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渚文化的发现者——施昕更

2024-06-27安石

名人传记 2024年6期
关键词:黑陶良渚西湖

安石

1937年4月的一天,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的职员施昕更正带领考古学大家董作宾等人在浙江良渚一带进行实地考察(见上图,左为施昕更,右为董作宾),其中出土的黑陶意义尤其重大,该遗址的研究价值得到了专家的充分肯定。

事实上,施昕更并非考古学科班出身,进入西湖博物馆也是机缘巧合。中学毕业后的他考入浙江省立高级工业学校艺徒班,主攻绘图。1929年,西湖博览会开幕,施昕更经老师介绍前往博览会的博物馆担任讲解员。他对馆内诸多文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增长了不少见识。次年,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在博览会博物馆原有陈列的基础上建立了,施昕更凭借之前的良好表现进入该馆地质矿产组工作。

1936年,施昕更随队参加杭州古荡的一处古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出土的一件有孔石斧引起了施昕更的注意。因为这种有孔石斧在他的老家良渚也曾出现过,且数量很多,他决定回良渚察看一番。

良渚的农民在耕地时经常会发现一些陶器、石器和玉器。彼时社会动乱,因玉器或其他受古董商青睐的文物有利可图,盗掘之事常有发生。施昕更回乡后留心搜集了很多口述资料,并借机向老乡们科普出土文物的价值和文物保护的必要性。

同年11月3日,施昕更在良渚附近的棋盘坟的一个池塘里,发现了几块黑色的陶器碎片。经比较、研究,他才知道这是一种黑陶碎片,且在陶片周围有石器被发现。这一情形与山东城子崖遗址的文物出土状况非常相似,他认为良渚黑陶很可能与城子崖文物为“同一文化系统的产物”。在馆长董聿茂的支持下,西湖博物馆报请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批准,在良渚进行田野发掘,施昕更成为当之无愧的主持者。

1936年12月至1937年3月间的三次考古发掘首次揭开了浙江远古文化的神秘面纱。施昕更克服万难写下五万余字的《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简称《良渚》),由此奠定了他“良渚文化发现者”的地位。

然而就在《良渚》即将付梓印刷时,杭州在日军的炮火中沦陷了。西湖博物馆为躲避战火而南迁,施昕更只得带着原稿赶去博物馆所在地——兰溪。馆长董聿茂带着稿子找到省教育厅,请求拨款资助印刷。此时陆路不通,只能绕道走海路去上海付印。1938年,民族与个人命运前途未卜之际,这部考古报告在众人的接力中问世了,为后世研究留下了珍贵的线索。

不幸的是,1939年5月29日,年仅二十八岁的施昕更积劳成疾,在温州瑞安逝世。

新中国成立后,著名考古学家夏鼐正式提出和肯定了“良渚文化”。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八十多年前,国难当头,名不见经传的施昕更不会想到,他在一个小池塘里的努力带来的竟是中华文明长河中如此重要的文化坐标。

猜你喜欢

黑陶良渚西湖
5000年前的“良渚人”爱吃什么肉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良渚保护大事记
良渚古城
“玉”见良渚
简论龙山黑陶
黑陶艺术作品欣赏
美哉黑陶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结缘黑陶,难却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