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品雅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实践探索

2024-06-27支灿灿

教育界·A 2024年14期
关键词:儒雅行为习惯学生

【摘要】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学校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从而促使他们健康成长。江苏省南通市永兴小学着力探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的策略和实施路径,从解读常规、优化指导、情境体验、评价激励四个方面,扎实推进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进而培养“儒雅”学生。

【关键词】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一日常规;行为习惯;“儒雅”学生

作者简介:支灿灿(1992—),女,江苏省南通市永兴小学。

江苏省南通市永兴小学创建于1953年,位处“城郊结合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比多。学校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在学习态度、个人行为习惯方面有很大差异。基于此,学校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切口,着力探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策略和实施路径,从而让学生将行为规范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培养“儒雅”学生。

一、儒品:解读常规,顺应生命

(一)梳理一日常规,明确行为要求

学校利用时间轴对学生在校的一日常规进行梳理,将学生一天在校重要的活动及时间点划分为8个板块:进校、上课、下课、集会、午餐、待人、卫生、放学,并且编写出儿歌《“儒雅”永兴娃一日常规(诵读稿)》。儿歌内容指向学生应养成的行为规范,如“上课”板块的“文具课本放桌角,静息候课习惯好,专心听讲勤发言,不懂就问效率高。”每句儿歌对应一个行为规范,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有利于学生以“诵读”为切口,将一日常规牢记于心,甚至能够脱口而出,通过语言的形式明确行为要求,不断提醒自己要规范日常行为。

(二)顺应生长节点,提供德育引导

学校结合工作安排和学生特点,采用“齐头并进+助推重点”的方式将一日常规的8个板块分别融入每月的德育工作中,确定“仪表雅”“上课雅”“课间雅”“集会雅”“就餐雅”“言谈雅”“校容雅”“行走雅”

8个行为规范主题,从而形成“行为规范主题月”。例如,每年的九月份是“上课雅主题月”。因为刚刚结束暑假,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纪律等方面需要进行及时的调整,所以学校重点推进“上课雅”的行为规范教育工作,让学生明确课堂纪律,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再如,每年的十月份是“集会雅主题月”。学校在十月份会开展有关国庆节、建队节的主题教育活动,因此排队进场、高唱国歌、严肃敬礼等会成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儒学:示范训练,优化指导

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意识地训练、实践,并且需要不断坚持和巩固。因此,学校以“行为规范主题月”为抓手,根据习惯形成的规律,通过“下达目标—检查反馈—矫正反思—养成习惯”这一基本过程,以一个月为一个周期,集中关注一项行为规范,利用多途径辅助实现目标,使目标转化为行为,最终形成习惯[1]。

(一)多种渠道,清晰目标

每月第一周的周一,德育处利用国旗下讲话和集体晨会宣布“行为规范主题月”正式开启。在这样富有仪式感的开启仪式上,德育处解读“本月行为规范”,将《“儒雅”永兴娃一日常规(诵读稿)》分解为一个个训练点,以便于班主任开展针对教育、学生进行针对训练。如此,既能够明晰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具体目标,又为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

学校积极创新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方式。为了方便学生的学习、理解以及班主任的指导训练,学校进一步优化常规要求的展现形式,在全校范围内征集“行为规范主题月”的示范视频,每个短视频对应行为规范中的一个训练点。最终,形成了32个行为规范的示范视频,如“上课雅”的第一个训练点是“文具课本放桌角”,示范视频展现了“课间十分钟里学生先整理好下一节课所用书本再去玩耍”“一堂课结束之后学生将上课所用学习用品整理好放在桌角”“学生将语文书、作业本、文具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在桌角”这三个镜头,最后总结行为规范要求,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此外,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小视频的创作。学生集思广益,通过对行为规范的理解,进行剧本编写、创设故事情节、选拔出镜演员、准备物资道具等工作,把一个个行为规范养成的要求变成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把“示范视频”变成了有情节、有情感的“微电影”。学校利用晨会、班会集中播放行为规范视频,把枯燥的说教变为形象化的展示。

(二)检查反馈,持续跟踪

在理解行为规范要求,并形成初步的认知后,学生需要以检查反馈的形式不断强化行为。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我约束的意识能力,学校成立“红领巾自主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各班的“红领巾监督岗”组成,主要负责学校公共区域的管理和监督。“红领巾监督岗”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轮值,成员需要对应一日常规的要求,进行入校礼仪巡查、课间活动巡查、用餐文明巡查等。在“行为规范主题月”实践期间,学校采用“双线督查+持续关注”的方式,由“红领巾监督岗”(学生)和“行政巡查组”(教师)每日巡视检查,记录、抓拍相关情况,采用“教师群反馈给班主任”和“集体广播反馈给学生”的方式进行同步反馈,并提出改进措施;次日,巡查人员将对前一天的反馈问题持续跟踪关注,以确保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三)反思矫正,养成习惯

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是一个反复学习的过程。当老师、学生收到每日巡查的反馈之后,班主任要根据反馈情况进行全体或个别教育。班主任应引导本班学生根据反馈的内容进行自我审视、相互讨论、分享发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对于在反馈中表现得好的学生,班主任应及时表扬和鼓励;如个别学生有负面表现,班主任可通过私下谈心或者写情况说明等方式纠正其行为。在此过程中,班主任应注重奖惩结合,避免一味地表扬或者批评,奖励符合要求的行为,惩罚不符合要求的行为,从而进行纠错,促进行为规范的养成。

三、雅行:情境体验,知行合一

要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富有成效,就要着眼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日常行为,注重个体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生活和体验中经历、反思、成长。

(一)班本实践探索

班集体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鼓励教师结合自身特点选择一个“行为规范主题”开展班本实践。例如,对于“校容雅主题月”中的一条规范“值日劳动认真做”,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大力推广“岗位负责制”。教师将班级劳动和学生岗位相结合,让班级里的每一扇窗、每一件物品、每一个角落、每一件工作都有“负责人”,实现全员参与、合作分工,从劳动层面培养学生“班级主人翁”的责任意识。同时,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将口头约定不断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共同制定了《班级自主管理小岗位操作指南》,提供了学习岗位、生活岗位、纪律岗位三大类的基础岗位。从公布岗位设置情况到发布招聘启事,再到学生根据特长和兴趣点自主应聘,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该班的实践探索既促进了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又实现了班级自主管理,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由此可见,行为规范要求不仅是文字符号,更是成长教育的生长点、发力点。

(二)融入主题活动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要进行活动育人,通过精心设计、组织和开展活动,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离不开主题活动这个载体。通过主题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实践,并规范个人行为。在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应积极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在课程中融入主题活动。

首先,每个月根据本月的行为规范主题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主题班会,让学生自由分组、编写剧目,进行情境表演。在此过程中,学生对行为规范的要求进行了阐述、思辨和巩固。班会中再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正确表现,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行为规范和礼仪的认识,增强行为规范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操性。接着,学校不断拓宽行为规范教育的场域,遵循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原则,多方联动,多方面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由此,学校将模拟情境变为现实情境,为学生提供多元实践的机会:在校园里,升旗仪式上进行“学礼星”推介,借助“读书节”进行好习惯儿童剧展演,在“庆国庆”主题活动中践行仪式之礼,还在校园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成长节“每月一节”中开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环节;在校园外,定期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保护周边的环境,成为交通协查员等[2]。从校内到校外,从学习到生活,提供持续的积极体验,激励学生外化行为,提高践行度。

四、雅量:阶梯评价,检验成效

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效果要通过评价来检验,同时评价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建章立制,用奖章奖励

评价机制是判断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中的量化考核能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变化以及与他人之间的差距。为了让学生更加有意识地规范个人行为,学校采用了“红领巾奖章”集星争章评价机制。其中,“礼仪章”对应文明礼仪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具体而言,根据每月“行为规范主题月”提出的要求,一周一个训练点,并针对此训练点进行评价,每周一评“学礼达人”,细分餐饮达人、穿戴达人、劳动达人、学习达人等;连续四周获评“学礼达人”,月末可获评“学礼星”;如若每月均获“学礼星”,期末可获评“礼仪章”;获得“礼仪章”的学生能够参评校级“十佳儒雅娃”的评比,层层递进。集星争章评价的机制,让学生对自己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鼓励学生遵守行为准则,促使整体风貌不断向上发展。

(二)榜样示范,用模范引领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逐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学生的模仿会经历观察、简单模仿、重复练习、运用、创造阶段。此外,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存在“崇拜心理”,即对身边优秀的同学有一种钦佩之意,希望通过学习和模仿,达到与之相似的水平。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学生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中,学校充分利用班级达人榜(对应“学礼达人”)、年级星星榜(对应“学礼星”)、学校争章榜(对应“礼仪章”)宣传榜样事迹,表扬榜样行为。具体而言,学校的“红领巾广播”会宣读每周评选的“学礼达人”名单,让他们的名字回响于校园;会在校门口的电子大屏上公布每月评选的“学礼星”名单,让所有路过的同学和家长都能看见;会制作学期“礼仪章”获得者的人物海报,展示于校园主干道的宣传路牌上。如此,用榜样激励学生规范个人行为,从而明确行为习惯的“书面要求”和“外在表现”之间的关系,这对他们的自我发现、自我反思、自我实践、自我成长都有重大意义。

结语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细的一项重要举措。教师要以“知行合一”为准则,通过细化要求、优化指导、活化体验、量化考核的方式,引导学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从而提高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教师还要引导家长参与到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蔡婉聪.小学生课间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策略研究[J].中国德育,2023(6):75-77.

[2]谢金土.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的应然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0(17):8-10.

猜你喜欢

儒雅行为习惯学生
Magnetic-field-controlled spin valve and spin memory based on single-molecule magnets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净心繪歲月 儒雅君子風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唐文宗恭俭儒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