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数字化保存实践与思考
2024-07-01廖西滢洪艳
廖西滢 洪艳
[摘 要] 以杭州金朝晖江南丝竹社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对活态乐社的个案研究,在数字化建设的语境下探讨江南丝竹的保存策略,提出“建设江南丝竹特色数据库”和“加强与数字媒体平台合作”的两点对策,进而从乐社出发来观瞻和探索数字化传统音乐保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关 键 词] 数字化;金朝晖江南丝竹社;保存策略
基金项目:浙江音乐学院统战理论研究课题“数字化传统音乐保护在音乐院校统战工作中的体现——以杭州金朝晖江南丝竹社活动实践为例”(项目编号:TZ2022001)研究成果。
“江南丝竹”是历史悠久的丝竹合奏乐种,近百年在环太湖流域派生而来。20世纪50年代正式定名,以其“小”“轻”“细”“雅”的音乐风格而为人熟知,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杭州金朝晖江南丝竹社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杭州建社,乐社凝聚着一群浙江省资深的江南丝竹乐人,是杭州市仅有的几个江南丝竹乐社之一。核心成员有浙江省江南丝竹代表性传承人顾骏和杭州市江南丝竹代表性传承人沈惠民、王宗祥,丝竹乐人齐碧君、贾培源、许培源等。江南丝竹的传承活动主要依托于乐社,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以及娱乐方式、审美取向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再加上这群丝竹艺人都已经走入耄耋之年,江南丝竹的发展和传承面临着多重挑战。
一、数字化江南丝竹传统音乐保存背景
“数字化传统音乐保存”即利用“数字采集、数字储存、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1]等技术记录传统音乐,具有完善、长久、安全、共享等特征。数字技术作为一种人文与技术的跨学科研究,具有赋能传统、激活传统的作用。“数字人文的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数字化技术、数据管理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可视化技术、VR/AR技术、机器学习技术等,理论结构涉及结构化或再造人文、数据化或计算人文、可视化或形象人文、拟实化或增强人文、智慧化或扩展人文”[2]。20世纪90年代,数字技术广泛运用于文化遗产领域,斯坦福大学开展的Digital Michelangelo Project项目对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和建筑进行了数字化保存,Forma Urbis Romae项目中计算机科学家和考古学家使用数字技术重建了一千多块大理石碎片构成的地图。这些项目展现了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前景。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力争建成“非遗强省”,2035年力争全面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格局。在日前政策支持的红利时期,江南丝竹及其他非遗音乐类种如何运用数字化保存,是国家数字化战略全面推进的落脚点之一。
二、杭州金朝晖江南丝竹社数字化保存现状
据笔者在2019—2023年的田野调查资料,可以清晰看到金朝晖江南丝竹社至少依靠以下三种形式进行了数字化保存。
(一)依托主流媒体进行音频数字化保存
自1980年始,乐人顾骏、沈惠民有意识地将乐谱手抄记写,供乐社中使用。随着江南丝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顾骏、沈惠民被评选为非遗传承人,乐谱也被进一步收集整理成册并转化为可传输的电子版本。2020年,顾骏、沈惠民、王宗祥、王纪仪等乐人自发联系浙江电视台,希望对该团队的乐曲演奏做保存。9月29日在浙江电视台录音棚录制了江南丝竹代表曲7首,并制成光盘《丝竹情怀》,曲目包括《采茶舞曲》《春江花月夜》《行街》《欢乐歌》《霓裳曲》《三六》《紫竹调》。
(二)依托高校学术活动进行数字化保存
2021年,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与国科大杭高院公共课教学中心联合开展特色课程《中国传统音乐鉴赏》,洪艳教授组织来自多所高校的师生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讲课与非遗展演。廖西滢以题为《表演空间与文化符号——聚焦于杭州金朝晖江南丝竹社乐人演奏实践》和《一曲清音话江南——杭州金朝晖江南丝竹乐社、乐人、乐事》进行分享,邀请了金朝晖江南丝竹社的四位传承人参与展演,分享了江南丝竹历史、谱本、照片、传承人口述材料等文献资料,讲座全程录像并做了详细的数字化保存,这次活动得到了《人民日报》《钱江晚报》等有影响力的媒体关注并刊发。杭州金朝晖江南丝竹社的学术展演活动,依托高校通过数字化开展媒体传播,拓宽了保存和传播的渠道,使更多人了解到江南丝竹的当下样态。
(三)依托个人、乐社、社区等自媒体进行数字化保存
自媒体平台包括个人、乐社、社区的公众号及抖音平台等数字化平台。如乐社公众号发布了2012年乐社的三位乐人参加杭州市图书馆的端午节活动;2017年乐社作为朝晖街道群众文化团队的介绍;2022年参与杭高院学术讲座的三则报道。2024年“浙江省非遗文献馆”公众号发布的金朝晖江南丝竹社参与的拱墅区新春传统音乐类非遗传承人展演活动。此外,杭州市拱墅区街道融媒体中心的工作人员对金朝晖江南丝竹社进行了录音录像,其中包括对八首代表性乐曲的录制以及对乐社活动情况、乐社历史和传承人的专访。后以“‘非遗江南丝竹八大曲和‘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传承弘扬非遗文化”的标题发布在“学习强国”平台和朝晖社区的“你好朝晖”公众号上。另外,乐社成员分别以抖音账号“绿叶和根”发布了5则乐社作品;微信视频号“大提琴教母和朋友们”发布了2则相关作品。
三、数字化保存策略
“馆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数字化开发利用”“跨行业、跨部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共享机制”以及“区域联盟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协同战略”是非物质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的主要路径。[3]在后非遗时代、数字人文等背景的交织下,在江南丝竹材料已有一定数字化保存量的基础上,如何使其焕发新的活力,使数字化真正赋能传统,笔者分别从保存和应用两个角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立数据库用于储存、归档、整理与研究
当前并未有专门的、完善的江南丝竹数据库,未将海量的历史、乐人、乐事、乐社、乐器、乐谱、乐曲、图书、期刊等数据进行存量管理。因此,江南丝竹数据库的建设能全面梳理、深度解析江南丝竹的留存情况,并动态推动江南丝竹的多样化传播和传承。具体而言,建立收集标准并建立导航与搜索功能是其关键步骤。
1.制定统一的存储和收集数字化标准
数字化标准是规范存储数据、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标准,是规范化、系统化地分类和归档的前提,也是后续深层挖掘的基础。江南丝竹数据库的建立可以依托高校建立,可通过互联网访问公开共享的资源。建立数据库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和传统音乐及江南丝竹研究者的参与以及相关政策、项目、资金的支持,并与其他传统音乐数据库达成共享机制,确保数据库的全面性和贯通性。
在收集标准方面,音响、谱本的收集,需要备注相关信息,清晰版权归属。要标明数据来源、编号、来源类型(保存方式:音频、视频、图片;录制工具:唱片、磁带、CD等)、文档类型(原稿、复制)、日期、乐谱类型(工尺谱、手抄简谱、简谱、五线谱)、乐器类型、文件类型的简介(如地区、乐社乐团名称、收集者)等数据都应明确标注和分类。
此外,还应尊重江南丝竹历史原真性并可形成可视化地图。例如,江南丝竹常出现在婚丧、节庆等礼俗仪式,也出现在雅集赏玩的乐社中。[4]可在不同演奏场景中形成可视化地图,清晰地反映地理坐标和时间坐标。另外,乐曲内容的收集不应只偏重“八大曲”这类名曲,江南丝竹在于“玩”[5],一首乐曲由不同人、不同乐器组合能玩出很多不同的花样,还有许多地方特色曲目和乐社特色曲目有待增补。还需将乐人收藏的老乐谱、手抄谱进行数字化保存,并注明来源和特点,最终进行整合。此外,还有一些新创作的江南丝竹乐曲,如顾冠仁、张晓峰等作曲家创作和编配的乐曲,也应进行细致采集,厘清其传承谱系。
2.建立开放式的导航平台与搜索系统
通过计算系统可以捕获、发布、访问和解释分散在网络中的数据,也可以使用现有的网络技术和体系将信息作为结构化数据在线发布,然后将这些数据集相互链接,创建一个互连的信息网络。[6]通过机器读取的数字化档案即可对20世纪30年代音乐家的职业生涯流动进行探索。[7]
因此,建立开放式的数据库平台后,用户可自行上传和分享自己的资料,使数据库不断更新和完善,也可吸纳更多热爱江南丝竹的爱好者参与搭建平台和即时反馈,设计对用户友好的界面和检索功能,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和便利性,不断优化数据库的功能和服务。还可通过开放API接口,与其他相关平台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流,如对“乐人”“乐社”“地区”“乐曲”等关键词的抓取,与网络上已有数据以及跨数据库中已经发布的数字档案合并生成所有条目集合。例如检索乐人“顾骏”,即可链接到相关信息的词条和网页,并进一步生成乐人的活动时间图,勾画出丝竹乐人的流动轨迹,进而理解和佐证地区间丝竹音乐的交流历史是具有可行性的。
(二)探索数字文化平台,打造文化品牌
与数字文化平台的合作,是通过数字化技术扩大音乐的张力,使表演类的非遗在展陈上立体地呈现和传达文化价值、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等,从而创造出文化品牌,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双重价值。
1.虚拟现实(VR)技术体验沉浸观演
表演类的非遗不同于传统工艺类项目,展陈应更注重视听体验。伴随VR作品的发布,新的观演方式为观众带来了沉浸式体验。在2018年的音乐竞演节目《国乐大典》中, VR技术的加入,使线下的观众通过移动屏幕就能自由选择观察同台齐演的任一乐人。
数字技术的使用不在于资料的简单转录,而是让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区块链、AI等技术,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元素和意义。元宇宙概念和NFT数字藏品的开发吸引了大批年轻人,这也因此成为非遗数字化领域的热点,江南丝竹发展的新形式也可进行相应的拓展和开创。
VR拍摄突破了传统固定视角的观看模式,通过赋权观众的镜头视野,可以让观众自由掌控切换画面。VR拍摄场景可还原江南丝竹历史场景,借助“互动装置”“AR增强现实”等多媒体交互技术,可以让观者“穿越”到动态的 “家宅”“婚礼”“茶馆”等场景,感受不同历史时期的表演空间,获得“在场”的多元体验,也可通过VR形式尝试演奏各种传统乐器,获得接近真实的听觉体验和深度互动。
2.数字平台打造地方文化品牌
江南丝竹作为杭州市的文化名片,可寻求与宋韵文化体验馆、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中国数字音乐基地及非遗馆等数字展厅合作,挖掘乐社故事,创作相关纪录片、摄影作品、动画作品、主题旅游、发行江南丝竹NFT数字唱片等,与杭州风景名胜同步宣传,形成标签式的品牌效应,打造具有科普性、欣赏性和体验性,且传承人认可、学者可使用、大众可接受的数字化实践。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可以分享江南丝竹的音视频,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促进杭州江南丝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吸引和发展喜欢金朝晖乐人的年轻粉丝,使乐社品牌化、乐人明星化。
江南丝竹数字化保存不仅需要传承人、学者的加入,还需要数字艺术人才通过专业技能制作宣传江南丝竹音乐文化的视频,为音乐选配匹配当代审美的画面,促使数字化文化品牌受到当下年轻人的喜欢和追捧。
四、结束语
立足金朝晖江南丝竹社的实践,可以了解在江南丝竹流布范围内的所有乐社情况,对所涵盖的乐社历史、传承人、活动、事件等事象都做好记录,推动相对完善的江南丝竹数据库的建成,这对乐种资料的系统留存、高校学术资源的交流互通以及拓宽渠道传承传播江南丝竹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应用角度,数字化技术在交互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江南丝竹表演形式也可以进一步利用数字技术打造本土文化品牌,让年轻一代接受、理解和喜爱。数字技术可以让江南丝竹焕发新的生机,这是保存江南丝竹行之有效的方式。传统音乐数字化让学者的研究和受益者们能反哺传统、激活传统和焕活传统,使江南丝竹及传统乐种得到更加长足的发展,并焕发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
[2]刘炜,叶鹰.数字人文的技术体系与理论结构探讨[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43(5):32-41.
[3]必勇,张莹.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1(4):7-11.
[4]齐琨.历史地阐释:上海南汇丝竹乐清音的传承与变迁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5]李亚.上海地区“江南丝竹”表演民族志[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7.
[6]Nurmikko-Fuller T. Linked Open Data for Digital Humanities[M]. Taylor & Francis,2023.
作者单位:浙江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