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帮扶夯实农村群众幸福基础
2024-06-24裴永亮
裴永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在此背景下,农村就业帮扶体系的建设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之一。文章围绕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就业帮扶体系的建设和优化进行深入探讨,首先概述农村就业帮扶体系建设的内涵和要点,其次分析其在促进农村发展中的作用,指出当前农村就业帮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和建议,以期为乡村振兴提供实践指导。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就业帮扶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关系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也是实现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就业帮扶体系建设概述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就业帮扶体系建设包括一系列综合性的措施和策略,该体系通过优化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环境,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质量和生活水平,推动乡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该体系建设的核心在于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效就业,同时促进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这需要构建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就业帮扶网络,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主体,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技能培训、信息服务等方式,形成一个全面、长效的农村就业帮扶机制;需要对农村劳动市场的需求进行精准分析,加强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和素质的培训,为农村劳动力创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就业帮扶体系建设的要点是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全面就业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农村就业帮扶体系需要关注农村劳动力的结构性就业问题,通过定向培训、职业教育等方式,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农村就业帮扶体系应当促进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引导和支持农民进入非农产业,如农村旅游、电子商务、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农村就业帮扶体系还需要加大对村民创业的支持力度,包括提供创业指导、贷款支持等,激发村民的创业热情,以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活力与自我增长能力。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业就业帮扶体系建设的价值分析
支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开发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帮扶体系通过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可以有效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还能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助力产业振兴与人才振兴
建设农村就业帮扶体系不仅可以助力农村实现产业振兴与人才振兴,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增强农村经济的发展活力,还可以培养一大批农村人才。这些人才可以在农村地区创业就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还能凭借自身的努力和示范效应带领更多村民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来,形成良性循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就业帮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就业帮扶易脱离实际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就业帮扶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就业质量和效率的提升。由于缺乏对农村实际就业需求和劳动力技能水平的了解,农业就业帮扶项目往往脱离实际需求。许多帮扶项目只是基于理论或上级指示进行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地方的具体情况和农民的实际需求,导致帮扶效果不明显,资源浪费严重。
农村就业帮扶主体较为单一
目前,农村就业帮扶的主体较为单一,主要是政府,缺乏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广泛参与。这种单一的帮扶主体结构不利于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同时也影响了帮扶措施的多样化和创新性。由于缺乏多主体的支持和参与,很多有潜力的帮扶项目和创意无法实施,影响了农村就业帮扶工作的成效。
农村就业帮扶的形式相对固化
农村就业帮扶的形式相对固化,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传统的就业帮扶形式如职业培训、就业指导等虽然有效果,但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这些传统形式已经难以满足农村劳动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就业需求。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新产业的兴起,需要多样化的新型就业帮扶形式来适应这种变化,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
农村就业帮扶保障力度偏低
农村就业帮扶保障力度偏低是一个显著问题。尽管政府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些政策往往受资金、人力等资源的影响而无法落实,或执行效果不佳。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也是导致农村就业帮扶保障力度偏低的一个原因,这直接影响到帮扶措施的落实效果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效果。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就业帮扶体系建设的具体策略
以农村就业需求为导向进行针对性帮扶
针对性帮扶是农村就业帮扶体系建设的核心,其实质是紧密围绕就业需求,凭借精确的服务和支持,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效就业。针对性帮扶策略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基于对农村就业需求的深入分析和了解,确保帮扶措施符合农村劳动力的实际需求。针对性帮扶的措施很多,例如,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优化就业服务体系,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等。在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方面,应重点关注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环境和未来就业趋势,通过定制化的培训项目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这要求培训内容既包括传统农业技能,也包括新兴的非农领域技能,如数字技术等。通过培训,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就业服务体系的优化则需要打造一个更加开放和灵活的就业信息平台,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全面、及时的就业信息。平台应整合多方资源,提供从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到就业培训等一系列服务。这样的服务体系可以有效缩小农村劳动力与雇主之间的信息差,提高就业匹配率。为农村地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则需要从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入手。例如,支持和鼓励农村地区发展新兴产业,如乡村旅游、绿色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等,这些产业可以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政府应加大对村民创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提供创业资金支持、税收优惠政策等方式激励更多村民创业。
构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就业帮扶模式
构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就业帮扶模式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措施之一,其核心在于打破传统单一主体提供就业服务的模式,转而构建一个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农村社区等多方共同参与的就业帮扶网络。这种模式可以整合各方资源和优势,形成合力,更有效地解决农村就业问题。在该模式中,政府的角色是制定政策、提供指导,进行监督,确保就业帮扶工作的正确方向和高效开展。政府应当出台有利于促进农村就业的政策,如创业扶持政策、职业培训政策等,并对就业帮扶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确保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企业作为就业帮扶的直接主体,对农村就业帮扶至关重要。企业可以通过提供就业岗位的方式直接吸纳农村劳动力,还能通过开展企业社会责任(CSR)项目,如建设培训基地、开展职业指导等,参与农村就业帮扶工作。企业、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合作探索出更多新型就业帮扶模式。例如,共同投资建设农村产业园区,既可以促进企业发展,又可以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社会组织在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就业帮扶模式中扮演着桥梁和纽带的角色,这些组织具有较强的社会动员能力和服务创新能力,可以深入农村社区直接接触农村劳动力,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服务。社会组织还可以通过开展就业培训、提供职业咨询等方式帮助农村劳动力提升自身能力,获取更多就业机会。农村社区作为就业帮扶的直接受益者,其参与同样不可忽视。农村社区可以依托本地资源和特色,实施适合本地情况的就业项目,如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加工;还可以通过组织农民互助小组等形式,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意识和能力,形成自我帮扶和互助帮扶相结合的良好就业氛围。
多角度驱动农村就业帮扶形式创新
乡村振兴背景下,创新成为推动农村就业帮扶体系发展的关键因素。多角度驱动农村就业帮扶形式创新可以更有效地解决农村就业问题,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质量和效率。多角度驱动农村就业帮扶形式创新涵盖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政策创新和文化创新等。在技术创新方面,应当鼓励和支持农村地区引入新技术、新工艺,特别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先进技术,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技术创新可以开辟农村就业的新领域,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在模式创新方面,需要探索适合农村的就业帮扶模式,如发展共享经济、合作社经济等新型经济模式。这些模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农村劳动力的积极性,通过集体经营、分红等方式,实现劳动力的有效就业和收入增长。政策创新则需要政府在制定就业帮扶政策时,更加注重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和针对性,以便为农村就业帮扶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在文化创新方面,应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活动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创新创业意识,鼓励他们积极探索新的就业途径和创业机会。多角度驱动农村就业帮扶形式创新可以有效提升农村就业帮扶的效果,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村劳动力的发展。
在政企联合基础上加强就业帮扶保障
乡村振兴对农村就业帮扶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在就业保障方面,政企联合是加强就业帮扶保障的有效途径。其可以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在资源配置、信息共享、技能培训等方面的优势,形成促进农村就业的强大合力。政府在该合作模式中起到引领和规范的作用,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供财政支持等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农村就业帮扶工作。政府还应加强对农村就业市场的监管,确保就业帮扶政策可以顺利落实,保护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企业则是该模式中的直接执行者,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开展职业培训、实施扶贫项目等方式,直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政企联合还需建立多方协作机制,包括政府、企业、教育机构及社会组织等主体,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推进农村就业帮扶工作;通过建立就业服务平台,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一站式的就业服务,如职业咨询、职业培训、就业推荐等,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政企联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完善农村就业帮扶的保障机制,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丰富的就业机会和更有力的就业支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就业技能和就业观念等方面的挑战。农村劳动力普遍缺乏非农领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这限制了他们进入非农领域工作。目前,农村就业帮扶体系在资源配置、服务供给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存在不足。农村就业帮扶体系不完善,农村劳动力获取就业信息和就业培训的渠道有限;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尤其是在人才引进、创新创业支持等方面,影响了农村就业帮扶体系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农村地区面临人口老龄化、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等问题,这对农村就业帮扶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解决农村地区的就业问题,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高效利用,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作者单位:青岛市即墨区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