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跨校虚拟教研室提升研究生专业课教学质量
2024-06-27孟忠伟彭忆强苏庆运谭丕强梁兴雨吴钢
孟忠伟 彭忆强 苏庆运 谭丕强 梁兴雨 吴钢
摘 要:组建跨校专家教学团队,采用跨校虚拟教研室模式,以“三全”和“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探索一条提升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途径。以车用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课程为例,从教师团队组建、课程内容设置、学生获得感三个方面,紧抓课堂教学主渠道,以多名跨校专家高质量授课形式潜移默化地体现科学家精神和立德树人理念。推崇以科研促进专业课教学,学生掌握必备专业知识,具备工程伦理和思辨思想。课程改革实施后,极大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爱岗敬业和学科自信,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科研,为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打下基础。
关键词:研究生专业课;跨校专家团队;虚拟教研室;学生满意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8-0140-05
Abstract: We establish a cross campus expert teaching team, adopt the cross campus virtu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room model, integrate the “three comprehensive”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the classroom, and explore a wa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graduate professional courses. Taking the course of Vehicle Engine Emission Control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teacher team building, course content setting, and student satisfaction, we will closely grasp the main channel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subtly reflect the spirit of scientists and the concept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talent through high-quality teaching by multiple cross school experts. Advocating the us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o promote professional course teaching, students should master the necessary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ossess engineering ethics and critical thinking.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students' patriotism, dedication, and academic confidence have been greatly enhanced, and they have become more proactive in scientific research,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Keywords: graduate specialized courses; cross-school expert team; virtu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room; student satisfaction; curriculum reform
研究生教育承担着为党和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任务,国家对研究生教育十分重视。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学人数也已从1949年的600多人发展到今天的300多万人。2014年12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提出优化课程内容,注重前沿引领和方法传授,及时调整和凝练课程内容,强化研究生对创新过程的理解。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正式出版,系统阐述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理念,明确了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2020年9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课程教材建设质量提升行动。随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公开出版《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试行)》,为构建研究生课程知识体系,鼓励课程改革创新,完善课程评优机制,发挥精品课程示范引领作用提供重要指导。
然而,目前研究生教育尚存在诸多不足。根据2021年我国研究生满意度调查来看,研究生对课程教学、科研训练、管理与服务等方面满意度相对较低。在课程教学环节,研究生对课程体系合理性、课程内容前沿性的评价低于对课程教学的整体评价[1]。课程目标缺乏系统性,课程教学方法手段老化和僵化[2-3]。一项对某双一流大学的调查显示,该校硕士研究生对专业课程内容的评价,认为授课内容系统性强、前沿性强、应用性强的分别仅占6.5%、6.2%和3.3%,而感到一般的分别占40.4%、44.9%和51.2%,总体满意度不高[4]。此外,虽然早就提出团队式研究生培养要成为一种主流研究生培养模式[5],但由于缺乏完善的保障制度和约束机制,最终基本仍然延续的是单一导师制[6]。研究生专业课采用团队授课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效能,体现师生之间的协同,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7]。与此同时,出现了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丰富和开放线上学习资源、建立并不断更新课程教学案例库、增加研讨课的比例、丰富和创新实验实践教学等应对措施[8]。此外,也有应用项目管理改进研究生授课过程以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措施,使授课模式更为适应研究生发展的需要[9]。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积极开展了本科专业建设、课程和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10-12],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同样需要“金课”的滋养,以切实提升研究生的教学质量[13]。目前,在“互联网+”和线上教学的背景下,虚拟教研室组建应运而生。这是跨学科、跨校级甚至跨国际教研工作者,为解决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共性、前瞻性问题,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组成的教学研究团队[14]。专业课程也开始采用数字化、智慧化方式,使用“电子教材”或“数字教材”进行虚拟教研室改革尝试[15]。因此,迫切需要组建跨校、校企联动的虚拟教学团队[16],提高教学团队水平,提升专业课程建设质量。
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能源动力硕士点的建设过程中,将前沿科研融入高质量研究生专业课堂,在课程内容前沿性、教师团队授课和组建虚拟教研室三方面开展了有力探索。组建跨校教师团队的虚拟教研室,以提升教学效果为目的,打破僵化的教学大纲束缚,提高课程前沿性和学生满意度,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授课方式,聚焦前沿知识、科研带动教学、开拓学生视野、扩大学生受益面,为跨校虚拟教研室改革探索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
一 虚拟教研室的组建背景及组建方式
根据2017年底教育部公布的第四轮全国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评估结果,西华大学在参评的59所高校中位列第50,排名严重靠后,亟需加强学科建设。本课程作为本学科研究生教育的核心课程也亟需进行改革和创新。传统专业课程教学形式不能满足学生创新培养的需求。而仅仅依靠校内教师力量抓课程建设已显示出资源和力量不足,课程内容的前沿性、系统性和应用性也存在很大差距。因此,组建跨校专家团队形成虚拟教研室,集中优势资源,向全国排名靠前高校的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学习和取经势在必行。
此外,2019年正是内燃机产业唱衰之年,各高校的内燃机专业招生情况并不乐观。本课程瞄准此契机,邀请各高校专家到校开展学术交流,理性客观地讨论和研判内燃机产业发展。同时邀请各专家到校进行研究生招生宣讲,鼓励和挑选优秀本科生到国内知名高校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期间邀请多名专家为研究生讲一堂专家自己研究领域的专题课,课后受到了校外专家和校内学生的一致好评。本课程的跨校专家教学团队由此自然形成,且这些外校专家全部来自985和211高校,学科排名均在全国前20名以内。可见,在融合学术交流、项目对接、招生就业等目标体系下,虚拟教研室专家教学团队的组建变得较为自然和灵活。跨校教学团队基于对教育教学的共同热爱、对高校教育教学规律探索的共同学术旨趣、对提升教学学术水平和打造卓越教学文化的愿景而自然聚合,具有“学术共同体”属性[14]。因此,以“学术共同体”和“热爱教学的责任担当”作为跨校教学团队组建的重要依托,可以为其他研究生专业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二 跨校专家组建虚拟教研室的具体做法
(一) 课程设计
研究生专业课程车用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计划学时32学时,由1名校内老师担任负责人,承担课程前12学时教学任务,宏观介绍课程涉及的各方面专业基础知识,为后续校外专家的专题授课奠定基础。课程的校外专家人数近20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10~15位专家授课20学时,每位专家讲授1.5~2.0学时,既保证每年课程内容的差异性和新颖性,又保证校外专家上课的方便性和可操作性。课程在全国采用线上免费公开方式,各位授课专家所在高校学生及企业技术人员均可以参与线上课堂。2019—2023年校内学生人数在20人左右,而校外学生线上人数达到41~73人。一方面说明了校外专家参与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很高,有力地保障了该课程虚拟教研室的组建和运行;另一方面,校外参加课程的学生人数是校内学生的2倍以上,说明了该课程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备受相关专业学生的认可,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较高,已成为全国范围内相关专业研究生关注度较高的精品课程。
(二) 教学内容
针对课程讲授内容,采用“专家讲专题”的方式,将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课程内容聚焦于污染物的生成机理、排放特性、减排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既满足课程大纲的总体要求,又提升了课程的科学性和前沿性,表1列举了2019—2023年的授课主题。课程总学时大于32学时,因此可以每年根据教学情况和校外专家时间灵活安排,既能保证课堂教学按期进行,又能方便校外专家参与本课程教学,减少了教学组织的难度。更重要的是,一名专家只讲授一个最熟悉、最权威的专题,可以降低授课专家的授课难度,更能保证教学质量。此外,邀请的校外专家讲课内容主体内容不变,但都涉及各位专家最新的研究成果,将科研融入教学,提升授课质量。学生上课既可以了解最新的科研方向和成果,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学生还可以学习各校专家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要求。上述课程安排既降低了虚拟教研室的组织难度,又保障了虚拟教研室高效、灵活运行,可以为其他虚拟教研室课程建设提供重要的实践参考。
(三) 学生满意度
对2019—2023年上过该课的所有校内、外学生进行了调查,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09份。参与调查的本校和外校学生分别占42%和58%。学生对该课程的总体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分别占88.07%和11.01%,整体满意度高达99.08%。而《2021年我国研究生满意度调查》中研究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率仅为76.0%[1],说明通过虚拟教研室的跨校教师团队授课,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大大提升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此外,调查发现2019—2023年参加了2个学期以上的学生人数占47.71%,连续5年都参加课程学习的学生达到了13.76%,表明此课程教学内容除了具有专业深度和理论性,还通过逐年更新授课内容,让学生能常学常新,在研究生阶段能不断受益,也再次印证了该课程已成为全国能源动力专业研究生广受好评的一门品牌专业课。
基于组建的跨校专家团队,虽然每年上课的外校专家老师、内容和时间等不固定,但课程教学时间原则上固定,教学组织安排显得较为灵活便捷。各校教师团队授课后,学生对拓展专业知识和提升科研能力素养的认可度分别达到了91.74%和85.32%,同时对认识外校专家和学生,以及学习和领会各知名高校先进教学方法的认可度分别达到了61.47%和59.63%,认为对考博士有帮助的比例也占21.1%。通过跨校专家团队的授课,学生从基础理论掌握、专业知识拓展、科研能力提升和专业视野开阔等多方面获益,因此,教学效果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合计高达99.02%。
三 虚拟教研室的运行效果
(一) 增强专业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能源动力硕士点起源于1960年建校时成立的“农业生产过程机械化”本科专业,于1996年开始招收“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于2010年获批“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点。然而从电动新能源汽车推向市场开始,内燃机的唱衰之声就开始涌现。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和“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内燃机行业更是一度被称为“夕阳产业”。基于上述背景,亟需对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和能源动力硕士点的发展进行客观合理定位。从2019年开始,研究生专业课程车用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连续5年由校内外专家共同授课,专家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让研究生对专业发展趋势进行合理定位,减少研究生对专业发展的担忧和误解,增强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认为自己对内燃机产业的合理定位有明显促进的占95.28%;认为内燃机产业的发展仍然具有较大发展和空间前景的占83.96%。说明该课程凝聚了各高校教师对内燃机产业和排放控制技术发展趋势的共识,在新工科背景下,让校内外学生对产业和技术发展前景有了正确、合理的认识,增强学生对从事内燃机产业工作和排放控制技术课题研究的信心,同时也对学习本门课程更富有积极性和热情。调查显示,学生对本课程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非常满意的比例分别达到了87.16%和83.49%,比较满意的比例分别达到了10.09%和15.60%。进一步说明跨校教师团队从多个专业角度授课,既可以让学生合理认识专业技术发展趋势,又可以提升学生对从事专业技术课题研究的信心和积极性,进一步体现了跨校教师团队虚拟教研室对学生培养的有效提升作用。
(二) 推动教学内容更新,提升课程前沿性
如前所述,本课程以提升教学效果为目标,打破固有的教学内容束缚,实时更新教学内容,增强内容前沿性和科学性。由表1可知,校内负责老师讲述基本的课程知识内容,为学生铺垫专业知识,打好基础。校外专家讲授各自研究领域最擅长、最前沿的知识内容。校内教学的12课时教学是校外专家专题教学的知识背景,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储备各专题课程所需的基础知识,保障了课程知识点的连贯性。这样安排教学,既能保障学生理解和掌握校外专家的授课内容,又可以对本课程大纲要求掌握的基本专业知识形成补充和深入。此外,校外专家所讲专题内容都是其最擅长和最新的内容,既可以降低校外专家授课的难度,保证跨校虚拟教学团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也可以有效保证校外专家授课环节的教学水平。
表2统计了学生对老师教学责任心、教学水平和课程前沿性的评价。可以看出,由于每位校外专家只用1.5~2.0学时讲授其最擅长的研究内容,教学内容基本可以达到学术报告的水平,使得学生对教师责任心和教学水平满意度达到了100%和98.16%。此外,每位校外专家各自聚焦特色的研究内容,因此教学内容涵盖了很多目前最前沿的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学生对课程前沿性的满意度高达97.25%。跨校教学团队进行专题知识讲授,使得该课程知识前沿性要求不再成为难题。
(三) 扩大学生受益面,提升学生科研能力
调查显示,学生对拓展专业知识和提升科研能力素养的认可度都在85%以上,且连续5年都参加该课程教学的学生比例达到了13.76%,可见该课程不仅在专业知识领域给学生很大的帮助,同时在科研能力素养和研究生学术交流方面,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该课程通过线上直播形式在国内各高校免费公开授课,已逐渐成为国内研究生教学的一门经典品牌课程,为组建虚拟教研室、打造研究生金课提供了重要的实践经验。
2019和2020年上课的本校学生人数分别是9人和14人,成功考博的人数分别为2人和4人。尽管该课程的教学与学生考博可能没有直接关联性,但这6位学生中有5人考博的学校都在该课程校外专家所在单位,如浙江大学、江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以考博学生为牵引,继续从事内燃机及相关产业的博士研究课题,既发挥了榜样作用,也为后续学生认真开展研究生课题工作坚定了信心,提升了学生从事研究的热情。如前所述,本课程是全国的免费公开课,校外学生人数比例达到了58%,最高线上校外人数达到了近80人。本课程教学除了提升校内研究生培养质量,也为其他高校该专业领域的研究生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为内燃机产业紧缺的创新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研究生教育作为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一致关注和重视。研究生课程建设是提升研究生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托。在“双碳”目标和新能源动力发展之际,合理客观定位能源动力专业发展趋势,结合“互联网+”思想,采用线上线下授课模式,研究生专业课程车用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积极借力知名高校的优势教学专家资源,组建形式灵活、操作方便、一举多得的跨校教学团队,形成多层次、多方面的科研和教学交流与融合,组建灵活稳固的虚拟教研室,增强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的前沿性、系统性和应用性,提高学生满意度和认可度。在拓展研究生专业知识面、提高科研能力素养、提升研究生教学质量等层面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可以为其他研究生专业课程建设提供重要的教学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 周文辉,黄欢,付鸿飞,等.2021年我国研究生满意度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8):11-20.
[2] 闫长斌,时刚,张素磊,等.“双一流”和“双万计划”背景下学科、专业课程协同建设:动因、策略与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9(42):35-43.
[3] 刘忠,陈荐,尹艳山,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高师理科学刊,2019,39(2):91-94.
[4] 仇鹏飞,吴俊,卞清,等.“双一流”背景下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南京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9):16-22.
[5] 梁传杰,麦立强,范涛.“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团队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5):11-18.
[6] 杨栩,冯诗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基于CDIO理念的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8):6-10.
[7] 刘忠,何叶从,陈荐.研究生团队授课方式的探索与实践[J].2019(9):61-62.
[8] 李萍萍,王晓川,王乐攀,等.“金课”建设过程中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教学刊,2020(20):87-89.
[9] 张浩,刘昱.项目管理在研究生授课模式改进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9(6):9-10.
[10] 王晓墨,陈刚,成晓北.新工科背景下能源动力类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以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增刊):9-10,19.
[11] 刘雪玲,汪健生.新工科背景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改革方法研究[J].大学教育,2020(8):65-67.
[12] 王谦,高波,康灿,等.产教融合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以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增刊):262-3,99.
[13] 毛景焕.为思维而教 构建研究生课程教学“金课”[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51(3):60-65.
[14] 曾建潮,吴淑琴,张春秀.虚拟教研室——高校基层教研组织创新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20(11):64-69.
[15] 董春桥,王秀萍,王琳玲.智慧虚拟教研室的建设与实践——以“环境监测”课程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5):119-123.
[16] 桑新民,贾义敏,焦建利,等.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21(11):91-97.
基金项目:2020年教育部新工科项目“基于智能空地融合载具工程研究中心的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创新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E-XTYR20200660);2021年四川省教工委高校思政工作培育项目“面向产业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践行实践育人,培养车辆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川教工委函〔2021〕103号:序号7);2018年西华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新工科“多方协同育人模式研究”(YJG2018008)
第一作者简介:孟忠伟(1980-),男,汉族,四川成都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内燃机排放污染物减排技术。
*通信作者:彭忆强(1963-),男,汉族,四川成都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车辆工程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