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视角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转变与策略探索

2024-06-29张建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年8期
关键词:课标高中历史创新

摘 要:高中历史教学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学生对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认识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由于缺乏有效的互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热情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佳,难以实现预期目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学质量。本文就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高中历史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历史 教学模式 创新

一、创新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高中历史教育受到传统应试导向的限制,许多教师主要关注学生的书面分数,而忽视了对其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做法不仅削弱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主动性,还使得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自我学习的能力。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有利于他们的个人发展,从而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二、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教学形式不够新颖

当前,许多高中历史教师在策划教学活动时,采用的方式相对单一。大多数都是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样做不仅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而且还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在此情况下,教师们将深受应试教育思维理念的影响,他们在课堂上过分注重学生自身的主导地位,通过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传递历史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无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除此之外,在死板的教学形式的影响下,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效果非常有限。教师们只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引导,而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这最终会影响到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

2.学校历史的教学氛围及学习氛围不强

众所周知,在高中阶段,历史科目作为选修科目,并不像语文、数学、外语那样在高考中占据重要位置,导致不少学校将焦点转移至这些主科上,对历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这种偏向影响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学习态度,进一步形成了不良的教学氛围,降低了历史教学的成效。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提升历史的教学地位,更关键的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佳的学习动力,缺乏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就难以产生学习热情,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3.学生对历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虽然历史是文科生在高考中必须应考的科目,但它作为一门选科,在总分中的权重并不高。这导致不少学生未能充分重视历史学习,认为只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就足够了。对于历史作业,许多学生的态度却是敷衍了事,既缺乏细致入微的态度,也缺乏深入理解的努力。

三、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理念的转变策略

1.全面落实新《课标》,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提升课堂效能

新《课标》给教师带来了一种新的、科学的、高效的教学方法,它坚持把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把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作为自己的职责。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在新《课标》没有得到全面贯彻的情况下,许多高中历史教师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作者认为,新课标不应该只是一个口号,而应该真正落实到实践中去。

首先,教师应该将历史教学内容的来龙去脉介绍一遍。接着依据历史教科书的简单梳理,归纳出历史事件的意义,作用,内涵等。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很难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也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时,在预习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其次,教师可以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进到课堂中。刘辉曾经在一篇文章《历史课的教学反思》中提到,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高中历史教师应利用多媒体设备,把枯燥的史学知识转换为生动有趣的史学形象,并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教学热情。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应积极鼓励新媒介教学,让其充分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度,这将是一个崭新的教学模式。同时,这也给教师“言传身教”找到了一个更有效、理性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使学生可以利用新媒介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但这并不能动摇教师的地位与威信,互联网使得教师的工作变得更加不稳定。教师的工作主要是指导学生学习,挑选有价值的资料,纠正学生在学习中的错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笔者对《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等进行了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历史课程的教学资料很多。此外,笔者也会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历史的讲演及历史戏剧。

2.在历史教育中营造开放的环境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营造一个融洽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实施开放式教学策略,可有效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热情和探索兴趣,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还能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当前课程改革强调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自学能力,这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机会和空间。开放式教学模式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其个性化成长。心理学研究亦证明,在开放环境下,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内在驱动能力得以优化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有必要营造一个敞开的历史教学环境。例如,在讲授《鸦片战争》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审阅教材内容,随后记录自己的见解和疑问。教师进而可以设计引导性的开放问题和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最终,教师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获取信息和学习方法的心得。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便能在开放和互动的学习氛围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3.改进学习评估方法

在应试教育体系中,由于高考等一些客观因素,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倾向于偏重结果,采用单一的笔试方式,以考试成绩为基础。学校如何考试,教师如何教学,学生如何学习都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这类评价体系既影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又约束了教师的教学自由,令学生仅仅成为知识的积累者,而非能力的提升者。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这种评估方式已经显得不合时宜。若教师持续沿用这一模式,那么高中历史教育的革新势必成为一场形式化的过程,因此,我们需要对高中历史教育的评价标准进行更新。针对学生的特点,我们将“三个结合”作为评价方法,将成果与过程相结合,将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将数量与质量相结合。因此,在实施“以学论教”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教育过程应紧密围绕学生个体的成长需求,确保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保持一致,进而构建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模式已从之前的单一式转变为现今的多元模式,此举获得了学生的广泛认可。在这样的教学框架下,教学过程不仅涵盖了传统的写作练习、期中期末的书面考试,还拓展了评价范畴,包括主题演讲、课堂精彩点评、历史刊物的编纂及历史论文的撰写等多种形式。这些评价维度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还促进了他们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使教育过程更加全面、深入。这种多元化的教学和评价策略,充分考虑了学生差异,更好地服务于每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使他们在知识掌握的同时,也能在思维开拓、批判性思考及创造力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这不仅符合教学改革的总体方向,也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些途径和形式,教师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知识的魅力和它的实用性,进而增强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通过激发学生对学习和探究的热情,教师可以有效推动历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总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既要关注学生的学科素养,更要重视学生的成长。

4.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在高中历史的教育模式转型中,为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历史教师需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该理念旨在激活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自发性,进而增强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为落实这一教育理念,历史教师们应摒弃传统的单向知识传授模式,而是鼓励学生通过探索和发现来获得历史知识,以此点燃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在这一转型的教学模式中,尽管教师依旧扮演着指导者的角色,但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成为教育过程的核心。教师唯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在充满主体性的历史学习环境中展示自我,历史学习的技巧和效率才能得到实质性提升。

那么,怎样在历史课上有效展现学生的主体性呢?作者认为,高中历史教师应采纳一系列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与教师互动。在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理念和核心素养培养的同时,教育者必须鼓励学生勇于对教材中的历史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如此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课堂参与度。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顺利从旧有的教学模式转向素质教育下的创新学习方式。

5.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

在设计高中历史课堂提问时,教师必须以学生的视角为出发点,以确保相关问题能够培养他们的启迪性思维能力,确保高中生能够持续进行探索和思考,从而培养他们乐于探索的学习习惯,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应该充分结合课堂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对学生展开有效提问,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通过采用问题式教学模式,高中历史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有能力营造一个公开、民主的学习环境,为问题式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教学环境,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就特定的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比如,当教师在指导学生们如何评价“一代明君”的时候,就有人指出,康熙在位期间,世界各国飞速发展,但是他闭关锁国,重农抑商的政策,却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所以才会造成中国的落后。对这种评价,教师应该鼓励其他同学也发表各自的意见与见解,同时运用课堂讨论等形式,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继而引发同学们之间撞击出思想上的火花。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运用不同方法进行引导与启迪,使学生突破历史教材的种种局限,学会以发展的、历史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与事件。

6.先深化学生对学习历史的认识,再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历史不仅能带给他们知识,还能影响他们的生活,教师要认识到历史教学对于高中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如何教好等问题来应对现实的挑战。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注重让学生以了解历史概念为基础,提高其了解历史,应用历史等能力,因此,教师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概念,对学生了解历史以及提升思维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历史概念不仅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在历史知识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对这方面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概念。

另外,形成历史概念就是对历史发展规律进行理解的过程,就是使学生由理解历史现象逐渐向理解历史本质发展的过程,在教学时,教师可采用实例论证,综合分析和类比等有效方法开展教学。尽管历史是一种对过去的事实、过程和规律的直接记录,然而,学习历史的最大目的就是要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进行理解,这是一种对过去的解释,因此,教师只有将历史的客观性和主观性融入教学之中,才能让历史教学的任务得以实现。高中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教师重视对高中生历史文化底蕴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认同度,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其次,参观课程是学生提高历史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要对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历史课程进行充分关注。教师可陪同全校学生一起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人文古迹等。在参观时,教师应当注重对历史故事和名人进行介绍,这样才能准确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让学生在繁忙的课堂中获得快乐。在参观完毕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学生所学知识,并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完成观后感的写作。这种方式既能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他们的身体和精神得到放松,还能让他们更加深入地学习和记忆历史相关知识,这对于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高中历史教育已经不能再依赖传统的应试导向和教学方式来应对现代社会的挑战。因此,教师创新高中历史的教学方法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这要求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采纳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并建立更系统的评估体系,从而显著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彭晓凤《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索与实践分析》,《高中课程辅导》2021年第24期。

[2] 吴庆琼《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索与实践》,《读写算》2021年第8期。

[3] 安凤鸣《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理念的转变》,《中国校外教育》2020年第17期。

[4] 唐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构建高中历史兴趣课堂》,《新课程》2020年第33期。

[5] 孙艳霞《基于新课程理念的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新课程》2020年第46期。

(张建,1988年生,男,汉族,甘肃兰州人,一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中学历史教学)

猜你喜欢

课标高中历史创新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