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2024-06-24邱会珍
邱会珍
摘要:实现农村经济绿色发展与农民共同富裕,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全要素生产效率提升,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农民的实质性收入;同时,还要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推动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文章首先分析绿色发展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现实困境;其次从理论与实践角度剖析其实现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并坚持问题导向;最后重点从践行生态经济发展新理念、青年人才就业与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助推农村产业经济转型、“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四个方面提出实现路径,以期为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借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合理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面临着诸多困难,必须积极应对城乡收入差距鸿沟、地区间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等现实挑战,更须破解乡村建设保障体系不完善、发展条件不均衡、农副产业增收不明显等困境。
绿色发展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实现困境
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等特点。扎实推进农村共同富裕,面临着“共同”和“富裕”两大挑战,既要优化生产力发展,亦要调整生产关系,疏通农村经济发展的难点、堵点、卡点。
农村发展内力不足
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在乡村对外推力和城镇向内拉力的双向作用下,农村劳动力人口大量流向城市,随之而来的便是农村土地的外流与“空心化”进程的加快。而随着劳动力融入城市并逐渐定居,资金也由农村快速流向城市。因此,农村发展在人才储备、资金储蓄、技术创新等诸多方面受限,使得传统农业的迭代升级和现代化进程整体缓慢,难以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导致农村的发展动力薄弱、发展内力严重不足。
农村产业发展不均衡
城乡资源配置不均衡、农村产业结构失调、农副产品供给不平衡等客观因素制约了农村地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同时,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等方面的现实差距,村域之间发展不对等且总体差距大,而不同农村之间的发展亦不平衡,在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
农村功能较为单一
长期以来,农村产业发展均以农业为主,结构形式较为单一且经济附加值较低。在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的生态、文化、休闲、医疗、体育等公共功能均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面对城市与农村的多元碰撞,无法为村民的精神生活提供足够的资源供给,更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复合性的生存发展需求,限制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可能性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自古以来便注重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纵观我国农业文明的发展历史,“均平共富”思想早已诞生在我国的广阔大地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带领中国人民从实际出发,持续开拓创新,深化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模式。
马克思需要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均指出人类总是在低级需要得到部分满足后,就会追逐高级需求。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的演进,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正不断提升,生态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逐年扩大,作为供给侧的农村拥有着丰富的绿色生态农副产品,其环境价值与经济价值日益凸显,为农民增收与农村共富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可行性
贫困问题是世界性难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党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从实际出发,守正创新,在解决贫困难题上展现了中国智慧,交出了中国答卷。
2003年,在深刻总结浙江省多年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提出“八八战略”。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为起点,千万村落建设取得成效,美丽乡村建设得以深化,未来乡村建设正蝶变升级,“千万工程”正开创形成乡村共同富裕的新模式,它既是“两山”理念在浙江农村的深刻实践,更实现了美丽生态向绿色经济的转变升华。“八八战略”部署的“千万工程”彰显了绿色发展的时代底色,在实践中深度探索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浙江省在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进程上迈出的坚定步伐,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了绿色发展的有益借鉴。
同时,中国用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历史性的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绿色“一带一路”,为积极稳妥地解决世界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绿色发展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
农民农村是共同富裕的难点、堵点、卡点。乡村振兴以绿色经验赋能绿色发展,发挥“农村+新质生产力”的磅礴伟力,在政策引领、科学部署和多方合力推动之下,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无限潜能,将“生态农业”转化为“绿色财富”,是发挥乡村生态环境蕴藏的巨大生态福利促进农民农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必然选择,为农业强国注入新动力。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余村考察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再访余村,提出要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2023年6月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全国生态日的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我国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进一步在人们心中夯实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
“余村经验”生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突出党建引领,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农文旅产业发展全过程,探索出“生态美村”的乡村治理新模式。不断做大乡村共同富裕的“蛋糕”,创新带动周边村区共美共富,“联合国‘最佳旅游乡村、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是对余村实践的最佳肯定。余村的生态实践向全国的乡村论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亦具经济价值”,是中国式现代化在长三角地区的鲜活实践,是“千万工程”化解农民难题、解决农村产业问题、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村现代化、造福千万农民的嬗变与升华。
以绿色发展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要坚决摒弃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持“前提论”与“兼顾论”,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在农村形成绿色、低碳、高效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高品质生态环境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打造青年与乡村双向奔赴的创新发展模式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促进青年人才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要找准青年人才就业需求和乡村未来发展的结合点,破解制约青年人才回乡、入乡创新创业的难点,让旅游、民宿、露营、生态农业等项目有序在乡村落地,探索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崭新模式。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壮大乡村人才队伍”,进一步强调人才队伍建设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青年人才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要解决好“进城与留人”“留住哪些人”“怎样留住人”这三个关键问题。
当前,我国青年乡村常住率低于30%,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依然是大趋势,部分地区乡村人才结构严重失衡。为破解乡村振兴的人才难题,实现乡村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的强,政府部门要合理搭建乡村人才振兴引用平台,破解体制机制难题,因地制宜制订乡村人才专项规划,既要出台福利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更要鼓励原住民发挥带头作用,营造乡村招才引智的良好环境,为青年人才提供回乡、入乡创业便利,提供优质服务和创业指导,吸引青年“留下来”。
随着乡村“三产”的融合发展,乡村需要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等,更需要“农工文体旅”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要标准化、体系化、人性化推进青年创客、乡村主理人、“新农人”等乡村振兴人才发展路径,创新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崭新模式。
同时,村集体要着力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努力打造留住人才的蓄水池。加强村集体资源整合,多样化发展村集体产业经济,增加适度规模的现代田园农场、新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为入乡青年提供施展才能与才华的平台,分享创业梦想的广阔空间,让新时代新青年的新思考在广袤的乡村热土上落地见效。
以“农业+新质生产力”助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绿色发展是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步伐逐渐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正以践行“创新、绿色”的农业新发展理念引领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变革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特点,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正逐步在实践中形成并逐渐发挥主导作用。
林青宁指出:“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新主要体现在新的科学发现、新的技术蓝图、新的生产要素、新的装备产品四个方面。”农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要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就要发挥农村的内外优势,因地制宜建设高标准农田,创新构建新型生产关系,致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形成农业发展新业态,助推农村经济系统性、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大种业振兴力度,提升农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度,同时,实施新型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发展。物联网、大数据、AI等新兴技术的应用,能够助力农业生产实现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管理;借助传感器、遥感技术、无人机等,对气候、土壤、农作物生长情况等主要信息进行实时观测和数据分析,革新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助推乡村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业、特色民宿群、体育康养等产业的协调健康发展,推动区域协同互动、城乡融合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打造绿色共富新样板,推动形成绿色发展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新路径新模式。
以人为本,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
在我国过去的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从发展动力上看,主要以城市建设为主要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发展进行重新定位,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此,要充分盘活农村资源、健全人才常住地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规划建设乡村图书馆、乡风文化馆、提升乡村公共建筑的多元复合功能等,让乡村振兴“留住人”。
1.深化农村改革,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均衡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改造升级围绕“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基本经营制度”等进行深度变革,成效显著。党的二十大以来,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新发展任务,要在农业发展中保障和改善农民的生计,要把实现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作为农村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农村改革的推进要在高质量发展导向下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均衡化。
2.以绿色发展促进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核心要点是“共建”,发展成果由农民农村“共享”。推动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能够为农村公共服务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在农村绿色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充分借助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加强农村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改造,使农村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进一步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此外,要加大对农村地区交通、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的设备、人力、资金投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其跨区域、跨城乡的流动性,让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同等的优质服务。
同时,绿色发展注重环境保护,有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3.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方面,从绿色发展中汲取乡村文化建设的丰富资源,是提升农民精神生活供给质量的重要源泉。振兴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深度挖掘、合理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发掘民间艺术、传统习俗、乡风民俗,营造浓厚的精神文化氛围,倡导建设文明乡风、传承地方优良家风家训、培育乡村淳朴民风,以村党群服务中心等为核心组织文艺演出、特色乡村文化节,开展“文明乡村评选”等活动,选树典型和榜样,增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
随着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乡村公共建筑的属性正悄然发生变化,正逐步由原来的仅供村民使用,转变为村民、入乡创业青年、游客、研学考察团队等共享共用。乡村图书馆、文化活动室等文化场所场地的规划和建设,为村民们提供了学习、交流、提升、研讨的公共空间,让社会主义新农民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开阔视野,从而获得自我拓展和发展的“造血”能力。通过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为农民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提升自身的精神世界提供了优质交流平台,为推动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
农民农村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的关键群体,解决“补短板”问题,关键在于解决农民农村的实质性收入问题。同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只是物质生活的富裕,更是全体人民内在精神境界的提升。纵观中西方现代化发展进程,共同富裕绕不开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因此,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要综合从农村引才留人、新质生产力、农业产业发展、城乡融合互动等方面形成发展合力,始终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为全面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坚决不以生态环境为代价,致力改善农村经济环境,发挥农村生态价值,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持续蝶变。
2023年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绿色发展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路径探析”(项目编号为Y202352684)。
(作者单位:浙江宇翔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