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魏玛时期的通货膨胀与货币购买力*
2024-06-28周建明
摘 要:1871年德国统一后,金马克成为唯一官方货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因财政赤字不断飚升,德国大量发行纸币马克,引发恶性通货膨胀。至魏玛共和国时期,通货膨胀仍然无法遏制,货币先后经历了金马克、纸币马克、紧急状态币、地产抵押马克到帝国马克的演变。1923年底,魏玛政府进行货币改革,逐渐扭转了纸币疯涨的局面,使货币体系逐步回归正轨。1924年后,德国经济逐步复苏,物价较为稳定,货币购买力在提升。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失业率急剧攀升,民众收入缩水,市场需求萎缩,商品价格一路走低。随着物价的逐年下降,同一货币单位的购买力略有提高,但在民众收入不断缩水的情况下,实际购买力却在下降。
关键词:纸币 魏玛共和国 通货膨胀 货币购买力
魏玛共和国(1918至1933年)在德国历史上只是昙花一现,前后不过十余年,却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国外学界对这段历史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政治、外交等方面,对这一时期滥发纸币造成的通货膨胀,以及相关的货币购买力问题,并未引起太多的关注,未见专文论述。国内学界仅见两篇论文涉及通货膨胀问题。本文试图梳理德国大量发行纸币的情况,结合市场物价、民众收入等不同维度考察货币购买力,并通过纵向比较,分析德国马克在魏玛不同时期单位货币购买力的变化。
一、战争前后的货币与魏玛时期的通货膨胀
魏玛共和国是德国货币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德国货币先后经历了金马克、纸币马克、紧急状态币、地产抵押马克到帝国马克的演变。1871年德国结束了群雄割据时代,货币也由各自为政走向统一,金马克(Goldmark)成为德意志帝国唯一的官方货币,逐渐取代了统一前各邦国的货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军费开支日益增加,财政赤字不断飙升,德国大量发行纸币马克(Papiermark),各地以代用券的形式发行地方性纸币紧急状态币(Notgeld),以弥补财政不足,随之引发的通货膨胀使德国经济濒临崩溃。一战结束后,1923年底德国进行货币改革,成立了地产抵押银行,用国家农业和工业用地为抵押保障,发行地产抵押马克(Rentenmark),逐渐扭转了纸币疯涨的困局。随后不久又发行帝国马克(Reichsmark),与地产抵押马克同时流通,使德国的货币体系逐步回归正轨。
1.魏玛时期的纸币和紧急状态币
1871年德国统一前,德国北部和中部实行塔勒货币,南部和中部一些州使用荷兰盾货币,吕贝克和汉堡两个汉萨同盟城市通行吕贝克货币,不来梅采用泰勒金币,新获得的阿尔萨斯—洛林还用法国法郎。此外,还流行旧的或外国的金币和银币,支付交易非常复杂。1871年统一后,1873年德国金马克成为帝国唯一的官方货币,逐渐取代了各邦国的货币。金马克以黄金为本位,号称有多少黄金储备,就发行多少纸币,声称永不贬值。随后几十年间,德国黄金储备丰富,到1914年,帝国银行的黄金储备达12.53 亿马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军费开支急剧增加,德国大量发行纸币和债券以支付不断攀升的军费。短短几年间,公债总额从1914年的52亿涨到1918年的1 053亿纸币马克。大量纸币流入帝国银行兑换黄金,导致黄金储备大幅下降,为此帝国银行暂停兑换。由于黄金储备日渐枯竭,当局转而向民间征集黄金。当时帝国银行(Reichsbank)敦促妇女为战争献出黄金的宣传画上写着:“黄金为祖国!我为我们的防御付出了黄金,并获得光荣的回报。增加我们的黄金储备!将您的黄金首饰带到黄金采购局。全部黄金价值将获得回报!”
战争使德国财政支出不断攀升,预算赤字从战争爆发初期的15.9%,第二年陡增至51.1%,1916年高至79.06%,随后两年有所回落,但也远远高于战争初期。中央政府收入仅维持在支出的1/8左右。可见当时政府财政缺口有多大。
德国政府筹措战争经费的方式主要是发行公债、增加税收和增加货币发行量。“约有70%的战争支出是通过国内贷款筹措的,(大部分由居民认购5%利率的战争公债和有价证券),剩余部分税收和增发货币量各占半数。” 发行债券是德国政府填补财政赤字的主要融资措施。据帝国统计局的数据,1914年政府货币融资占比达到33.6%,随着战争不断发展,经费缺口愈来愈大,政府货币融资的作用愈来愈弱,到1918年仅占1.1%。如何弥补财政亏空,成为德国政府无法回避的问题,扩大货币发行数量便成为应急措施,而发行纸币最为便捷。战争期间开始发行与黄金脱钩的纸币马克,各种类型的纸币以紧急状态币的形式发行。一时间,德国市场上充斥着各种不能兑换黄金的纸币马克,发行量不断上升,数额越来越大。在国家银行大量发行货币的同时,各地还大量发行各种地方性货币。魏玛共和国在1919 年至 1923 年期间,各地仍在大量发行地域性钞票,一些农村地区出现用黑麦或马铃薯券、皮革等作为应急状态币。巴斯夫工业公司发行他们自己的货币,比国家货币更受欢迎。各种地域性货币的无序发行,导致货币市场杂乱无章。据说1923年秋天,有两千种不同种类的应急货币在流通!
1914年,纸币的发行量为5 862百万马克,1915年为8 360百万马克,增加额超过40%,1918年纸币发行量达到32 937百万马克,是1914年的5.6倍。有学者认为,“总计当时的货币量为原来的五倍,特别是通过大量印制钞票,将货币流通量在战争期间提高到原来的13倍。尽管截止1919年3月为止,帝国的债务——长期的和短期的——已增长到超过1 500亿马克以上”。战争结束后,德国不仅是满目疮痍的战争废墟,还有巨额的战争赔款。为了获得更多的融资,魏玛政府纸币发行只增不减。“新政府成立后,财政困难,与日俱增,债务负担,又如是之重,且大部分债务,均系短期公债。政府财源有限,而支出浩繁,乃不得不权藉印发不兑现之马克纸币,以资应用。”纸币发行从1919年7月的41 807百万马克,到1921年6月的84 556百万马克。同期国库券发行从1919年7月的76.1十亿,到1921年6月的185.1十亿。发行量增长频率逐月提升,发行的基数愈来愈大,两年左右的时间,纸币发行量又增加了两倍,国库券则增加了2.4倍。德国经济形势仍未见好转。
1921年以后,纸币发行进入新一轮高潮,发行的数额和面值均创历史新高。在1922至1923年间,流通中纸币数量大比例增长,“自1913年以来,它长了1 000倍”。1923年末,纸币印刷和发行达到顶点。由于纸币不断贬值,以至当时300家造纸厂和150家大型印刷厂、2 000台印刷机不分昼夜生产,仍无法满足社会对货币的需求。据帝国统计局估计,未经授权的附属货币发行量最高达到332万亿纸币马克。在1923年的报告中,帝国银行给出了一个相当高的数字:400万亿—500万亿纸币马克。西方学者惊叹:“欧战后德意志之通货膨胀,突破了全世界一切纪录。”
2.货币改革和地产抵押马克的发行
纸币泛滥引发通货膨胀,使德国经济濒临崩溃边缘。1923年的头几个月,魏玛政府的财政政策深受法国和比利时占领鲁尔的影响,开支增加了“被动抵抗”和政府补贴扩大到鲁尔工业,由于采用名义上评估税收的方法以及征收时间滞后,收入则迅速减少。煤炭税、出口税和海关税的收入也在减少,魏玛政府失去了一些重要的收入来源。这导致预算赤字大幅增加,而预算赤字主要是通过货币手段筹措。面对困境,魏玛政府试图通过货币改革,用一种新的货币取代漫无边际发行的纸币马克,以扭转危局。
1923年10月13日,国会通过《授权法》,允许政府在紧急情况下采取必要措施。两天后政府颁布了《货币法》,进行货币改革,宣布成立德国地产抵押银行(Deutsche Rentenbank),规定从1923年11月15日开始发行新货币,用国家农业和工业用地为抵押保障的地产抵押马克“Rentenmark”。为避免再次出现天文数字的货币,规定:“一地产抵押马克等于一个金马克或一个战前马克,每4.2地产抵押马克等于一美元或者100亿纸币马克。地产抵押马克不是金本位而是5%利息率,可兑换金马克的真正地产抵押债券,它是整个农业可耕地和工业资产作为抵押的。”为防止发行量失控,对货币发行量作出限制,“货币发行量最高限额规定为32亿地产抵押马克,政府从中取得12亿作为应急性贷款,以负担在未收到税款以前的经常性开支”。地产抵押马克虽不含黄金,但其覆盖范围包括农业用地和工业资产的抵押。“政府发行这种新币之初,并没有强迫流通的规定,可是它很快便获得人民的欢迎,到了12月中旬,一个新的地产抵押马克的价值已等于1万亿旧马克。自是以后,德国的通币遂不復跌价,旧币逐渐消灭于流通界中,到了1924年春季,便完全消灭了。”
但是,发行地产抵押马克只是一种临时解决方案。地产抵押马克仅存在了一年,第二年,地产马克便被由黄金储备支持的新货币——帝国马克所取代。1924年,帝国马克货币成立,其载体是帝国银行,并被赋予了广泛的自主权。根据1924年8月30日的法律,从1924年10月11日起,德国货币为“帝国马克”,其价值与旧马克的比率(1帝国马克=10亿纸币马克)由法律确定。它与地产抵押马克的价值比率也是固定的(1个帝国马克=1个地产抵押马克)。1925年6月5日,旧的纸币马克退出流通,不再是法定货币。地产抵押马克的过渡和帝国马克的发行,使德国的货币体系逐渐回归正常。据统计,紧急状态币和黄金债券的流通量在发行地产抵押马克后持续下跌。1923年12月31日,经批准的紧急状态币、铁路紧急货币和流通中的黄金债券票据的金额为7.28亿金马克,1924年3月31日降至3.48亿,随后于7月31日减至3 800万。与此同时,德意志银行着手消除流通中的非法应急货币。据中央统计局统计,到1924年1月底,未经授权的货币流通量减少到约160万亿(其中132万亿在被占领土),到同年2月底减少到105.6万亿。导致德国合法货币流通量减少的第二个原因是,法国法郎在被占领地区的扩散。至1924年2月,一方面对德国货币的信心得到恢复,另一方面法郎在贬值,德国货币慢慢取代了法国货币。人们对德国货币的信心在逐渐加强。
货币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经济学家认为,许多事实表明,货币稳定的第一个影响是社会许多阶层的消费增加,即工薪阶层的消费增加,这些阶层的购买力过去因工资收入迅速贬值而下降。由于国内需求的增加,一些行业,特别是纺织业,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阶段。进口大幅度增加,尤其是奢侈品的进口。
3.通货膨胀中纸币快速贬值
魏玛时期是德国历史上纸币数量发行最多、面额最大、贬值最快的时期。纸币马克的面额从最初的10马克、100马克逐渐提高至上万马克,后来飙升至上千万马克,甚至出现了20 世纪最大面额的 100 亿马克纸币。“在1923年至1924年的高通货膨胀率期间,魏玛共和国政府被迫印制令人难以置信的2 000万和100亿马克面额的钞票。”
货币面值不断上升,而货币功能却降至最低点。由于贬值速度太快,人们将到手的马克看成是烫手的山芋,拿到手立即去消费,否则便大打折扣。“1923 年夏天,当马克一天天地贬值时——甚至在早上和下午之间——每个人都试图在收到马克后立即摆脱它。”当时人们几乎没有任何现金储备。由于发行的货币数量太多,一些企业员工要用洗衣篮领取薪水,小偷都不要钞票,而只偷洗衣篮,因为洗衣篮本身还有换东西的价值!“买一个面包或一份报纸要一背袋或一儿童车的钞票,还不够。”1923年11月底,柏林每公斤面包的价格为4.28亿马克,每公斤黄油5.6亿马克,一份报纸2亿马克,有轨电车票1.5亿马克,国内信件的邮资1亿马克。这年底,货币贬值达到难以想像的地步,焚烧一堆纸币的时间比相应能买到的木柴还要长。针对纸币泛滥和贬值,人们创造出一个特定名词“手推车通胀”,形容纸币贬值,要用手推车装满纸币进行交易。
由于货币贬值速度太快,市场上出现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比如理发用4个鸡蛋,两块煤饼换一张电影票,40个鸡蛋可办一场葬礼。“商品所有者愈来愈不肯接收纸马克,而要求用实物来交换商品。”“农民拒绝纸币马克,不肯运货进城。商人们大批关闭空无一物的铺子。”“1922年初,勉强有10%的德国人拥有最低生活费。随着通货膨胀加速,境况不断恶化。从1922年3月到1923年3月的一年间,价格有时成百倍增长。餐馆里,一瓶葡萄酒从50马克涨到5 000马克,一扎啤酒从10马克卖到500马克。柏林的地铁票涨了30倍,糖是几乎找不着的,矿泉水也休想买到。大部分家庭的餐桌上,每周只能吃一次肉。” 货币贬值愈演愈烈,“德国货币贬值最后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物价上涨,从1922年底的60%左右的世界水平,到1923年秋天,至少上升到了世界水平的110%”。
战争爆发后发行的大量纸币没有全部进入流通领域,战后纸币被大量囤积,数量巨大,难以估算。据统计,1920年底退出流通的纸币票面价值已有100亿纸马克,约占总发行量的1/7。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马克被带到了国外。隐藏的马克从国内和国外流入市场,加剧了价格的上涨。
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储蓄额下降。由于物价飞涨,货币不断迅速贬值,人们手中的货币短时间内严重缩水,于是储蓄变得毫无意义。1923年,自愿储蓄迅速减少。储蓄银行和存款银行的数据显示,许多社会阶层以前主要靠储蓄获得新资本,现在已经停止储蓄。他们收到钱就花,因为几天后这些钱就没那么值钱了。到通货膨胀后期,马克已丧失了货币信用,人们转而用外币或是购物券。“德国当通货膨胀时期之末,各地物价,多以外币计算,尤以美元为甚,若干机关,则发行货物凭证,持券人可凭券调换货物,如裸麦、大麦、煤、木料,等是,甚或电力亦在其内,此则纸币紊乱有以致之。”
4.通货膨胀中少数人渔利,大部分人贫困
通货膨胀大大降低了制造商的劳动力成本,货币价值的巨大波动很难计算生产成本和价格,也很难进行合理的生产规划。于是企业家不再改进产品和降低成本,而成为商品和外汇的投机者。一些商人利用这一时期的金融政策,利用低息贷款谋取利益。国家银行给商人发放低息贷款,商人得到贷款后迅速收购货物和不动产,以此攫取巨额利润。格林副官汉斯·格奥尔格·冯·德奥斯滕回忆:1922年2月,他利用银行给他的贷款,以400万马克(当时相当于4 500英镑)的价格,在波美拉尼亚购买了与自己房产相邻的一处庄园,当年秋天,他卖掉自己一块土豆田里不到一半的土豆,便还清了贷款。转年6月,当物价领先于马克疯狂上涨之时,他又以800万马克(当时约为5 000英镑)的价格从一位经销商那里购买了100吨玉米。一周后,在玉米还没有交货前,那位经销商以双倍价格又将这批玉米买回去,他不费吹灰之力就赚了800万马克。他说:“我用这笔钱,给新庄园的大宅添置了古董家具,买了三把枪,六套衣服,还有三双柏林最贵的鞋子,然后还在柏林玩了八天。”这并非个例,急剧的通货膨胀导致物价波动,为少数人谋取暴利创造了机会。那些生产战争物资的企业和员工,那些拥有丰富农业资源的人,能够获得超额利润。因为在战争经济中,定价政策几乎总是基于效率最低的生产者的成本。那些为战争生产的熟练工人比其他行业工人获益更多。在这场危机中,形成了一批新的资产者,另一大批人则陷入新的贫困。
货币贬值对养老金领取者的影响尤为严重。这些老人积累了毕生的收入,通常他们投资的收入是他们退休生活的保障。但是,他们购买的战争债券,因通货膨胀很快就失去了价值,而他们的养老金并未随通货膨胀而调整。对于这些人而言,失败的战争和战争结束后,世界就崩溃了。货币贬值对依靠养老金生活的老年人是灾难性的。1913 年,银行存款有60 000马克的人,退休后便能过上舒适的生活。到1923 年 4 月,这些存款已买不起一份日报。“通货膨胀影响了所有领养老金的人、把积蓄存银行的小资产阶级以及靠工资和薪金生活的人。……马克和外国货币的差价不断扩大,凡有可能弄到外币的人都去搞外币。”通货膨胀造成股价大幅下跌,不仅打击了广大中小投资者,也打击了将个人财富投资于有价证券的大资本家。一些德国城市,如美因河畔法兰克福,主要居住着“食利者”——证券持有者。这些“老”富人和战前拥有大量资本的私人银行家也是损失严重。战前德国所有抵押债款,约共计400亿马克,当通货膨胀达最高峰时,此400亿马克所值尚不及美币一分。战前德国货币流通总额,约计60亿马克,通货膨胀达最高峰时60亿马克仅能购买一盒火柴。通货膨胀时期,债务几乎都消失了,“当时已无所谓债务,耕者当年之抵押借款,今以马铃薯一袋,即足以清偿其债务。设以经济学之术语释之,则当时之债权人,可谓已遭毁灭,而债务人则脱其债务之羁绊。以投资而收取利息为生者,至此尽成穷汉”。
当时有相当一部分外国人错判了形势,认为马克将会回到1913年的平价,因此在1918年至1923年间,有100多万外国人在德国银行存款。1919至1921年间,外资在德国主要银行存款占存款总额的36%。德国央行票据和马克计价债券也有大量的外国所有权。据统计,这些外资因通货膨胀而造成的价值损失为150亿金马克,比1919至1923年间德国向盟国支付的赔款还要多。通货膨胀使这部分人的资金化为乌有。
一战时期,由于德国财政赤字不断扩大,以黄金为本位的金马克难以支撑,转而发行与黄金脱钩的纸币马克及紧急状态币。战争结束后,面临着巨额赔款和财政危机,发行国债、税收等融资手段均难以为继,扩大纸币发行成为填补财政亏空的最便利手段。随着纸币发行量不断攀升,发行数额愈来愈多,纸币面额愈来愈大,货币不断贬值,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弥漫着整个德国。1923年底进行的货币改革,阻止了纸币泛滥的狂潮,使德国的货币体系逐渐恢复到正常的轨道上。
二、魏玛时期的货币购买力
货币购买力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货币购买力是以一单位的货币能够购买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来衡量的”。也有学者认为,“货币购买力=币值/物价。……若物价指数大于币值指数,则货币购买力小,若物价指数小于币值指数,则货币购买力大”。因此,论述货币购买力必然涉及币值与物价,既要考虑单位货币能购买的商品数量,也要考虑物价变化的影响。魏玛时期经济可分为三个时期,从1918年一战结束到1923年11月货币改革为第一阶段,1923年11月货币改革到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为第二阶段,1929年到1933年魏玛共和国结束为第三阶段。以下笔者从单位货币购买商品数量变化探讨货币购买力,并根据三个不同时期民众收入,分析其手中货币购买力的变化。
1.魏玛初期混乱的货币市场与疲软的货币购买力
一战结束后,“至1923年之末,经政府许可发行之货币流通额,已达5 180 000万万亿马克之惊人巨数。至其他杂色货币,从未加以统计,尤不知其究有若干,当时情形诚可谓凌乱不堪者矣”。历史经验表明,大量发行纸币,必然引起货币购买力的下降,但这种下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各种商品服务或生产资源兑换成货币的程度而有所不同。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意味着“货币单位购买力的下降”。随着纸币数量不断增多,货币面值不断加大,而货币却在不断贬值,货币购买力日益疲软。有学者研究,自一战爆发以来,生活费用上涨了近12倍(相比之下,美国为3倍,英国近4倍,法国为7倍)。当初食品开支占家庭预算的一半,但现在任何家庭的收入都有近3/4用于购买食品。在1919年4月,德国一个四口之家每周在食品上的花费约60马克,到1920年9月需要花费约198马克,到这年11月上涨到230马克,某些食品,如猪油,火腿,茶叶和鸡蛋的价格上涨到一战前的30—40倍。物价上涨是总趋势。
据一战前的1913年和战后1923年4月间德国主要物品价格统计,以日常生活中民众消费量最大的面包、鸡蛋和牛奶为例。1913年每磅面包价格为0.45马克,每个鸡蛋0.06马克,每公升牛奶0.2马克。10年后的1923年4月,每磅面包价格上涨到900马克,每个鸡蛋370马克,每公升牛奶960马克。 据此对一战前后德国马克的货币购买力进行比较:战前1马克可购买约2.22镑面包,或16.66个鸡蛋,或5公升牛奶;到1923年初期,1马克仅能购买约0.001个面包,或0.003个鸡蛋,或是0.001升牛奶——1马克购买的食品已不足以塞牙缝了。1923年下半年,货币在民众手中几成废纸。“据官方统计,和战前时期(1913至1914年)相比较,9月3日的生活费用——食品、住房、照明、取暖和衣服,已增加1 845 261倍,在9月下半月,又增加4倍——和8月下半月相比较,几乎增加了28倍。1923年10月里,取暖和照明的费用已增加(和1913至1914年的水平相比较)5 715 000倍。住房——54 000 000倍,衣服——6 160 000倍,食品——4 301 000倍。坐一趟电车得花10万马克。美元成为价值的真正尺度。工人的工资还未到手就已经贬值了。实际工资在日益下降。”货币流通量不断增加的同时,货币相对于商品的价值相对减少,两者的通货膨胀效应相辅相成。据德国1923年《国民经济和统计年鉴》,1922年1月,柏林凭票供应的1 000克黑麦面包价格为3.91马克,无票价格7.48马克。凭票供应的小麦面包5马克,无票14马克。至12月,凭票供应的黑麦面包价格为153.69马克,无票363.70马克。而小麦面包的价格有票的涨至200马克,无票546马克。一年时间,平价供应的黑麦面包价格上涨了约39倍,而异价的黑麦面包价格上涨了约48倍。平价小麦面包一年上涨了40倍,异价略低,也达到39倍。主要食品的价格大幅度上涨大大提高了民众的生活成本,对低收入劳动者或无收入来源的人来说,无疑严重降低其购买力。
在物价疯涨的同时,民众的收入有何变化?据不完全的统计,1920年德国一些行业劳动者的收入比1914年还是有所提高。
据德国符腾堡州统计,1914年1月和1922年10月期间建筑、金属、木材、纺织品几个行业的工业小时工资:1914年1月,建筑业每小时工资0.64马克,金属业0.60马克,木材业0.62马克,纺织业0.60马克;至1922年10月底,建筑业工资上涨为每小时120马克,金属业98.5马克,木材业98马克,纺织业93马克。几个行业工资上涨的幅度均超过150倍。建筑业上涨的幅度最高,达到187.5倍。从数据上看,一战后劳动者的工资收入确有提升,且幅度不小,但这并非意味着劳动者购买力的上升。“1922年,劳动平均实在工资以货币工资可购买的商品与劳役的标准来估量,仅达1913年之水准百分之七十五,这个百分数是不甚高的。1923年仅达到1913年之百分之六十五。有些劳动阶级还有更惨的,较之这个平均数还低,所以计算当时一般劳动者的生活程度,极难达到适当生活费之一半。”收入低微使民众购买力更低,“工人们为了买一磅人造黄油必须干九至十个小时的活,而一磅黄油的价格则相当于好几天的劳动报酬,一双靴子的价钱相当于六个星期的工资,一套衣服的价钱则相当于二十个星期的工资”。
据德国1925年《国家与统计》公布的数字,1913年和1923年8个行业的平均周工资率:1913年当时熟练工的平均周工资为35.02马克,不熟练工为24.31马克;至1922年4月,熟练工的周工资达889马克,不熟练工802马克——熟练工的收入上涨了约25倍,非熟练工上涨了约32倍——非熟练工的收入上涨幅度更大,熟练工与非熟练工收入的差距在缩小。进入1923年6月,熟练工周工资为246千马克,货币单位用马克已难以计算,改用以千马克为单位;10月熟练工周工资骤升至244十亿马克,11月飙升至令人难以置信的16万亿马克。尽管工资上涨的频率很高,涨幅也不小,但相比于几乎日日更新的物价,工资上涨的速度和幅度仍跟不上物价。
有针对首都柏林1922年一年期间的调查,一个有两个孩子家庭每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开支,1922年1月食物开支花费257马克,住房11马克,取暖和照明43马克。加上服装等其他费用,每周开支548马克。到1922年12月,食物开支上涨至8 154马克,住房193马克,取暖和照明2 084马克,外加服装及其他费用每周开支共24 994马克。按此估算,仅1922年一年,一个普通家庭生活成本便增加了45.6倍,生活成本增长之快,超出了很多家庭的承受能力。
这一时期收入调整的幅度有所不同,为了弥补通货膨胀,之前收入较低人群的工资涨幅高于收入较高的人群。与收入较低的人群相比,收入较高人群受通货膨胀的损失更大。1918年,高级官员的实际收入仅是战前的一半。战争期间,实际工资最初下降,后来又小幅上升。但是工资下降主要是在与战争无直接联系的工业中,而战争经济所需的那些金属加工、机械工程、化学和电气领域显示出较快增长速度。最重要的是,企业家的利润大大增加,并加剧了不平等的印象。部分工业为节省劳动力和原材料,减少了战前工厂数量的一半,棉花、玻璃、制鞋和肥皂行业受到的打击尤其严重。战前1 700家棉纺和织造厂中,1918年只有70家工厂还在运转。1918年8月符腾堡战争部的报告表明,机器、军火、糖、烟草、炼铁厂和煤矿、食品加工厂等行业大公司获得巨额利润,这些公司获得难以置信的高额股息和其他红利,而这些红利通常是以隐秘形式发放的。再加上这些企业往往以普遍涨价为由提高产品价格,造成了恶劣的后果,为此工人们总是要求提高工资。
2.地产抵押马克与货币购买力回升
1923年11月推行货币改革,发行地产抵押马克,第二年又发行帝国马克,地产抵押马克的过渡和帝国马克的发行,使德国的货币体系逐渐回归到正常。德国人重新恢复了对马克货币的信心。经历了战后通货膨胀的痛苦挣扎,1924年后,德国逐步进入经济恢复发展时期,逐渐摆脱恶性通货膨胀。从1924到1929年,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为7.9%,整个经济的年增长率约为4%。随着德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民众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升,货币购买力也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状态,“1928年,德国国民收入估计接近于一百八十亿美元,而1913年是一百二十亿美元。按人口计算,每人平均收入由一百七十八美元上升到二百七十九美元”。有学者甚至认为,这段时期德国经济的发展是整个世界经济史中最壮观的一次经济复兴。
随着经济的复苏,这一时期市场物价已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据统计,1925至1929年期间,以面包、牛肉、蛋、牛奶为例,1925年每公斤价格面粉和面包0.6马克,牛肉2.27马克,蛋0.15马克,牛奶及奶制品0.26马克。1929年,每公斤面粉和面包0.63马克,牛肉2.36马克,蛋0.16马克,牛奶及奶制品0.24马克。这一时期的物价基本稳定,没有大的波动,稍有浮动也是正常的,可以忽略不计。这几种商品是德国民众日常生活中最基本,消耗量最大的食品。这意味着这段时间食品供应充足,民众基本生活需求是有保障的。
1924至1929年之间,民众工资收入增长迅速,普遍超过了工业产出的增长率。有学者认为,在1924年至1928年底的五年中,估计德国人的货币财富增长速度是前所未有的。统计资料显示,“从1925年开始,工人阶级的工资也逐步出现增长,他们又回到了1913年的生活水平上”。 随着货币市场的稳定,虽然无法绝对确定工人的平均收入增长是否高于其他社会阶层,或大于国民总收入,但总的来说,可以说,货币稳定后德国经济进步给工人阶级带来了实质性的好处。民众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1925到1929年间,家家户户的肉食消费量都在上升”。
据德国1925至1929年对金属制品、化学、纺织、皮革加工、木材、印刷、建筑、铁路、邮政、航运等11个行业工人年均收入的统计,收入最低的是纺织业,最高的是铁路业。1925年纺织工人年均收入1 240马克,铁路工人2 678马克。1929年,纺织工人收入为1 570马克,铁路工人增加到3 244马克,5年间,纺织业的年工资增加了330马克,若以1925年为基数100计算,工资增长了26%左右。铁路行业同一时段内工资增长了566马克,工资增幅在21%左右。1925年11个行业的平均收入为2 047马克,1929年的平均收入为2 515马克。平均增加了468马克,增幅为23%左右。可见,各行业总体收入增幅在20%以上。
另一份涉及大部分行业的统计, 1925年收入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年收入低于1 000马克是农林渔业和家庭服务行业,高于2 000马克的是采矿和交通业,处于两者之间的是工业和手工业、商业、银行等。1925年各行业年平均收入为1 649马克。原因是家庭服务和农林渔业的低水平拉低了整个社会的平均收入水平,这或许更接近客观实际。而1929年社会平均收入增长到2 080马克,5年间大致增加了近431马克,增长了约26%。总体而言,20世纪20年代德国工资水平略高于战前工资水平。有统计表明,收入较高的金属行业,从1913年到1929年名义上熟练工人工资约增加了50%,非熟练工人约增加了75%。与此同时,生活成本与1913年相比增长了44%,因此实际工资增长仍然微不足道。
综合上述物价与收入的情况,再对这一时期德国马克的购买力作进一步分析。选择民众日常生活消费最主要的面粉、土豆、猪肉、鸡蛋、牛奶等食品,可作一比较。1925年,1马克可购买约1.67公斤面粉或面包,或是9.09公斤土豆,或是0.40公斤猪肉,或是6.67公斤鸡蛋,或是3.85公斤牛奶或是奶制品。1929年,1马克可购买约1.59公斤面粉或面包,或是8.33公斤土豆,或是0.38公斤猪肉,或是6.25公斤鸡蛋,或是4.17公斤牛奶或是奶制品。两相比较,物价总体是稳中有升,同一货币单位购买商品的数量有所减少。在上述主要商品中,只有购买牛奶或是奶制品的数量有所增加。而与战前马克的货币购买力作比较:1914年期间,1马克可购买约2.22镑面包,或是16.66个鸡蛋,或是33.33磅马铃薯,或是5公升牛奶。1929年1马克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力略低于战前水平,或者说恢复到接近于战前的水平。
但这是否意味着民众生活水平下降或是购买力降低?还需进一步分析同一时期收入水平变化的情况。
前述1925年德国各行业收入年均约为1 649马克,折合约为每月收入137.42马克。以这一收入水平每月可购229公斤面粉或面包,或是1 249.09公斤土豆,或是55.19公斤猪肉,或是916.13公斤鸡蛋,或是528.54公斤牛奶或奶制品。1929年各行业收入年均约为2 080马克,折合约为每月收入为173.33马克。购买上述同样的商品,以这一收入水平每月可购275.13公斤面粉或面包,或是1 444.42公斤土豆,或是66.41公斤猪肉,或是1 083.31公斤鸡蛋,或是722.21公斤牛奶或奶制品。两相比较,尽管物价有所波动,但收入增长的幅度高于物价上涨的速度,这意味着,尽管每一货币单位的购买力有所减少,但民众购买力有所提高。
3.世界经济危机与纸币贬值
20世纪20年代后期,魏玛共和国相对稳定的经济发展进程刚起步不久,便在世界经济危机狂潮之下嘎然而止,大批企业倒闭,失业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在1928年到1932年期间,德国出口从123亿帝国马克下降到57亿帝国马克。后果是大量关闭工厂和解雇。1932年德国的失业率达到30.8%,这和1928年所谓‘魏玛黄金年代最后一年的7%失业率相比真有天壤之别。”世界经济危机期间,德国失业率达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程度,从1929年9月到1932年初,失业人数从160万上升至610万。1932年2月,大规模失业达到顶峰:登记的失业人数为612.8万。实际的失业人数可能还要高得多。在经济衰落,失业大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市场物价也在发生着变动。
仍以面粉、牛肉、蛋、牛奶几项食品为例,据统计,1929年每公斤面粉和面包0.63马克,牛肉2.61马克,蛋0.16马克,牛奶及奶制品0.24马克。1933年面粉和面包每公斤0.54马克,牛肉1.52马克,蛋0.10马克,牛奶及奶制品0.15马克。统计表明,1929年以降,基本日常生活食品的价格几年间皆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而在收入方面,严重的经济危机导致失业率急剧攀升,市场需求萎缩,商品价格一路走低,大部分人的收入也大为缩水,民众的购买力下降。据统计,德国各行业收入普遍呈下降趋势,过去收入最高的铁路部门,1931年年收入2 998马克,已跌破3 000,比上年减少收入266马克,减幅约为8.15%。至1933年,收入降至2 610马克,比1930年降低了约20.04%。收入最低的纺织业,1931年收入为1 493马克,比上年减少收入103马克,减幅约为6.45%。至1933年则更减少了323马克,比1930年降低了约20.23%。其他行业年收入减幅大致100~200马克。
统计表明,至1933年,收入最低的农林渔业和家庭服务业年收入仅为954马克,采矿、盐业和交通业仍维持在年收入2 000马克以上,处于两者之间的是工业、手工业和商业、银行等。收入最高的交通业由1930年至1933年几年间,年收入减少了569马克,降幅约为19.07%,收入最低的农林渔业同期减少了355马克,减幅约为27.12%。由此看来,收入低的行业虽减少的绝对数额少,但减幅的百分比却更高。换言之,经济危机造成的经济衰退,收入减少,低收入群体所受的影响更大。有学者认为,1929年至1932年间,实际工资下降了16%。公务员不必担心失业,但他们的工资尤其受到危机和政府政策的影响,在大萧条时期实际下降了25%~28%。
这一时期货币的购买力是升还是降,可结合物价和收入变化进行分析。
仍以上述德国民众日常生活消费最主要的面粉、土豆、猪肉、鸡蛋、牛奶等食品为例,1929年后,大部分商品的价格呈下降趋势。据当时的物价折算:1930年,1马克可购买约1.47公斤面粉或面包,或是10公斤土豆,或是0.43公斤猪肉,或是7.69公斤鸡蛋,或是5公斤牛奶或是奶制品。1933年,1马克可购买1.85公斤面粉或面包,或是1.45公斤土豆,或是0.66公斤猪肉,或是10公斤鸡蛋,或是6.67公斤牛奶或是奶制品。从数据上看,随着物价的逐年下降,同一货币单位的购买力有所提升,1马克可购买的日常生活食品,1930年后有所增加。其中例外的是土豆,由于1930年后土豆价格的大幅上涨,马克对土豆的购买力大幅降低。原因一是土豆大量减产,不能满足市场之需。土豆容易被擦伤,在冬天很难储存,寒冬毁坏了德国近一半的冬季马铃薯作物。另一方面因德国市场土豆短缺,通过进口来满足市场需要,以致造成物价上涨。土豆是德国民众最大众化、消费量最多的食品,日常生活中几乎不可一日或缺,而其价格成倍的大幅上扬,对于民众日常生活的影响显然不可小觑。
这一时期大部分食品价格的下降,是否意味着货币购买力的加强或是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显然单纯看物价还不能得出结论,还需结合民众收入来分析。
据前述德国各行业收入的情况,1930年德国各行业收入年均约为2 072.67马克,折合每月收入约为172.72马克。以这一收入水平每月可购254公斤面粉或面包,或是1 727.2公斤土豆,或是75.1公斤猪肉,或是1 368.62公斤鸡蛋,或是863.6公斤牛奶或奶制品。1933年德国各行业收入年均约为1 615.33马克,折合每月收入约为134.61马克。以这一收入水平每月可购249.28公斤面粉或面包,或是195.09公斤土豆,或是88.56公斤猪肉,或是1 346.1公斤鸡蛋,或是897.4公斤牛奶或奶制品。
1933年比1930年各行业收入降低了约22%,而物价的降幅更大,前述这一时期物价变动的情况表明,大部分食品物价下降了40%左右。就上述结果而言,两相比较,30年代经济危机时期,物价下跌,民众收入减少,对于即便是没有失业还能有一份工作的德国民众来说,手中货币购买日常生活食品的数量在不断减少。尽管在理论上单位货币的购买力有所提升,但对于巨大的失业人口而言,这些只能是画饼充饥。
另从个案的材料也能管中窥豹,了解30年代初期德国民众收入及购买力。1932年,柏林A.E.G.工厂一位电力工人,一周工作40小时,平均月收入121.60马克,扣除社会和医疗保险后纯收入109.56马克,房租、煤气、用电等各项日常开支合计45.30马克,用于购买食品46.26马克,每人每天可消费1.49马克。这个普通的产业工人四口之家,除去各项日常开支后,仅有不足一半的收入用于购买日常生活食品,约占42%,按恩格尔系数原理,用于购买生存性食物的支出,在家庭或个人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为40%~50%时,生活水平为小康。以这一标准来衡量,这样的收入状况大致可维持一个不太富裕家庭的温饱。按当时的物价,每人每天1.49马克的消费水平,可购买约1.61公斤面粉或面包,或1.22公斤土豆,或0.68公斤猪肉,或6.25公斤牛奶或奶制品。这样的购买力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水平。
三、纸币通货膨胀和马克国际汇率
德国自统一后,推行以黄金为本位的金马克,一度黄金储备雄厚,马克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德国元气大伤,不仅黄金储备消耗殆尽,随着纸币大量发行,货币含金量不断被稀释,马克持续不断地贬值,其贬值的速度创造了德国历史的奇迹。美元与马克的兑换率,从1914年7月1美元兑换4.2马克,1919年7月为14马克,1922年7月为493.2马克,1923年7月为353 412.0马克,1923年11月15日达到历史最高值,1美元可兑换4.2万亿马克。德国货币与国际其他货币的汇率创下世界纪录。
据帝国统计局统计,战争初期,1914至1915年,马克与美元的兑换率稍有浮动,但变化不大,维持在1美元兑换4—5马克之间,还属正常波动。1916年马克与美元的兑换率突破5,最高时接近5.8。1917—1918年波动幅度加大,在6—7马克之间振荡。战争结束后,从1919年开始,马克与美元的汇率出现成倍的波动,由个位数发展到十位数,1921年9月突破百位数,达到104.91。1922年8月突破千位数,达到1 134.56。1923年1月飙升至万位数以上,6月突破十万,8月至百万,10月突破百亿,最后飙升至天文数字的万亿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实际这时纸币马克兑美元的汇率,仅停留在纸面上的数字,没有实际意义。到1923年末,纸币泛滥已失控,在国际货币市场上,马克的汇率不断升高,在德国的外国人突然发现自己拥有巨大的优势。拥有美元或英镑的人,可以把美元或英镑兑换成数亿万马克,买那些普通德国人买不起的东西。部分外国资本趁虚而入,进入德国获取财富。有报导说美国的富豪到德国以极低的价格购买城堡、别墅,由此加剧了市场的混乱。
第一次世界大战,几乎是德国马克在国际货币市场上的分水岭,“1913年,一战爆发前夕,德国马克、英国先令、法国法郎和意大利里拉的价值几乎相同,其中任意一种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均是1∶4—1∶5。但到了1923年年末,无论是1先令、1法郎或1里拉都可以兑换高达1万亿德国马克,实际上,当时不会有人再愿意用任何东西去兑换德国马克”。德国马克的贬值与一战的进程几乎是同步的,“在一战期间,1914—1918德国马克的外汇价值几乎腰斩,到了1919年8月又再次跌去一半,从1914—1920年年初,尽管生活成本上涨了约9倍。德国马克的海外购买力却只剩下了原来的四十分之一”。
统计表明,随着纸币的发行量不断增加,德国马克对美元和欧洲主要货币的汇率从1920年起便脱离了正常轨道,1920年初,美元与马克的汇率为103.65,英镑349.65,法郞713.60,里拉584.40。到1921年10月15日,美元上升至149.60,英镑576.40,法郞1 083.90,里拉594.45。在不到两年左右时间,马克与美元和欧洲几种主要货币汇率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大部分提高了50%以上。汇率不断升高,德国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地位必然不断降低。这让德国人痛苦地意识到,他们自己的国家是十分贫穷的。
结语:有待研究的问题
魏玛政府接手的是战败后千疮百孔的德国,战争赔款和战胜国对德国的掠夺和限制,无疑是造成魏玛初期财政赤字的重要原因。魏玛政府大量印发纸币不仅未能解决财政危机,反而造成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货币购买力日益疲软,那么,魏玛政府为何选择如此下策?是国际环境所逼,还是自己有意而为?这种无节制的滥发货币不啻于饮鸩止渴,魏玛政府无能到如此境地,究竟为何?德国货币维持金本位制已经没有可能,既然1923年底的货币改革发行地产抵押马克获得成功,那么,有没有可能早两年以此制止通货膨胀?
1923年11月实施货币改革,使德国人重新恢复了对马克货币的信心,货币购买力也逐渐回暖。德国出现了历史上受到称誉的“金色二十年代”。这一时期尽管物价仍在上涨,但民众收入增长的幅度略高于物价上涨的速度,虽每一货币单位的购买力有所减少,而这一时期民众的购买力有所提高。众所周知,这个阶段也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那么,德国货币改革的成功是否也有赖于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国际市场的繁荣?换言之,没有外部环境的好转,德国是否可能摆脱金融危机?
恶性通货膨胀货币大幅贬值,使中产阶级及其大部分民众的财产化为乌有,生活水准大幅下降,以至缺乏基本保障,因此最容易导致政府垮台。而魏玛政府即使在货币混乱的最严重时期也没有被推翻。尽管希特勒的纳粹运动是在1920年开始的,但是他掌握政权是在1933年。魏玛时期货币发行的数量和货币的面额之大创下世界记录,但是,魏玛政府依然比较稳固,匪夷所思,原因何在?
1871年德国统一后,一度黄金储备雄厚,马克在国际货币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战后赔款,使德国无力保持金本位,随之滥发纸币。1923年底的货币改革,最主要的举措是以地产作为货币价值的保证。德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土地产权并非全部国有,那么土地抵押的来源是国家控制的土地吗?德国大概是资本主义世界第一个打破不以黄金储备为货币发行保证的国家,以地产抵押既要获得国内认可,也要得到国际信任,其中的问题如何解释?似乎未见专题研究。
本文专述魏玛时期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的严重程度,对由此产生货币购买力问题略加分析,希望有志者深入研究,虚弱的魏玛共和国何以度过1923年的危机,使德国不仅摆脱了恶性通货膨胀,转而进入经济发展的轨道。
本文作者周建明,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广西桂林 541001
(责任编辑 任世江)
* 本文系中国钱币学会2022年度立项课题“纸币与通货膨胀:魏玛共和国时期货币购买力研究”(202218)前期成果。
Steve Waugh, John Wright, Weimar and Nazi Germany 1918-1939, London: Hachette UK Company 2016; Eric Wilmot, Weimar and Nazi Germany, Walton-on-Thames Surrey: Thomas Nelson & Sons Ltd., 1997; Gerhard Schulz, Deutsche Geschichte, Bd. 10: Deutschland seit dem Ersten Weltkrieg 1918-1945, G?ttingen: VR kleine Vandenhoeck Reihe, 1983; Gerald D. Feldman, The Great Disorder Politics, Economics, and Society in the German Inflation, 1914-1924,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Hagen Schulze, Weimar Deutschland 1917-1933, Berlin: Siedler Verlag, 1982; Frank D. Graham, Exchange, Prices, and Production in Hyper-Inflation: Germany, 1920-1923,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7.
邢来顺、李富森:《论魏玛德国的经济》,《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3期;陈从阳:《相对稳定时期的魏玛共和国经济略论》,《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年5期。
Rentenmark有多种译法,如地租马克、养老金马克、地产抵押马克等。为论述方便、前后一致,本文统一用“地产抵押马克”表示。
Friedrich Lütge, Deutsche Sozial-und Wirtschaftsgeschichte: Ein überblick, Berlin, G?ttingen, Heidelberg: Springer-Verlag, 1960, p. 461.
Constantino Bresciani-Turroni, The Economics of Inflation: A Study of Currency Depreciation in Post-war Germany, First published by Universita Bocconi in 1931, Printed in great Britain by John Dickens & Co Ltd (Northampton), Third Impression 1968, p. 23.
Gerald D. Feldman, The Great Disorder Politics, Economics, and Society in the German Inflation, 1914-1924, p. 33.
Andrea Sommariva, Giuseppe Tullio, German Macroeconomic History 1880-1979: A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Economic Policy on Inflation, Currency Depreciation and Growth,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7, p. 123.
卡尔·哈达赫:《二十世纪德国经济史》,扬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1页。
Andrea Sommariva, Giuseppe Tullio, German Macroeconomic History 1880-1979: A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Economic Policy on Inflation, Currency Depreciation and Growth, p. 124.
Hans-Joachim Braun, The German Econom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3, p. 39.
Constantino Bresciani-Turroni, The Economics of Inflation: A Study of Currency Depreciation in Post-war Germany, p. 342-343.
Frank D. Graham, Exchange, Prices, and Production in Hyper-Inflation: Germany, 1920-1923, p. 7.
卡尔·哈达赫:《二十世纪德国经济史》,扬绪译,第11页。
伍德华·罗斯:《通货膨胀问题之研究》,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民国西学要籍汉译文献·经济学(第三辑),吴宗焘、张钊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第43页。
Gerald D. Feldman, The Great Disorder Politics, Economics, and Society in the German Inflation, 1914-1924, p. 217.
里昂耐尔·理查尔:《魏玛时期的德国》,李末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第 73页。
Friedrich Lütge, Deutsche Sozial-und Wirtschaftsgeschichte: Ein überblick, p. 476-477.
Constantino Bresciani-Turroni, The Economics of Inflation: A Study of Currency Depreciation in Post-war Germany, p. 344.
伍德华·罗斯:《通货膨胀问题之研究》,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民国西学要籍汉译文献·经济学(第三辑),吴宗焘、张钊译,第43页。
Andrea Sommariva, Giuseppe Tullio, German Macroeconomic History 1880-1979: A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Economic Policy on Inflation, Currency Depreciation and Growth, p. 129-130.
Constantino Bresciani-Turroni, The Economics of Inflation: A Study of Currency Depreciation in Post-war Germany, p. 343-344.
卡尔·哈达赫:《二十世纪德国经济史》,扬绪译,第30—31页。
安格尔:《德国经济之复兴》,黄菩生译,上海:民智书局,1931年,第24页。
Steve Waugh, John Wright, Weimar and Nazi Germany 1918-1939, p. 19.
Friedrich Lütge, Deutsche Sozial-und Wirtschaftsgeschichte: Ein überblick, p. 477-478.
Constantino Bresciani-Turroni, The Economics of Inflation: A Study of Currency Depreciation in Post-war Germany, p. 354.
Constantino Bresciani-Turroni, The Economics of Inflation: A Study of Currency Depreciation in Post-war Germany, p. 348-349.
Constantino Bresciani-Turroni, The Economics of Inflation: A Study of Currency Depreciation in Post-war Germany, p. 339.
马修·休兹、克里斯·曼:《希特勒的纳粹德国第三帝国社会生活史》,于仓和译,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8年,第28页。
Constantino Bresciani-Turroni, The Economics of Inflation: A Study of Currency Depreciation in Post-war Germany, p. 166.
Constantino Bresciani-Turroni, The Economics of Inflation: A Study of Currency Depreciation in Post-war Germany, p. 25.
Steve Waugh, John Wright, Weimar and Nazi Germany 1918-1939, p. 17.
亚当·弗格森:《当货币死亡:魏玛德国赤字开支、货币贬值和恶性通货膨胀的噩梦》,梁金柱译,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年,第1页。
Hans-Joachim Braun, The German Econom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p. 39.
М. И奥尔路娃:《1923年的德国》,虎溪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年,第54、61页。
里昂耐尔·理查尔:《魏玛时期的德国》,李末译,第70页。
Constantino Bresciani-Turroni, The Economics of Inflation: A Study of Currency Depreciation in Post-war Germany, p. 143.
Constantino Bresciani-Turroni, The Economics of Inflation: A Study of Currency Depreciation in Post-war Germany, p. 166.
Constantino Bresciani-Turroni, The Economics of Inflation: A Study of Currency Depreciation in Post-war Germany, p. 221.
伍德华·罗斯:《通货膨胀问题之研究》,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民国西学要籍汉译文献·经济学(第三辑),吴宗焘、张钊译,第47页。
Constantino Bresciani-Turroni, The Economics of Inflation: A Study of Currency Depreciation in Post-war Germany, p. 220.
亚当·弗格森:《当货币死亡:魏玛德国赤字开支、货币贬值和恶性通货膨胀的噩梦》,梁金柱译,第116页。
Gerald D. Feldman, The Great Disorder Politics, Economics, and Society in the German Inflation, 1914-1924, p. 54.
Andreas Wirsching, Deutsche Geschichte im 20. Jahrhundert, München: C. H. Beck Verlag, 2001, p. 19.
Manfred Mai, Deutsche Geschichte, Weinheim und Basel: Beltz Verlag, 2009, p. 233.
Hans-Joachim Braun, The German Econom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pp. 39-40.
卡尔·迪特利希·埃尔德曼:《德意志史》第四卷上册,高年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55页。
Constantino Bresciani-Turroni, The Economics of Inflation: A Study of Currency Depreciation in Post-war Germany, p. 298.
伍德华·罗斯:《通货膨胀问题之研究》,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民国西学要籍汉译文献·经济学(第三辑),吴宗焘、张钊译,第45页。
Carl-Ludwig Holtfrerich, “The German Inflation 1914-1923”, Atlantic Economic Journal, Sept. 1988, Vol. XVI, No. 3, p. 52.
凯恩斯:《货币论》,邓传军、刘志军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3页。
李葆江:《论货币价值与货币购买力》,《商学研究》1941年1期,第11页。
伍德华·罗斯:《通货膨胀问题之研究》,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民国西学要籍汉译文献·经济学(第三辑),吴宗焘、张钊译,第43—45页。
Constantino Bresciani-Turroni, The Economics of Inflation: A Study of Currency Depreciation in Post-war Germany, p. 39.
Gerald D. Feldman, The Great Disorder Politics, Economics, and Society in the German Inflation, 1914-1924, p. 52.
亚当·弗格森:《当货币死亡:魏玛德国赤字开支、货币贬值和恶性通货膨胀的噩梦》,梁金柱译,第30—31页。
М. И奥尔路娃:《1923年的德国》,虎溪译,第16页注释④。
М. И奥尔路娃:《1923年的德国》,虎溪译,第54—55页。
Friedrich Lütge, Deutsche Sozial-und Wirtschaftsgeschichte: Ein überblick, p. 542.
Gerald D. Feldman, The Great Disorder Politics, Economics, and Society in the German Inflation, 1914-1924, p. 622.
Gerald D. Feldman, The Great Disorder Politics, Economics, and Society in the German Inflation, 1914-1924, p. 612.
安格尔:《德国经济之复兴》,黄菩生译,第254—255页。
科佩尔·S.平森:《德国近现代史》下,范德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594页。
Gerhard Bry assisted by Charlotte Boschan, Wages in Germany 1871-1945,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0, p. 84.
Gerald D. Feldman, The Great Disorder Politics, Economics, and Society in the German Inflation, 1914-1924, p. 623.
Hans-Joachim Braun, The German Econom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p. 41.
Martin Vogt eds., Deutsche Geschichte Von den Anf?ngen bis zur Wiedervereinigung, Stuttgart: J. B. Metzlersche Verlagsbuchhandlung, 1991, p. 560.
Gerald D. Feldman, The Great Disorder Politics, Economics, and Society in the German Inflation, 1914-1924, p. 78-79.
Hans-Joachim Braun, The German Econom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p. 46.
科佩尔·S.平森:《德国近现代史》下,范德一译,第598页。
Dr. Dr. H. C. Walther G. Hoffmann, Das Wachstum Der Deutschen Wirtschaft Seit Der Mitte Des 19. Jahrhunderts, Berlin, Heidelberg,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65, Tabelle 141, S. 580-581; Tabelle 142, S. 586-587.
Hans-Joachim Braun, The German Econom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p. 52.
Frank D. Graham, Exchange, Prices, and Production in Hyper-Inflation: Germany, 1920-1923, p. 243.
里昂耐尔·理查尔:《魏玛时期的德国》,李末译,第81页。
Constantino Bresciani-Turroni, The Economics of Inflation: A Study of Currency Depreciation in Post-war Germany, p. 397.
里昂耐尔·理查尔:《魏玛时期的德国》,李末译,第156页。
Dr. Dr. H. C. Walther G. Hoffmann, Das Wachstum Der Deutschen Wirtschaft Seit Der Mitte Des 19. Jahrhunderts, Tabelle 108, S. 470-471; Tabelle 110, S. 475.
Dr. Dr. H. C. Walther G. Hoffmann, Das Wachstum Der Deutschen Wirtschaft Seit Der Mitte Des 19. Jahrhunderts, Tabelle 119, S. 494-495.
Gerhard Schulz. Deutsche Geschichte, Bd. 10: Deutschland seit dem Ersten Weltkrieg 1918-1945, p. 65.
卡尔·哈达赫:《二十世纪德国经济史》,扬绪译,第43页。
Rüdiger Proske, Die Deutsche Geschichte: Band 3 1756-1944, Augsburg: Verlagsgruppe Weltbild, 2001, p. 448、450.
Dr. Dr. H. C. Walther G. Hoffmann, Das Wachstum Der Deutschen Wirtschaft Seit Der Mitte Des 19. Jahrhunderts, Tabelle 141, S. 580-581; Tabelle 142, S. 586-587.
Dr. Dr. H. C. Walther G. Hoffmann, Das Wachstum Der Deutschen Wirtschaft Seit Der Mitte Des 19. Jahrhunderts, Tabelle 108, S. 470-471, 475.
Dr. Dr. H. C. Walther G. Hoffmann, Das Wachstum Der Deutschen Wirtschaft Seit Der Mitte Des 19. Jahrhunderts, Tabelle 119, S. 494-495.
Hans-Joachim Braun, The German Econom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p. 67.
Roger Chickering, Imperial Germany and the Great War, 1914-191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 p. 569.
里昂耐尔·理查尔:《魏玛时期的德国》,李末译,第226页。
Gordona. Craig, Oxford History of Modem Europ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p. 450.
Gerald D. Feldman, The Great Disorder Politics, Economics, and Society in the German Inflation, 1914-1924, p. 5.
亚当·弗格森:《当货币死亡:魏玛德国赤字开支、货币贬值和恶性通货膨胀的噩梦》,梁金柱译,第1页。
Gerald D. Feldman, The Great Disorder Politics, Economics, and Society in the German Inflation, 1914-1924, p. 394.
Bernd Widdig, Culture and Inflation in Weimar Germany, London, Engla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p.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