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科专业生产实习瓶颈与改革

2024-06-27董会张晓磊

高教学刊 2024年18期
关键词:工科专业生产实习卓越工程师

董会 张晓磊

摘  要:生产实习不仅具有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作用,还兼具提升学生健康、安全意识的任务,是培养新工科背景下卓越工程师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该文在分析我国地方高校生产实习教学普遍问题的基础上,基于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西安石油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经验,分析探讨生产实习可能的改革方向。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通过完善实习考核评价机制、拓展校企合作、优化实习内容和强化教师队伍与学生心理建设,可有效缓解实习经费短缺、实习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脱节、学生实习态度不端正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生产实习效果,专业将加强持续改进环节,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安全意识、健康意识、社会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生产实习;工科专业;新工科;校企合作;卓越工程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8-0152-04

Abstract: Production practice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of students, but also improve their awareness of health and safety, which is an important way to train excellent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ability.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ommon problems of production practice in local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experience of welding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level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programs) in Xi'an Shiyou University was described, and the reform direction of production practice was analyzed. According to building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optimizing the internship content, and strengthening the teachers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students, the welding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has effectively alleviated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shortage of internship funds, the disconnection between the internship content and the course content, and the poor attitude of students in the internship.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effect of production practice, the specialty will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link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the training of awareness of safety, health and society, and ultimately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training of excellent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ability.

Keywords: production practice; engineering specialty; new engineer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excellent engineer plan

地方高校工科专业毕业生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之一,为我国工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随着我国新工科建设不断强化与深入,对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工程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对学生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为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与岗位适应能力,着重强调了学科的实用性与交叉性,学生要具有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伦理与经济管理意识与能力,以及一定的创新能力[1-2]。同时,我国制造业的改造升级也迫切需要工科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学生及其家长也提出了对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需求。

生产实习作为工科人才培养的必修实践环节,具有深化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大幅提升学生对专业认知程度的作用,是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桥梁,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工程伦理与经济管理意识与能力等方面不可或缺。同时,生产实习环节还为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对学生选择就业、深造,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有重大影响。因此,与课程设计等其他实践环节相比,生产实习在实践育人、培养新工科人才方面发挥的作用更为突出。各高校都在努力寻求校企合作,搭建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基地等平台[3-5]。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较好地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但是,随着新工科与工程教育认证的推进,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工程实践能力,还需要具备社会、健康、安全等意识与能力[6]。现有生产实习教学模式如何改革,在有效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安全、健康、管理等意识与能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基于调研结果,分析了当前我国地方高校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基于西安石油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实践经验,对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科专业生产实习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一  现行的生产实习教学模式瓶颈与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开展生产实习的主要方式为学校组织学生到专业相关的企业、事业单位参观。该方式下,学生可以直接接触生产一线,可以直接接触书本上的设备与知识。但是,走马观花的参观方式对学生知识转化成实践的能力,以及安全、健康、经济非技术因素的了解与认知有很大局限性。难以满足新工科背景下高等专业技术人才的实践、创新等能力的提升需求,以及学生工程伦理、经济管理、安全等方面意识的培养需求。同时,该模式也存在较多问题亟需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习经费有限、实习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实习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脱节和教师与学生因素影响生产实习效果等问题[7-11]。

(一)  实习经费有限

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地方高校办学经费越来越紧张,尤其是在新冠感染疫情的影响下,造成学生人均生产实习经费降低或者零增加。同时,交通、住宿、实习费用近年来普遍呈现上涨趋势,且涨幅较大。以住宿为例,与2017年相比,2023年每个学生每天的住宿费上涨2倍,涨至2017年的3倍。这导致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有效时间缩短,不能完全达到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的要求。另外,还存在部分地方高校实习经费过于紧张,学生自己出费用参加学校组织的生产实习或者自己联系生产实习单位的情况[7-8]。学生自己出费用参加实习同样会导致有效实习时间不足的问题。学生自己联系的实习单位没有经过学校与专业把关,通常无法满足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需求。同时,学生自己联系的实习单位与学校没有签订实习协议或合同,不清楚学生培养要求,导致学生实习过程中指导的目的性不强,监督得不到保障。这种松散式的实践教学管理对学生实习基本零保障、零作用,完全达不到生产实习的培养目标需求。

(二)  实习考核评价制度不完善

考核作为课程必备的环节,肩负着督促学生学习、考察学生掌握情况、持续改进等任务。目前,大部分高校生产实习考核主要通过考勤、实习日志与实习报告完成[9]。就实践能力培养而言,考勤虽然有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但并不能直接促使教学目的达成。学生的实习日志与实习报告大部分是机械性地描述实习过程与内容,没有思考环节,实习内容与前期学习课程不能有效结合,达不到归纳总结、实践分析前期课程内容的目的。同时,学生实习报告中涉及工程伦理、经济与管理、健康安全等非技术因素较少。上述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实习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缺乏相应的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教师与学生的实习教学与学习存在盲目性。工程教育认证以来,我国各高校陆续完善了课程体系的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譬如增加学生答辩环节。但大部分高校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的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尚不健全,基本未达到其存在的目的。

(三)  实习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脱节

近年来,我国各地陆续建立了大型集中实习基地,譬如,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实习基地。大多数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每年倾向于去大型集中实习基地实习。大型集中实习基地的建立可以为学生生产实习提供便利,譬如住宿、交通等环节成熟,工厂入厂参观联系简便。但是,每个高校的专业都有其自身特点与特色。尽管集中实习基地提供不同实习单位可供选择,但是基本所有高校相近专业均在相同企业参观学习,实习环节与学习内容完全相同。学生入厂参观只能学到基本通用知识,不能与学生的课程体系内容相对应。这就造成企业实习内容与专业内容及特色相关性较差[10]。学生在校内学习的专业知识,在企业实习得不到有效印证与实践,校内理论学习与企业生产实习内容完全脱节。因此,实习内容与专业课程体系相关性较差问题,严重削弱了生产实习的作用。

(四)  企业接收学生实习意愿不高

为解决生产实习内容与专业课程体系脱节问题,各高校的专业负责人积极联系与本专业紧密结合的企业。然而,建立企业的主要目的是追求生产效率、经济利益。企业在顾忌保密、生产安全、管理压力和生产效率的情况下,会将学生短期实习视为负担,对学生入厂的短期参观学习有抵触[11]。即使接收学生实习,在生产一线的设备学生通常无法接触。另外,出于生产安全、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等因素,企业一般不会让学生操作设备,学生实习形式主要为参观。

(五)  教师与学生因素影响生产实习效果

教师是保证学生达成生产实习学习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实习教学不仅需要指导教师有扎实的理论学识,还必须具备实践经验,对企业装备、产品特点、生产与管理体系、质量控制体系、安全与健康管理体系等[12]掌握。各高校的生产实习带队教师多以青年教师为主。但是,近年来,“非升即走”的教师招聘模式,要求青年教师在科研方面有突出成果才能留校任教。同时,工科院校对教师的职称晋升和年度考核注重高水平论文、科研项目等方面,对教学考核要求较低。上述原因导致青年教师科研压力陡增,其精力主要集中在科研项目与论文方面,教学心态为不关心、不主动、不配合,以满足最低教学要求为目标。另外,青年教师通常是博士毕业直接到学校任教,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没有企业经历。入职后,大部分青年教师得不到企业挂职、培训。因此,在指导学生生产实践方面,青年教师相对薄弱。

学生是生产实习主体,但是学生实习态度不端正等问题导致学习效果较差。实习为一定数量的学生共同参观完成,部分学生入厂、入车间后没有紧跟企业导师步伐与节奏,而是选择舒适的环境休息。即使教师督促,学生仅是在队伍后方,达不到生产实习效果。另外,社会大环境和价值观的影响下,学生对企业嘈杂的生产环境存在抵触情绪,直接影响了学生实习心态与效果。同时,我国很多高校重视考研升学率,加大了考研宣传,导致学生在备考复习与生产实习之间发生冲突,学生精力不在实习,表现为学生态度不端正,敷衍了事。

(六)  指导实习的企业教师专业知识深度不足

目前,现场生产实习主要有大型集中实习基地与各高校专业自己联系的企业。无论哪种实习基地,实习企业一般都没有专职的实习教师。企业实习教师能熟练运用设备,能讲述一些产品制造细节,但是由于受学历限制,对专业深层次的原理等专业知识了解不足。同时,企业参与学生实习教学的通常为一线技术人员或者操作工人,零教学经验造成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  生产实习教学改革探索

针对上述问题与瓶颈,西安石油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与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行了多年研究与探讨。结合我国工程教育认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相应改进,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尚未解决,下面介绍相关工作经验与思考,与地方高校工科专业交流学习。

(一)  校企合作缓解经费短缺与企业接收学生意愿不高问题

针对生产实习经费紧缺问题,西安石油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以保证学生生产实习质量为目标,申请了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因此,本专业卓越班每年的生产实习、实践等经费每年都能得到充分保证,解决了经费短缺问题。针对本专业普通班实习经费紧缺问题,专业积极开发校企合作基地。通过与本专业直接相关企业联合,申请产学研、实习基地等项目,建立专业直接相关的稳定实习基地。一方面,可以通过产学研项目经费支撑学生的部分生产实习费用。另一方面,校企合作协议签订后,企业会免收学生实习费用。同时,新冠感染疫情期间开展了线上实习,疫情后仍然保留了线上实习方式,作为线下实习的补充环节。该环节不仅可以节省部分开支,还能聘请高技术人才作为线上实习导师,弥补工厂企业导师短板,提升学生工程伦理、安全、经济管理等综合素质。专业积极发展联合攻关技术企业作为实习基地,以联合技术攻关为突破口,拓展学生实习空间与时间,较好地缓解了企业接收学生意愿不高的问题。本专业在生产实习实践环节真正做到了开源节流,缓解了生产实习经费紧张与企业接收学生意愿不高的问题,充分保证了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深度与时间。

(二)  完善考核评价制度

针对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问题,本专业从生产实习教学大纲出发,在传统考勤、生产实习日志与报告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生答辩与教师审阅环节。学生企业实习后,由企业导师组织开展,评分教师为学生生产实习企业导师。生产实习前给学生讲述课程目标,并将课程大纲发给学生。实习时将课程大纲目标与企业导师作深入交流,保证企业导师了解并理解本专业生产实习目标。答辩环节企业导师基于课程目标给出评分。答辩环节,学校指导老师全程参加,评分标准不仅包含专业能力,还涉及健康、安全、经济等非技术因素。基于教学大纲设计并制作了评阅表格,教师评审环节完全按照课程目标完成。另外,为保证生产实习环节对学生培养能力有持续提升,本专业基于工程教育认证,制定了评价方法。同时,在实习过程中,通过指导教师与企业导师相互交流,明确学生培养所需的实践环节与改进方式,争取企业实习内容的支持。

(三)  优化生产实习内容

针对实习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脱节问题,近年来,本专业与石油石化、焊接技术等与本专业紧密相关的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同时,与企业合作申请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实习基地项目,基于项目制定与本专业核心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生产实习内容。另外,疫情期间,本专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习。疫情结束后,生产实习以线下为主,以线上为辅。线上实习时,本专业邀请焊接技术、石油石化专家为学生作报告。报告内容不仅涉及核心课理论内容的工程应用,还涉及本专业最新标准体系与健康、安全、社会等学生必备的非技术因素。

(四)  强化生产实习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是保证生产实习教学质量的前提。本专业为提升生产实习教学质量,实施内外结合的模式。教师队伍建设包括两方面:校内带队教师、校外企业导师。就校内教师而言,首先,通过产学研、企业合作项目等深入企业,参加企业生产实践,提升校内教师解决实际生产与工程问题的能力。其次,基于陕西省虚拟教研室,开展教学研讨,通过交流,提升了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就企业导师而言,结合本专业特色与校内教师队伍情况,选聘企业导师,形成相对固定的企业导师队伍。在符合专业特色的前提下,企业导师能够在社会、健康、安全和管理等角度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安全、健康等意识。

(五)  强化学生心态建设

学生是生产实习主体,其对待生产实习的心态决定了生产实习效果。解决学生实习态度不端正,敷衍了事等问题是提升实习效果的主要途径。首先,亟需解决的是社会大环境和价值观对学生就业的心理影响。为适应新工科发展,本专业在从课程体系架构到实践环节,均增加了智能制造相关模块。专业教师在联系生产实习企业方面,将智能制造、生产环境作为必备因素。2022年,本专业学生在西安高新焊接技术企业参观后,刷新了对本专业就业环境与岗位的认知。基于生产实习了解了焊接专业的就业发展趋势。学生对专业认可度大幅度提升。另外,理论课程授课期间、生产实习前,本专业教师通过课程思政的形式将“大国工匠”“匠心”精神传输给学生。同时,通过焊接专业发展的智能化趋势与实践课程的智能实验模块,着重消除了学生对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误区。辅助企业智能制造生产线实习,学生对专业就业环境、就业前景等有了清晰认知,由原来的敷衍了事心态,逐渐开始认真对待生产实习环节。

(六)  组建具有丰富专业知识与背景的企业实习指导教师队伍

目前,现场生产实习教师经验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专业除与企业积极沟通外,积极发展本专业紧密相关企业。专业相关企业通常与本专业教师有紧密合作,与大型集中实习基地不同,相关企业接待实习的任务不重,并且专业技术人员专注于本专业技术发展,具有良好的专业技术视野与背景。同时,通过各石油石化企业的高级专家开展的线上讲座,也可以弥补相关企业技术人员专业知识深度不足问题。

三  生产实习教学仍存在的问题

尽管通过努力,西安石油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在生产实习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在生产实习内容与课程内容脱节、学生实习态度不端正、组建企业指导教师队伍不稳定等问题上仍需努力。生产实习内容与课程内容脱节问题,需要从企业与课程教学内容两方面改进,学生实习态度不端正问题需要学院、专业、辅导员等各方面积极配合,企业指导教师有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教师不稳定,每年更换新的无经验教师等问题,需要企业和专业合作建立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

四  结束语

生产实习实践教学环节是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是培养新工科背景下卓越工程师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我国地方高校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基于西安石油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暴露的问题与相关经验,对新工科背景下的生产实习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与探讨。

西安石油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通过完善生产实习考核评价机制、校企合作、优化生产实习内容、强化教师队伍与学生心理建设和建设企业指导教师队伍,在缓解实习经费短缺、企业接收学生意愿不高、生产实习内容与课程内容脱节和学生实习态度不端正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进一步提升了生产实习的功能与作用。

为进一步提升生产实习效果,需要加强持续改进环节,加强校企合作,保证学生核心课程学习内容与生产实习内容一致。在此基础上,强化生产实习在安全意识、健康意识、社会意识等方面的培养作用,为培养卓越工程师技术人才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 李鹏,苏栋,许文茂.“新工科”视域下生产实习课程建设探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1):1-9.

[2] 段卫东,蒋培,何理,等.“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合作平台搭建与运行[J].中国冶金教育,2020(5):12-14.

[3] 唐丹,肖毅,郭莉.地方高校工科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策略研究[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0(1):40-42,48.

[4] 杨坤,杨红军,翟凤潇.高校工科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探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3):96-97.

[5] 万明,郭西平,封彦,等.基于新工科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共享模式的研究与教学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53(12):209-211.

[6] 向定汉,陈国华.基于工程认证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1,7(12):

101-104.

[7] 王武.工科专业生产实习问题及解决途径[J].实验室科学,2017,20(6):141-145.

[8] 吴心平,张博强,李武杰.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生产实习体系建设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3,9(6):109-112.

[9] 张春梅,程小伟.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24):118-119.

[10] 郭宜阁,王毅,宋树芹.材料化学专业生产实习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当代化工研究,2020(8):113-115.

[11] 程爽,郭书贤,罗建成,等.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实习基地建设改革与探索——以南阳理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为例[J].科教导刊,2022(19):16-19.

[12] 胡勇,冯力,贾智.“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之初探[J].高教学刊,2021,7(4):126-129.

基金项目: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西安石油大学宏华集团就业实习基地项目”(20230103277)

第一作者简介:董会(1981-),男,汉族,山东济宁人,博士,副教授,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材料科学。

猜你喜欢

工科专业生产实习卓越工程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生产实习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工科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生产实习管理与质量控制系统研究与实践
信管专业生产实习过程自我管理的实现
国际化、大工程背景下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土木工程专业对外交流项目初探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武陵山片区教授工科专业制图课程的思考及改革建议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