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休闲农业特色化发展策略研究
2024-06-28祖鹏
收稿日期:2024-01-18
基金项目:2022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资源禀赋视角下湖南休闲农业转型升级发展对策研究”(22C1458)。
作者简介:祖鹏(1979—),男,湖南长沙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休闲农业。
摘 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湖南省休闲农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依托自身的资源禀赋,湖南省成功打造了特色小镇、现代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和家庭农场等多元化休闲农业业态,有效促进了农民就业。然而,湖南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规划不完善、产品同质化和品牌意识不足等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提出强化农耕特色、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制度标准、加强员工培训、采用现代营销策略、强化数字技术的应用一系列策略,旨在推动湖南省休闲农业的特色化和差异化,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为地方经济的全面繁荣作出贡献。
关键词:湖南省;休闲农业;特色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4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2095–3305(2024)03–00-03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人们对优质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不断升级。在这一背景下,融合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以及康养和旅游等领域的休闲农业作为一种现代新兴业态应时而生,为游客带来了身心的全面放松。休闲农业不仅丰富了民众生活,而且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1]。中国的休闲农业源起于四川,然后在湖南省得以进一步发展。湖南省通过建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示范县、点和村,有效促进了近百万农民就业。尽管湖南的休闲农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其发展模式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资源利用效率低、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定位雷同,导致经营效益不高和增长动力不足[2]。休闲农业是农业、文化与旅游等产业融合的产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显得尤为关键。这不仅能显著提高休闲农业的产业价值,还对解决当前湖南省休闲农业问题具有决定性作用[3]。通过实施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策略,促进湖南省的休闲农业可持续、高质量地发展。
1 湖南休闲农业特色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1.1 湖南休闲农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湖南省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化的地形地貌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张家界的奇特地形、湘西的喀斯特地貌、岳阳的洞庭湖以及郴州的东江湖等自然景观和湿地,加之其茂密的森林,已成为吸引众多游客的乡村休闲目的地。湖南省不但以绮丽的“潇湘”山水闻名,而且是农业大省,具有深厚的农耕历史。紫鹊界、灵渠等农业文化遗产显现了湖南省农业的独特之处和优势,不仅反映了其辉煌的农业历史,也为现代休闲农业提供了独特的体验资源。湖南省的水稻、油菜、茶叶、柑橘等农作物种植广泛,为休闲农业带来了丰富的农业体验。湖湘文化的地域特色,如湘绣、湘菜、湘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名人和红色旅游资源,为休闲农业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
涵[3-5]。这些文化元素不仅使游客能够享受自然之美,还能深度体验和了解湖南的地方文化与历史,从而提高了休闲农业的竞争力。
1.2 湖南省发展休闲农业交通条件便利
湖南省交通网络的完善建设,为休闲农业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持。高速公路和国省道网密布于全省,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格局,保障了各乡镇人员与物资的高效流通。在铁路方面,京广、湘桂等主要线路贯通湖南省,长沙的高铁网络将各地州市紧密联结起来,大大便利了外地游客的旅游。航空领域,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等10座机场共同打造了高效的空中交通网络,为访客提供了便捷的湖南省空中通道。湖南的丰富水系资源也推动了水路运输的发展,湘江、资水等河流为部分地区的人员和货物运输提供了便利[6]。通过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的有机结合,湖南省构建了立体交通系统,极大地促进了休闲农业的发展。便捷的交通网络使得人们能在闲暇时轻松到达乡村,享受湖南省的自然美景和农业文化,促进了休闲农业的蓬勃发展。
2 湖南休闲农业的主要经营模式
2.1 特色小镇经营模式
湖南省借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特色,大力推进特色农业为核心的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结合独特的自然景观、农产品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湖南省成功打造了多个融合农业体验、文化继承与旅游休闲的特色小镇。例如,利用良好的气候条件,推动以草莓园、月季花海为特色的农业旅游项目,并通过开展本土文化和节庆活动,提升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度。醴陵市的五彩陶瓷小镇便是典型案例。醴陵市深度挖掘当地陶瓷工艺传统与技能,形成了一个集文化展示、创新设计、旅游体验与产业融合的典范小镇[7]。不仅传承了传统陶瓷技艺,还融合了现代设计和创新技术,推动了陶瓷产业的现代化。通过承办国际陶瓷展,小镇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和专业人士,也实现了文旅与产业经济的有效结合,成为湖南省特色小镇发展的示范。
2.2 现代农业产业园经营模式
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运营模式致力于发展和扩大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链,通过详尽的规划与布局提高园区分工的高效性。该模式注重吸引专业人才、引进先进技术和投入充分的资金支持,旨在加速产业集群的形成,提高产业园区的运营效率[8]。浏阳市的花木小镇便是这一模式的成功案例,其主打花木种植业,采用合作社模式整合本地资源,发展成为兼顾种植、销售、研发和旅游的多功能现代农业产业园。该小镇花木种植规模超过2 000 hm2,已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花木交易中心和种苗繁育基地,有效加快了当地农业的现代化与市场化进程。
2.3 田园综合体经营模式
作为一种创新的发展模式,田园综合体整合了农业、林业、牧业、康养与旅游等领域,尤其注重发挥地方产业的特色。这一模式实现了生活、生态和生产的紧密融合,促进了各个产业的共同发展。以融合康养、农业及旅游的田园综合体为例,既提供了休闲康养服务,也促进了农业创新与旅游景点的升级[9]。此外,田园综合体还采用租赁模式,为城市游客创造了特色的乡村旅游体验,并激励机构和团体参与土地认领与农业技术培育,这不仅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还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标准化和现代化进程。长沙县的果园镇便是田园综合体发展的典范,该镇挖掘了特色产业的文化价值,推进了产业、资源与文化旅游的深度整合。通过构建湖湘街、民宿街等特色体验区域,果园镇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实现了农业、文化与旅游的有效结合,凸显了田园综合体模式的成功。
2.4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倡导通过地方龙头企业发挥示范作用,打造集休闲与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家庭农庄。此模式鼓励农户通过合作改造住宅,发展民宿,同时获得了协会和合作社的技术支持与政府政策扶持。统一管理的模式有效解决了就业问题,提高了农户收入,推动了农业的标准化和可持续发展。安化县黑茶小镇便是此模式的典型案例,依托当地知名的“安化黑茶”品牌,发展了一系列家庭农场和体验农庄[10]。这些农场不仅种植和加工黑茶,还开展茶文化体验活动,如茶叶采摘和加工,吸引游客深入体验农村生活。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农业产值,也丰富了旅游体验,体现了家庭农场在农业与旅游业融合中的作用和优势。
3 湖南省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总体规划缺失与产品创新不足
湖南省大量的休闲农业项目是由当地居民或小微企业自主开发,缺乏全面系统的规划和开发策略,主要依靠个人经验开发休闲农业项目。依靠农户自身经验的发展模式不仅导致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还对土壤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未能充分发掘地区特色和资源的潜力,影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此外,部分休闲农庄简单模仿其他成功项目,没有考虑自身的资源禀赋,缺乏独特性和吸引力[11]。简单模仿加剧了休闲农业的同质化,降低了创新性,阻碍了湖南休闲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品牌产品的形成,对整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构成了挑战。
3.2 品牌意识缺失与文化内涵不足
缺乏品牌意识和有效宣传策略,使得游客对湖南省产品和服务的了解不够深入,难以转化为实际消费。此外,湖南省休闲农业产品和服务的单一性及缺乏文化深度,主要因为品牌推广机制不够完善。信息时代,部分企业未能充分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推广,忽视品牌文化建设,甚至出现了损害品牌形象的行为。由于未能将产业形象与本地文化特色结合起来,因而并未在游客产生共鸣。
3.3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与管理能力不足
湖南省休闲农业的从业人员多来自传统农户和行业转换者。调查表明,较多从业者教育水平不高。在信息化时代,休闲农业的从业人员管理和运营理念落后,尤其是在网络媒体使用和推广方面的能力较弱,这限制了休闲农业的发展和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同时,管理不善则可能导致项目失败。
4 湖南休闲农业特色化发展的策略
4.1 强化农耕特色,提升休闲农业文化内涵
在休闲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经营者和投资者必须清晰地区分休闲农庄与城市公园的建设,着重于农业特色,将农业生产与休闲娱乐相融合,避免模仿城市休闲方式。为此,建设者应深挖当地自然和农耕文化资源,发掘并展示其文化特色,将其转化为游客的吸引点[12]。这样不仅能提升休闲农业的文化价值,还能增强市场竞争力,为湖南休闲农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2 强调因地制宜,突出休闲农业区域特色
休闲农业发展应根据地方特色和实际情况制定规划。第一,需要分析休闲消费趋势,明确休闲农业发展方向,并强调本土文化特色,利用当地文化资源,通过专业团队进行项目规划,保证其独特性和差异化。例如,结合餐饮和农业体验区,如果园、菜园、鱼塘,使游客在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参与农事活动。第二,明确休闲农业定位,依托区域特色文化和主导产业,推进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形成休闲农业聚集区,实现区域特色的持续发展。第三,鼓励合理开发土地资源,开展特色休闲项目,结合度假村庄等,展现农耕文化,增强休闲农业的功能和吸引力。这些措施将促进湖南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
4.3 强化制度标准的建设,塑造休闲农业独特品牌
提升休闲农业文化品质和项目标准需要建立科学的制度体系。考虑土地资源的限制,休闲农业发展应遵守规范。准入门槛应体现项目个性、农业文化融合及创新模式。新项目须经过严格审查和专家论证,确保符合标准。
投资者和经营者应创建独特品牌,避免模仿,突出项目特色,树立行业典范。这不仅可以提升休闲农业文化价值,还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的多元化体验。通过制度化标准和品牌建设,休闲农业可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4.4 加强员工培训,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休闲农业的文化品位和品质反映在接待服务、规划方案、项目设计及经营管理等方面。为提升这些领域的成效,需要培养具备专业理念和深厚文化素养的员工,深入理解农业文化。因此,专业人才培养与竞争力的增强对休闲农业至关重要。第一,企业应组织员工参加培训,学习现代经营和管理模式,以应对挑战[13]。第二,与高校合作,开设休闲农业课程,培养具有市场管理和农业技术知识的人才。这些措施可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文化素养,促进休闲农业的发展。
4.5 强化现代营销策略的制定,提升休闲农业品牌形象
休闲农业品牌的培育需聚焦特色、品味、市场、效益等关键因素。首要任务是执行品牌培育项目,如魅力田园建设、星级评定、美丽乡村推介及特色旅游名镇示范,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形象。通过开展精品路线游览和星级户评选等活动,可以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凸显休闲农业特色。进一步开展农事节庆活动,挖掘地方农业文化和资源,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采用现代营销策略,培养从业人员的地方品牌意识,为休闲农业品牌建设奠定基础。这些综合措施可提升休闲农业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6 强化数字技术的应用,增强休闲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需要创新休闲农业推广和体验的方式。第一,应用数字技术如3D和AI展示农业历史文化,结合游戏化元素,如互动扫码游戏,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第二,数字化管理有助于提升休闲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14]。通过大数据分析来控制质量,与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合作,实施“双码双标”模式,发放可追溯二维码,确保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第三,通过自媒体营销和网络平台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农民可利用短视频展示产品,大数据推送实现精准营销,在线分享和直播活动为休闲农业推广开辟新路径。上述措施可提升休闲农业的品牌形象,拓宽市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5 结束语
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业的兴盛为休闲农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促进休闲农业的繁荣,加强景区建设,形成独特的休闲农业文化和自然景观。经营者和投资者应深度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应用信息技术,制定科学规划,明确市场定位,推进休闲农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繁荣地方经济。
参考文献
[1] 黄国林,曾斌,李卫东,等.湖南省休闲农庄空间分布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11):288-296.
[2] 曾斌,李卫东,文山彪,等.湖南省休闲农业资源集聚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学学报,2019,9(7):95-100.
[3] 匡远配,杨洋.农业产业化带动湖南一二三产业融合[J].湖南社会科学,2017(5):108-113.
[4] 邹珊,李想,杨敬华.湖南省创意休闲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7,38(1):111-118.
[5] 邓华,张桂华,黄建.湖南衡阳休闲农业的SWOT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5):14034-14036.
[6] 邓梅.乡村旅游地品牌形象与游客重游意愿关系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5(8):127-130.
[7] 张桂华.基于AHP的湖南休闲农业发展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895-5897,5988.
[8] 谢莉,刘昭云,杨载田.休闲农业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探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6):114-117.
[9] 曾德华.发展湖南休闲农业 展示湖南“农”家特色[J].湖南农业科学,2009(7):111-113.
[10] 祖鹏.休闲养生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链融合互动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2019(11):37-39.
[11] 梁坤丽,刘维奇.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对农村经济韧性的影响[J].经济与管理,2023,37(3):63-73.
[12] 席强敏,张颖,张可云.产业扶贫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关系辨析与衔接路径[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3,27(2):55-65.
[13] 黄细嘉,张科,王红建,等.乡村旅游发展能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来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经验证据[J].旅游学刊,2023,38(2):16-29.
[14] 潘子纯,马林燕,王丽英,等.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3,32(1):20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