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古中国》:探源类纪录片的文化认同、 地缘文化与创新表达
2024-06-28朱旭辉谭婉婧
朱旭辉 谭婉婧
【摘 要】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文化探源类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聚焦考古溯源,该片全面深化“思想+艺术+技术”的创作理念,以全景观、多维度的方式展现考古发掘中工作者对中华民族破解历史之谜的坚守。本文主要从文化认同、地缘文化、创新表达三重维度分析《寻古中国》的节目创作,以期探讨新兴技术形态下纪录片的叙事模式。
【关键词】 《寻古中国》; 文化认同; 地缘文化; 创新表达
立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由陈万利执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文化探源类纪录片《寻古中国》(2023)①,以人物、遗迹、地点为切入点,寻根历史,探源中国,提炼中华古文明中的文化标识,用现代影像解码中华文明符码。同时,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1]的创造理念,重返考古现场,创新节目表现形式,不断深化探源类纪录片“思想+艺术+技术”的实践经验,探寻古文物背后的中国历史、中国记忆、中国风格与中国故事,由此实现对中国文化的历史认知与文化认同。文中主要从文化认同、地缘文化和创新表达等方面分析纪录片《寻古中国》是如何在对中国历史文脉探寻中活化历史故事,实现“引领今天的受众理解和感悟华夏古人的人生观、宇宙观,感知中华民族精神内涵”[2]。
一、文化认同:寻根溯源中增强历史认知
法国符号学理论家罗兰·巴特将符号细分为显义与隐义两重维度,并探讨符号如何在不同的文化维度中传递意义。与《考古进行时》(2015)、《中国Ⅰ、Ⅱ、Ⅲ》(2020-2023)、《何以中国》(2023)等文化探源类纪录片不同的是,《寻古中国》引领观众重回历史现场,精心提炼中华文化符号和视觉标识,考察历史古迹与历史古物等文化符号在显义层面的形态与功能,以揭示其在隐义层面传递出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民族情感价值,从而激活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
(一)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身份确认与历史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文化认同时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要端正历史文化认知,突出中华文化特征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3]《寻古中国》在“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的问题指引下,再现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轨迹,从具有中华文明视觉形象的文化标识中获得符号认知感、身份归属感与文化认同感。
第一,从中华文明视觉形象中建构显义层面的符号认知与文化表征。节目以玉石、稻谷等传统文化的视觉形象转换与文化赋值,构成中华文明的视觉符号,进而作为文化文本与表征对象,实现视听体验与文化引领的双重功能。一方面,纪录片《寻古中国》在寻古探源的过程中借助科技创新实现生活器具、礼仪祭祀等文化符号显义的视觉再现,以“技术+艺术”的形式激活古迹、古物里的历史故事,探究中华视觉文化符号本源。纪录片不仅生动呈现了历史记载中的古国,传达出古代先民在文化生成、发展、变迁中的生活面貌与文明样态,还印证了华夏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客观现实。例如《古滇记》中出土的古物牛虎铜案揭示了云南与中原在礼仪文化上的共性特征,装有贝壳的青铜器与贮贝器证实了古时云南地区尊崇贝类的文化特征,由此展现古滇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和文化交往中在地域文化形象上的主体性构建;另一方面,纪录片通过文物实证与文化对比的方式,深入剖析地域文化间的交流与迁徙。例如在《古蜀记》中,以三星堆出土的铜器与中原文明、长江中下游文明进行对比,引导观众从工具符号视角探寻文明传承与文化印记,研究不同文化符号在中华文明创造、发展、迭代的过程。
第二,在远古与当下社会互动中确立隐义层面的文化身份与历史认同。通过多元话语的社会互动视角,折射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远古先民之间在文化上的碰撞与交融。首先,故事化的叙事线索。体现在主持人贯穿于每集具体故事或文明符号的讲述之中,形成古今文化互动格局。在《云梦记》中,主持人冯硕引用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询唤中国人对云梦泽的记忆,并以“云梦是否依旧浩瀚?如今又在何处?”的疑问开启探寻云梦泽起源的篇章,使全片在叙事上实现古今文化的紧密联结,引发人们对云梦泽的想象空间和审美期待;其次,通过不同形式的媒介载体解读历史信息。片中结合古迹、古籍、古物、古人等具体对象为观众进行深入浅出地解答,如在《古蜀记》中,引用古籍《华阳国志》关于“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的记载,以及古物“其目纵”、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唐代诗人李白《蜀道难》中“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的咏叹,在古今互动中寻找深嵌于历史之中的文化印记,探寻古蜀文明中的蚕丛历史认知和文化认同的隐义表征,多元展现中华文明的历史延续性与传承性,这无疑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身份确认和历史认同的重要佐证。
(二)中华文明的视觉标识生成与文化价值
纪录片《寻古中国》以不同地域文明形态寻迹与探索的形式呈现远古先人创造的中华文明,其中不同时期文明形态的形象标识与文化符号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重要体现,由此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认同与有效传播的重要肌理。
一方面,以文明视觉标识强化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寻古中国》的创作者充分利用蕴含中华文明象征意义的形象图示,串联起远古先民关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考,并基于深厚的历史文化认知建立起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而“情感认同作为一种最真实而又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认知,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心理特质的彰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素”[4]。例如以象征古蜀文明瑰宝的太阳神鸟标识,传递出古蜀先民对古蜀文明的独特认知与情感内涵。而妇好墓葬出土头戴花冠样式的玉凤作为中原地区的精神图腾,则暗含了中华民族“龙凤呈祥”的美好希冀。像红山、良渚、凌家滩文化先后出土以猪为原型雕琢的玉龙样式玉器,则包含华夏子民在社会发展中的文化认知和情感认同。以此看来,《寻古中国》通过视觉化的呈现方式,将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隐义价值观念通过文化符号的显义标识系统予以展现,既生动地传达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也激发观众对民族情感的归属感,赢得观众的情感认同,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视觉标识。
另一方面,用历史文化符号彰显中华文明的交流互鉴与文化自觉。观众构建起对国家整体形象的认知,是通过对外传播过程中对历史文化符号的感知、确立、分享与认同而达成。媒介符号作为易引起互动的载体,具有广泛的传播效应,《寻古中国》通过古书、古籍还原历史记忆,以历史实物见证的出土古物为媒介符号,结合现代科学与考古发现,以古人和先民场景为表征载体,艺术化地建构起多维度、多层面的符号体系。例如《古蜀记》先是引用西汉文学家扬雄《蜀都赋》以“雕镌刻技,百技千工”描述蜀地漆器制作盛景,后采访成都漆艺代表性传承人宋西平,以此表明蜀地延续千年的技艺传承。正是这样为叙事和表意作用中对时空的切换和组合,建构起符合中国古典美学的“古蜀”历史文化符号,这正是文化自觉的重要体现。这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叙述,更是对中华文明由来已久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的深入挖掘与体现,有助于人们在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中把握历史脉搏,通过当代视角与中西视野下的历史文化符号,彰显新时代对中华文明传承的文化自信与身份认同。《玉石记》则通过挖掘中华文化内核,以情景演绎的方式还原《史记》“汤自把钺,率诸侯”记载的历史事件,确立“玉”文化的符号展演,让观众知晓中华民族“以玉为尊”的文化基因源于何处,成为中国远古文化探讨的又一缕高光。通过古书记载结合三维动画、XR技术的影视戏剧手法,融合中国古典范式的美学趣味,《寻古中国》整合中华文明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记忆,将主流意识形态与富有感染力的视觉影像进行有机融合,建构起承载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历史文化符号,更有助于观者解码中华文明历史基因,并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注入内生动力。
二、地缘文化:空间生成与国家意识的双重建构
《寻古中国》中的历史画卷主要在文物展览空间、出土地及与之相关的自然空间展开,使地域、民族、国家不再仅是地理范畴上的联结,更成为地缘文化上兼容并蓄、情感上相互亲近的共同体。国家意识则是同一共同体内的居民在长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所形成的对国家文化身份的认同。在此共同体之内,成员们基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关联、共同地域空间以及共有精神家园,形成共通的国家意识。国家意识作为连接国家与国民的精神纽带,发挥着推动国家发展的内在动力作用。
(一)以历史文化为基石的地缘空间构建
纪录片《寻古中国》的影像文本立足于地缘图景,分别构建了以自然地理为基础的地域空间和源于个体与族群情感的精神空间。二者相互交织,构成地域与情感的互文格局,共同塑造了兼具地域特色和精神内蕴的地缘文化。
地缘文化与特定的历史相伴相生。一方面,《寻古中国》在地域空间的塑造中,传达出地缘文化赋予直观且生动的景观。例如在《玉石记·玉琢华章》中,主持人冯硕在红山文化遗址旁登场,详述“赤峰”地名之由来,揭示红山文化的神秘面纱,阐述该地的自然地理、历史脉络和兴衰变迁,唤起观众的文化记忆。在地域空间中对历史文化溯源,是纪录片注重历史传统和地缘文化的表现。正如《云梦记》展示湖北天门博物馆内的玉鹰等古物和云梦地区的湖泊古迹,共同构筑云梦地域空间,凝聚了湖北地缘文化的独特韵味。在《古蜀记》中,春秋战国时期的船棺葬群被发掘,依据史料《华阳国志·蜀志》及地处锦江、都江堰等发达水系的“无水不成都”,可知古蜀食辛辣、祛寒湿的文化习俗是水系分布广泛的地理环境之反映。文化地域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对地缘文化的构成,以及人的性格、价值观念构成具有深远影响,塑造了蜀地人民追求安逸、俏皮泼辣的地缘性格。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节中强调:“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5]由此可见,特定文化地域空间具有激发情绪和渲染情感的功能。为实现地缘文化的唤醒与传承,需借助可供回溯的地缘象征符号,凝聚形成完整的地缘文化符号体系,并在后世得以传承,赋予新的价值内涵;另一方面,《寻古中国》以视听媒介再塑精神空间,成为传播中华文明风尚的地缘文化谱系。地缘文化源于个体在地域空间内的生产生活和文化认知,从而激活个体对生存空间的身份认同,建立连结地缘文化与文化认同相融相通的国家记忆。《古蜀记》的创作团队融合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和虚拟建模技术,探讨具有都邑性质的双槐树聚落如何以新型城市化激活地缘内生力,重构群体身份和地缘文化精神认同。在《稻谷记》中,利用三维动画和现代考古学最新研究技术,展现中华先民播种稻米的场景,唤醒观众对于稻作生产的农业记忆,呈现出中华民族稻作文化的本真状态。不论是以青铜器为代表的三星堆文明、象征权威的良渚玉文化,还是沃土上开启农耕文明的序章,人和地的因缘际会承载了个人与民族、地域与文明,释放出由情感凝聚起的精神力量,这便是地缘文化中最独特的精神底色。由此看出,纪录片《寻古中国》将历史与现实相连,将个体与地域对接,将地域文化的认知融入自然地理和人物故事中,形成融合民族精神、地方特质以及个体灵性的视听艺术文本,以此重构地域文化想象和情感解读空间,让观众在内容沉浸中感受地缘之美与精神伟力。
(二)以地缘方位为视域的国家意识生成
纪录片《寻古中国》在新时代背景下,多元化展示地缘文化,以全知视角动态捕捉历史信息,同时关注个体视角,通过微观叙事折射国家意识,借助地域书写激活地缘内生力,以严谨的史学态度寻根问缘、询叩来处。
以全知视角展现非物质人文环境要素,该纪录片映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位。纪录片《寻古中国》邀约权威专家,解析中华文化之演变,同时汇聚亲历者、演员、文化学者,共同破除中心化的单一主体审美框架。主持人的沉浸式叙述呈现出今人述古的生动气质,史料解读与客观影像资料相得益彰,并保持故事真实可信的特质,激起观众的文化记忆与情感共鸣。全景式探寻我国六大地理区域的遗址古迹,以开放全面的全知景观透视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华东、西南等地缘图景在中华文明版图中的独特地位,体现出从具体对象转向文化方位阐释的重要趋势。影像之功能,不仅局限于文献记录式的留存,更在于“植根于当地民众地缘生存方式内部的生存欲望或生命力”[6],展现古人今人同根同源的立世之道,为民存史、为民留志。《寻古中国》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激活观众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背景下,讲述中国历史文化故事、展示中国自然地理生态万象,传递中国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是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永葆活力的有效途径。
以个体内部视角言说,该纪录片彰显当代国家意识。全知视角观察下的宏大叙事确保故事真实可信,而内部视角的考古历程使故事丰富立体。《寻古中国》关注个体命运与细微之处,通过个体肖像式的拍摄手法,以及考古现场亲历者的内心独白,描绘考古故事的跌宕起伏及时代变迁。多元话语的表达赋予纪实影像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内生动力,借助一种共通感唤醒观众以地为媒产生一种别致的情感体验。例如,《古蜀记》中,考古研究者龚伟以出土的明代石刻为引,对蚕丛氏生活活动的核心区域进行考古探源,进而考证历史遗迹与蚕丛氏迁徙之间的有效关联。纪录片将历史、区域、群体作为表现主体,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提炼不同地域间存在的文化相似性,考古科学学者讲古论今,引领观众走进考古实地,聚焦建构身份认同与国家记忆,以此搭建交流互动的文化空间。用个体情感记忆连接群体集体记忆,聚焦个体视角的微观层面,将口述历史与影像资料相结合的叙事模式,服务于空间方位的建构,有效助力文化传承中的内容表达和叙事方式,重塑文化标识,让观众沉浸式体验以今溯古的探源历程,这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当代社会相协调,激发文化的生命力与感召力,生发文化空间多维度、多需求的审美意趣。
三、价值引领:家国同构与现代影像的创新表达
纪录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与现代科技相融通,以科技赋能影像,《寻古中国》在艺术形态与价值引领全新演绎的语境中,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同频共振,在媒介表达的现代转型中实现家国同构的文化认同与意义生产。
(一)审美询唤历史文化时代本色与民族精神
《寻古中国》观照历史与当代的时空维度,以隽永的中国艺术气质建立起沟通古今的桥梁,为讲好中国故事开辟了新的路径。
首先,建构写意场景,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正如《稻谷记·一望万年》的结尾以定格动画的形式,描绘出先民样貌的男女泥塑,并在形象塑造中变中求新,指向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远古中国。在这种情境中,同期声与画外音交织,民谣“日头公公,你快出山。手拿耙来,耘禾忙”悠然响起,在阐释历史事件的同时,与当代审美追求完美结合,不仅赋予观众新奇的审美体验,还勾连起家园意象与现实空间流动背后的精神变迁,体现出中国文化“境生象外”的审美意蕴与文化传统。地域、情境、文化等正是在物我交融的认同中成为个体与民族之间沟通的媒介。在古为今用中建立起古代农业国家与现代文化国家之间对话的桥梁,在以镜观我中实现观照国家、观照民族的文化记忆与情感共鸣。此外,《寻古中国》所展现的中国符号、中国元素,正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在中华符号与文化立场的共同构建中成为中国人情感寄托的精神锚点。以此来看,《寻古中国》作为传承文明、弘扬精神的媒介载体,让广大观众在深入理解家国意识与文化情怀中实现对中华文明的体认与认同。
其次,营造隽永境界,奠定中华民族的情感基础。《寻古中国》以悬念式的设问探“寻”中国文化的文明起源与精神归宿,尽管纪录片以史料写实为主,但通过在时空叙事中深化“寻古”主题,这与宗白华所言“寻求与内心深处的生命节奏相契合,以体现宇宙内部的生命节奏”[7]相契合。在《寻夏记》中蛇蜕新生、蝉脱飞天的美好寓意象征夏文化重生之力;而《河洛记》深度揭示人们对“中”的“执着”,源于古代中国“择中立国”的理念;不同的是《稻谷记》通过展示远古先民如何运用智慧将农业与工业相结合,谋求生存的生命伟力;同时,《云梦记》则在楚韵悠扬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找寻中国人浪漫情怀的历史注脚;《玉石记》则重点描述中华民族“以玉为尊”的文化崇敬是如何刻录进华夏儿女的基因之中。由此看出,七个文化专题通过对中华文化符号的形式转化与重塑,既传递出清新隽永的意境之美,又赋予纪实影像丰富的情感体验与生命活力,最终使文化探源类纪录片在为现代大众构建精神家园的同时成为中国人寻古追忆的情感希冀。
(二)技术赋能传统文化视听体验与诗性营建
《寻古中国》通过虚拟与现实相结合,借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新演绎,在技术赋能中营建诗性的文化新境。
首先,在“实景+XR+”的表现形式上,再现诗性视觉形态。《寻古中国》利用XR技术实现对古代文明的技术赋能与多元解读,让动态CG影像在山明水秀的画面中交织呈现,实时交互重现古国风貌,使观众处于数字营造的沉浸式诗意体验之中。创作中运用现代影像的XR技术“探访”文物,《玉石记》将实景拍摄与XR技术相结合,动态呈现玉琮兼具方形与圆形的特性,这一表现方式与我国传统文化中“方表地,圆表天”的观念相互印证,对文物细节进行虚拟动态化呈现,是《寻古中国》探索现代文艺创新模式的有效尝试。同时,《云梦记》《河洛及》中以动态影像再现云梦、河洛等地的意境全貌,实现了对历史文物、空间场景和虚拟空间的山水画卷、古人贤者的技术赋能与全新演绎,也将传统历史文化文本转变为以技术创作和沉浸式讲述为主体的中华历史文明的意境呈现与诗意表达。可见《寻古中国》不再囿于历史文本的固有范式,而是借助新媒体和新科技将静态的文化元素转化为科技文化文本,使历史场景和历史文物焕发生机,引导观众领悟科技赋能作品背后的诗性意味与文化内涵。
其次,在科技助推诗性意蕴的场景还原方面,再造全新诗意情境。《寻古中国》作为一档文化类纪录片,在创作中巧妙运用多维现代科技技术突破场景限制,将诗意表达与考古溯源相结合,在现代实践与技术应用中致力于华夏文明现代转化与创新发展。创作团队借助穿越机的拍摄视角,在高空及遗迹等多地穿越,对文物进行360度环绕体采集,结合诗意解说词,使观众在体验到情感的诗意叙事的同时,体验纪录片外在形式背后丰富的时代内涵、人文精神与科学底蕴。例如《寻夏记》中创新应用数字化影像的3D大场景扫描技术,真实复原二里头遗址的史前聚落面貌,使夏朝的社会景象得以更为具体和鲜活地呈现出来。《云梦记》则通过三维动画感性描摹,复现古云梦泽的形成、演化过程,由此揭示中华文明多民族国家形成关键时期的人群迁徙与交融互动的真实图景,这无疑成为古今沟通场景的生动写照,由此实现与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在表现形式、叙事内容和艺术表达上的中国化与现代化相映照。最终,实现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开辟出全新的诗画意境,为历史探源类纪录片在解读过去、传承历史、开拓未来方面提供崭新的视角和思路。
结语
纪录片《寻古中国》通过科技赋能数字影像,生动呈现中华文明的辉煌历程,营造出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美学内涵。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中,《寻古中国》在创作与传播中实现历史与现实的交融,探索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现代性转化的可能性,并在创作中通过推动历史文化探源类纪录片从“以历史为工具”向“以历史为方法”的创新转变。由此可见,纪录片在创作中通过“思想+艺术+技术”创新表达方式打造可感、可亲、可敬的中国形象是实现民族凝聚与国家认同、助力中华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纪录片《寻古中国》在外在形式与内在的思想文化之美融合中将持续提升文化类纪录片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并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通过呈现不同地缘空间方位内的思想之美、艺术之美和技术赋能的创作理念来展示文化之美、诠释文化内涵、传承文化精神,弘扬中国历史文化的时代风貌与美学精神。
①截至2023年12月2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寻古中国》系列共播放《古滇记》《古蜀记》《玉石记》《稻谷记》《云梦记》《河洛记》《寻夏记》等七部纪录片。
【作者简介】 朱旭辉,男,河北保定人,天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影视理论与批评研究;谭婉婧,女,安徽合肥人,天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生。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文艺评论的理论基础和前沿问题研究”(编号:21ZD02)、2021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文科背景下数字视频制作课程体系建设与产学研合作育人模式改革研究”(编号:2021BKJGLX615)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