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懂得这些知识,针灸效果会更好

2024-06-24赵海燕

中医健康养生 2024年6期

针灸属于中医传统疗法,在我国传承了数千年,具有简、便、廉、验的优势。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中医药,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中医文化,选择用针灸疗法来防治各种疾病。

但很多患者和养生爱好者对中医针灸知识的了解及运用,仅停留在穴位、艾灸保健等方法上。然而,中医针灸在临床中有多种治疗原则及方法,是有更深层次的理论来做支撑的。如果患者能够学习到这些理论,结合就诊情况,配合医生操作,便能够增强针灸疗效,更好地防治疾病。

懂针灸要适时

选好的天气

针刺治疗宜选择在晴朗的天气进行。天气晴朗,人体卫气相对充盈,血液濡润流畅,血易泻,气易行,此时施以针法,气血经络得调,疾病可以得到更有效的治疗。

阴寒天气、风雨雷电天气,则不宜针灸。气血具有喜温恶寒的特性,当天气阴寒、日光阴暗之时,人体血液凝滞不畅而卫气沉伏于里。这是人体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防护反应。此时,不宜施以针灸,以免扰乱人体自身的调整。

选对的时间

针对不同疾病,应选择相应的针灸治疗时间。日月运转,昼夜交替,四季变迁,大自然的运动变化与人体生理、病理密切相关。人体经脉的气血流注,也会随着时间的不同,产生相应的盛衰运行变化。可以根据这些规律,选择相应时间进行适当的治疗。

借助四时变化,人体气血集聚于不同脏腑及部位来防治疾病。比如,中医有名的“冬病夏治”理论,即在夏季三伏天,治疗冬季的常见病。古人认为,伏天之时,阴气迫于阳气,伏藏于内,而“伏”者为金气伏藏之日也。“三伏天”皆为庚日,庚在干支纪日中配金,合于肺,故伏天是温煦肺经阳气及驱散内伏寒邪的最好时期。选择此时节,针刺或艾灸中府穴、肺俞穴、定喘穴等相应穴位,可以治疗以阳虚、寒邪为主,且在冬季反复发作或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疾病。

人体十二经脉对应一日十二时辰。昼夜交替,经脉中气血逐经流注,循环不息。利用这一运行规律,可以挑选合适的时辰治疗疾病。比如,有些疾病总是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段内出现或加重,则需要在相应时辰进行针灸。一位患者就诊时自述:“每到太阳快下山的时候,我就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做的各种检查均未查出问题。”日落时是阳气下降,阴气渐升的阶段。此时为酉时(17-19点),是人体肾经经气当盛之时。每逢此时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多提示肾经经气不足,则治疗应在酉时取肾经募穴京门穴,同时根据本经五行金水相生理论,取复溜穴补之。

许多养生爱好者会问:当下的时间对应哪些疾病?我们如何用针灸防治呢?当下6月,处在六气中三之气的时间段内。今年为甲辰年,三之气夏行冬令,使人体外有寒,内有湿,容易出现疼痛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针灸预防治疗,可用手拍打或艾灸人体的阳经(背部及四肢外侧),疏风解表,散寒通络;亦可按揉足三里穴,助脾胃运化,理三焦气机。

调整身心好状态

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患者如果能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身体状态,则更有利于针灸疗效的发挥。

体会静心,不玩手机

情志的变化会影响人体气机的正常运行,如恐则气下、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怒则气上、惊则气乱。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时,如产生情志变化,则会使针灸调节气血阴阳的作用减弱。

因此,针灸时应维持治疗环境的安静(不看手机、不听广播、不接打电话、不与他人攀谈),保持内心平静,不放任内在情绪扰乱心神、不受外界干扰而分散心神,体会针感或灸感及其在体内的变化。神气安定,则气血易调。

调节好情志后,选择一个让人能全身放松的合适体位。人体放松,则气血流通,不易阻滞,疾病得治。针灸留置时间内(一般为30分钟),最好不要变动体位;否则,可能造成夹针、弯针、断针、艾灸脱落引起烫伤等情况。

过饥过饱时,均不可针灸

在接受针灸治疗时,还应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饥饿、大渴、大汗、过劳、饱腹、醉酒之时,人体“胃气虚”“营卫失和”“神气失和”,不利于气血阴阳的调整。然而,合理的饮食、适当的体态,在治疗时能够扶正升阳,不伤卫气,增强疗效。

针灸后不可掉以轻心

针刺或艾灸结束后,疾病的治疗过程就完成了吗?并非如此。针灸治疗后,尤其是24小时内,患者仍要关注身体状态。此时,人体经气仍在流转,气血阴阳仍在调整。所以,治疗后不宜立即洗澡、泡澡;不宜吹风、吹空调;不宜立即进入温差较大的环境内;不宜立即进行剧烈的运动或劳动;不宜大汗出。应尽量保持温暖的休息状态,则有利于经络气血的持续调整。

调经络状态,激发经气

对于针刺腧穴不敏感、久病经络疲劳的人、进行中医保健养生或处于针灸疗程中的人群,建议平时做一些能够调节经络的简单运动,如自主伸展运动和深呼吸运动。人体的经络系统行走于肌肉间、筋膜间,平时应该有意识地做缓慢的伸展运动,拉伸肌肉、筋膜;同时,进行缓慢而深沉的呼吸运动,促使膈肌升降。这两种慢运动,可以调节人体肌肉、筋膜的张力,使其恢复正常的生理空间,从而疏通脏腑经络,激发经脉之气,调畅气血运行,缓解经络疲劳,增强治疗时的针感和灸感,从而提高疗效。

遵医嘱、铭禁忌

针灸治疗是医者根据中医整体观,针对患者制订的个体化治疗。体质、疾病、治法、针具等诸多不同因素,均与疗效相关,其所需要禁忌的事项,也会因人、因病而不同。比如患有出血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特殊疾病,或处于妊娠状态者,应要先将病史情况告知专业的针灸医师,明确禁忌后再遵医嘱治疗;急性病症不受以上要求约束,及时就诊,遵医嘱行事即可;有些痛证需施针后再带针运动,与常规留针的禁忌不同,应遵医嘱行事;接受火针、天灸、化脓灸治疗时,也要遵医嘱执行后期护理的禁忌事项。“禁忌”能够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医嘱”是顺利治疗的基本保障,所以,遵医嘱、铭禁忌,才能确保针灸发挥最佳疗效。

责任编辑/陶宪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