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融合的策略

2024-07-02孙美娟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4年7期
关键词:新课标德育文本

孙美娟

小学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可以把德育融入日常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紧扣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标,探索德育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途径,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在积累语文知识、发展语文技能的同时,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一、紧扣新课标理念,助推德育与语文教学融合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紧扣新课标,在语用学习中有机渗透德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1.紧扣时代特点,实现德育融合与时俱进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德育内容也在不断完善。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审视文本,有机渗透德育。比如,《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主要讲述了毛主席在了解村民没有水井,要到远处挑水的事情之后,带领解放军给他们挖了一口井。多年之后,当地的村民仍然感谢毛主席,怀念毛主席给他们的帮助。这篇课文中涉及的德育,就是感恩教育。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帮助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的同时,创设具体的情境,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2.紧扣课程特点,实现学习目标无缝衔接

语文课程内容丰富,除了语文知识、技能,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这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也隐含了与德育相关的内容。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语文课程的特点,适时进行德育渗透。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本都隐含了爱国、爱家乡、做人等方面的德育思想,比如,《落花生》一课,其主题就涉及踏实做人这一德育思想。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踏实做人的德育思想融入文本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开展思辨活动,帮助他们树立踏实做人的理念。

3.紧扣学生特点,创设教学情境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践行新课标理念,教师就要遵循生本思想。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研究德育与语文教学之间的联系,结合学生的实际,积极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或者充分利用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适时渗透德育,助力学生提升思想品德修养。

二、紧扣教材内容,助推德育与语文教学融合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挖掘教材中涉及德育的内容,借助多媒体将抽象的德育思想融入教材的具体文本之中,在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也能让他们的思想受到熏陶。

1.紧扣文本题目,认同德育思想

文本题目属于文眼,是文本核心所在。通过文本题目,学生可以大致了解文本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情感、价值观。教师可以借助文本题目对学生进行德育思想渗透,加深学生对德育思想的认同。比如,《金色的草地》一课,从主题来看,属于环保类文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紧扣“金色的草地”这一文本题目,对文本内容进行梳理,提高学生整体驾驭课文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围绕“金色的”进行分析,了解草地的颜色变化,品析作者对生命尊重、对大自然热爱的思想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精细化阅读,站在环保的高度,品析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一德育思想。

2.紧扣关键语句,持续强化德育

教材中有很多关键语句,都蕴含着德育思想。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紧扣这些关键语句,找准相应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对他们渗透德育思想,加深他们的情感体验。比如,《祖父的园子》一课,作者通过具体场景的描述,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念。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关键语句,鼓励学生尝试用类似的方式描述自己的家乡,描述自己熟悉的园子。教师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唤醒他们的生活体验,还能引导他们感知生活,体验生活。

3.紧扣人物特征,学习人物的高尚品质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文本中的人物,对其思想品质进行挖掘,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学习文本中的人物的高尚品质,最终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比如,教学《我的父亲》一课,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理解自己父母的不容易,另一方面也要帮助学生理解朱自清这个人物形象,认识到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愿向美国屈服这一高贵品质。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资料拓展,帮助学生认识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作者的高贵品质。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交流、品析研讨等方式,感知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学习人物的高尚品质。

总而之,德育是学生成长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学生发展,从学生主体地位出发,围绕新课标理念,根据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渗透德育,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猜你喜欢

新课标德育文本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