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ESG研究院院长柳学信:企业“漂绿”现象确实比较严重
2024-06-29刘兰兰
刘兰兰
“对于多数上市公司而言,可持续发展报告并不是强制披露的,但不代表可以随意披露。”4月底,中国证监会上市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强监管,防止ESG披露出现“作弊”“漂绿”等现象。
近日,南都湾财社记者专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中国ESG研究院院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标准委环境社会治理(ESG)标准化项目研究组召集人柳学信,听他详解企业ESG披露不规范的主要原因、企业在做ESG报告时的痛点,以及我国ESG人才的培养现状。
统一标准缺位,企业ESG披露随意
南都湾财社:我们在研究企业的ESG报告时,发现很多企业在数据披露方面存在多种问题。比如,定性的内容特别多,定量的数据很少;一些之前公布的数据今年又不公布了;变更计算方式,导致前后两年的数据无法对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柳学信:信息披露不规范根本原因是没有强制性的法律来约束。同时,我国ESG信息披露目前也没有统一的标准,让企业非常严格、非常细致地来做这件事情。此外,有些企业ESG方面的工作做得不是很到位,所以就披露得比较随意,只披露对自己有利的。
南都湾财社:在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方面,有些企业只公布了总的数据,有些进一步公布了范围一(直接排放)和范围二(间接排放)的数据,公布范围三(其他间接排放)数据的少之又少,主要是因为什么?
柳学信:首先是因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比较难,一般企业都很难核算清楚,像范围一和范围二,如果细究企业的数据,可能也不是那么准确。范围三因为涉及供应链,就更难核算清楚。
其次,因为没有法律来强制性要求上市企业必须披露这个数据,所以企业能做的,或者觉得数据比较好的,它就披露;做不了的,或者觉得数据不好的,它就选择性地不披露。
所以,说到底还是因为一方面没有法律强制性要求披露,另一方面披露标准没有统一。
南都湾财社:有些企业ESG报告“报喜不报忧”,这种说到底也是缺乏强制性要求和统一标准?
柳学信:“漂绿”在国内外都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现象。很多ESG报告都是“报喜不报优”,报告里都是定性的图片,来反映自己做了这个事。但你说你做了,最终效果怎么样,有没有一些支撑性的或实质性的进展绩效,这些企业又都提供不了。所以,目前“漂绿”现象确实是比较严重的。
南都湾财社:上个月,证监会上市司相关负责人也表态,称要防止出现“作弊”“漂绿”等现象。要防止这种现象,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发力?
柳学信:第一,要有法律来强制性要求披露。如果法律有要求,企业还“漂绿”,那就要承担责任,这是最主要的改进措施。证监会今年4月12日发布的ESG披露指引只是要求重要市场指数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强制披露,对其他上市公司是鼓励和支持自愿披露。
第二,要尽快确定科学合理的ESG信息披露的规则体系。到底用什么标准?ISSB(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和GRI(全球报告倡议组织)都发布了标准,我国证监会发布的标准相对而言比较粗,没有细化。
第三,欧盟已经在探讨出台打击“漂绿”的法律。未来我们也应该是这样一个趋势,法律和规则体系逐渐完善,执法也要跟得上。
南都湾财社:有些企业的ESG报告“事无巨细”,一些细枝末节的内容也会用—定的篇幅去写。比如说绿色办公,很多企业的ESG报告都提到,在办公室张贴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宣传提示,这些有没有必要在ESG报告里呈现?
柳学信:我觉得没有必要。ESG报告披露有一个实质性(materiality)原则,就是对企业发展、对利益相关人做决策有重要意义的ESG议题才需要披露。以白酒企业为例,企业酿酒要用的自然资源、废物废渣的处理、营销等都是非常关键的。至于在办公室张贴宣传画,没有太大意义,反映不出来你实实在在做了什么ESG方面的贡献。
企业没有专门的ESG部门和人员
南都湾财社:企业在做ESG报告时,有哪些痛点?
柳学信:首先企业要从战略上重视ESG这件事情,要“行胜于言”。过去企业更关注股东利益和财务绩效,现在需要关心ESG绩效和利益相关人需求。要从战略上重视ESG问题,涉及从根本上思考企业存在的宗旨是什么,企业的业务和商业模式是不是跟可持续发展相向而行、能不能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其次,很多企业没有专门的ESG人员和架构来落实这种战略。成熟的企业会在董事会或下面专门成立一个ESG专门委员会,或专门的ESG部门,来协调ESG相关的事宜。但现在很多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ESG部门,而是把ESG工作放在公关部门,或者合规部门、法律部门,成立ESG专门委员会的也少。从本质上讲,一些企业还没有认识到ESG的重要性,没有把它纳到企业的战略里面。
ESG不仅仅是出一个报告,而是要跟所有部门、所有业务来融合,共同推进ESG议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这涉及ESG实践和ESG报告披露的关系,企业只有ESG实践好,才能报告和披露得好。只有做了好事,你才能告诉别人你做了好事。现在的普遍情况却是:很多时候没做好事,它却说做了好事。
此外,ESG是一套系统的管理范式和方法论,每一个重要的议题都要思考。比如,二氧化碳排放能不能尽可能降低?员工能不能被善待?治理体系是否完善?很多企业只是把现有的东西编一编,然后出一个报告,这个逻辑是错的。你只有先做好才能披露得好,要先从实践做起。
最后,很多企业没有真正理解ESG报告应该披露什么。很多ESG报告没有太多实质性的信息量,而是从传统的逻辑上来做宣传,这肯定是有问题的。所以我觉得中国的企业在ESG实践这一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南都湾财社:从这—点来说,ESG培训市场的前景是不是比较广?
柳学信:不仅仅是培训市场,还有人才市场。预计将来中国所有上市公司都会被强制性要求披露ESG报告,那时每家企业都需要懂ESG的人才。除了上市公司,一些大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也会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所以,以后ESG人才的需求会很大,培训的需求也会很大。
南都湾财社:高校在ESG人才培养方面的情况如何?
柳学信:已经注意到这个市场需求,教育部等也在鼓励培养双碳相关的人才。但高校方面,除了首都经贸大学,暂时还没有其他高校来做这块的人才培养工作。首都经贸大学2020年成立国内第一家中国ESG研究院,开始招收ESG投资与管理的硕士和博士,去年9月份开始招收ESG投资与管理的本科生和MBA学生。
此外,为了顺应社会需求,我们也在计划向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申请两个新职业,一个是企业的ESG规划师,一个是ESG投资分析师。
将制定有中国特色的标准体系
南都湾财社:中国企业尤其是A股的上市公司,在国际评价体系中表现得比较一般,您觉得有哪些方面的原因?
柳学信:主要原因是中国的企业可能确实做得不是很好。还有一个原因,国际的ESG规则标尺没有考虑中国的一些特色ESG实践。比如社会责任方面,我们的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等社会实践,但在国外的评价体系里这些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尺子就量不到。
南都湾财社:4月份,国家标准委环境社会治理(ESG)标准化项目研究组成立,您是研究组的召集人,这个研究组接下来会制定一个统一的ESG标准体系吗?
柳学信:肯定要做这个工作。ESG标准是一个新的竞争规则、新的治理体系,对企业已经有很大影响。从大的方面来说,这些规则和标准就是推动国家战略在企业身上得到实施,所以我们要跟国际相融,来制定能够推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ESG标准体系。
南都湾财社:这个标准体系大概什么时候会出来?
柳学信:目前,生态环境部已经有一些标准体系,证监会也有,我们这个研究组是国家标准委批准成立的,是关于ESG标准化的技术研究组,为我国ESG标准化工作服务,研究周期是一年半,会先围绕中国标准体系构建、标准化需求、标准化路径等展开研究,然后再往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