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语:推进科技应用创新,赋能出版融合发展
2024-06-25
策划人
李弘(1968— ),男,高级工程师,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副秘书长兼出版融合工作委员会主任,先后参与并主持了十多项国家及部委的信息化、数字化项目的规划、设计和研发工作。目前担任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和国家数字传播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等社会性工作,同时还是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辑委员会委员和全国新闻出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7)委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迅猛推进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特征。出版既是技术进步的推动力,也是技术发展的成果物。数字出版更是由于技术的快速变革形成了更多元的产品形态、更广泛的传播渠道和更高效的服务模式。因此,出版业也必然以技术应用和产业变革为契机,大力提升供应端质量,积极消除低效供给,培育数字文化消费新模式和新增长点。高质量发展是高效率的增长,出版科技应用创新是决定高效增长的重要因素。
中办、国办在《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中强调要“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这一“三位一体”的媒体融合发展理论框架可以成为我国出版业融合发展的行动指南。如何强化出版科技应用创新业务组织体系、科研投入考核评价机制以及科技研发人才管理机制?这些将成为进一步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做强中国数字出版业的根本保障。国家新闻出版署瞄准出版科技应用机制和管理机制创新,深入实施出版业科技与标准创新示范项目,广泛征集出版相关技术研发、标准研制等方面的优秀成果以及在科技与标准应用方面具有示范作用的单位。在历年推荐的基础上,2023年12月再次推荐了一批出版业科技与标准创新示范项目和单位。
本期《中国数字出版》聚焦出版科技与标准的应用创新,展示了部分国家新闻出版署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的科技创新成果,揭示了数字技术赋能出版融合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许洁等专家结合对大语言模型的研究,提出了出版业构建轻量级智能化知识服务模式的实施路径,为专业出版单位的知识服务模式寻找了新的途径。田龙等专家从文化资源数字资产构建、创新呈现方式及新消费应用场景探索等方面阐述文化资源与出版融合的实施模式,分析了传统出版单位融合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秦艳华等专家以基于图书用户行为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的新零售智慧书店系统项目为研究对象,以案例分析为手段对实体书店的智慧化转型实践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新形势下实体书店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技术创新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因素的作用,以较少的投入实现效益最大化。出版科技创新离不开必要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如何实现科技投入的收益最大化?如何评价出版的科技研发投入产出?值得注意的是,财政部、税务总局2023年3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公告》(2023年第7号),对于部分出版单位所得税减免到期而言,这一利好对于加大出版科研投入力度、推动出版与科技深度融合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未来,中国数字出版将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以《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各项任务为目标,以《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各项举措为行动指南,以精品内容为根本,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发展动能,构建全新的发展模式和业务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