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潘公弼:毕生最爱是办报

2024-06-27周利成

名人传记 2024年6期
关键词:邵飘萍主笔报馆

周利成

他与著名报人邵飘萍是同学、同事,共同创办《京报》,后获罪入狱三月有余;他主笔《时事新报》二十年,撰写的社评享誉报坛,与陈布雷有“一时瑜亮”之称,与张季鸾并称“南潘北张”;他曾短暂出任官职,但毕生最大的兴趣仍是办报。

与邵飘萍共创《京报》

潘公弼生于1895年,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他届学龄时,嘉定就已开设学堂,遂按部就班地在家乡读小学。毕业后,他来到上海,先就读于浦东中学,后改入南洋中学。

1914年中学毕业后,潘公弼于是年冬负笈东游,在日本东京政法学校留学,与同来的邵飘萍相识,两人自此朝夕相处一年有余。其时,中国内有袁世凯当道,外有日本的威逼利诱。二人遂与另一留学生共同组织东京通讯社,为京、津、沪、汉各地报社供给日本方面的新闻,报道留日学生和爱国华侨的反袁情况,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野心。

及至1915年8月,杨度与孙毓筠、李燮和、胡瑛、刘师培及严复,联名发起成立“筹安会”,旅日学生亦积极响应,共谋讨袁。邵飘萍数度往来于日本与上海,“奔走之余,为《申报》《时事新报》任著译,抨击帝制,不遗余力。其雄伟犀利之文章,传诵一时”。袁世凯去世后,邵飘萍在日受聘为《申报》记者。次年7月,潘公弼毕业回国赴上海。邵飘萍因故迟归旬日,故将《申报》事务交给潘公弼,此为潘公弼服务报界之始。嗣后,邵飘萍又在北京成立新闻编译社。同年,潘公弼在上海一度担任《时事新报》编辑。

1918年10月,应邵飘萍之邀,潘公弼来到北京,二人共同筹创《京报》。自此,《申报》《京报》以及新闻编译社三方面所有之采访、著译、编辑,均由他二人分担。从朝至夜,日无暇晷,并陆续增加两三名助理。《京报》的办报宗旨为“必从政治教育入手。树不拔之基,乃万年之计,治本之策……必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是即本报之所作为也”!虽身处军阀的铁蹄之下,但邵、潘二人追求真理,明辨是非,不怕刀枪,不惧生死,更主张无党无派,不依附特殊的权力集团,提倡言论自由。该报发行一个月之后,销量即从三百份陡增至四千份。两人在喘息之余,不免相顾而笑,以为成功指日可待。岂料厄运已然向他们悄悄逼近。

入狱三月有余

《京报》针砭时弊,抨击北洋政府,大胆敢言,在深受读者青睐的同时也得罪了北洋皖系军阀安福系。一日,《京报》副刊《小京报》转载了上海《时事新报》一篇短文,隐讽司法总长朱深以聚敛不义之财供给安福系。文章虽未写朱名,但其意自甚显然,北京人读之莞尔,朱则暴怒,立以部令命北京检察厅捕邵飘萍,欲以妨害公务罪及诽谤罪起诉之。

1919年9月10日,潘公弼与邵飘萍往友人处赴宴,行至报馆门口,发现背后有两名司法警察紧紧跟随。当年的京报馆是租赁的房子,前面是报馆,后面是邵之住宅,中间隔开一个中门。邵遂急入后宅。两警随后进入报馆,潘出来接见。警察声称一定要找到邵飘萍,并说,此来乃办公事,如不见告,便要不客气。潘公弼说,我敢担保他不在馆内。两警乃恐吓道,倘有虚报,查将出来,实有未便之处!但潘公弼仍与之周旋,一口咬定邵飘萍不在馆内。于是,两名警察下令搜查。当搜至中门时,潘公弼又拦住他们道:“我所担保的是限于报馆的范围,报馆以外是不负责的,你可无须进去。”两警连呼上当,冲进邵宅,只见墙上架有一梯,邵飘萍早已越墙而逃。警察只得悻悻而去。

当晚5时许,两名警察又来了,不容分说便将潘公弼带走。到了检察厅,推事对潘道,此事原与你无涉,但你故意纵走邵飘萍,就只得拿你说话了。我们不是故意为难你,只是奉朱总长的命令。潘公弼先是被关在看守所,十七天后交保释放候审。两星期内连审两次,审判官宣布潘公弼犯有三罪:一是侮辱官员,二是妨害治安,三是泄露秘密,处罚款十五元,拘留三个月。潘公弼提出抗议,称自己已经被关十八天,可折半除去九天拘留,且依法可交罚金赎罪,罚八十一元即可。审判官答称:“扣算要法官答应,赎罪亦要法官答应,法官不答应就不能这样办。实话跟你讲,当局的意思是要关你三个月,所以才这样判你。如允赎罪,还需再加上三个月!”潘公弼这下听明白了,也未提起上诉,遂于1919年9月22日被转入京师第一监狱。

在狱中的三个月里,监狱上下对潘公弼还算宽待,他自己一个单间,无须劳动,只是不能走出牢房,吃饭可以让小童到外面买,也可读书看报,有纸笔可写字,每周有一天亲友探监。于是,在狱期间,他写了六七万字的“新闻学”,只可惜后来没能出版。

常有亲友前来看望潘公弼,少数安慰,多数羡慕,羡慕他终于可以安心休息三个月。友人夏颂莱说,上海报界有两名友人寄言让潘先生不要焦急,还引用于右任先生的话“不吃官司不成为名记者”。《时事新报》主笔俞颂华特从上海赶来,他知道潘早年曾在《时事新报》当过编辑,遂恳切地说:“南方诸友非常想念(你),希望出狱后,移办《京报》精神加入《时事新报》,担任编辑本埠新闻。”潘明白俞所谓办《京报》的精神,系指潘身为主笔还兼任外勤记者,白天极起劲地探听新闻,夜里极起劲地写新闻稿。正是这种极起劲的态度与成绩,成就了《京报》新闻的有声有色。

1919年12月,潘公弼刑期满后,重获自由。因《京报》停刊,邵飘萍逃往异地,他遂接受俞颂华的邀请来沪,二次加盟《时事新报》。

主笔《时事新报》二十年

潘公弼入职《时事新报》后,初任编辑,因执笔为文洋洋洒洒,数千言无须打草稿,即能一挥而就,深得主笔张东荪赏识。在编辑之余,遂让其撰拟社评。没过多久,潘之声望亦为学术界人士所称道。1920年,潘升任经理,后因主笔陈布雷、程沧波先后从政,报社遂推潘主持笔政,经理一职则由熊少豪接任。

1927年,因报社裁员问题引起潘公弼的不满,他曾一度辞职赴中央银行任职。《时事新报》随之开始走下坡路,由于亏损过重不得不寻人出让。是年8月1日,《申报》经理张竹平以六万元的价格收购该社。为重振昔日辉煌,张再请潘出山,担任总编辑。

潘公弼上任后,首先改革评论版,使《时事新报》的社评成为其最光鲜亮丽的一张名片。潘宽大的办公室在发行部楼上,室内藏书甚富,尽为其参考之用。他日莅此室,撰著评论两则,其他任何馆事,概不过问。其社评当年在全国报坛享有盛誉,文名籍籍,与《商报》主编陈布雷有“一时瑜亮”之称。

1928年7月28日《横行报》文章《沪上名记者述略:潘公弼》介绍称,《时事新报》经理潘公弼,虽然主持营业,但对于新闻采访、新闻编辑和时事评论等,都很有深切的心得,时常把他的心得与服务新闻界的同人分享,共同谋着新闻界的进步。潘非常注重外勤记者,他认为:“外勤记者的工作是切实的工作,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是免不了有多方的关系,那外勤记者凭着脑筋的灵敏,观察的精密,方才可以得着这一件事情的焦点,而不白白地轻轻放过了。”

1933年12月12日《时代日报》上《记潘公弼评论集》一文则称:“中国报界以善著评论负重名而足富大手笔者,并世可得二人:在北方为天津《大公报》张季鸾先生,在南方则为上海《时事新报》的潘公弼先生也。”当时《时事新报》的早、晚两报,凡以四号字排版、未署名的评论,皆出自潘之手。“其立论之高超,文字之生动,早为读者钦佩,可为海上报界中无第二人能及,《时事新报》之负有敢言之誉者,全属潘一人之功也。《时事新报》夙以多载时贤论著为世所推,而尤以潘之文章,最为人所心折……”

1936年2月6日,《时事新报》刊发了《潘公弼先生访问记》一文,文中记者问其“撰述评论的基准是哪几个”时,他答道:“我觉得写评的主要的基础,第一在思想而不在国文,有了思想的基础然后评论有魂灵;第二是写评的态度……必须发之至诚,发之良知,不然就写不好,也就不该写。故握管在手,必须认清了对象,判断了理性,好像面对了数千万读者,把真心真意诚诚恳恳的、热烘烘地写出来。能够诚然后我们的文章才有热气,才有力量……第三才是文字。文学本是一种学问,但拿文字来写评论,这是在文学的领域之外的技术(Art)的问题。”

潘公弼不仅培养了一批民国时期新闻界的知名编辑、记者,同时,他的演讲和访谈也体现了他的新闻思想,更丰富了中国的新闻学理论。

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后,《时事新报》迁往重庆,仍留上海的潘公弼不得不告别供职长达二十年的《时事新报》。

最大的乐趣还是办报写评

1938年10月10日,《申报》打着“洋旗报”的旗帜在上海复刊,潘公弼一度被聘为主笔,后于1941年初辞职转移至重庆。据1941年8月《东方日报》消息称,潘公弼时已被聘为新加坡《星洲日报》总编辑,由渝飞港,短暂会晤胡文虎后即赴新加坡履新。《星洲日报》于1929年1月在新加坡创刊,1940年主笔关楚璞离职后,著名报人俞颂华、郁达夫先后继任,1941年郁达夫辞去主笔一职,在俞颂华的举荐下,该报董事长胡文虎聘请潘公弼出任主笔。但潘公弼任职时间不长即返回重庆。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任命潘公弼为中央宣传部接收东北文化事业特派员,携款十亿法币,接收《大同报》《顺天时报》《盛京时报》等十余种地方报纸,后在长春主持《中央日报》。

据1947年1月28日《飞报》中《潘公弼怕冷奉派赴华南》一文载,常年在南方生活的潘公弼,到东北后极不适应当地的严寒气候,身体状况大受影响,遂向国民党中央致函“请求准予摆脱”。获准后,潘返抵上海,连日与亲友酬酢言欢,颇为忙碌。彼时,香港的《国民日报》正需有人整理扩充,国民政府乃决定派潘公弼南下香港,主持该报笔政。潘已同意,不日将走马上任。另据《和平日报》消息称:“兼国民政府主席东北行辕政治委员会宣传处长潘公弼呈请辞职,国民政府准免兼职。”同年3月7日《前线日报》消息称,《国民日报》新旧任交接已完毕,从6日起,新任社长潘公弼到任视事。

从潘公弼这一时期的行动轨迹可以看出,当官并不是他的追求,办报才是他的最爱。正如记者问到他“先生以往最感兴味的是哪一段经历”,他的回答是:“在日常的工作中,我感觉到趣味的,第一,如果我得到一条特别的新闻,其采访之迅速,为别家所不及,那么我心中的愉快,可以递进至最高度了;第二,在写评的时候,极该说而不容易说的话,居然被我委婉曲折地表现出来,这也是极快乐的事情;第三,碰到大寒大热的天气,当我做了报馆内一天的工作,而到馆外去的时候,一跨出报馆的门口,自会觉得大寒或大热另有一种生理上特别反应,领略到特别的滋味或愉快;第四,如果今天所写的评论的内容,与一般社会有切身的关系,那么,当我写完后离开报馆,而在路上行走的时候,看见种种社会现象,以及憧憬往来的人们,所反应于我的心理的,自有一般不可名状的兴味。”

1951年,潘公弼去往台湾任《中华日报》顾问兼主笔,后于1961年12月逝世于台湾。

猜你喜欢

邵飘萍主笔报馆
一代报人邵飘萍遇害真因
印象·邵飘萍故居
本期主笔
本期主笔
朱俊杰:湖南农民 集报第一人
报馆在中国新闻教育缘起与演进中的双重角色(1912—1949)
报上花花世界报下戚戚小人
本期主笔
怎样写《乙瑛碑》(十五)
邵飘萍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