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意愿, 就始终有可能

2024-06-25张月燕

中学生天地(B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批判性爸妈意愿

张月燕

每个婴儿出生时,和父母之间的沟通都是敞开的:父母能敏锐地从孩子哭声的细微差别里辨别出不同的需求,无论是想要喝奶、得到关注还是陪伴;婴儿也可以很快辨认出父母的声音、微笑和气味。亲子之间彼此的情感响应是及时且同频的;就算偶尔不同频,婴儿也会坚持不懈地进行表达(哪怕他最开始只会使用哭这一种方式),而父母也会竭尽所能去理解。通常,一次有效的沟通很快就会发生,爸妈会发现孩子又一次饿了,即使不久之前刚刚喂过母乳。

等我们学会了说话,更是发生一点小事都会黏在父母身边嗷嗷叫,父母也总是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给予相应的欢呼或者宽慰。可惜的是,语言似乎很快成了防御和迷障。

10岁时:“妈妈,今天好烦!”“有吃有喝,作业都不写就玩iPad,你还有啥好烦的!”感受,没的聊了。

13岁时:“爸,我最近发现鲁迅写批判性文章写得确实犀利!”“鲁迅还写过那么多文章呢,你就只看得到批判性?”观点,也憋回去吧。

15岁时:“爸妈,我觉得你们挣钱也挺不容易的。”“我们拼死拼活还不都是为了你,你有空操心这个,还不如期末考试争争气!”算了,事实也别聊了吧。

长大是生命变得复杂、变得立体、变得丰富的过程,避无可避,我们和父母的关系也在经历这样的过程,承载彼此关系的不再是我们对彼此的兴趣本身,而是杂糅了太多的中介物。“我和你”的关系,异化成了“我和它”“你和它”的关系,隔着太多的中介物,分享就会变得越来越难。实在也怪不得我们将沟通意愿一降再降,直到关上心门。

可是,藏起来固然可以暂时享受轻松,但永远不被发现就会变成一场灾难。父母和我们,都正在或即将深受折磨。

所以,回到最初吧,让沟通回到沟通的本质:向对方传递自己的情感意图,识别彼此的脆弱和保护,换来同频的回应。父母固然容易被乱花迷眼,但是孩子,请不要低估你的存在对父母的珍贵性、你的坚持对父母的影响力。大多数父母,无论平时看起来有多“冥顽不灵”,但当孩子真的遇到伤害、地震、海啸时,他们都会无条件地将孩子护在身后,哪怕自己粉身碎骨。只是心灵上的风霜雷电实在难以用肉眼识别,请你拾起幼年时的勇气,用你日臻圆熟的沟通策略,或是最笨拙、最原始的哭喊求助,只要你不放弃表达,就一定能够换来父母的看见和理解。

沟通并不是有意愿就有可能的,但孩子朝向父母的沟通,有意愿就始终有可能。

猜你喜欢

批判性爸妈意愿
爸妈的约法三章
因为爸妈只有你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我爱爸妈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