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谋篇布局加强农村土地管理

2024-06-24李英华

村委主任 2024年8期
关键词:农村土地土地农民

李英华

文章对农村土地的重要性及农村土地管理的现实意义进行阐述,指出农村地区存在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土地流转陷入困境以及土地权益保护不到位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剖析,提出了加强土地规划,健全产权制度,提升管理水平以及加强法律法规宣传的措施,以期为农村土地管理提供参考。

农村土地既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又为农民提供了生存与发展之本。在中国农村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土地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关系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增收的一个主要因素。土地管理可以保证土地资源得到合理使用,推动农村经济实现良性发展,但当前农村土地管理却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流转机制不顺畅以及权益保护不到位,文章将对此展开深入探讨。

农村土地管理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

农村土地的重要性

农村土地的重要性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农村土地作为粮食生产的重点因素,直接影响着国家粮食安全与食品供应。有效利用土地资源能够增加农作物产量,进而为国民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其次,农村土地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大多数农民靠种植农作物、养殖畜牧等方式获取必要的经济收入。所以,确保农村土地得到合理的管理与利用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再次,农村土地在生态保护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土地的健康状态对水质、空气质量和生物多样性等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实行轮作与休耕,控制化学肥料与农药的施用等土地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土地退化与生态环境恶化,进而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农村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后,农村土地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以土地为中心的农村社区围绕土地资源的利用与配置形成了丰富的乡土文化,推进土地管理既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又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

农村土地管理的现实意义

农村土地管理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的稳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的土地管理能够确保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分配与高效利用,推动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正确的土地管理政策能够提高土地产出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农作物质量与产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强农业竞争力。在土地管理过程中,还要应对土地的非农化问题,进行合理地引导,改善农村的经济结构,预防环境问题的发生。维护农民土地权益同样是一项重要工作,用法律、政策来保障农民在土地方面的正当权益,促进社会公正。另外,妥善利用土地、推进土地整治、开展可持续农业实践等措施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农村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

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

目前,农村土地资源利用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利用效率不高以及发展过程中可持续性考虑不足等方面。具体而言,部分地区有大量荒废土地未被有效用于农业生产等经济活动中,既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又降低了经济发展的潜力。与此同时,土地使用目的不明或者经常发生变化导致土地资源不能得到最优配置。例如,将本来适合耕种的土地改为商用等。这类改造通常未对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估,会导致生态失衡、环境退化等一系列问题。这些行为反映出现有管理体系中存在漏洞。这种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可能会影响到土地生产力与可持续发展,给农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阻碍。

土地流转面临困境

农村土地流转面临诸多问题。一方面,土地流转法律、政策框架尚未完善,导致流转市场缺少必要的规范与扶持,既加大了流转中的不确定因素,又抑制了潜在投资者的积极性。例如,土地使用权转让规则不清晰、保护机制不健全等,使土地所有者与承租者的权益保护面临着巨大风险。另一方面,信息不对称也是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土地所有者和承租者间的信息交流不畅,且很难寻找到交易对象,这些问题导致许多土地资源难以得到有效利用。另外,传统观念给土地流转造成了阻碍。部分农村地区的居民对向外来者出租土地或者长期转让土地持保守的态度,制约了土地转让市场的活跃度。

土地权益保护不足

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存在土地权益保护不到位的问题。很多农民对自身土地权利了解不到位,尤其是土地继承、转让以及抵押方面的法律知识严重不足,其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犯。与此同时,农民对土地征用程序及补偿标准不了解,导致其难以获得相应的赔偿。由于执法不到位、监管不到位等,这类现象十分常见。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会损害农民的利益,还会影响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农村社会的平稳发展。

农村土地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城市化导致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农村土地的利用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随着农民进城务工或定居,许多农村土地被闲置或荒废,土地资源浪费问题严重。同时,部分农民为了获取更多经济利益,将土地用于非农业用途,如建设厂房、仓库等,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土地的管理难度。此外,城市化还导致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跟不上实际需求。传统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已经难以适应城市化进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例如,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土地监管不到位等,使得农村土地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同时,部分地方政府对农村土地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投入不足,也制约了土地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观念落后

农村土地管理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观念滞后。很多农村居民仍持传统观念,认为土地是赖以生存的唯一资源,所以他们对租地、卖地或从事其他经济活动比较排斥。这种土地依赖思维制约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土地市场化流转进程,还会降低土地利用效率。与此同时,这一理念使土地经营权在家族内部代代相传。农民对土地管理现代化理念不认同同样影响着政策落实的效率与新技术的推广。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以及教育机构等的共同努力,通过开展教育与宣传活动,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与市场意识,使农民了解与接受更科学的土地管理方式。

市场机制不健全

农村土地管理中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市场机制不够健全。许多农村地区的土地流转市场还未形成规模,没有高效的市场信息系统与交易平台,导致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不高。另外,市场价值评估体系不健全造成土地价格不透明、波动性大等问题,进一步阻碍了土地市场的正常发展。缺乏专业土地经纪人导致农民在土地交易中很难得到专业指导,容易受到不公正待遇。建立健全农村土地市场机制要求政府加大政策支持与市场监管力度,构建统一、开放的土地交易市场,健全土地估价与交易规则,为市场提供透明公正的信息。

解决农村土地管理问题的对策

加强土地规划

加强农村土地规划是保障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根本。科学规划可以有效利用土地,进而推动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在编制土地规划时需综合考虑土地的自然条件、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本地居民的实际需求。在此过程中,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土地资源进行精准测量和分析,以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和实际效果。另外,土地规划还应重视公众参与,以确保规划方案可以在社会上获得广泛支持并易于实施。在制定规划时,要充分倾听农民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建议,以确保规划方案既科学合理,又能保障当地群众的切实利益。此外,还要定期更新规划方案,以适应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进步的变化。加强农村土地规划还需加强对其的法律监管,以保证各方案得到严格实施。只有这样,规划才能够真正发挥其引导农村土地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避免土地资源无序开发与环境进一步恶化的作用。这些综合措施可以使农村土地规划更好地为地区经济发展、生态平衡服务,从而为农村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完善产权制度

健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破解我国农村土地管理难题的重要策略之一。因此,必须从法律和政策层面入手,推动土地产权的正式登记和认证,确保每块土地的权属清晰,使用权和转让权受法律保护。此外,还要对土地转让市场进行改革,确保农民能够在合规的情况下自由转让土地使用权,以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农民收入。与此同时,还要加大对土地抵押、贷款的扶持力度,为农民利用土地从事经济活动提供可能。我国产权制度的完善需要政府加大监督力度,以保障土地交易公开公平,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通过以上举措,可以逐步建立起较为稳定、公正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并为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提高管理水平

提高农村土地管理水平是解决农村土地管理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这就需要政府从政策、制度等方面入手,并对管理实践进行优化与创新。一方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等手段,对土地的使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与管理,以有效提升管理效率。例如,构建一个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整合土地登记、规划和监管等信息,使政府能够更为精准地进行土地资源的分配和监控。与此同时,基层土地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与服务水平的提高也至关重要。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确保土地管理人员掌握土地管理的最新法规、技术工具等,使土地事务得到更高效地处理。这样既可以强化政府部门的功能,还可以提升农民对土地管理系统的信任度与满意度。另一方面,加强跨部门协作。土地管理涉及城乡规划、农业、林业、水利等诸多部门,只有各部门进行有效沟通与协调,才能保证政策一致与执行高效。例如,通过成立跨部门工作小组处理与土地利用相关的复杂问题,可以有效避免政策执行方面的冲突。此外,要提高管理水平。可以加强与民间组织的合作,发挥其影响力,推动地方政府与农民对话和协作。这种协作不仅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农民的需要与期待,而且能够为政府制定土地政策提供支持。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

加强农村土地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是提升农村土地管理质量必须采取的措施。加深农民及土地管理者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与理解,是促使农民守法和妥善处理土地事务的根本。定期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印发法律手册,通过广播电视及互联网等渠道开展普法教育能切实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宣传活动要注重实用性与针对性,回答农民现实中经常遇到的有关土地继承、出让、出租等法律问题,有助于其正确认识并应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权益。这一举措既有利于减少由于法律知识匮乏而导致的土地纠纷,还可以提高农民对法律的信任度与依赖性。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法律执行的监管,以保证法律法规切实适用。

总之,农村土地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农民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经济长远发展的复杂系统工作。在土地资源利用不尽合理、土地流转难度大、权益保护不到位的情况下,必须在制度、观念以及市场机制上采取切实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从加强土地规划、健全产权制度、提升管理水平以及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等方面入手,逐步破解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既需要政府大力推进,又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监督。唯有如此,才能保障农村土地资源得到合理使用,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推动农村经济实现平稳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龙都街道办事处)

猜你喜欢

农村土地土地农民
莘县农村土地托管的实践与探索
我爱这土地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农村土地流转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健全机制推动农村土地确权
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
分土地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