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关键能力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评价

2024-07-01朱新华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关键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小学数学

[摘  要] 文章以“一亿有多大”微项目化学习为例,指出教师要从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背景与步骤两个维度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信息”“沟通和表达”等实践过程,以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学生深刻理解与真实体验,从而培养其数学关键能力。

[关键词] 关键能力;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微项目化学习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设计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为导向,充分体现数学教学的实践性与实用性,倡导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又要重视呈现学生的思维变化,在实践探索中培养其数学关键能力,为其提供发展核心素养的机会。

微项目化学习是对“项目化学习”模式的延伸与优化,是综合与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重要的表现形式[1]。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类以常规的课堂教学为基础,将学科本体知识与主题项目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多元探索与深层理解的微型项目体验活动,力求在较短的课程时间内,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既保留了“项目化学习”的优势,又能较好地实现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高阶目标。

一、基于关键能力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主题式项目实践为载体,通过优化数学体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应用与扩展,发展学生的数学“关键能力”。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设计要兼顾学生已有经验及知识基础,通过创设主题活动内容和整合相关课程资源,积极落实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目标,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为其微项目化学习提供基本思路和活动方案。

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要聚焦数学的核心概念,创设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探究性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完成各环节的学习任务,在问题解决中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认知,创设多样化的微项目化学习内容,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开展富有探究性、实践性的体验活动,落实“探中学”“学中思”的教学理念,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在“一亿有多大”的微项目化学习中,笔者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兴趣入手,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以解决指向学习能力培养的数学问题为活动目标,组织学生尝试思考问题和研究问题,收集和整理有关数学信息;让学生经历问题调查、信息获取、经验积累、知识整合、过程评价等开放式学习过程,在估测、计算中充分感受一亿的大小,在实践体验中发展数感和提高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表1)。

二、基于关键能力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

实施微项目化学习视角下的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要在问题情境下合理创设探究性任务,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思考、合作交流与互动评价环节,将零散的数学知识点进行结构化联结,充分汲取微项目化学习背景下思维创新与素养提升的力量,使得课程教育的意义定格于学生生命成长和人格完善中。

笔者针对“一亿有多大”的教学目标,以解决真实问题为教学导向,精心设计探究活动的内容,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凸显数学知识的实际价值与现实意义,聚焦“真实情境创设”“思维过程凸显”“学习成果整合”三个基本环节,进行“任务驱动”下的微项目化学习和互动实践体验,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数学关键能力,落实数学学科的育人目标。

1. 创设真实情境,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要以现实生活为蓝本,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积极构建主题式、结构化的微项目化学习模式,在系统性学习过程中发展核心素养。

(1)提出问题,展开想象

在“综合与实践”模块的教学中,教师将数学知识与学生认知有机关联,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逐步积累数学思维经验。

以“一亿有多大”的知识导入为例,笔者用课件呈现“一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的问题,并出示实验要求:选择适量的纸张进行高度测量,记录相应数据,并对“一亿张纸的高度”进行推算。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身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研究,并补充提问,将体验的内容扩充到生活的各方面:“各个小组还想研究什么来体验一亿有多大吗?”比如,“1亿枚1元硬币摞起来有多高”“1亿辆轿车首尾排列的总长度能绕地球一圈吗”“1亿粒米够500个人吃多少天”等。

(2)设计方案,细化分工

在基于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强调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实践体验活动开阔眼界和丰富情感体验。

在微项目化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并明确分工要求:有的学生负责收集和整理微项目化内容的数据;有的学生负责记录数据并进行测算;有的学生负责将数据信息转化成学习材料,整理成学习成果。同时,当各小组确定好探究主题后,小组成员要共同设计实验方案,将学习的场所由课堂延伸到课外。

2. 凸显思维过程,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学习反思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不断凝练思想方法和发展探究能力[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一亿有多大”的微项目化学习过程,获得了丰富的描述性数据,并尝试解决问题和制定决策。

(1)数据分析,观点碰撞

在综合与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阶段性体验活动,分析相关实践数据,以提升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等能力,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比如,在“人口与面积”活动中,教师提出问题:“1亿人站在一起的面积有多大?”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我们知道,1平方米土地大约可以站16人,测算100000000÷16=6250000(个)。”有的学生补充:“也就是说1亿人站在一起的占地面积是6250000平方米,即625公顷。”还有的学生提出假设:“假如1所小学占地面积5公顷,那么1亿人的占地面积就相当于125所小学的占地面积。”

(2)合作学习,积淀素材

学生通过网络查找、实际调查等方式完成相关数据的收集与测算,并与同伴交流个人的思想与观点,深化对问题的整体认知,不断积累相关实践素材,能为后续汇报、总结奠定基础。

在“水滴”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问题探究:“1亿人每人节约1滴水,这些水可以装多少瓶500mL(已知1mL=1克)的矿泉水?”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开展实践探究:有的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已知25滴水大约有1mL(1克),可以知道“100滴水大约4克”;有的学生推算得出“根据1亿滴水大约100000000÷100×4=4000000克,可知1亿人每人节约1滴水可以装4000000÷500=8000瓶矿泉水”;有的学生收集相关学习素材并阐述学习体会。

3. 整合学习成果,培养沟通和表达能力

在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微项目化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性设计,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充分参与多样化的体验活动,感受微项目化学习带来的乐趣。

(1)整合素材,汇聚成果

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实施是将项目化学习的理念渗透到各个阶段的过程,主要依托适切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体验不同的学习实践,并完成相应的决策与思考[3]。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成果要以可视化的形式进行呈现,这需要学生不断积累和整合相关学习资源,充分体现对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

比如,在“垃圾分类”活动中,4人小组对收集和计算得到的实验数据和学习素材进行分析和汇总,最终形成团队成果。小组记录的主要内容:①问题:1亿千克垃圾能装满多少个垃圾桶?②数据分析:1个垃圾桶大约能装90千克垃圾,1亿千克垃圾大约需要1000万个垃圾桶才能装完;③学习思考:这么多垃圾应该怎么处理?在垃圾分类活动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2)分享成果,互动交流

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成果分享活动,鼓励学生大胆表述团队成果;同时,要求其他小组成员对分享小组的微项目化成果进行评价,并要求学生具体指出小组活动过程中值得学习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小组汇报与展示活动,分享学习成果。在“米粒”活动中,学生借助课件呈现:探究主题——“1亿粒米饭大约够1个成年人吃多少年”;过程分析:“100粒米饭大约2克,因此1亿粒米饭大约有2000000克,成年人每人每天吃500克大米”;得出结论:“1亿粒米饭大约够1个成年人吃11年”。

三、基于关键能力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活动,采用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教师点评等互动性评价模式,整体评估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通过关键能力发展评价机制,详细分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而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向更深处漫溯。

1. 创设多元学习评价模式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一亿有多大”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多元互动的评价模式,自主阐述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的整体表现,增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交流意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在微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当学生探究完主题问题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对组内成员的探究过程进行全面评价,以期在自我评价、成员互评和教师点评等互动评价模式下,促进学生对研究问题的整体认知。

2. 建构关键能力评价体系

评价是检测教学目标达成效果的主要载体,教学评价要突出“评价”的导向作用。关键能力发展评价机制的实施,有助于教师更全面、系统地了解学生微项目化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层次及实际表现。

笔者针对“一亿有多大”微项目化学习的活动设计,依据问题提出、数据收据和成果汇报等过程性探究内容,制定了关键能力发展评价体系(如表2),并简要描述学生在微项目化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四、基于关键能力的综合实践活动思考

基于关键能力发展的数学“综合与实践”课例设计与实施改变了以往“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理念和课堂直线型教学的模式,聚焦“微项目化学习”背景下的学习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以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思维方式为基础,强调数学探究、表达与创造的过程性体验,能够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能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问题解决、反馈评价中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数学学习真实地发生。

纵观“一亿有多大”的微项目化学习,教师从研究主题选定到微项目化内容设计,再到微项目化活动的实施与评价,引导学生经历生活问题思考、数据统计与分析、素材整合与分享、多元发展评价等过程性学习,将碎片化的知识进行多维度整合,深化了对“一亿有多大”内涵的理解。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感,而且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评价要以问题情境下的学习任务为驱动,让学生经历问题分析、知识整合、问题解决等过程性学习,打破学生对数学抽象难懂、枯燥无趣的印象,激发其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和感悟数学思想与方法,形成学习结论与成果;让学生在分享交流与多元评价中不断优化问题解决的方法,培养实践能力、合作能力与创造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时敏. 数学课堂:以“微项目学习”的方式——以《三角形的高》一课为例[J].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7(01): 72-75.

[2] 彭国庆.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J]. 教学与管理,2019(35): 45-47.

[3] 庄治新,陈雪飞. 基于核心概念的数学项目化学习设计[J]. 教学与管理,2019(32):43-45.

[]

作者简介:朱新华(1976—),本科学历,一级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曾获杭州市余杭区数学“骨干教师”称号。

猜你喜欢

关键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小学数学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论技工院校软件高技能人才关键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挖掘探索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简约表达:优化作文的关键能力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