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背景下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2024-06-24李晓明王芳

村委主任 2024年8期
关键词:生产性吉林省服务业

李晓明 王芳

摘要: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数字经济凭借高效、智能的优势,为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和发展机遇。文章分析了数字经济背景下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促进数字经济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使吉林省进一步释放发展潜力,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助推吉林省实现乡村振兴。

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不仅为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为其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因此,研究数字经济背景下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数字经济对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

数字经济对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深远,其正在推动该省农业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智能化模式转变。

第一,数字经济促进了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创新和升级。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得以实现精准化、智能化管理。例如,通过智能传感器和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作物生长情况,为农户提供科学的种植决策支持。同时,智能农机装备的应用也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

第二,数字经济推动了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开始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信息发布、交易撮合等。这不仅拓宽了服务范围,也提高了服务效率。此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还有助于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吉林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数字经济为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渠道。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吉林省的农产品可以直接销售给消费者,打破了传统销售渠道的限制。同时,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也可以通过提供定制化服务、增值服务等方式获取更多利润。此外,数字经济还促进了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例如,与旅游业结合,推出农业观光、乡村体验等旅游产品;与物流业结合,实现农产品的快速、高效配送等。这种跨界融合不仅丰富了服务业的内涵,也为吉林省农业产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正逐步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为农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

近年来,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明显加快。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升了乡村地区的网络覆盖率和网络质量,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开始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积极引进和应用数字化技术,推动服务模式的创新。

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在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通过物联网技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得以实时采集和传输,为发展精准农业提供了数据支持。大数据技术可以对收集到的海量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和利用,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提供更加精准的决策支持;云计算技术则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弹性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提升了服务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此外,数字化转型还促进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衔接,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协同发展。

服务内容丰富,满足多元化需求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内容也日益丰富。除了传统的农资销售、农技推广等服务外,还涌现出农产品电商、农业金融、农业保险、农业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领域。这些新兴服务领域不仅满足了农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多元化需求,也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农产品电商是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通过搭建电商平台,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可以将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实现产销对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同时,电商平台还可以提供市场分析、价格监测等服务,帮助农户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调整生产策略。农业金融和农业保险也是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供贷款、担保等金融服务,农业金融企业可以帮助农户解决资金问题,促进农业生产顺利进行。而农业保险则可以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降低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带来的损失。农业信息咨询则是另一个重要的服务领域。通过提供专业的农业信息咨询服务,帮助农户了解最新的农业技术、市场动态和政策信息,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服务质量和效率持续提升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一方面,数字化技术可以使服务更加精准和个性化。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农户的生产行为和需求,可以为农户提供更加精准的农业生产方案和技术指导。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也提高了服务的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线上服务平台的建立使农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服务和信息,实现服务的线上化、智能化和个性化,大大缩短了服务的时间,为农户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此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还推动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例如,共享经济、众包等新型业态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农户提供了更加灵活和便捷的服务。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吉林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其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例如,通过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措施,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本和风险,鼓励企业加大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监管,规范了市场秩序,保障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数字经济背景下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与区域差异

尽管吉林省加快了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以推进农业数字化进程,但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明显不足。尤其在偏远乡村地区,网络覆盖不足、信号不稳定的问题较为普遍,导致农业物联网设备运行受限,实时监测、远程控制等智能服务难以充分发挥效能。此外,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等高级信息服务设施在乡村地区的数量有限,各地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不同,制约了农业大数据的深度应用。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另一个挑战。城市周边及经济条件较好的乡村地区可能已经享受到数字经济带来的便利,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快;而在经济欠发达、地理条件恶劣的乡村地区,由于投资不足、人才短缺等因素,数字技术应用水平相对较低,农业生产性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质量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这种数字鸿沟不仅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率,还拉大了城乡、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农户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企业的数字化素养不高

数字经济背景下,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数字化素养不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户作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主体(以下简称服务主体),其数字化素养直接影响到服务业的发展质量。

首先,服务主体的数字化素养不高制约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数字化进程。在数字经济时代,信息化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然而,由于服务主体对数字技术的认知和应用能力有限,他们往往难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获取服务。这导致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信息化进程缓慢。其次,服务主体的数字化素养不高影响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数字经济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但服务主体缺乏数字化思维,导致农业生产性服务企业难以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服务模式和产品,限制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发展。

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的瓶颈

尽管吉林省在政策层面积极倡导和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成果转化效率仍需提升。一是关键技术研发能力相对薄弱,特别是在农业人工智能、智能装备、区块链追溯等前沿领域,核心技术与产品对外部依赖度较高,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不利于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二是科技成果从研发到应用的转化周期较长、成本较高,科研机构与农业生产性服务企业间的合作不够紧密,导致许多先进的科技成果未能及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无法服务于农业生产。

服务主体的专业化与规模化困境

服务主体,如农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科技公司等,在专业化与规模化发展方面面临挑战。一方面,部分服务主体缺乏专业的数字技能和管理经验,理解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有限,难以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定制化的服务;另一方面,服务主体规模普遍较小,资源整合能力弱,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也无法降低成本和提升服务质量。此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市场的规范化程度不高,行业准入门槛较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服务效率和服务满意度。

数字经济背景下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策

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首先要完善网络覆盖,提高网络质量。相关部门和机构要加大对乡村地区通信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扩大光纤宽带、4G/5G网络覆盖范围,为农业生产性服务提供一个高速、稳定的网络环境。例如,优化基站布局,改善偏远地区的网络信号,保障农业物联网设备的高效运行;在农业重点区域部署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等高级信息服务设施,提升数据存储、处理与分析能力,为农业大数据的应用提供支撑。其次要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实行差异化政策,加大对经济欠发达、位置偏远的乡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鼓励城乡、区域间开展数字农业合作,实现资源共享,缩小数字鸿沟。

提高服务主体的数字化素养

首先,加强数字化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服务主体的数字化素养。通过定期组织数字化培训课程,向服务主体普及数字化技术基础知识,传授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技能。同时,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远程教育,让服务主体随时随地都能接触到最新的数字化知识和技术。此外,还可以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开展案例教学和现场指导,帮助服务主体更好地利用数字化技术获取农业生产性服务。

其次,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民数字化教育培训工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示范、服务平台建设等项目。对在数字化技术应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服务主体进行表彰和奖励;还可以将数字化素养作为评价农户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与相关政策待遇挂钩。

最后,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了激发服务主体学习和应用数字化技术的积极性,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服务主体作为数字化技术应用示范点。通过展示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实践成果,让其他服务主体看到数字技术带来的实际效益,从而增强他们学习和应用数字化技术的信心。

提升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

首先要加大投入力度,引导和支持农业生产性服务企业、科研机构加大对农业人工智能、智能装备、区块链追溯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力度,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知识产权体系;并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科研机构与农业生产性服务企业深度对接,缩短科技成果从研发到应用的转化周期,提高转化效率。其次,创新服务体系或建设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提供技术咨询、知识产权保护、成果推介等一站式服务,助力科技创新成果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中的快速转化与应用。

培育专业化、规模化服务主体

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培训教育等方式,鼓励农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科技公司等提升自身获取数字化服务的水平;鼓励服务主体通过兼并、联盟等形式实现规模扩张,提升自身的资源整合能力,降低服务成本;支持大型农业服务集团发展,形成行业示范效应。此外,还要规范服务市场秩序,完善行业准入标准,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健全服务评价、监督机制,营造公平、透明、有序的农业生产性服务市场环境。

数字经济为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吉林省应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通过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服务主体数字化素养,提升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培育专业化、规模化服务主体等措施,推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展望未来,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吉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

吉林省科学技术厅创新发展战略项目“数字经济背景下吉林省农业生产服务业转型升级研究”(项目编号为20240701110FG)。

(作者单位:长春电子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生产性吉林省服务业
中国服务业开新局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