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路径探析
2024-06-25靳翠
靳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语文是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良好成长,让每个学生都能汲取传统文化精华,让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浸润心灵,语文课堂教学需将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润与教学相融合。笔者根据教学研究经验,将结合现实教学问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路径。
一、语文课堂是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
语文学科是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言和文字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是中华文化得以延续发展的基石,在数千年的演变发展中,融入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情感、态度和生存智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历史记忆,从形式到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厚重的人文精神。中华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从神话故事、寓言传说到古诗文名句等,都蕴藉着数以万计的字词句和典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即语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互相融合的。因此,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强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写入了课程目标,并分别以“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与理解”作为语文课程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
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寻找生命向上生长的坚韧不拔的力量,为心灵的安放和精神家园的构建找寻皈依。在涵泳中感受语言的韵律美,体会文中情景交融、逍遥自在的审美情趣。在纷繁的故事中,学习古人明辨是非的哲理,感受历史沉浮。在语文教学中,无论是识字、阅读、表达还是探究,都能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语文课堂这一学习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科阵地。
二、语文课堂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当前,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引起了学校的重视,各地学校陆续开设了相关传统文化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受应试教育影响,多流于形式化教学
单就古诗文来看,古诗文的学习是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语文素养的有力途径之一。但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许多教师秉持“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观点,对古诗文的引导和讲解浮于表面,对作者的创作背景、作品语言风格、思想内容的表达、所赋予的意象知识讲读甚少。很多学生可以熟读、吟诵经典,但很少有学生能够真正达到新课标中“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的目标。低年级的学生更不会达到“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这种高度。
2.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单一,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学习内容单一,基本限于课本古诗词和课外经典读本如《三字经》《千字文》《名人传记》等,形式多数限于欣赏、诵读和开展相对较简单的班内活动,学生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熟记背诵,缺少运用与实践机会,很难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教师由于经验不足,备课不充分,缺少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整理归纳、活动策划等教学能力,无法带领学生由点及面地沉浸式学习,学生也无法真正去领会精髓之所“精”。长此以往,这份给学生成长的“营养剂”也就变成了沉重的负担。
3.重增量而非提质,评价单一
古诗文是传统文化的优质载体。单就语文教材古诗文的编排来看,数量和篇幅随年段递增,一年级开始学习古诗,三年级就已涉及文言文。可以看出,单就古诗词载体来说,在当前教育中的地位稳增不减,再加上其他关于传统文化的要素,目前语文课程中传统文化的板块已经接近饱和。但为了凸显教学效果,有些教师并没有把握好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学习的交集,仍以堆量为主,缺乏探究、深挖、提质的思路,导致学生理解困难,无法真正实践运用。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探析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教师需提前规划设计教学路径,建构实用、适用的教学支架。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因历史、文化底蕴和体验的诸多原因,很难产生亲近感,这就要求教师要立足学情,尊重学生感受,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路径和教学模式,拉近学生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继而让学生深度参与、认同、学习、应用。
1.从基础教学人手,铺垫感情色彩
以汉字的学习为例。汉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小学一年级初学便是学习汉字。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识字教学中,带领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表达方式和逻辑,能够培养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一个字,足以撑起一段历史。带领学生追根寻源,由浅入深,长期积累,小到字形辨析、古诗文的理解,大到对民族汉字情感的升华,都可以将字作为知识的支架,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2.整合教学资源,引起情感共鸣
以古诗文的学习为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古诗词蕴含着中国精神和文化韵味。随着古诗词在语文学习中的占比日益增加,教师应下大力气,改善古诗词的教学方法,挣脱教材对教学的局限,整合素材,将学生带入诗人的世界,去真正理解和体悟古人诗词韵律的美,感受家国情怀。
比如小学阶段会接触到诗人杜甫的诗,他的诗有的清奇秀丽,有的则沉郁顿挫。教师可以在整合杜甫的诗后,带领学生通过梳理诗人的生平轨迹,分析为什么会出现风格上的差异,哪些句子能反映作者当时的心情,深刻理解、领会诗人寄寓、隐藏在诗中的情感,进而从情感出发,追寻诗人的爱国情怀。由此类推,以小见大,从单一孤立的诗中跳出,站在高处帮助学生认知、理解、升华。不仅让学生学习了诗词的韵律美,更让他们体会到古代爱国者的郁郁忧思,提升人文素养,激发爱国情怀。
3.以活动为载体,追寻文化魅力
多样的活动能够寓教于乐,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积极性,使他们在快乐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积淀知识。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切忌盲目跟风,在开展前教师需要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与形式进行调研。
以古代寓言、神话和民间传说为例。从二年级开始,语文课本中开始选编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有我们常见的《狐假虎威》《坐井观天》《揠苗助长》《守株待兔》等;神话、民间传说有《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牛郎织女》《枣核》《猎人海力布》等等。对于这种虚构的故事及其折射出的道理,学生往往不能真正理解。这时,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活动,如对《狐假虎威》《坐井观天》等寓言,教师可带领学生引入其他小动物,通过设计其他动物的视觉和心理活动,体悟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牛郎织女》等浪漫色彩的神话传说,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生产、生活等常识,体现着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学习这类作品,除了常规的人物分析和故事串联外,可带领学生一起设计浪漫场景,如繁星闪烁的星河、浪漫的鹊桥……图像中各种元素交织出的美景也正是学生心中的理想圣地。教师可趁机引入与“牛郎织女”“银河鹊桥”相关的古诗词,带领学生从自己设计的场景中,体会诗词表达的浪漫色彩。
4.以生活为课本,多维度实践学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仅只存在于课堂.更是充斥于生活之中。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挖掘日常生活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发展。
比如中国的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生活、生产的依据。在节日和相关节气来临之时,教师可带领学生聆听神话故事,掌握物候变化规律,在相应节气中学习古诗词,参与相关实践活动。如春节时,观察记录特色对联,于翰墨中学习文学常识;清明时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端午时组织学生包粽子,培养爱国情怀;中秋时举办诗歌诵读会,感受月的意象;重阳时组织学生登高望远,弘扬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教师既要立足于课本又要跳出课本,带领学生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学习。在“双减”背景下,做好“教什么、教多少、怎样教”的顶层设计,找准教学切入点,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感悟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内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