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博物馆去
2024-07-01晏铌
晏铌
曾经,博物馆是一个“高冷”的所在:冷冽的灯光、冷寂的藏品、冷清的空气……身处其中,大可冷静地仰观俯察,冷峻地探古寻今,不必担心有人打断你思接千载、神游八荒,因为,这里“门前冷落鞍马稀”。如今,“到博物馆去”成了一种风潮和时尚,一到节假日,就有无数的人闹哄哄地往博物馆拥,以致一票难求,博物馆变成了菜市场,人头攒动,喧嚣鼎沸。
然而,博物馆和菜市场风马牛不相及。前者指向精神,后者指向身体。去菜市场的人,目标明确,买各色食材,烹调美味大餐,讲求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到博物馆去的人呢?是带孩子去感受历史、学习知识,还是仅为打发闲暇、拍照发朋友圈?是去触摸历史的温度、探寻人类的来处,还是希冀穿越时间的迷雾而邂逅有趣有识的灵魂?不管是哪种,能想到去博物馆,并且愿意去到博物馆,就值得肯定。
博物馆持续“升温”,实乃国家民族之大幸。
博物馆是一个怎样的所在?毋庸置疑,它是一个收集、留藏、展示文物的场所。文物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如此解释:“历代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等。”恰如作家冯骥才所说,“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岁月流逝,人类的过往寸寸缕缕湮没于时光的风尘中。唯有文物,幸有文物!它定格当下,记录时代风华,展露时代风采;它又穿越时空,滋养时代生活,助力时代发展。
2024年2月26日,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该馆展出诸多商代文物。其中,对“司母辛”铜方鼎有这样一段AI配音介绍:
我是一件来自商代的青铜方鼎,由王室子辈为其母亲妇好所铸。大家知道为什么要铸像我这样的“鼎”吗?随着我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们的作用从烹煮肉类的炊具,逐渐转变到了用于祭祀的礼器,彰显权力和地位。“辛”是商代王后和女英雄妇好的庙号,我承担着向世人展示妇好丰功伟绩的重任,厚重的器身饰有饕餮纹和乳钉纹,庄重大气的外貌很能体现商代审美标准,四足两耳的方鼎制造工艺更是难得!
一件文物就是一段历史。我们可以从一件件或粗糙或华贵的衣服上看到纺织水平的逐步提高和社会地位的区分演变,从一尊尊或简单或精美的陶器上捕捉到制陶技艺的日益精湛和百姓生活的点滴改善,我们还可以从一处处或破败不堪或保存完好的历史遗存上感触到人类前行的艰难和伟大。古长城、兵马俑、大运河、都江堰等集合了人类智慧和勇气的遗存,有的还在发挥着实用功能,有的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成为一种文化认同。长城是中国,瓷器是中国,编钟是中国,飞天是中国,《清明上河图》也是中国……这些中华文明的“幸存者”,更是中华民族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的亲历者、见证者。文物,是文明的印记。博物馆收藏的,是文物,更是人类前进的步履,是渺小的人类一直存在于浩瀚宇宙的明证。
大英博物馆中国馆的入口处写着这样一段话:“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最广泛、最持久的文明。他们的语言,在近四千年的时间里,以同样的形式说和写,把他们辽阔的国家联系在一起,把现在和未来联系在了一起,表达了一种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统一文化。”这种“最广泛、最持久的文明”保存在哪里?在典籍中,在文物上,在960万平方千米的天地山川间,在473万平方千米的海域里,在国民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语里。到博物馆去,是去抚摸历史尚未冷却的温度,是去唤醒尘封于时间渊洞中的记忆;到博物馆去,是到民族精神的来处去,也是到民族发展的未来去。
2023年,一部叫《逃出大英博物馆》的微短剧火爆全网。这样一部不足20分钟的自制短剧,为何会引发如此大的反响?因为它直击了文物流失的问题。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里,至少存放着164万多件中国文物。其中,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就有23000多件,长期陈列的有2000多件。我们的历史被人家收藏,幸,还是不幸?“王圆箓”们是罪人,还是功臣?不懂得文物多么珍贵,不知晓如何善待文物的,又何止是王圆箓呢?你是不是,我是不是?如果回答不了,那就再问问自己:家门口的博物馆,去过几次?
当然,正如前文所说,博物馆不是菜市场,无须天天去。但不可否认的是,二者又有一些相关性。菜市场售卖食物,没有食物,就很难有明天;博物馆收藏历史,没有历史,便没有今天。人要活着,就要去菜市场,去寻觅各式营养补充身体机能。但“我们不是只靠吃米活着”,精神的饥饿,要到书籍里、到博物馆里去填饱。到菜市场和博物馆去的,都是“我们”,生活在当下,却联结过去、连通未来的我们。我们去博物馆,其实和去菜市场一样,也是去吸纳,只不过,是去吸纳美、知识、智慧以及人类所需的一切美好素养。所以,不能像置身菜市场那样大声交谈、随意拍照、乱丢垃圾——那是对历史的失敬,对文化的消解,对文明的不尊重。
逛博物馆应该是一件安静而美好的事情,让我们都放轻脚步、放缓呼吸、放松心情,注目展品,穿越时空,感悟和体味它们灿烂的过去,敬畏与保护它们尊严的现在,并让它们温雅庄重地走向荣耀的未来。
让我们都“到博物馆去”吧,“到博物馆去”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但愿有一天,“到博物馆去”和“到菜市场去”一样让人习以为常,一样不可或缺。
晏 铌,浙江省桐庐中学语文教师,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北京文学》《中国校园文学》《散文百家》《中国青年报》等报刊,出版散文集《彼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