兰元。
恒天然团队努力过,以失败告终。
例如,恒天然曾在中国自建牧场,并以超34亿元的价格,成为贝因美第二大股东。2019财年,管理层复盘后,出售了在中国的所有自有牧场,并彻底清仓贝因美股份。
“剥离是正确且正常的。”乳业专家宋亮告诉《21CBR》记者,国际形势不确定的大背景下,恒天然需要保证公司和股东们的利益。
本次被剥离的品牌名单,涉及Anchor(安佳)、Mainland、Kāpiti、Anlene(安怡)、Anmum(安满)等品牌。
在国内消费者看来,最有名的是安佳、安怡、安满三大品牌。
安佳旗下产品组合,覆盖奶粉、纯牛奶、儿童牛奶、益生菌;安怡主打中老年奶粉;安满则专注于母婴乳制品。
“恒天然在中国的C端业务不温不火。”宋亮解释。
恒天然多款婴配奶粉未通过配方注册,成人奶粉销量有限,安佳牛奶稍有起量,但“进口牛奶”市场正被蚕食。
该业务板块在大中华区占比较低。2023财年,原料业务营收达44.6亿新西兰元,消费品营收只有3.76亿新西兰元。
郝万里正在为其寻找合适的“接盘者”。从长远角度来看,有关业务出售的净收益,将用于恒天然的债务偿还、战略投资等。
管理层预计,这次剥离过程至少需要1年到1年半。
舍弃短板后,恒天然将更聚焦主业。
“让恒天然对自己在乳制品营养价值链中所扮演的角色,充满信心。”郝万里表示。
在郝万里看来,恒天然最大的优势,是为B端客户生产“世界一流的创新原料”。
原料业务(NZMP)包括乳粉、乳蛋白、干酪等五大产品,总计超3000个单品,2024上半财年,贡献70.77亿新西兰元营收。
聚焦原料
这也是恒天然在大中华区最大的业务部门,客户包括妙可蓝多、吉士汀、旺旺等。
恒天然提供的诺波尔干酪、低盐切达干酪等奶酪,中国消费者们不容易接受,团队就面向B端客户提供方案。
例如,将奶酪加入烘焙糕点、冰淇淋、饼干等零食中,研发乳酪冰淇淋、咔嚓奶酪脆脆球等产品。
餐饮服务业务面向餐厅、烘焙店等渠道,提供稀奶油、黄油、奶油干酪等专业乳品。
以“预制乳酪酱”为例,是以安佳奶油干酪和超高温灭菌搅打稀奶油制成,能制作巴斯克、纽约芝士蛋糕等。
“客户需要‘所见即所得的端到端的服务。”恒天然大中华区副总裁戴俊琦表示。
团队定下短期目标,渗透低线城市。
“过去,经常看到高线市场对安佳的需求,现在我们看到了三、四线甚至五线城镇,对高质量乳制品的需求,出现明显增长。”戴俊琦提到。
截至1月末,恒天然在中国的产品供应范围为490个城市,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431。
团队提高效率,任何区域客户,从下订单到收货,仅需3天。
甩掉包袱的郝万里团队,将落地更多有针对性改善方案。
旗下产品安佳芝士稀奶油,常被用于制作芝士风味奶盖/奶顶、奶基底。
记者注意到,该产品介绍页强调,“无需提前解冻,可直接打发,助力门店缩短流程快速出品,降低后厨制备风险,减少弃料”。
去年4月,恒天然深圳应用中心开幕,专门用于新式茶饮研发,被视为公司饮品业务增长“重要引擎”。
烘焙行业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原制的奶酪、奶油奶酪等天然动物奶油,但绿豆糕、月饼等中式点心,与典型西式甜点仍有区别。
恒天然尝试“中点西芯”,尝试把奶油、芝士更多应用在中式点心里,如芝士月饼、芝士虾滑等。“过去几年,纯天然的黄油以及奶油芝士在中式点心里面的用量,呈几何级增长。”戴俊琦指出。
恒天然看重市场潜力,布局高附加值非乳品原料,加码益生菌研发,于2022年发布B2B健康营养品牌“纽添益Nutiani”。
针对运动爱好者,恒天然推出液体营养饮料,比如“RTD液体蛋白即饮饮料”,添加MPC 485、MPC 4861等蛋白质原料,有利于运动后的肌肉恢复等。
砍掉枝节,轻装上阵,恒天然正在寻找更多B端的生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