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复学大学生校园再适应问题研究
2024-06-29许亚柯
许亚柯
摘 要:退役复学大学生虽然整体素质较高,但在回归校园时却面临巨大挑战。本文运用系统理论对退役复学大学生进行访谈调查,发现他们再次回归校园时普遍存在高孤独感、低认同感,高服从性、低自主性及高期望值、低支持度的失能状态。这种失能主要源于结构性失调,即由特殊的生活体验、学习方式、心理状态和就业动力所带来的压力。为进一步帮助退役复学大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需要在加快角色身份转换、构建微观支持网络、营造拥军文化氛围以及加大各类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提供支持与赋能。
关键词:退役复学;大学生;校园再适应;系统理论
在强军思想的指导下,优先征召大学生参军入伍已经成为我国军队现代化进程中的迫切需求。2022年3月,教育部发布《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2021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57.8%。
而2022年上半年,全国入伍新兵中,大学生占比超过80%。随着大学生士兵数量的持续增长,重返校园继续学业的退役士兵,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退役复学大学生。[1]
“现役军人入伍前已被普通高等学校录取……退役后两年内允许入学或者复学。”[2]然而,校园生活与部队生活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退役复学大学生在学习经历、学科知识、价值观念及教育背景等方面与普通学生相比,明显不同。这使得他们在重返校园生活时会面临诸多适应性挑战。退役复学大学生不仅是社会的宝贵资源,也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表现不仅关系到个人生活质量,也关系到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一、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现有文献在研究退役复学大学生群体时,普遍存在外部环境分析与个体内在研究相互分离的现象。本文旨在运用系统理论对该群体进行深入分析。系统理论强调人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将社会视为一个庞大、错综复杂、相互渗透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依存。退役复学大学生在校园中遇到适应性挑战的根源,在于个体与环境的失调和不匹配,这导致了信息输入的不平衡、处理能力的不足及反馈的不足。因此,研究高校退役复学大学生的校园适应性问题,可以借助系统理论进行理论框架的构建,并结合具体调查结果,对个体和环境之间作用的内部与外部因素进行系统性分析。
本文以系统理论为主要研究视角和分析框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湖南某高校的13名退役复学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大一学生4名,大二学生6名,大三学生3名),通过深度访谈的方式,探究他们在校园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挑战及应对策略。除了采用调查研究方法外,本文还通过查阅和分析与退役复学大学生相关的文件、资料、杂志和新闻,以系统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整体性、分层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等特征为基础,对退役复学大学生在校园适应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全面分析。最终,从系统性的角度出发,为高校有效干预和帮助退役复学大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提供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
二、退役复学大学生校园再适应面临困境
高校退役复学大学生在校园再融入中面临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孤独、低认同:社交融入难度大
退役复学大学生因在校园社交活动中难以融入,而表现出高度的孤独感和对群体的低认同感。首先,退役复学大学生在年龄、个人经历和人生阅历等方面与在校大学生存在较大差异,这导致他们在与其他学生交流时存在一定的代沟和隔阂。其次,由于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年龄普遍大于同年级其他学生,他们难以接受年龄较小的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缺乏共同的兴趣爱好,在交流时难以融入其他学生群体,这让他们感到孤独和心理上的不适应。最后,部分社会用人单位对退役复学大学生持保留态度,不愿给予他们适合的岗位和发展机会,这导致退役复学大学生在就业上也缺乏一定的认同感。
被访谈的退役复学大学生认为,在经历两年部队生活后,原来的同学多数已毕业,需要重新认识和熟悉新同学。同时因部队封闭式管理形成的生活习惯,加上年龄偏大和同学之间在网络用语、社会时尚潮流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代沟”。当他们回到校园时,无法适应校园生活,部队生活是有计划有规律的,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什么事要什么时候完成都具有固定性。而大学生活则相对宽松和自由,除了上课时间外,还有大量自己可操控分配的时间。
(二)高服从、低自主:学习方向易迷失
退役复学大学生经历过部队的严峻考验和磨炼,具有高度的服从性和相对较低的自主性特征。重返大学校园后,这种高服从性和低自主性的特征使他们在学习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是专业学习能力退化和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使得他们承受着较大的学习压力。二是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进一步加重了他们的学习负担。三是退役复学大学生在部队服役期间的学习方式与高校的学习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再加上在专业学科知识储备方面存在的不足,使他们在面对专业学习上的问题时更加难以应对。
访谈中我们发现,退役复学大学生经过两年的军旅生活,基础学科知识储备明显不足,难以跟上教学进度。在专业课程学习的初期,他们常感困惑,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当看到其他同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轻松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时,会感到羡慕和自卑。同时,他们认为从战士到学生,角色和学习环境的转变必须适应,虽然外在形式上只是武器与文具的转换,但内心的适应却充满挑战。与部队依靠纪律和制度驱动训练不同,大学学习更依赖个人自觉性,个人努力程度直接关联学习的成效,较之体能训练,学术学习的难度更大,精神压力也超过肉体疲惫。面对专业书籍中的复杂公式和各类符号,他们会感到迷茫,要想在学业上迎头赶上,他们必须付出更艰苦的努力。[3]
(三)高期望、低支持:就业易陷入迷茫
相比其他学生,退役复学大学生在就业时抱有更高的期望。然而,目前高校针对退役复学大学生的专业指导和帮助还不够,这让他们在应对就业挑战时更容易感到困惑。一方面,退役复学大学生通常年龄较大,多数在在校期间和部队里都有过兼职工作经验,因此,他们也对就业有着更为积极的想法和较高的期望值。但是,多数高校在提供就业支持和指导时,并没有将他们与普通大学生区分开,这导致他们在就业指导上的获得感不足。另一方面,部队的军事化训练给他们带来的一些特定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在参与团队合作和文化活动时可能受到排斥,从而在就业竞争中不如其他学生,这也给他们带来了额外的困惑。
从被访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在重新入学之后,鉴于对未来就业的考虑,多数会选择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因此,他们会为将来的就业前景感到忧虑。但由于他们与之前的老同学交流不多,又难以启齿,故多数不会向同学询问就业情况。同时,对学校老师不够熟悉,这也导致退役复学大学生也不太敢向他们寻求指导和帮助。对于那些有军旅经历的人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未来的职业和生活。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因在复学后感到迷茫和焦虑,对学习缺乏兴趣,最终选择退学直接进入职场。
三、退役复学大学生校园再适应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
退役复学大学生面对的校园再适应问题与他们过去所处的特殊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适应校园方面,退役复学大学生面临呈现的问题多样化,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角色转换较慢
退役复学大学生从部队到学校存在角色转换较慢的情况,这是影响其融入校园生活的重要因素。首先,军旅生活的锻炼使退役复学大学生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长期保持的早起锻炼的习惯与普通学生形成鲜明对比,导致他们步入校园后难以快速转换角色。[4]其次,退役复学大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在应对困难时有更强的毅力和决心,这使得他们在处事观念上与其他同学存在较大差异,甚至会出现互相鄙夷的情况。最后,退役复学大学生非常重视团队精神和队友间的友谊,他们甚至将这种关系视为团队生存和发展的基石。然而,当他们进入强调个人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宽松校园文化环境时,他们的价值观可能得不到充分的认同,自身又因角色转换慢难以快速融入其他同学群体从而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
(二)学习方式转变较难
学习方式转变较难是影响退役复学大学生学习适应能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这关系到他们能否顺利融入校园环境。由于部队日常学习活动受到严格指导和管理约束,且具有强制性,退役复学的学生在高度服从的习惯下往往缺乏自主性。当他们步入一个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大学环境时,往往会遇到学习方式难以转变的难题。第一,在学习的主客体关系上,退役复学大学生习惯了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模仿式学习模式;而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学习自觉性的大学学习方式会让他们感到困惑和迷茫。第二,部队教育强调学员的服从和直接感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体在学习上的发挥。相比之下,大学教育更加强调发散性思维和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学习,这可能导致退役复学大学生在学习上掉队。第三,在学习成效方面,部队学习强调团队进步,鼓励互帮互助和“争先恐后”。而在大学生活中,高度的个体性可能使许多退役复学大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无法及时获得他人的帮助,这不仅会让他们在学习上遭受重大挫折,还可能降低他们对集体及其成员的认同感。
(三)心理状态适应较低
退役复学大学生在心理调适方面同样面临着众多挑战。首先,由于年龄相对较大、校园生活的间断及价值观念的差异,他们在面对适应性问题时往往缺乏寻求帮助的意愿和勇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沟通能力逐渐下降,这会导致其强烈的挫败感,进而影响心理状态。其次,习惯了军队直接而简单的问题解决方式,这些学生在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时,往往集中精力于问题本身,忽略了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心态的转变。这种做法可能使他们无法及时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甚至可能出现心理亚健康的状态。最后,因退役复学的大学生曾经历过与外界隔绝和信息闭塞的军队生活,当他们重新融入校园生活时,在网络文化观念和电子产品的使用上可能会与其他学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让他们在应对校园生活和人际关系时感到吃力,更易产生困惑和不适应的心理状态。[5]
(四)就业期望值偏高
退役复学大学生通常比同班同学年龄稍大,心理也更加成熟。他们往往更愿意主动地承担起支持家庭和分担家庭压力的责任,因此会对就业和职业发展表现出更高的关注度。面对就业挑战时,这些学生更容易感到挫败和沮丧。他们还面临着缺乏同伴支持与倾诉机会的问题,这会进一步加重他们的心理压力。这些学生曾在军队和家庭环境中获得了一定的历练,这使得他们对职业定位和就业有着较高的期望。
但以此为基础,他们在寻找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同学,以及制定个人职业规划方面可能会遇到困难。当遭遇就业难题时,他们既缺少可以宣泄和倾诉的对象,也得不到朋友和同学的帮助,这可能会使他们长期处于高压状态。[6]
四、退役复学大学生校园再适应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从系统理论的角度来看,解决高校退役复学大学生在校园中的再适应问题,并非单一的技术性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多方面、极为复杂的问题。考虑到退役复学大学生的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系统理论的核心观点,我们可以采取加快身份转换、构建微观支持网络、营造拥军文化氛围及加大各类政策支持力度等措施,以有效提升他们的适应能力。
(一)加快个体角色身份转换
针对退役复学大学生回归大学校园后面临的适应性问题,高校可以开展专业的咨询辅导,加快退役复学大学生角色转换。一是加强心理疏导和咨询服务,及时纠正和疏导退役复学大学生的不良心理倾向,要积极对辅导员和相关心理咨询教师开展专门的培训,以提高对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心理疏导能力和咨询答疑技巧。二是开展专门的适应性训练辅导,通过人际关系训练、小组协作和团体辅导等活动,提高退役复学大学生的社交技巧和自信心。三是设置个体成长辅导员,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从一名军人变为一名学生的身份变化,帮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以便更好地调整心态,适应校园生活。此外,还应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类社交活动,拓展人际关系,提高沟通能力。
(二)构建朋辈微观支持网络
要高度重视退役复学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朋辈家庭的力量,利用朋辈家庭力量构建退役复学大学生微观支持网络。一是积极组建退役复学大学生社团组织,通过发挥朋辈力量,营造一个更加贴合他们需求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从军队到校园的过渡。二是要注重发挥朋辈家庭的情感支持作用,让他们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得到家人般的关爱和帮助。三是要发挥朋辈家庭的智力支持作用,引导他们充分利用家庭资源,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真正构建起一个全面、有效的退役复学大学生微观支持网络,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营造拥军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生活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举办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够扩大退役复学大学生的社交圈,还能增加与普通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机会,提高他们的活动参与度,有效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首先,高校可以举办一些具有特色的军旅文化庆祝活动,比如“八一”建军节,以此增强退役复学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针对学校国旗护卫队和学生保卫队等由退役复学大学生组成的团体,组织特别的校园文化互动活动,并将他们纳入学校的大型文化节庆活动中,以增强他们的参与感。[7]最后,在日常校园文化活动安排中,应当给予退役复学大学生足够的关注与尊重。例如,可以设置军人优先权和退役复学大学生免费政策等活动,以此营造尊敬和欢迎退役军人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加大各类政策支持力度
要加大国家、高校政策扶持力度,营造退役复学大学生良好的就业环境。一是加大对退役复学大学生的教育培训力度,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支持,可以邀请有从军经历的教师或专门研究军人就业问题的职业规划专家,为退役复学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8]二是社会各界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和理解退役复学大学生的付出和奉献,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同时,社会各界也要关注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心理援助。[9]三是高校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机会,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帮助退役复学大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和行业环境,评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此外,学校可以利用与企业共建的实习平台,组织退役学生参观企业、了解企业文化,以便他们更好地认识和适应企业工作环境。
五、结语
本文从系统理论的视角探讨了高校退役复学大学生重新适应校园生活的问题,并建议加强对这一群体的关注与支持。通过访谈调查,我们发现这些学生在学习、生活、交际和情感等方面面临着各种挑战。为帮助他们快速融入大学生活,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个人、家庭和环境等因素,并运用系统理论的微观、中观、宏观视角来制定应对策略。个体学生方面,建立信任、获得家庭支持、激发内在动力以及朋辈家庭的支持是基础。高校方面,提供专业帮助、制定灵活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以满足不同退役复学大学生的需求是关键。社会方面,关注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就业环境,为他们提供宽松的就业氛围和机会是重要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沈昊.构建高职院校退役复学大学生激励机制研究[J].福建茶叶,2020(2):292.
[2]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21(1):27-34.
[3]孙权.高职退伍大学生复学适应问题及对策探究: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吉林教育.2024(8):78-81.
[4]郑亚威,刘在洲.退伍大学生复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6):76-78.
[5]张再云,栾正伟,张和峰.认同与区隔:退役复学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适应研究[J].青年研究,2021(4):74-84.
[6]陈文芳.新时代预备退役军人教育与就业意愿研究:基于杭州市武警预备退役士兵的调查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9):88-96.
[7]岳永杰,杨柳,巩茹敏.退伍复学大学生校园适应现状及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4):74-75.
[8]杨尚剑,马帅星.我国退役运动员创业支持体系研究:基于退役军人创业支持体系解构[J].体育文化导刊,2020(8):41-47.
[9]王棒.我国退役军人职业培训政策的变迁逻辑及未来展望: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J].职教论坛,2020(5):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