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乡村书屋”阅读推广模式研究
2024-06-29胡建鹏
胡建鹏
摘要:乡村书屋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也是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石”。在实践过程中,乡村书屋存在基础保障缺位、运营管理缺位、文化引领缺位等问题,高校图书馆与乡村书屋虽是不同的文化主体,但二者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本文探索“高校图书馆+乡村书屋”阅读推广模式,通过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建立阅读共享机制、孵化志愿服务团队和培育本土文化品牌等方式弥补乡村书屋的缺陷,助力乡村文化建设,推动乡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乡村书屋;阅读推广
引言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力量源泉。乡村书屋作为乡村的重要文化场所,在乡村文化振兴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承载着提升乡村文化修养和传承本土文化的使命,其在图书供给、知识科普、文化传播等方面获得了不错的反响,有效地解决了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最后一公里”难题。然而,乡村书屋在阅读推广实践中仍面临诸多困难,部分乡村书屋资源短缺、图书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乡村读者的多样化需求,村民阅读积极性较低,成为制约乡村文化推广的重要因素;此外,诸多乡村书屋运营管理相对较弱,难以获得项目资金和人才资源的支持,优秀本土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制约了乡村书屋潜在价值的发掘。因此,乡村书屋亟须得到社会各界的帮助与支持。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重要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有着丰富的图书资源和数字资源。虽然高校图书馆与乡村书屋在服务群体、资源建设等方面有着诸多差异,但他们在文化传承和阅读推广方面有着相同的使命和责任,二者存在着相辅相成的互补关系,高校图书馆可以与乡村建立合作共享机制,通过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方式开展乡村阅读推广工作,不仅有助于解决乡村书屋资源短缺、阅读推广滞后的问题,助力乡村书屋提质增效,也为高校图书馆参与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发挥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提供有效途径。
一、乡村书屋在阅读推广中的实践困境
乡村书屋是农村的主要文化阵地,主要承担着乡村图书供给、知识科普、文化传播等责任,其在倡导文明社会理念、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培养乡村本土文化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经常处于缺位状态,主要表现为基础保障缺位、运营管理缺位、文化引领缺位[1]。
(一)乡村书屋基础保障缺位
1.缺少必要的经费保障。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部分农家书屋完全依赖外部资金支持,在资源和设备的采购上往往难以得到保障,这导致书屋文化基础设施投入不均衡,图书更新缓慢,设备设施陈旧,难以满足农民的阅读需求。此外,经费短缺也给乡村书屋的日常维护带来诸多困难。
2.缺少专业的人才队伍。由于缺乏专业的图书管理员和志愿者,乡村书屋经常由村委干部或村民兼任,因其缺乏专业的管理经验,书屋的日常管理、图书借阅和阅读推广活动往往难以得到有效开展。而且,由于书屋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也导致人才流失严重,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图书管理人才。
(二)乡村书屋运营管理缺位
1.乡村书屋的知晓率不高、使用率不足。宣传不足是导致乡村书屋知晓率和使用率不高的重要原因,在很多乡村地区,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手段,村民并不了解乡村书屋。即便乡村书屋已经建成并对外开放,但由于没有进行足够的宣传和推广,导致书屋的利用率低下,甚至被闲置。其次,地理位置偏远也是影响乡村书屋知晓率的因素之一,一些地区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村民很难了解到乡村书屋的相关信息,这导致即使书屋存在,也很难被村民所知晓和使用。
2.乡村书屋资源配置不合理。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一些乡村书屋的图书种类存在明显的缺陷,图书种类单一、覆盖面不全,缺少多样化的文献资料,尤其是缺乏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紧密相关的实用类书籍,这导致书屋的吸引力不强,难以满足村民的多样化阅读需求。此外,乡村书屋数字资源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的快速兴起,村民的数字化阅读需求持续增长,乡村书屋的数字化转型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然而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支持,乡村书屋在数字资源的整合、利用和管理上也存在很大的困难,基本的音像制品、电子资源等多媒体资源的配置不足,更无力支持耗资较大的数字化终端设备。
(三)乡村书屋文化引领缺位
1.缺乏自发性的群众组织。由于资源不足、资源利用率低、缺乏创新和发展的动力,乡村书屋缺少自发性的群众阅读组织,村民的文化归属感较弱,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此外,乡村书屋与村民之间的文化互动不足,乡村书屋作为文化传播的阵地,本应成为村民学习、交流的重要场所,但由于缺乏有效的互动机制,书屋与村民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村民对书屋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
2.应对文化冲击的能力较弱。面对互联网的冲击,乡村书屋在应对现代文化冲击方面显得力不从心。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村民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传统的乡村文化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乡村书屋在应对这种冲击时,往往缺乏有效的策略和手段,难以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在文化意识方面,乡村书屋在文化传承和弘扬方面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受制于经济发展、教育水平及阅读文化活动的影响,部分农民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村民阅读意识不足,缺乏阅读的习惯和能力,书屋的文化引领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高校图书馆参与乡村阅读推广的必要性
(一)政策保障与支持
为了更好地指导高校图书馆工作,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指出,“图书馆应在保证校内服务和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发挥资源和专业服务的优势,开展面向社会用户的服务”,这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参与乡村阅读推广提供了政策保障。乡村阅读推广工作是全民阅读的短板,村民看书难、借书难、学知识难成为制约全民阅读的瓶颈,不解决村民的阅读需求就很难实现全民阅读。这也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了施展潜能的舞台,其自身的资源优势、技术平台和阅读推广经验是乡村书屋不可比拟的,借助于乡村书屋这个平台,开展多种多样的资源帮扶和文化活动,可以有效满足村民多样化的阅读文化需求,对提升村民文化修养、改善阅读环境、促进全民阅读和乡村文化振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近年来,学者们开展了大量针对高校图书馆参与乡村阅读推广的研究,不仅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基础,也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可以融入乡村文化建设,开拓服务领域,是自我转型的有效探索,同时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有益尝试;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的参与可以促进基础阅读教育的普及、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缩小城乡阅读差距、促进社会发展,对于乡村地区的文化建设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2]。
三、“高校图书馆+乡村书屋”阅读推广模式分析
乡村书屋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基础保障缺位、运营管理缺位、文化引领缺位等多个短板,通过开展“高校图书馆+乡村书屋”的阅读推广方式可以弥补乡村书屋的种种
缺陷[3]。
(一)建设资源共享平台
1.高校图书馆可以与乡村书屋共享和流通阅读资源。高校图书馆可以定期向乡村书屋捐赠或流通图书,确保乡村书屋藏书的丰富性和时效性。同时,乡村书屋也可以将具有乡村特色或地方文化的图书推荐给高校图书馆,丰富馆藏资源。此外,高校图书馆可以将电子图书、期刊等数字资源开放给乡村书屋,通过远程访问等方式,让乡村居民也能享受到高校的优质资源。
2.高校图书馆可以为乡村书屋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持。这包括帮助乡村书屋建立科学的图书分类和排架规则,优化借阅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可以与乡村书屋分享成功的管理经验,协助乡村书屋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二)建立阅读共享机制
1.联合开展阅读推广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宣传和推广共享平台,吸引更多的乡村读者使用平台。读书会、讲座、展览等,邀请专家学者、志愿者等参与,提升村民的阅读兴趣和水平。结合乡村文化特色,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如农耕文化、乡土文学等,增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4]。
2.开展专题培训。对乡村书屋的管理人员进行图书馆学、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乡村书屋建立和维护电子资源访问平台,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3.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高校图书馆可以将学术成果、文化活动等信息推送到乡村,让乡村读者了解高校的最新动态和文化成果。同时,收集乡村的文化资源和阅读需求,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提供参考。
(三)孵化志愿服务团队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包括专业的图书馆管理人员、教师以及大量的学生志愿者。这些人员不仅具备图书馆学、信息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服务意识。通过组织培训和实践,他们可以成为乡村书屋志愿团队的中坚力量。
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发展学生社团参与志愿团队建设,为乡村居民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志愿团队可以在乡村书屋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如读书会、讲座、展览等,引导乡村居民养成阅读习惯,提高文化素质。同时,还可以为乡村居民提供信息咨询、文献检索等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高校图书馆为乡村书屋孵化志愿团队是一个富有创新性和实际意义的举措。这样的合作不仅能够加强乡村书屋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精神。这种合作模式对于参与各方来说都是一种共赢。对于乡村书屋而言,可以获得更多的人力支持和专业指导,提高服务质量和影响力;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提升社会声誉;对于学生志愿者而言,可以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四)培育本土文化品牌
1.整合本土文化资源。高校图书馆应组织专业团队深入乡村,通过实地考察、访谈村民、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全面了解乡村的历史、文化、民俗、艺术等方面的本土文化资源。重点关注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特色农产品等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的文化元素。在调研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乡村本土文化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建立详细的资源档案。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乡村本土文化资源数据库,实现资源的数字化存储和检索。这不仅可以方便图书馆对资源进行管理和利用,还可以为后续的资源共享、开发利用等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2.开发特色文化产品,如乡土文化读本、特色农产品、旅游指南宣传册等。这些产品既可以作为图书馆的特色馆藏,也可以作为推广乡村本土文化的有效载体。通过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展览展示等活动,将这些产品推荐给更多的读者和游客,从而扩大乡村本土文化的影响力。
3.定期举办以乡村本土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如乡村文化讲座、民间艺术表演、乡村风情摄影展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为城乡读者提供一个了解乡村文化的窗口,还可以促进城乡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通过活动的举办,可以增进城乡居民对乡村本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推动城乡文化的融合发展。
结语
“高校图书馆+乡村书屋”的阅读推广模式充分利用了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阅读资源和专业的服务能力,与乡村书屋紧密合作,共同推动乡村地区的阅读文化发展。这种阅读推广模式不仅能够满足乡村书屋的资源需求、人才需求,在资源共享、文化交流和素质提升等方面很好地提升乡村书屋的文化引领作用,提升乡村地区的阅读水平,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有助于促进城乡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有助于推动乡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本文系1.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23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书屋”阅读文化推广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3SZX020);2.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2023年度“社科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高等职业院校)专项研究课题《淳化县乡村公共文化建设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HZ0682)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阳清,郑永君.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中农家书屋的定位、缺位与补位[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2(03):121-128.
[2]蒋自奎,李宏伟.文化精准扶贫背景下地方高校图书馆协同农家书屋推广农村阅读活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48):191-193.
[3]刘英梅,严浪.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高校图书馆乡土文化教育研究——以肇庆市为例[J].肇庆学院学报,2022,43(04):123-128.
[4]薛飞.高校图书馆参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J].江苏科技信息,2020,37(22):17-19.
(责任编辑:宋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