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怀旧现象的美学意蕴探究

2024-07-01郑洁

名家名作 2024年11期
关键词:群体想象记忆

郑洁

[摘 要] 怀旧行为兴起于网络,兴盛于网络,在大众传播媒介与消费文化的推波助澜下,怀旧逐渐发展并形成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怀旧的形式也从网络上的文字怀旧蔓延到服装、电视剧、电影、动漫等方面。从审美主体的审美距离、想象与移情,审美客体的符号化与非现实性,以及怀旧行为的游戏化特征等视角切入分析怀旧行为的出现,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怀旧这一流行性文化现象。

[关 键 词] 青年;怀旧现象;审美活动;美学意蕴

近年来,怀旧正逐渐成为一种“全国症候”,发展并形成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在现代性的条件下,青年人的日常生活被社会状态及本土与全球的交互辩证所重构,身份认同危机使得怀旧成为当代青年群体,尤其以80、90后为代表的这一青年群体的普遍情绪。青年怀旧既呈现为对成长过程中以影视剧、歌曲、游戏、怀旧直播间、怀旧玩具等为代表的记忆符号的怀念与重构、对童年美好记忆的唤醒,也表现为对当下集体焦虑的疏解、对集体身份认同的构建、对青年主体情感的满足和心理抚慰。本文将通过分析怀旧主体、怀旧客体,探究青年怀旧现象的美学意义。

一、青年怀旧的审美情感化

青年怀旧是一场青年情感的表达盛宴,情感塑造在审美心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在审美关系中充当着重要角色。陆机在《文赋》中写道:“诗缘情而绮靡。”苏珊·朗格指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她认为艺术所表现的是艺术家的内在情感。以80、90后为代表的这一群体的怀旧现象作为当下的一种独特的审美活动现象,情感推动是主力。

(一)心理距离美

西美尔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够返回自然,最根本的是基于审美距离与文化距离的存在,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够真正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与美感。对处于高压生活下的群体来说,返回到心理与记忆的社会环境中,才能连接当下的精神断层,帮助现代人重新找回安定感与愉悦感。“只有在距离的基础上,人们才可以对自然产生真正的美感与欣赏愉悦感。”[1]时空距离的存在使得人们产生怀旧的情结,80、90后作为一群成长并生活于经济与货币时代中的群体,当前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事业发展期三重压力之下。回归自然,寻求一种都市生活的安全感,成为该群体获得情感抚慰的方式之一。

时间距离的拉大对于文艺作品的意义与价值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一些经典的文艺作品,人们常说越是久远的作品往往越有价值。同一个作品在创作者的时代,因为没有时间“距离”而被认为是写实的;而当人们慢慢远离这个时代,其背后的意义与美感慢慢被挖掘、被解读,久而久之便成为浪漫主义的作品。青年怀旧的时间距离大多是十几年前,80、90年代流行的文艺作品承载着80、90后青年群体的时代记忆,有相当一部分80、90后回忆懵懂青春的美好途径是借助该时期流行的音乐作品、影视作品。如湖南卫视打造的怀旧音乐综艺节目《时光音乐会》,该节目的受众群体主要是80、90后,观众们通过经典歌曲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他们在歌声中寻找过去的自己,怀旧情怀在节目中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二) 想象之美

在审美活动中,情感的表达往往不以概念的形式出现,而是付之于形象,这里的形象不仅包括审美对象本身,还包括审美者即审美主体的想象和联想。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指出:“人类最杰出的能力就是想象力。”[2]如果缺少了想象,那么艺术将从世界的舞台上永远地退出,所有艺术作品的创作、故事情节的设计、人物形象的塑造都离不开想象。审美活动中的想象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现实基础上的乌托邦式建构的创造式想象,一种是对于过去某种回忆的想象的再现式想象,而青年群体怀旧则属于第二种。尤其是80、90后这一群体怀旧的时间、空间远离当下,但是他们通过借助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开设怀旧直播间、播放怀旧影视剧、销售怀旧类玩具等形式再现20年前的生活场景,这正是对过去某种心理状态的想象再现。

想象可以塑造新的形象,也可以帮助主体进行自我情感释放,人被各种琐碎繁杂的事物所困扰,找不到合适的释放情绪的渠道的时候就会感觉到巨大的心理压力,“想象”这个时候就成了一种释放压力与情绪的渠道。它通过情感和意愿找到合适、鲜明的形象,使情感得到释放,使人获得心理上的满足。青年之所以会怀旧也正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养老压力、住房压力和工作压力让他们感到焦虑与无所适从,于是有人开始感觉到童年时代才是无忧无虑与自由的,因此他们借助网络书写自己的心声,通过想象回忆青春生活与童年生活,以此来暂时性地远离现实,使心理上的压力得以转移与释放。少数青年的怀旧心声受到大批有着相似生活经历群体的追捧与回应,大多数青年是观看与欣赏别人的作品来实现自己的怀旧,另外有一部分人则亲自通过创作作品去追寻记忆、释放情感,如刘毛宁创作的《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我和吸铁石和一个死去的朋友》等。审美活动中的想象,一方面顺应了审美主体青年群体自己的情感与意志,另一方面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满足感。

(三) 审美的移情

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认为:“移情的作用指的不是主体的审美感觉,而是将自己的“感觉”感受到审美的对象中去。”[3]审美快感的产生源自审美主体将情感浇筑于能活动、有能力的审美客观对象,从而进行审美自我欣赏的心理过程。青年怀旧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之所以能够成为集体性的活动,与这一群体共鸣于怀旧物品、怀旧歌曲、怀旧网络视频、怀旧电影等有着直接的关联。审美移情中讲究通过美的或有特殊意义的客观对象使审美主体产生审美感知,进而产生愉悦与欣喜的情感,青年群体80、90后的这种怀旧行为作为一种审美活动,80、90后作为审美主体,正是在与审美客体的交融中,通过客观对象的感性形式激起内心的涟漪、产生愉悦、放松的心境,进而获得怀旧审美的愉悦感。

在审美移情中,一方面,审美主体通过客观对象找到“观念性”的自我,它是主体移位到对象中的自我,是记忆中的“自我”,也可能是想象的、未来的“自我”。另一方面,对象又是“自我”化的对象,审美主体将自我对象化,使得自我与主体感官认识到的人融为一体。在80、90后参与的这场怀旧活动中,尤其是当周围环境中有同辈开始怀旧,加之网络的传播,使得怀旧的个人行为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与其有着相似经历的人的赞同、复制与传播,这也就使得个人行为极易发展成为群体性行为。他们在这些集体记忆中找到属于“自我”的回忆与记忆,怀旧之情随景随情而起。

二、青年怀旧的符号化与非现实性

当下,青年话语空间中所展现出来的怀旧世界是该群体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审美体验。大众传播媒介对生活的重新构建,促使世界变成符号化的世界,青年怀旧客体呈现出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怀旧客体不仅有实实在在的客观事物,更多的是非现实性的但是却具有多层含义的象征符号。这些符号化和非现实性的记忆在该群体的公共话语空间里成为互动性的主题与内容。

(一) 记忆符号化

“恩斯特·卡西尔认为人类是‘符号的动物,它将人类文化的各方面均看成是符号化的行为结果。”[4]苏珊·朗格认为艺术形式中有专属于它自己的特征,即它的自身意义。这种自身的意义是用以表达情感的,尤其是用以传达难以揣测且又熟悉的心理体验与感觉。青年怀旧呈现出来的表现形式更多的是将情感寄托于影视作品与小说、话剧等载体上,这些情感的载体可以说是一种艺术,帮助“80”“90”后群体将感情表达具体化与形象化。青年怀旧现象很大程度上是该群体对曾经熟悉的书本、小说、电影、动画、电视剧等这些文化符号的重新建构与重组。正如“知青”“胡同”等早已成为“60”后与“70”后怀旧的文化符号一样,“红领巾”“李雷”与“韩梅梅”等也成为“80”“90”后的记忆符号与象征。

怀旧作品可以说是为每一个“80”“90”后重温儿时记忆和青春梦想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怀旧作品一方面是作者自己的生活态度与童年记忆的书写,另一方面怀旧作品又最大限度地还原当时的生活与个人的生活体验。作者在回忆原来的记忆时,凭借无数的历史符号来重新组合记忆,如怀旧影视作品的代表《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依靠“乡村巴士”“充满乡村气息的道路”“录音机”“缝纫机”“山里有座求子的小庙”等这些记忆中的符号,更容易引起青年群体的精神共鸣,进而促使他们去体味这些文化符号,甚至是去消费这些文化符号。

(二) 非现实性

在青年怀旧的这场审美活动中,怀旧世界作为怀旧客体具有非现实性的特点,这是由怀旧的心理特点决定的。怀旧是人们因联想而产生的一种审美心理体验,它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进而投射到意象之外的活动与对象中。经过怀旧主体加工的记忆和回忆实际上不能真实地反映事实,其是虚幻的,而怀旧主体在文艺作品中创造的生活世界也是超出现实范围的,但是这些非现实的、虚幻的想象世界又能让怀旧主体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真实的心理体验与大脑皮层刺激。由怀旧客体的呈现形式所诱发与开拓的怀旧主体的审美想象空间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传统美学中所说的“虚实相生”。

青年怀旧作为一种因过去的某一人物、物品、文艺作品以及网络空间中的一些热门事件而促使该群体怀念、回忆过去的文化现象,同样具有虚实相生的美学特点,怀旧主体通过想象、幻想回到童年等心理活动,又兼具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真实物品,比如重新出现在大家视野中的大白兔奶糖、铁皮青蛙、小霸王游戏机等,使得青年在心理上仿佛重新回到了充满笑声与乐趣的童年。同时,在文艺作品中的怀旧世界也因其具有非现实、虚幻的表征,才使青年群体这一审美主体可以从现实中解放与超脱出来,带着一种无目的、无功利的心态去审视青葱岁月、怀旧世界,进而获得心理上的愉悦与精神上的自由。

三、青年怀旧行为的游戏化

美学家和哲学家在分析美感经验和艺术起源的时候常常会将其与游戏联系起来。朱光潜认为儿童的游戏幻想一方面是来源于现实,另一方面是超脱于现实,这一点是和青年群体怀旧的行为相契合的;康德认为很多艺术都是想象力的自由游戏,而自由同样也是游戏的重要特征。青年怀旧同样与游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在将游戏与艺术比照的情况下将游戏的特征归纳为如下几点:“第一,无功利;第二,意象客观化;第三,幻想性与虚拟性;第四,情感慰藉性;第五,即时性。”[5]朱光潜对于游戏发生的内在心理结构与内在精神情感的理解与青年怀旧的审美价值与美学特征有诸多不谋而合之处。第一,青年群体在怀旧的过程中并没有特殊的功利目的,也不是求赞赏或奖赏,而只是注重怀旧带给自己的愉悦感觉,在该群体看来这种怀旧是积极向上的。尽管怀旧的过程也是情感的一种释放,但是这依然改变不了怀旧主体的无目的性。第二,青年怀旧客体的意象化与符号化,使得青年群体怀旧更多地表现为对一些具体物品的怀念、对某一个具体场景的感怀;同时,在对意象媒介的选择上又不具有特定的要求,这与游戏的意象客观化有着同样的意义。第三,青年怀旧行为是一种精神想象活动,这种怀旧只是对过去的一种怀念,怀旧行为不仅契合游戏中的幻想性,也与艺术审美的虚构特质相吻合,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年怀旧行为也是一种艺术行为、一种审美活动、一种游戏。第四,青年群体过早怀旧是该群体对于现实压力的一种控诉,面对这些压力,他们一方面渴望自己可以早日摆脱,另一方面又积极寻求释放压力的方法与途径,而怀念童年、回忆青春就成为他们寻求精神慰藉、释放压力的情感乌托邦。第五,游戏讲究即时性,而青年群体的怀旧无固定时间、地点,该群体的怀旧行为可以是在看到某个物品、某张照片、某部电视剧或者听到某首歌的时候,怀旧心理即时而起。比如“80”“90”后在观影的过程中,看到某一个熟悉的场景,可能会想起自己曾经见过类似的场景,或者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曾经的自己身上,这种即时性的怀旧只是情感意识对于自己过去的怀想,并不求公诸于众或传达于天下。

青年怀旧表现出一种对过去的美好的追忆,也可以说青年怀旧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美学,因为青年怀旧行为通过无功利无目的的审美心理活动来表达对过去唯美记忆的追寻与留恋,这是青年群体心理上的一种情感追忆,是伤感与甜蜜的和谐统一。青年群体在这场怀旧的游戏中,最大限度地追求向往已久的自由。而他们的怀旧行为,带有群体的自由性与主观能动性,又是对过去情景、人、事、物的回忆,是一种自由、愉悦自我、令人快适的游戏活动。

四、结束语

青年怀旧作为一种流行文化现象,不仅是人们对过去的怀念,更是一种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一方面,青年群体通过回忆和想象,将过去的经历和感受重新整合,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生命,感知生命的美好和意义。另一方面,怀旧是对现代社会的反思。怀旧帮助人们回到纯粹的生活状态中,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和现代社会的弊端,反思现代社会的本质和问题所在,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从某种意义来说,怀旧是一种人生智慧。

参考文献:

[1]赵静蓉.怀旧:永恒的文化乡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44.

[2][德]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57.

[3]伍蠡甫.现代西方文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13.

[4]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50.

[5]朱光潜.谈美书简二种[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153.

作者单位: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群体想象记忆
快乐的想象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记忆中的他们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