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研究
2024-06-25王科覃丽捷
王科 覃丽捷
摘 要:近年来网络青年亚文化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盛行,其本质是青年对情感表达的诉求。网络青年亚文化产生的源头广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具有开放性与传播性、简洁性与情绪性、变化性与行为性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指导学生看待和分析网络青年亚文化;坚持引导学生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包容多元文化;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
关键词:网络青年亚文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12-0052-05
近年来,以网络热梗形式呈现的网络青年亚文化发展迅猛,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网络青年亚文化作为由青年网民发展出来的一种话语表达体系和价值判断逻辑,是青年对他们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和当前的社会矛盾,利用网络的虚拟空间和传播优势做出的回应[1]。当前,大学生已然成为发起与传播网络青年亚文化的重要群体之一。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须审时度势,理性看待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成因与特点,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力求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做优。
一、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成因
(一)从其产生的源头来看
我国的网络青年亚文化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网络聊天室和BBS论坛。这种足不出户就可以与全国各地的人聊天交流的功能使网友体会到了网络的强大[2]。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新浪、搜狐、网易、天涯、猫扑、西祠胡同等多功能、精细化的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1997年,蔡智恒(痞子蔡)在BBS论坛上发表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文中灵活应用了“网虫”“大侠”“美眉”“恐龙”“东东”“520(我爱你)”等网络语言。这种新颖且有趣的表达方式迅速在各大互联网社区盛行。在自由且开放的互联网平台当中,每一名网民都可以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或者创作。这些条件与前提,推动着网络青年亚文化形成与传播。
网络青年亚文化的表现形态多种多样,以网络热梗为例,近三年网络年度热梗较多(见表1),大致可划分为影音作品、语言与文学作品、新闻热点话题以及网络直播等几类。既有个体的情绪表达,也有群体基于社会现象所呈现的价值取向。可以说,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任何事件、现象、人物的情绪等都有可能成为网络青年亚文化诞生的土壤。
(二)从本质来看
无论网络青年亚文化外在表现如何复杂多样,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其实都可以归结为一种情绪的表达。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生产者与信息传播者。青年在思想上与生理上均处于成年早期,思维灵活且精力旺盛,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更多停留在表面,对推动事物运动发展的本质认识还有待加深。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基于个人的主观判断,这是单方面的,也是片面的;他们在认识社会的过程中善于发现“矛盾”,但是又不能够以个人的力量去解决,于是就会选择某种方式表达出来,这种表达在引起他人的认可并传播后就会逐渐形成群体的文化[3]。例如,在青年群体当中广为传播的“早八人”,意思是需要早上八点上课或上班的人。大部分青年都有这种经历,因此这种简洁而具有新意的表达方式在追求标新立异的青年群体中自然地传播开来。
(三)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矛盾,可以说社会矛盾无处不在。互联网时代,青年获取信息的渠道多而广,他们对社会矛盾的认知能力较以往非互联网时代的青年更强,加之网络为其提供了自由表达和交流的平台,使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形成拥有了理论与现实的条件。网络青年亚文化因具象化表达和迷因效应发挥出强大的传播作用,引起大众关注进而推动矛盾运动发展。因此,网络青年亚文化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发展,但在传播的过程中也存在激化矛盾的可能性。例如,青年人对“996”“007”等职场工作时长的激烈讨论,引发社会主流媒体关注职场中的一些不合理现象,进而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职场文化的发展。相反,一些在网络上流行的针对其他国家领导人的调侃性词语,如果任由其发展与传播,无疑会制造矛盾与冲突,将不利于我国人民与他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流、交往。
二、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特点
(一)开放性与传播性
从产生与发展的角度来看,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成因多样,每个青年都有可能在某个契机的推动下创造出具象化的网络青年亚文化。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形成往往是从青年在网络虚拟空间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开始,因此网络青年亚文化形成与传播是以互联网的开放性与自由性为先决条件,这也成为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当前,我国的网络互动平台数量众多,且功能定位不同。例如,微信、QQ等聊天工具;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网络游戏,抖音、斗鱼等网络视频娱乐平台;知乎、小红书等知识经验交流平台,微博、贴吧等热点资讯平台,以及网易云、QQ音乐等音乐娱乐平台。这些平台免费面向所有人,大多用手机号码即可完成注册。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加持下,一群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青年人活跃在各种平台交流圈当中,实时共享自己的所思所想,自然容易产生非主流的文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即使没有大数据技术的加持,思维活跃的青年人也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索并建立社交圈。如“服了你个老六”最初是源于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反恐精英:全球攻势(CSGO)》,在该游戏中一般为敌我双方各5人对局,游戏当中有一些玩家会利用各种掩体躲避敌方视线,进而达成出其不意的效果。这些玩家被称呼为“老六”,在网络主播与网友的口口相传中“服了你个老六”成为火遍全网的热梗,后多用于对不按照常规出牌、表现出意料之外言行的人的称呼。
互联网平台的开放性与自由性是网络青年亚文化表现出传播性的基础。理查德·道金斯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中提到迷因效应理论,指个体有了一种特别的观念后,会产生具体表达的途径,这个途径可能是文字、声音或图像等形式。众所周知,基因具有自我复制和传播的特性。从基因的角度来看,这个特别的观念就是一个“具有极强传播性的主体”,它的所有外在文字、语言和声音等都是信息传播的载体。因此,互联网环境下青年亚文化的传播性是必然的结果。青年人思维灵活,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他们渴望表达,希望自己的声音能够被他人听见,加之青年人能够快速理解并接受新鲜事物与观点,当他们认可某个观点后就很容易做出分享的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传播本身不具有价值取向,但网络青年亚文化往往蕴含着强烈的价值因素,这涉及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问题。互联网环境中亚文化价值的“好”与“坏”会对青年产生较大影响。“好”的价值内容,或者说对社会、个人具有改进作用的内容,可以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个人成长,应当鼓励和支持。但是,“坏”的价值内容,或者说对社会具有负面的、潜在消极影响的内容,会阻碍社会进步,影响青年人的价值观念,长远来看,其破坏性极强,应当及时予以纠正与制止。如在某段时间爆火的“栓Q”,是桂林阳朔的一个导游介绍桂林山水时,以“Welcome to Guilin,welcome to Yangshuo,thank you”结束,“栓Q”就是由这一英文短语“thank you”的读音空耳衍生出来。此外,微博博主“@怨男”发微博时喜欢带上“我真的会谢”,该词原本表达的是谢谢的意思。但在此梗走红网络后多被歪解为“无语”的意思。两个热梗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我真的栓Q”,这既可以用于单纯表示感谢,亦可用作表示嘲讽的语气,用来表达对某人无语或对某件事特别讨厌的情绪。显而易见,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并不希望青年人把诸如此类的消极情绪传递给其他人。
(二)简洁性与情绪性
从传达的内容与价值来看,网络青年亚文化往往是以比较简洁的形式呈现,并且伴随着丰富的情绪情感因素。网络青年亚文化内容多样,可以是个人的精神情感状态、社会不合理现象、超出了一般认知的行为和一段极具特色的音频等。在形式上,网络青年亚文化大多是以高度概括的词语呈现,这些词语并不局限于传统文化中的词语,还包含基于网络亚文化内容而创造出或衍生出的词语,具体表现为旧词新意或新词别意、词语对象化、词语行为化或词语情感化等。例如,“躺平”是旧词新意,指的是无论外在环境有何变化,人的内心都毫无波澜,不会有任何反应或抵抗。这一词语看似表达妥协、放弃的意思,其实这是青年人对工作和学习的消极态度,他们希望通过边缘化自己的方式摆脱外在环境对个人的规训。又如,“遥遥领先”言简意赅地表达了青年群体对国产高端科技产品的认可与礼赞,短短的四个字当中蕴含着满满的自豪感;“小镇做题家”则是指出身小城镇,埋头苦干、成绩优异的青年学子,通过高考实现了人生的进阶,却发现现实与理想差距甚大,即使靠多年苦读,也无法追平原生家庭和出身带来的巨大差距,话语之中流露出无可奈何与愤愤不平的情绪情感。可见,一些网络热词虽然简单,也蕴含着丰富的情绪情感因素,表明网络青年亚文化从诞生之初就带有情绪性。
此外,情绪化的表达有时候可能比严谨负责的观点更加具有煽动性与传播性[4]。“尊嘟假嘟”“蓝瘦香菇”等网络热梗源于“真的假的”“难受想哭”的谐音,当青年人在交流过程中使用常规的词语时,很难出现现象级传播,但是当这些词语附加上特有的情绪,再结合一些具体的语义环境进行表达,则有可能成为热衷追求标新立异的青年群体口耳相传的网络热梗。
(三)变化性与行为性
从对个人产生的影响与程度上来看,网络青年亚文化在产生与传播的过程当中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并且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对青年人产生行为上的影响。
网络青年亚文化变化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生与发展的变化性。网络亚文化产生之初的形态与语义并非会持续延续到后续,如“想你的风吹到了某地”这一短语原指国内各景区用于吸引游客所设置的标语,后逐渐演变为网红打卡点,流行伊始颇受年轻人喜欢。但由于此做法迅速风靡于各大景区,同质化严重,使得青年人产生审美疲劳,于是他们在网络上表达出“想你的风别吹了”的抵抗情绪,以此讽刺这类网红标语的滥用。
二是使用环境语义的变化性。同一个词语放到不同的语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甚至是表达截然相反的意思。如“遥遥领先”一词用来形容一些落后冗杂的办事流程就变成了带有嘲讽意味的表达;“小镇做题家”如果被一些不明所以的人拿来称呼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努力奋斗者,就可能会被青年认为是带有贬低意味的,进而产生排斥情绪,但如果是青年人自称是“小镇做题家”,那么则是自嘲,意味不同。
长远来看,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特性将进一步促进其演化与发展,甚至成为青年人表达观点与情绪的行为。当教师问起学生如何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学生说“我选择‘躺平”,想必教师的内心应该是五味杂陈的。目前,青年群体已经创造出一种新的话语体系,即网络亚文化话语体系范式。2023年,许多年轻人在上海“万圣节”前夕上演了一出“万梗节目秀”,他们身穿奇装异服表演当下流行的网络热梗,诸如“那姐开麦”“哪里贵了”“懂王观察”等。这是青年群体在用行动向社会传达自己的情感,看似狂欢的背后实则蕴含深刻内涵。
三、应对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在高校青年群体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熟悉各种网络热梗,并且能将其熟练地运用于不同语境中,甚至有的学生将其融入课堂讨论、演讲辩论当中。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何种方式,如何引领学生正确看待网络上的各种现象与事件,积极传播先进文化[5]是当下的一个重要问题。结合以上对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成因与特点分析,笔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做好应对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网络青年亚文化
网络青年亚文化是社会发展到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肯定其存在的合理性,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分析其背后的逻辑与价值。例如,用唯物辩证法分析网络青年亚文化产生的内在原因,从网络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与社会发展的角度认识与研究其内涵;用矛盾的观点解释网络青年亚文化的主要矛盾不在于其存在的合理性,而在于其内容发展方向的矛盾,即将网络青年亚文化发展方向的矛盾转化为传播先进思想的矛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长期奋战在教育一线的中坚力量,要主动倾听学生的声音,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在学生的人生十字路口等关键处、要紧时拉一把、帮一下。当前,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亚文化,表现出“躺平”情绪,较大一部分原因是其形成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对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主动了解学生在生活与学业上遇到的困难,抓住问题的关键,给学生提出真正可行的并有利于其长远发展的建议,必要的时候提供帮助,逐步引导学生改变以往面对困难时不知所措、惊慌失措的状态,帮助学生学会用正确、客观的态度与方法面对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当学生面对问题不再惧怕,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自然就不会沉迷于网络了。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教导青年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看待和分析问题,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充分认识教育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网络青年亚文化,逐步摆脱对网络的依赖。
(二)坚持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包容多元文化
处在“世界一体化”与“价值多元化”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始终坚守初心,始终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6]的大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正确认识网络青年亚文化,允许学生有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与途径;还要抓住网络青年亚文化优势,把其作为认识和了解学生思维动态发展的窗口和途径,牢牢把握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用学生听得懂的、愿意听的方式实施教育和引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用与时俱进的方式方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围绕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创造精彩多元的网络亚文化,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环境助力。例如,面对社会各种热点问题时,尤其是面对网络上一些具有负面的、消极的影响的事件,大学生往往容易被表象蒙蔽,加之网络上存在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故意造谣、扭曲事实,大学生容易出现激动的情绪,甚至过激的行为。这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仔细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用正确、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解读网络热点现象,引导学生用积极乐观的方式思考问题,使其坚信那些落后的、不合理的现象必将会被消亡。唯有这样才能及时消除学生脑海中已形成的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认知,进而使其自觉维护社会先进文化,自觉传播先进文化。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对青年大学生表现出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思想与行为要及时制止,真正尽到作为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三)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身虽在,心已远”[7]的困境,究其原因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观念与方法不能与时俱进。理论往往是抽象的、高度概括的,对社会阅历尚浅的大学生来说,很难从理论的角度去理解思想政治理论,相比之下,实际的、身边的、生活的教育则更易引起他们的关注。当大学生能够将思想政治理论灵活应用于生活实践中时,便更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理论入脑入心。网络青年亚文化具有较强的情绪性与传播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利用好这些特点,在摸清学生的所思所想的基础上,将一些具有价值导向性的网络青年亚文化进行广泛传播,从而把“照明灯”转化为“指引灯”。
例如,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总是绕不开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话题,若思政课教师授课只停留在空洞的宣讲理论层面,则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甚至给学生造成思政课照本宣科、毫无新意的刻板印象。相反,如果思政课教师能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开展教学,用现实中面对疫情、地震、暴雪、水灾等紧急情况时,党和国家总是以广大人民的生命为先,不惜一切代价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真实案例导入课程,再结合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独特视角,凝练出抗险救灾人员是最美的“逆行者”的共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党执政为民的初心和使命,更加认同我们党和国家的执政理念,从而使学生由热点新闻的“旁观者”转变成建设国家的“参与者”。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具体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度的问题,防止过犹不及;要精准把握青年群体的网络亚文化表达的深层次原因,全面了解文化的多样化表达方式与变化性特点,避免出现“生搬硬套”或“张冠李戴”的问题;还要注意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盘“亚文化”化,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严谨性与严肃性,不能为了取悦学生而失守底线。
新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青年亚文化导致大学生语言行为多样性表达的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不能“故步自封”,而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与方法,做到“学生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学生有什么问题,我就解决什么问题”,唯有这样才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平章起,魏晓冉.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社会冲突、传播及治理[J].中国青年研究,2018(11):35-41.
[2]于鹏亮.中国网络流行语二十年流变史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4.
[3]蒋建国.网络族群:自我认同、身份区隔与亚文化传播[J].南京社会科学,2013(2):97-103.
[4]刘春波.舆论引导论[D].武汉:武汉大学,2013.
[5]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6]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8(1).
[7]李巧针.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新困境与改革思路[J].北京教育(高教版),2020(3):46-49.
注:本文系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研究生就业工作‘三全育人机制的实践与研究”(JGY2022054)的研究成果。
(责编 黄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