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言模型对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影响与启示
2024-07-01杜蕾何斐
杜蕾 何斐
摘 要 信息素养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随着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的发展与应用,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论文以ChatGPT为例,探讨其在信息获取、信息评估、信息组织与信息创造四方面产生的影响,并剖析ChatGPT对信息真实性评估、信息安全、信息伦理道德等方面所带来的挑战。高校在今后信息素养教育中应注重提升学生信息辨识与批判性思考能力、加强信息安全教育与培养信息道德等,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推动其适应数智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 ChatGPT;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教育;高校
分类号 G258.6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4.05.009
The Influ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Large Language Model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 Case Study of ChatGPT
Du Lei, He Fei
Abstract Information literacy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core literacy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 such as ChatGPT, higher requirement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level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examines ChatGPT as a case study, discussing its influence on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evaluation, organization, and creation. It also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ChatGPT in areas such as evaluating information authenticity, ensuring information security, addressing information ethics, and other related aspects. In the future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focus on improving students' ability of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critical thinking, strengthening information security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information ethics, so as to further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promote their adapt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intelligence information age.
Keywords ChatGPT. Information literacy.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University.
0 引言
Open AI公司于2022年11月底推出的ChatGPT,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颠覆性的变革,上线不到一周用户突破100万,2个月的时间内,活跃用户达到1个亿。2023年3月15日,GPT-4的横空出世更是开启了大语言模型的热潮。GPT-4能够集文本、代码、图画生成,语义搜索与判识,智能信息处理于一体,是一种超语言、跨媒介、多模态内容生成的智能技术[1]。紧随其后,国内外多家企业相继研发的大语言模型产品应运而出,如Google在BERT基础上建立的PaLM (LaM-DA)及其支撑的会话系统Bard,Facebook公司发布了Roberta。放眼国内,百度推出了“文心一言”;华为发布了盘古-α;阿里巴巴也推出通义千问。ChatGPT被认为是继互联网、智能手机之后,带给人类的第三次革命性产品,有望形成“思维革命”[2],随着不同类型大型语言模型的快速发展,将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2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提出实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于2035年基本建成数字人才强国[3]。数字素养是信息素养在数字网络环境中的体现,其能力内涵表现为理解和应用信息,尤其强调以计算机检索、管理、存储信息为代表的数字能力[4]7-8。在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的背景下,大学生作为新时代人才资源,在大语言模型的影响下,如何更有效地利用ChatGPT,避免其带来的风险,这就需要不断提高信息素养水平,以应对ChatGPT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探讨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型语言模型对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并对今后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1 大语言模型与信息素养的研究现状
大语言模型的新纪元始于Google在2015年发布的Seq2Seq模型。2018年,Google发布了一款基于Transformer的预训练模型BERT[5],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同时标志着人工智能进入了预训练模型时代。
ChatGPT的全称为“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即生成预训练语言模型,自2018
年始经过不断技术开发研究,目前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自主“人工智能内容生成”(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简称AIGC)[6]3-4,其核心技术包括预训练、自回归模型与大型语言模型。预训练是指在大规模语料库上对模型进行训练,使其能够自动学习语言的规律和规则。自回归模型是指在生成文本时,模型会根据前面已经生成的文本内容来预测下一个单词或符号[7]。大语言模型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其在经过海量的文本数据训练后,能够模拟和理解人类语言,通过自注意力机制和Transformer结构具有文章生成、回答问题与翻译等功能,并会根据用户反馈持续化学习和更新,实现与真实对话无异的连续多轮对话[8]。
已有研究者对ChatGPT与信息素养的关系展开了探索与讨论。一些学者针对信息素养在ChatGPT使用过程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2023年3月4日召开的“ChatGPT与未来教育”学术研讨沙龙会上,吴砥教授在分享了他的主题报告——《ChatGPT与数字素养发展》,提出以ChatGPT为代表的通用智能技术会进一步拓展数字素养的内涵边界,提升数字素养的重要地位,应更加重视数字素养的培育[4]6-7。Cox和Tzoc认为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将使信息素养和数字素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9]。袁欢欢等人表明生成式人工智能目前在解决复杂问题、提供准确学术信息等方面的表现仍有待提高,学习者使用该工具辅助学习时需要具备足够的信息素养才能够批判性地应用查询到的信息解决相关问题[10]。杨宗凯等人认为在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冲击下要形成“知识+素养”的综合性评价,大学生只有具备社会发展需要的数字素养与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未来挑战[11]。王正青等人提出面对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的发展,要学会如何利用好技术带来的好处,规避技术带来的风险,避免出现“谷歌效应”,重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对未来大学教学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6]9-10。
一些学者分析了ChatGPT对信息素养教育带来的挑战与举措。李书宁与刘一鸣认为ChatGPT使传统以“介绍宣传资源”“构建检索策略”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素养教育变得没有意义,今后信息素养教育重点是教育学生如何利用自然语言进行高效提问,培养和提升甄别判断信息和信息溯源能力[12]。张智雄等人指出ChatGPT对信息素养与人文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展望未来我们应构建科学、全面和体系化的信息安全与数字伦理体系[13]。新加坡教育部为积极应对ChatGPT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及时制定关于ChatGPT的管理与指南,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数字素养教育,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技术并规避风险[14]。
2 ChatGPT助力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
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最早提出信息素养概念,他认为信息素养是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的技术和能力[15]。伴随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的内涵不断丰富,信息素养还应包括获取、识别、加工、处理、传递和创造信息的能力,是一种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创新的综合能力[16]。本文依据ChatGPT文本生成、语义理解、上下文推理、自然语言处理与持续化学习等功能,对应到信息素养的不同维度,选取了信息获取、信息评估、信息组织与信息创造四个维度,分别探讨ChatGPT对这四个维度的影响,如图1所示。
2.1 ChatGPT在信息获取中的应用
ChatGPT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信息获取方式。传统的信息检索方法如标题法、单元词法、叙词法是在使用规范化检索语言的前提下进行检索,仅有关键词法检索可以使用自然检索,在应对复杂的查询需求时,需要使用布尔逻辑、截词检索、位置检索等方法来提高查全率与查准率[17],存在一定的局限性。ChatGPT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限性,首先,ChatGPT是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内容生成应用[18]。其次,ChatGPT拥有1750亿个模型参数,能够以更接近人类思考的方式参与用户检索的过程,并模拟多种人类情绪和语气,具备强大的语义理解和上下文推理能力。不仅可以通过对输入的问题或描述进行理解,而且提供与上下文相关性的搜索结果[19]。最后,采用从人类反馈中强化学习(RLHF)的方式,根据用户反馈能够持续化学习,具有改进输出结果的能力。在提出复杂的要求前,通过对其引导训练,使其不断学习,进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资源[20]。所以,传统搜索引擎与ChatGPT在处理信息的方式上有本质区别,前者是依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信息,通过算法在网页中搜索与之相关的信息,并给出检索结果,基于即时网络推荐信息;而ChatGPT是在海量文本数据学习的基础上,深入理解用户的输入,生成简洁且相关文本进行回复,基于训练语料生成信息。
ChatGPT强大的自然语言理解与信息检索整合能力,简化了信息检索的步骤与程序,降低了对信息检索技能掌握的要求,不仅允许学生运用自然语言检索,而且能够针对学生的提问生成答案。这使人类知识表达和调用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有望彻底革新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检索方式[21]。一方面,ChatGPT能够拓宽信息的来源,丰富信息内容。作为知识的无限延伸者,ChatGPT拥有海量数据和强大的信息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建立知识元之间的关联,实现知识的连接。相较于个人有限的知识,ChatGPT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弥补个人知识的不足,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发现新知识。另一方面,ChatGPT助力信息个性化获取。ChatGPT通过分析学生的历史查询记录、兴趣标签等信息,会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兴趣偏好向学生推送相关和感兴趣的内容,使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回答[22]。
2.2 ChatGPT协助信息评估与决策
互联网时代,每天海量信息涌入,其中夹杂着虚假、误导性的信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对其进行筛选,ChatGPT为学生提供了新的评估工具和方法,辅助判断信息的可信度和价值。
首先,ChatGPT能够核查事实和验证信息,评估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借助强大的语义理解和上下文推理能力,对已有知识库和公开数据进行比对,辅助学生核查信息的准确性。其次,ChatGPT具备情感分析和信息源分析的能力,评估信息的情感倾向和信息来源的可信度。通过分析文本的语气、情感色彩以及作者的背景,了解信息的情感态度,同时追溯信息源的可靠性,帮助评估信息的权威性。最后,ChatGPT通过多样化数据源和算法,实现对信息的多元透视和对比,从不同角度评估信息的准确性,由此获得对不同信息的解读与多元化的观点,进一步提高信息评估的客观性。
2.3 ChatGPT辅助信息组织与知识挖掘
信息组织是指对信息资源对象进行收集、加工、整合与存储,使之有序化、系统化的过程[23]。ChatGPT可以提供更深入的信息组织方法,辅助构建知识图谱、主题建模与概括信息摘要等。
首先,ChatGPT具备深度理解和关联分析文本的能力,辅助构建知识图谱。在输入文本信息后,ChatGPT通过上下文理解、推理逻辑以及识别实体与关系等方式,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之间的关联,进而生成一个全面的知识图谱。这不仅可以直观地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知识检索和导航,而且帮助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和规律,促进对知识体系的深入理解。ChatGPT还能够将不同主题和领域的知识进行整合,形成跨领域的知识图谱[24],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其次,利用ChatGPT进行主题聚类。ChatGPT能够自动提取文本中的主题和关键词,将相关信息进行聚类,进一步对聚类结果进行分析、挖掘,发现潜在趋势,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洞察力。经学者验证,向ChatGPT提出自然语言指令交流,得到主题聚类的代码,只需将代码复制运行,便可得到主题聚类可视化的结果[25]。ChatGPT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特定主题的信息资源,凝练当前研究主题的要点,推荐未开发的空白点,帮助他们更充分地理解和分析材料,从而挖掘研究主题与发展研究技能[26]。最后,ChatGPT能够概括信息摘要。利用ChatGPT文本理解和自动摘要能力,提取文字的关键信息和重点内容并生成简洁、准确的摘要[25],提高学生信息筛选和归纳的效率。
2.4 ChatGPT激发信息创造力
ChatGPT已成为一种推动创新的强大工具,给予学生展示创意与想象力的平台,提高学生的信息创造力。首先,ChatGPT具有文本生成和创造的能力,输入一定的关键词后,便生成连贯且具有创新性的文本段落,这能够辅助学生进行创造性地写作、论述和思维表达。在此过程中,ChatGPT能使学生认识不同的写作题材与写作风格,进而帮助学生进行创作。在辅助编程方面,ChatGPT为学生自动生成所需代码,帮助学生将精力聚焦于更具有创造性的创意上[27]。其次,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利用ChatGPT进行答疑解惑。ChatGPT的语义理解和推理能力能够为学生提供具有启发性的建议和思路,学生通过与模型的交互,进而引发思考,进行头脑风暴,开拓思维,找出新的解决思路和创新点,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思维创新能力。最后,ChatGPT可以协助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和信息可视化,创造性地展示数据。利用ChatGPT的数据分析和文本处理能力,结合信息可视化的技术,将数据转化为图表、图形等形式,使数据更具可视性和易理解性,促进信息的创造性呈现。
3 ChatGPT对信息素养的挑战
ChatGPT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越来越多的学者对ChatGPT的使用表示担忧。Alshater认为ChatGPT存在有限的知识领域、伦理问题与过度依赖技术等局限性[28]。Baidoo-Anu等提出ChatGPT在使用存在有限的理解、训练数据存在偏差与泄露隐私等问题[29]。从信息素养的角度来看,ChatGPT对信息真实性评估、信息安全和信息伦理道德产生挑战,具体如图2所示。
3.1 信息真实性评估的挑战
ChatGPT作为辅助工具,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评估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但另一方面,由于其学习到的知识仅来自于训练数据中的统计规律,缺乏语境理解能力,无法像人类一样能动地认识世界,因此会反馈具有攻击性和偏见性的内容,导致生成文本会出现某种特定的倾向或偏见,不仅影响学生信息获取的广度和深度,而且限制了多元化信息的接触,可能造成特定信息的认知偏见,易在信息评估过程中形成认知偏差,最终难以评估与判断信息的准确性。
由于ChatGPT在反馈学习训练期间没有获得真实的信息来源,训练模型的数据停留在2021年,特别是对某些特殊人群的相关问题也知之甚少,训练模型较为谨慎导致它会拒绝可以正确回答的问题,又因为语言间的差异,在中文语境下的文字理解与表达能力明显弱于英文[30],导致生成的文本信息存在失真、混淆和篡改的风险,将失真的信息伪装成真实可信的信息,给学生带来误导。而且ChatGPT在生成文本的过程中会引用来自不同来源的信息,但信息源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某些信息的可信度和准确性有待商榷,甚至会生成一些错误信息,如果学生直接肯定、接受ChatGPT提供的答案,没有识别虚假信息的敏锐度,评估信息能力较低,将会在无意中使用、传播虚假信息,对学习与生活将产生不利影响,其高效便捷的特点,会助推学生对ChatGPT的依赖,进而助长对ChatGPT的虚假信任感和权威感,这也意味着学生在使用ChatGPT生成的文本时需要具备洞察和评估信息的能力,面对不确定信息时,进一步核查、验证,这不仅增加了信息评估的困难,也对学生信息评估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3.2 信息安全的挑战
信息安全是指保护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免受各种类型的威胁、干扰和破坏。与传统信息安全不同,在ChatGPT的影响下,信息安全出现了新的挑战。首先是信息暴露的主动性,学生在使用ChatGPT过程中,为获取更准确的信息检索结果,会主动提供个人信息、科研成果等数据,加剧信息的泄露。其次,信息安全隐患的隐蔽性,ChatGPT在前期训练过程中集中了海量数据源,不仅涉及到了个人隐私信息的收集和使用问题,而且数据质量无法完全保证。ChatGPT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性,导致学生很难理解和解释模型对信息的使用方式和处理过程,以至于很多错误或者偏见难以被检测和纠正。例如对输入内容进行细微的调整或者引导,便可改变输出结果。最后,信息安全存储的困难性,ChatGPT的训练数据和应用一般在云端进行,会带来数据传输和存储安全的挑战。如果训练数据、使用记录和生成文本未能得到有效输出控制与妥善的安全管理,未经授权被访问,那么使用数据很有可能会泄露、滥用或遭到恶意攻击,对信息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
3.3 信息伦理道德的挑战
信息道德是指在进行信息活动时所要遵循的基本规范和准则,包括遵守相关政策法规、伦理规范与约定习俗等。学生在使用ChatGPT的过程中最容易产生信息伦理道德问题[31],如学术不端行为,道德判断和伦理的冲突、负面社会影响等。ChatGPT可能成为抄袭和作弊的利器,滥用ChatGPT会对学术公平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学生在利用ChatGPT的过程中会导致抄袭行为增加。学生通过与ChatGPT对话,得到生成文本,而如果不能坚守信息道德准则,奉行“拿来主义”,盲目照搬照抄、热衷“复制粘贴”,将其作为自己的成果直接使用,这严重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损害了知识创造与共享的正常秩序,挑战了信息道德与学术诚信规范。另一方面,ChatGPT的应用鼓励信息共享和合作,但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知识产权和合作伦理的问题。如果学生不能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遵守合作伦理和知识共享的规范,则会危及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而且,学生在使用ChatGPT时还需要意识到自己的学术责任和社会责任。ChatGPT的生成内容可能涉及敏感内容或道德问题,若未对信息内容进行分析、核查、验证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一旦发布、传播错误信息,不仅误导学术研究,还有可能冲击道德伦理,危害社会的良好秩序。
4 加强信息素养教育,应对风险与挑战
ChatGPT作为一种变革性力量,以不可抵挡之势席卷全球,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一把“双刃剑”,带来机遇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挑战,我们应该积极探索解决之道,将挑战转化为机遇。本文根据ChatGPT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构成的挑战,为今后的信息素养教育提出几点建议,以期通过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应对ChatGPT带来的挑战,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加强信息素养教育措施,如图3所示。
4.1 加强信息辨识与批判性思考能力,提高信息辨识力
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对于学术研究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信息素养教育应致力于提高学生对信息的辨识力。首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逻辑思维,使其具备主动质疑和评估所获取的信息的意识,提高信息分析与辨别能力。高校应设计相关培训课程,引导学生从逻辑的角度分析信息,深入思考信息的逻辑,洞察信息的真实性,评估信息内在的合理性和一致性。而且对于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权威性进行判断,通过多种渠道验证信息的真伪,掌握常用辟谣平台,如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人民求真与科学辟谣等,从而识别出虚假信息。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与讨论,帮助学生认识到信息常见的错误,从而更好地识别偏差信息。其次,在信息素养教育中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教授多种信息评估的工具和方法,形成系统的课程,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习使用在线事实检查工具,分析信息的来源和可靠性,同时组织信息素养讲座,邀请专家分享有关信息评估的经验和技巧,通过学习不同的筛选和验证技巧来判断信息的可信度,让学生有能力对存在疑问的信息进行及时查证。
多渠道的信息来源可以加强对信息真实性的判断,让学生明确ChatGPT只是一种工具,并非“知识权威”,尤其不能将其作为唯一信息源。引入多元化信息源与多样化观点,鼓励学生主动寻找不同来源、不同文化、不同立场和不同观点的信息,同时组织研讨会与学术报告等活动,了解不同领域专家的观点和研究成果,让学生在接触不同信息源与不同领域的观点,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全面的认识,理解信息的多样性,形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而且,还要激励学生加强交流和合作,支持他们分享和讨论所获取的信息,通过与他人的讨论交流,更深入地分析信息的可信度,以及不同观点之间的差异、分歧与冲突。还要为学生建立讨论平台,提供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可以在不同的观点中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进而提高辨别与评估信息的能力。
4.2 加强信息安全教育,提高信息保护能力
学生在使用ChatGPT的过程中,面临信息安全的挑战,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应加大信息安全的教育。首先,培养学生信息安全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对信息安全的预警性,时刻保持对信息安全问题的判断力和洞察力。其次,教授信息安全相关知识与信息保护方法,使学生掌握信息安全技能。引导学生了解常见信息安全风险,不轻信、不随意点击可疑链接,加强对个人账户、密码的保护,不随意将账户借给他人使用,传授防范数据泄露、使用强密码与防御网络攻击技能,使其具备防范网络攻击、恶意软件等安全威胁的能力。教导学生特别是在使用ChatGPT等工具时,注重个人隐私的保护。一方面,向学生介绍隐私信息的重要性,宣传数据隐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教导学生处理好个人敏感信息,不向未知来源泄露个人信息,不轻易提供敏感信息,指导学生如何设置隐私选项和权限,控制个人数据被使用的范围,避免隐私泄露。另一方面,提醒学生当意识到ChatGPT受到恶意指令的影响时,要做好防范措施,避免泄露个人信息。学校应做好保障工作,加强对学生数据的安全管理,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加密存储数据、限制数据访问权限、建立安全审计和监控机制等,防止未经授权访问、使用或泄露学生的个人信息和敏感数据。
4.3 培养信息道德,强化学术诚信
道德准则是学术发展的基石,也是社会信任的体现。学者们认为ChatGPT的使用需要监管,以限制研究中的滥用,减少研究中的不平等[32]。首先,建立全面的信息道德伦理教育体系。设置信息道德伦理教育课程,制定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工具的使用指南,明确伦理界限并推广伦理标准。其次,教师要着重强调学术诚信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贡献,不仅要遵守学术规范,而且掌握学术成果的引用规范、学术合作的原则、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避免抄袭和剽窃行为,养成正确引用和署名的习惯。在课堂中,培养学生批判性学术思维,能够评估和分析ChatGPT生成的内容的学术质量,提高学术评估能力和学术判断力。通过组织案例研究、信息伦理讨论和道德冲突解决等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信息伦理道德问题,向学生提供信息道德的指导,帮助学生寻找应对信息道德挑战的方法。最后,利用诚信检测的软件或工具,帮助识别采用ChatGPT等智能工具辅助的成果。Open AI官方已在2023年1月推出ChatGPT生成文本的检测分类器[33],Turnitin研发的人工智能生成检测产品已上市[34],格子达、Winston Al、Sapling、AIGC等AI文本检测器,可检测任何由ChatGPT等AI生成的文本,这将有效地解决了学术诚信、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减少学生对ChatGPT生成内容的直接使用,降低对ChatGPT的依赖性。
5 结语
本文分析了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对信息素养不同维度的影响,ChatGPT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信息获取方式和工具,协助信息评估与决策,辅助信息组织与知识挖掘、激发信息创造力。但是,在使用ChatGPT的过程中产生了信息真实性难评估、信息安全和信息伦理道德等问题,这为今后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指明了方向与重点,要加强信息辨识与批判性思考能力,提高信息辨识力;加强信息安全教育,提高信息保护能力;培养信息道德,加强学术诚信等。减小ChatGPT对用户使用中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其有益价值,助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综合能力的提高,使他们能够更加智慧、有效地运用这一先进技术,更好地应对信息化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2024年第5期
杜 蕾 何 斐:大语言模型对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影响与启示——以ChatGPT为例
Du Lei, He Fei : The Influ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Large Language Model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 Case Study of ChatGPT
参考文献:
叶鹰,朱秀珠,魏雪迎,等.从ChatGPT爆发到GPT技术革命的启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3, 46(6): 33-37.
朱光辉,王喜文.ChatGPT的运行模式、关键技术及未来图景[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44(4): 113-122.
中国教育网络.《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EB/OL].(2021-11-08)[2023-07-01].https://
mp.weixin.qq.com/s/D0TUb3oWZ1e3n_DuCyRlvA.
邱燕楠,李政涛.挑战·融合·变革:“ChatGPT与未来教育”会议综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3, 35(3): 3-12.
DEVLIN J,CHANG M W,LEE K, et al. Bert: Pre-training of deep bidirectional transformers for language understanding[J]. arXiv preprint arXiv:1810.04805, 2018.
王正青,阿衣布恩·别尔力克.ChatGPT升级: GPT-4应用于未来大学教学的可能价值与陷阱[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23 (3): 3-11.
于浩,张文兰,杨雪琼.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问题与展望 [J].中国成人教育, 2023 (7): 30-36.
王翼虎,白海燕,孟旭阳.大语言模型在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中的智能化实践探索[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3, 46(8):96-103.
COX C, TZOO E. ChatGPT: implications for academic libraries[J].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news,2023,
84(3):99.
袁欢欢,全祉悦,林祎,等.当医学课程考核遇上生成式人工智能:价值、挑战与未来展望[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3, 37(3): 254-259.
杨宗凯,王俊,吴砥,等.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探析及应对策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7): 26-35.
李书宁,刘一鸣.ChatGPT类智能对话工具兴
起对图书馆行业的机遇与挑战[J].图书馆论坛, 2023, 43(5): 104-110.
张智雄,曾建勋,夏翠娟,等.回应AIGC的信息资源管理学人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3, 35(1): 4-28.
中国教育新闻网.ChatGPT将如何影响教育[EB/OL].(2023-03-02)[2023-07-2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9215188957485774&wfr=spider&for=pc.
张倩苇.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 2001(2): 9-14.
梁兴堃,陈诺.图书馆用户的信息素养对借阅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22, 66(21): 87-96.
黄如花.信息检索[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8: 308.
GEORGE A S, GEORGE A S H.A review of ChatGPT AIs impact on several business sectors[J]. Partners Universal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Journal,2023,1(1): 9-23.
HIROSAWA T, HARADA Y, YOKOSE M, et al. Diagnostic accuracy of differential-diagnosis li-sts generated by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3 chatbot for clinical vignettes wi-th common chief complaints: a pilot stud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3, 20(4): 3378.
SHEN Y, HEACOCK L,ELIAS J, et al. ChatGPT and other large language models are double-edged swords[J].Radiology,2023, 307(2): e230163.
ALJANABI M. ChatGPT: future directions and open possibilities[J]. Mesopotamian journal of Cybersecurity, 2023(2023): 16-17.
QADIR J.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ChatGPT:
Promise and pitfalls of generative AI for education
[C]//2023 IEEE Glob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Conference (EDUCON).IEEE, 2023:1-9.
周宁,吴佳鑫.信息组织[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437.
郭亚军,郭一若,李帅,等.ChatGPT赋能图书馆智慧服务:特征、场景与路径[J].图书馆建设, 2023(2): 30-39.
王树义,张庆薇.ChatGPT给科研工作者带来的
机遇与挑战[J].图书馆论坛, 2023, 43(3): 109-118.
姜华,王春秀,杨暑东.生成式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潜能、风险挑战及应对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 2023(7):66-74.
王佑镁,王旦,梁炜怡,等.“阿拉丁神灯”还
是“潘多拉魔盒”: ChatGPT教育应用的潜能与风险[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3, 35(2):48-56.
ALSHATERl M. Exploring the rol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nhancing academic perfo-rmance: a case study of ChatGPT[J]. Available at SSRN 4312358,2022.
BAIDOO-ANU D,ANSAH L O.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 Understanding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ChatGPT in promot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J].Journal of AI,2023,7(1):52-62.
CHENTZENG-JI.ChatGPT and othe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s speed up scientific writing[J].
Journal of 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2023
(81):351-353.
GERLIAG S T. C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elp for scientific writing? [J].CritCare,2023(27):75.
GRAF A, BERNARDI R E. ChatGPT in research: balancing ethics, transparency and advanceme-nt [J]. Neuroscience, 2023(515): 71-73.
OPENAI. New AI Classifier for Indicating AI-Written Text[EB/OL].(2023-01-31)[2023-07-20].https://openai.com/blog/new-ai-classifier-for-indicating-ai-written-text/.
DUOTL.RILEYS.ChatGPT,Friend or Foe in the Classroom[EB/OL].(2023-01-13)[2023-07-20].https://otl.du.edu/chatgpt-friend-or-foe-in-the-classroom/.
Du Lei, He Fei : The Influ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Large Language Model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 Case Study of ChatGPT
2024年第5期
杜 蕾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 山东济南,25000。
何 斐 山东政法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 山东济南,250000。
(收稿日期:2023-12-22 编校:左静远,曹晓文)
唐 雷 鲁东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山东烟台,624025。
(收稿日期:2023-03-11 编校:曹晓文,左静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