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4-06-24张苗玲刘琦
张苗玲 刘琦
摘要: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目标,国家提高就业率,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步伐,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简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其未来发展的新路径,助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New Era
Zhang Miaoling Liu Qi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AnhuiFuyang 236037
Abstract: As a new era comes, universities are also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re the motiv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achieve their life goals, for the country to improve the employment rate,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and outstanding talents, to enhance core competitiveness, and to promote social developmen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conducive to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and is an essential element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This article briefly describes the significance and problem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t proposes new paths for its future development in response to the problems, help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New era;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党的二十大报告多次提到创新和创业,特别强调创新要坚持守正创新,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强调创业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支持高校学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1]。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教育深化改革,不仅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了新要求,也对新时代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国家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推进,有利于培养新时代背景下的国家建设性人才,强化国家软实力。
一、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创新创业与社会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了经济结构升级、扩大了就业。创新创业教育也被提升到中国创新发展的战略层面[2]。但随着高校扩招导致的毕业生人数增加,疫情带来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创业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据教育部统计,2023年毕业生人数1158万,同比增加82万人,需要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核心,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3]。教育部提出了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4]。随后,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为高校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保障。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创新思维的创新型人才,有效地缓解新时代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提高大学综合竞争力,满足了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的需求,提升了国家创新能力,增强了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使得我国在全球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 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不强
创新创业意识可以支撑创业者继续进行创新创业活动。高校学生认为创业风险大,传统教育轻实践、重应试观念的影响会使得学生对创新创业类教育的态度也大打折扣[5]。学生认为需要良好的创业项目和足够的资金以及专业的创业技能才能提高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在强大的困难面前,大部分学生往往因为畏难情绪而望而却步。多数学生选择自认为稳定且风险小的企事业单位就业。高校学生是创新创业类教育接受的主体部分,但创业中常出现欠缺创新创业意识,创业积极性低。大学生对创新创业主要存在着目的不明确、心理准备不足、缺乏兴趣,创业畏难情绪等[6]。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他们往往会选择毕业之后通过考研继续深造或者考公务员来逃避自主创业的现实问题,高校创新创业类教育是很难做到入脑入心,学生创业成功率低。
(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的高低关键在于师资力量,然而创新创业课程是近年来新兴起的课程,其授课教师一般是兼职的,有学校就业中心教师、高校辅导员或者学生管理人员,业余承担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教师,少数被邀请的企业家或创业校友等。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师对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预算、公司运营等多元化的知识了解的不深入;校外企业家或者创业校友的讲授主要集中在讲座或者报告,时间少,不能很好的满足学生对知识技能的需求[7]。这些教师或企业家平时工作繁重,难以全身心投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中,难以对创新创业实战给予专业的指导,导致课程教学质量不理想。国家经济形势变化较快,教师对创新创业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理论课教师缺乏创业实践经验,教学内容跟不上创业实际,教学方式单一;社会兼职教师,实践经验丰富,时间精力有限,授课系统性有待提高。缺乏稳定的高水平的专业型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很难保证。也有很多高校教师不具备足够的创新创业思维能力,很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导。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
中国出台了很多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政策,也提出了很多要求,但相关的配套支持仍需要继续完善。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度不高,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及的很少,培养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少,课程体系未合理设置,其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大纲不够详细,课程种类少,课时少,仅限于必修的一门课,学生自主选择的选修课;注重理论教学,教学内容太过抽象化,教育资源有限,优质的本土化教育资源匮乏,对创业融资渠道、团队建设管理、创业风险评估等内容很少涉及,没有形成健全系统的教育体系,其实践性,前沿性,多样性不够,针对性不强,专业性不足,无法满足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期末以考查、撰写创业报告、开展创业大赛为主,缺乏理论与实践的考核,缺乏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教学效果不佳。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活动实践性和创新性不强,如创业论坛、创业沙龙、创业比赛、创业讲堂等活动形式单一,活动成效不佳。创新创业社团活动开展数量和影响力小,创业实践类活动更少,无法给有创新创业意向的同学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实践平台,高校创新创业氛围不够浓厚,不能满足学生所需,学生的积极性低。教育的后期服务不到位,缺少对于创业者心理承受能力及专业技能的教育、对创业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指导及帮扶,加大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难度。
(四)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单一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国家出台很多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当今社会也更加注重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课程内容讲授,实践教育涉及的少,有些政策在高校中落实的力度不够。高校对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及基地的投资力度不够,校园认可度低,创新创业环境有待提升,平台的建设与使用有待继续完善,很难发挥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多趋于形式化,许多高校建立了实践基地和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但学生在这个方面花费的时间和发展的空间有限,参与学生数量受限,获得的指导与帮扶少,学生缺少相应的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对创新创业兴趣度低。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国家政府、高校、师生等共同努力,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让创新创业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新魅力。
(一)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思维的培养,教会大学生用创新意识和思维去思考解决问题,在工作和创业中更容易获得发展机会。高校应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大学生的激情,注重提高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同时,在专业、通识和创新创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内容,通过理论实践的结合,网上和网下的宣传,重视全方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高校要积极动员学生积极参加“创青春” “互联网+”“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挑战杯”等重要的创新创业大赛,提高相关竞赛的参与度,以赛促进,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二)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的水平决定着教育成效的高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至关重要。高校顶层设计创新创业教育,完善用人选人制度,从整合高校现有教师、优秀创业校友、成功企业家、就业心理咨询人员四个方面的资源,选拔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经验的人才担任创业教师。构建教师激励机制,明确教师的责任和任务,从资金投入,教学考核,职称评定,荣誉称号等多方面予以倾斜,激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能力中来。高校可以定期举办系统化和模块化的培训,组织相关教师到开展好的高校和优秀企业进行参观学习。高校通过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定期举办教师研讨沙龙、企业挂职走访、企业案例分享等活动,使得教师的教学理念先进、专业理论扎实、教学方法新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能力强。教师重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积累,专业知识技能教授的融合能力,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教学经验,形成体系化的指导。
(三)探索特色的多样化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针对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需根据学校类型、学生实际、所在地区情况,顶层设计本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双一流”高校和部分部署高校,学生专业技能过硬,通过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塑造各方面的创新拔尖人才,为国家顶层设计提供人才支撑。省属高校及地方院校,引导学生扎实理论基础,培养创新创业意识,为所在区域发展贡献力量。高校课程设置方面,做到创新创业类别课程与时俱进与全覆盖,在大学一年级阶段开设创新创业意识培训类课程,大二阶段开设融合性课程同时指导学生参加相关竞赛,大三大四阶段针对有创新创业意向和规划的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实践类课程,给予实质性的帮扶与指导。课程注重意识培养,素质提升,也要重视实战操作。学校可以建立综合引导机制,把创新创业课程要求融入高校培养方案,设置选修和必须课,做到课程多样化和特色化,形成一套适合高校学生的课程体系。高校注重创新创业课程考核标准把关,使学生学到丰富的实用性知识;课程内容方面,考虑引进SYB创业培训,网络创业培训和创业模拟实训等有关创业教育的课程。将创新创业融入到专业教育中,融入企业管理、经济学、市场营销、风险投资、法律学和领导学,创业成功和失败的案例等内容。教学方式方面,采用课题教学、课外实习实践、科研训练、第二课堂,举办各类竞赛等方式完成,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一个多维度,立体化,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就业指导部门、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学生的相互配合,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共同促进工作的有序开展。高校积极开展专题讲座、主题教育、学术交流、企业见习、创新创业沙龙及竞赛、成果汇报、实践实习等活动,重视活动宣传和氛围营造;在人员、经费、时间、设备上提供保障;在学校网络平台、校园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报刊等方面广泛宣传相关政策,高校学生创业典型,本校学生创业达人说等,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学校政策和大学生的创业故事,加深对创新创业的理解和客观认识。积极宣传创新创业类赛事,提高比赛的知名度与认可度,提高学生参赛积极性。
(四)产学深度合作,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系统化工程,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高校注重校内的各项实践学习,如实验教学、课内外的实习见习、暑期社会实践等,充分发挥各类实践活动的载体作用。高校积极推荐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创客空间、创业园建设,出台一套可行的制度政策,选拔审核入园项目、学生、指导教师,出台严格的入园出园审核制度,明确扶持举措,通过提供创业咨询服务,落实相关政策,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助力。高等学校做好产学研和校企合作,为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场地和了解企业机会,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增加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根据高校各专业的学科特色,依托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人才培养基地等资源,搭建科研训练平台,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科研训练,以实验、实习、实训的方式,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高校不断完善相关网络共享平台,整合资源、开展创新思维培育、创业理念普及、创业服务、创业咨询等,引导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实施技术创业或者结合专业创业,了解社会实际需求及创业痛点,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 总结
新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创新创业队伍中,这是提高就业的一种途径。毕业数量增加加上疫情影响,创业作为就业的一个途径,大学生想要创业成功的难度加大。相关人员需要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义,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路径。同样,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也离不开政府、高等院校、师生等方面的重视与支持,需求其发挥合力,共同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刘春放,谢孝河.“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22(7), 147.
[2] 马永斌,柏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系统的构建途径——基于清华大学创业教育的案例分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137-140,150.
[3] 夏人青,罗志敏.论高校人才培养框架下的创业教育目标——兼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 [J].复旦教育论坛,2010,8(6):56-60.
[4]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EB/OL].(2015-12-0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5/s3265/201512/t20151208_223786.html.
[5]鲁钊阳.本科创业创新教育实施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评论,2016(3):89-92.
[6]朱志梅,孙勇.当前大学生创业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9):96-99.
[7]周晓璇,吴国卿.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实证研究——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2018(6):13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