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课程教学环节应用沉浸式教学法思路研究

2024-06-29曹敏姿

公关世界 2024年12期
关键词:应用路径价值意蕴

曹敏姿

摘要:高校思政课程承担着立德树人、价值引领的重要任务,在教学环节应用沉浸式教学法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实现教育效果优化等。基于此,本文简述了沉浸式教学的概念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进展,分析了思政课程融合沉浸式教学法的现实要义与价值意蕴,探究了该课程开展沉浸式教学的困囿,并提出该课程教学环节中沉浸式教学法的应用路径,主要在于构建沉浸式教学情境、创新沉浸式教学形式、加强教师人才队伍组建以及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以期推动课程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沉浸式教学;价值意蕴;困囿;应用路径

引言

思政课程处于高校理论课的核心地位,有必要深入研究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如今,沉浸式教学法已成为对不同学科都普遍适用的一种新兴高效的教学模式。将沉浸式教学法应用到高校毛中特概论课程教学环节中的关键在于构建教学情境、优化教学设计以及坚持信息化教学等,将课程传授和体验学习相结合,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加深刻的感受,在体验中加深对学科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一、沉浸式教学的概念及其应用进展

沉浸式教学法最初主要应用到语言教学中,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之后被国内外进行深入研究,将其应用到了语言学之外的更多领域。沉浸式教学法有着融情性、新颖性、整体性和激励性等特征。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该教学法相比于传统教学法有着显著的新颖性,更加符合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沉浸式教学法强调从整体角度解读教材,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沉浸学习目标的实现需要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并主动参与,良好的学习体验更能激励学生不断探索[1]。

沉浸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是指教育教学工作者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构建一种沉浸式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达到全神贯注的状态。沉浸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思维活动,当人们全身心投入某种课程或活动中时,往往能忽略掉很多干扰,时刻保护思维的活跃,容易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5G、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全息投影、AI(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使沉浸式体验从追求硬件科技向追求优质、个性化内容方向发展。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对沉浸式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实施流程、与不同课程的结合等进行了研究,例如,在毛中特概论教学中创办红色文化密室逃脱、剧本杀、舞台剧等形式。已有大学建成沉浸式虚拟仿真思政体验教学中心、建成沉浸式教学实训室、开展沉浸式思政教学创新模式研讨会等,推动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革新发展,切实提升了思政教学质量,能够更好地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

二、融合沉浸式教学法的现实要义与价值意蕴

(一)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思政课程的育人成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沉浸式教学法与高校思政课程融合的本质符合教育改革要求,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沉浸式教学法新颖、多维立体化的教学方式有助于降低学生对该课程的抵触和排斥心理,能够短时间将学生注意力集中,使其沉浸代入体会并激发情感共鸣,提升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健康成长需求和毛中特概论课程的完善发展。沉浸式教学法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手、眼和脑等多器官相结合,比单器官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效果更好,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性、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实现全面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4]。

(二)思政课程创新的时代要求

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抬头率”低的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很难引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情感共鸣,也无法带动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教学方法的创新完善依旧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探索问题。教学工作不能故步自封,要勇于变革,毛中特概论课程作为加强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课程,应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打造新的学习生态。沉浸式教学法有助于改善枯燥的课程内容,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丰富教学资源,建立起该课程对学生的长效吸引力,充分发挥课程内容的育人作用。由于以往毛中特概论课程的教学叙事方式较为宏大、抽象,使课程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存在距离感,学生也不易深切感受到该课程的学习重要性。沉浸式教学法则将毛中特概论中生涩难懂的道理落实在一个个现实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充分感受该课程理论魅力,同时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推动该课程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优势高度融合,增强该课程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为新形势下毛中特概论课程的改革带来新思路和新契机[5]。

(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高校思政课程教学逐渐开始应用多媒体技术,如制作PPT课件、播放网络教学视频等,但本质上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只是增加了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并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应将学生的思维能力禁锢在教师设定好的教学活动内,教师应引导与辅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沉浸式教学法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课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课程的满足感和获得感。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下,让学生沉浸其中,共同参与其中,深刻理解思政理论,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养成主动学习并努力探究的习惯[6]。

三、思政课程开展沉浸式教学的困囿

虽然不少高校开始意识到沉浸式教学的价值,并积极探索沉浸式教学法的应用,然而,该教学方法在思政课程尤其是思政课中的应用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没有过多的经验可循,诸多高校普遍面临着种种困境。

(一)学生主客体关系失衡

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如今思政课程教学课堂依旧存在传统讲授式教育方式的影子,教师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机会和空间,没有将主体地位转给学生,也没有及时与学生沟通、收集反馈信息等。相比于其他专业课程,学生普遍不够重视毛中特概论课程的学习,认为该课程无关紧要,学习积极性本就不足,在被动式的授课模式下,更是难以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导致体验感、收获感以及成就感一般。由于目前毛中特概论课程沉浸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和发展尚且不足,教学经验较少,学生无法完全独立进行沉浸式课堂的学习和实践,一遇到问题依旧习惯依赖于教师,固化行为难以短时间改变,主客体关系改善还有很大的空间[7]。

(二)教师能力有待提升

沉浸式教学法的应用对思政课程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借助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设计个性化教学课程,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灵活的技巧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模拟情境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增加专业知识储备,并加强信息素养。然而部分高校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毛中特概论课程对学生思想的重要引领作用,自身的理论水平也不高,对于虚拟实践教学只是一知半解,没有切实发挥该教学法的育人价值[8]。部分教师存在“畏新守旧”的心理,接受新事物较慢,不愿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很少有教师真正积极地尝试沉浸式教学流程、内容、信息技术工具等,无法紧跟时代发展、满足不断变化的教学需求。

(三)教学场域尚未形成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应转变教育理念,摒弃传统教育的弊端,搭建和谐、健康的场域人文关系。而现实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或者没有正确审视师生关系,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无法借助信息技术搭建毛中特概论课教学场域,无法用现代手段将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形象地表达出来,没有建立起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教育结构,教育资源利用率、教学效果均无明显改善。教学场域的研究从公开课场域、文化场域到在线场域和元宇宙场域等,还需要作出更多的教学探索[9-10]。

四、教学环节沉浸式教学法应用路径

(一)构建沉浸式教学情境

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首先应树立科学、正确的沉浸式教育理念,清晰认识到课程的教学意义,才能更好开展沉浸式教学模式。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是指教师创设的情感氛围或者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更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追求。教师应基于学科特色、技术手段等创设优良的思政课程沉浸式教学情境,教学情境应是感性的,有效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情境应是形象的,有效刺激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教学情境应具备问题性,使学生在整节课堂上都处于思维活跃状态,有效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沉浸式教学情境的构建,不仅要符合知识传授和能力养成的教学需求,还要重点发挥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引领和培育作用。在技术方面,应充分利用优秀教育人才、先进研究成果和广阔学习平台等,创设科技赋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沉浸式课堂的热爱[11]。

(二)创新沉浸式教学形式

将3D、VR和AR等先进技术应用到高校思政教学环节中,有助于增强该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活跃课堂等。具体的沉浸式教学形式创新举措如:利用VR、全息投影技术构建虚拟的红军长征过程,带领学生们体验漫漫长征路,切实体会战士们坚定信念、拼搏奋斗的精神;组织学生进行数字文化体验馆的互动体验、参演红色影视作品拍摄等,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情感共鸣,将思政课程内容内化于心,激发学生内心优秀传统美德;以思政教学内容为素材,开发班级或者小组形式的剧本杀、情景剧、舞台剧等,丰富沉浸式教学活动,并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接受度,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建立网络图书馆,搭配虚拟仿生系统,实现由现实场景向虚拟场景的切换,增强学生的体验感[12]。

(三)人工智能助力沉浸式教学

人工智能可为高校思政课程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例如,通过智适应学习平台(IALP)实现“AI+5G”的思政课程内容的可视化,在5G支持下将AI和扩展现实(XR)相结合,营造沉浸式交互场景,增强既视感和在场感等。利用“5G+XR+全息”技术搭建全息投影,使学生在沉浸式场景中经历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能切实感受到的方式呈现出来;开发一款思政教育类小游戏,将思政课程内容嵌入游戏中,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搭建5G技术全息远程互动教室,满足不同场地学生身临其境一般共同参与毛中特概论课堂,配备的AI助学机器人还能够辅助提问,增多师生之间的互动。

(四)教师人才队伍组建

思政课程与沉浸式教学法的有机融合,离不开教师人才队伍的努力,尤其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更要加强信息化教学人才团队的组建,教师需要熟练掌握沉浸式教学模式的信息技术应用,开发沉浸式课堂教学的多样性,提升自身创新意识。高校也应开展教师分类分层培训,提升其教学能力。将擅长信息化教学的教师与思政课程教师组合起来,发挥各自所长,实现思政课程沉浸式教学融合效果最优化。另外,也要加强教学质量保障,建立沉浸式课程质量标准,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结语

新时代下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变革,沉浸式教学法所拥有的可行性和实际应用性,为教育事业的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沉浸式教学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助力高校思政课程推陈出新,提供发展新思路,提升思政教学效果和教学多样性。

参考文献:

[1]魏文萍.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施沉浸式双语教学探析[J].陕西教育(高教), 2020,(09):16-17.

[2]李欢欢,惠向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新探[J].中国军转民,2023,(10):57-58.

[3]田雨.沉浸式教学模式与高校思政课堂融合研究[J].大众文艺,2023,(19):146-148.

[4]田建军.构建沉浸式学习共同体 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 (09):62-63.

[5]何茹.浅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沉浸式教学的价值与路径[J].大学,2023,(09):14-17.

[6]王晓青.参与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应用——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2,25(04):45-49.

[7]赵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沉浸式教学探析[J].菏泽学院学报,2023,45(01):46-50+65.

[8]黄金燕.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体系改革[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3,42(01):76-78.

[9]柳森.试析“毛中特”专题教学的现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99.

[10]陈静.影视创作类课程思政建设:逻辑、困境及路径[J].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2,(07):69-71.

[11]张昀.以兴趣驱动的沉浸式教学模式设计及评价机制[J].大学教育,2021,(04):126-128.

[12]龚苏宁,陆晓霞,郇志颖.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式设计类课程创新教学研究[J].建筑与文化2021,(09):181-182.

(责任编辑:宋宇静)

猜你喜欢

应用路径价值意蕴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意蕴
社交媒体时代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的价值意蕴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模式建构
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
翻转课堂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工业自动化控制中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路径研究
刍议小学数学对话教学
读懂名师
浅析心理学知识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混沌管理理论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