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主体视角下我国婴幼儿阅读研究综述

2024-06-24王婷傅文奇

新世纪图书馆 2024年4期
关键词:文献综述

王婷 傅文奇

要 采用文献调查法与内容分析法,将20世纪90年代以来婴幼儿阅读研究成果分为婴幼儿读者、婴幼儿家长、公共图书馆、出版社四个主体视角,论文整理与分析国内婴幼儿阅读研究成果,为我国0~3岁婴幼儿阅读推广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并建议研究者注重提高婴幼儿父母阅读指导能力的研究、重视婴幼儿阅读关系中的各主体责任研究、深入开展适合婴幼儿身心发展的阅读目标研究、加强数字化阅读背景下的婴幼儿阅读方式研究。

关键词多主体;婴幼儿阅读;文献综述

分类号G252

Review of Domestic Research on Infant Reading From a Multi-agent Perspective

Wang Ting, FuWenqi

Abstract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 and Content analysis, this paper divide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infant reading since the 1990s into four main perspectives: infant readers, parents of infants, public libraries and publishing houses. This paper collates and analyze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infant reading in China, and provides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practice of promoting infant reading among 0~3 years old. It is suggested that researchers should focus on improving parents reading guidance ability,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responsibility of each subject in the infant reading relationship, carry out in-depth research on reading goals suitable for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infants, and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infant reading styl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gital reading.

KeywordsMulti-agent. Infant reading. Literature review.

0引言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少年儿童成长成才,谋划少年儿童工作发展进步。2023年4月,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孩子教育,跟植树一样,一开始就要竖正,否则就会长歪。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儿童的阅读权利。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在“儿童与家长”发展领域内容指出,加强亲子阅读指导,培养儿童良好阅读习惯;分年龄段推荐优秀儿童书目,完善儿童社区阅读场所和功能,鼓励社区图书室设立亲子阅读区。根据《婴幼儿图书馆服务指南》中对婴幼儿年龄的规定,截至2022年我国约有3200万0~3岁的婴幼儿。由于婴幼儿作为儿童群体的重要分支,国家对婴幼儿的阅读,以及对家长、出版社、公共图书馆等各方提出了相应要求,众多学者也展开了相关婴幼儿阅读研究。本文基于主体研究视角,分别从婴幼儿读者、婴幼儿家长、公共图书馆、出版社四大主体角度对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我国婴幼儿阅读推广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1多主体视角下我国婴幼儿阅读研究概况

作为婴幼儿阅读服务,众多学者大多基于主体研究对象的不同展开研究,从不同角度对

婴幼儿阅读过程中的各类现象、规律与问题等作出了解释,可以说进一步深化发展我国婴幼儿阅读推广理论。在“婴幼儿读者”视角的研究主题上,主要以婴幼儿自身发展规律为基础,研究婴幼儿自身的阅读特点与对婴幼儿阅读产生影响的因素,并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婴幼儿阅读研究中;在“婴幼儿家长”视角的研究主题上,研究文献强调家长作为婴幼儿阅读的陪伴者和引导者,一方面需认识到家庭观念等因素对婴幼儿阅读效果的影响,另一方面研究通过调查了解家长对公共图书馆的真实需求;在“公共图书馆”视角下的文献研究内容最为丰富,兼顾理论性与应用性,不仅对婴幼儿阅读推广理论基础开展研究,还对国内外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推广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国内婴幼儿阅读推广优化策略,可见在此视角下,研究者们从多角度开展研究,主要目的是表达公共图书馆作为婴幼儿阅读推广机构,需对婴幼儿阅读服务有正确的认知,并在实践中更好地优化婴幼儿阅读服务;在“出版社”视角下的研究主题是侧重于表达出版社该如何为婴幼儿出版更适合的图书资源与推荐书目。

从研究内容看,在婴幼儿读者、婴幼儿家长、公共图书馆、出版社四类主体视角下的婴幼儿阅读研究内容都指向提升其阅读体验与效果,认为阅读要以婴幼儿的需求为核心,根据婴幼儿生理与心理发展规律选择适合的图书类型与活动形式,遵循心理学理论中的皮亚杰认知心理发展理论。在婴幼儿阅读中,婴幼儿家长影响着婴幼儿的阅读环境,因此在“婴幼儿家长”视角下的研究主题内容多围绕教育学展开理论研究,探讨家庭因素对婴幼儿阅读的影响因素。而在“公共图书馆”主体视角下,为有针对性的优化婴幼儿阅读推广服务,提升阅读效果,多对婴幼儿家长进行调查,并从婴幼儿读者对阅读资源利用情况探讨婴幼儿阅读推广策略。对于“图书出版社”视角的婴幼儿阅读研究,主要在于围绕婴幼儿阅读特点来研究婴幼儿阅读素材和符合婴幼儿特点的读物选择。

2 婴幼儿读者视角下的阅读研究

婴幼儿读者作为阅读的主体以及婴幼儿阅读推广的对象,以婴幼儿读者为研究视角的论文主要围绕婴幼儿阅读特点与婴幼儿阅读影响因素展开。

2.1婴幼儿阅读特点研究

多位研究者以婴幼儿的生理与心理特征为基础,阐述婴幼儿的成长规律,并总结婴幼儿阅读的特点,认为婴幼儿阅读特点与婴幼儿自身成长规律相辅相成,在阅读内容上,婴幼儿对图画的兴趣大于文字;在阅读时间上,受年龄影响,婴幼儿阅读时长较短;阅读形式主要以传统实体阅读读物为主。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刘长城认为婴幼儿心理是发展早期阅读的重要参考因素。伍新春对2岁前婴幼儿的学习欲进一步阐述,提出1个月的婴儿就有了初步的颜色分辨能力。两岁前阶段,婴幼儿对书封面及图画色彩的兴趣大大超过对书本文字的兴趣。李麦浪认为2~3岁是孩子学习口语的关键期,阅读图书不仅促进婴幼儿言语的发展,还使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黄娟娟就0~3岁幼儿每个阶段的阅读行为发展特点,提出适合阅读的图书内容或材质,如可选择塑料书、布书、色彩对比强烈的图画书等给0~6个月的孩子玩耍。陈艳伟通过对250位家长的调查发现0~3岁的婴幼儿年龄偏小,精力集中时间不长,因此阅读时间以1小时内为主,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以传统的“阅读报刊书籍”为主,这和他们年龄偏小,家长为了保护视力不让他们过早接触电子产品有关73。翟云认为正是婴幼儿在心理和生理上的特殊性,决定了婴幼儿接受各类阅读读本往往需要伴随游戏、动作、音乐、色彩、图画等各种因素才能达到预期效果5

2.2婴幼儿阅读影响因素研究

除婴幼儿自身成长规律外,在阅读过程中婴幼儿还会受多方因素影响,主要概括为阅读材料与阅读环境两大因素。相关研究文献表明婴幼儿阅读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人与物两方面,家长、教师、同伴等作为婴幼儿阅读的陪伴者,陪伴的人文环境影响着婴幼儿的阅读效果;  在物质资源上,不仅阅读材料会对婴幼儿阅读兴趣造成影响,桌椅造型、灯具、多感官交互设计绘本等营造出的物理环境也提升了婴幼儿的阅读效果。对此,研究者们认为婴幼儿阅读材料的材质与内容对婴幼儿的阅读兴趣、阅读效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阅读材质上,胡杰认为婴幼儿的阅读材料材质上包括卡片书、布书、立体或有声书以及硬板书等77。韩映虹系统对比了布质书和纸质书对2~3岁婴幼儿阅读效果的影响,发现布质书不仅在主题理解、内容记忆、专注度、偏好等方面能达到与纸质书同样的效果,同时还能将阅读活动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令婴幼儿拥有更多愉悦情绪并促进婴幼儿的小肌肉发展。

在阅读内容上,胡杰认为婴幼儿可选择的图书包括概念书、故事书以及手工书等[11]77。孙方方通过对2~3岁婴幼儿进行眼动追踪研究发现图画书的整体风格影响婴幼儿阅读的整体水平,图书画图文排版形式影响婴幼儿阅读不同区域的水平,图书画主角特征影响婴幼儿对图画主角的关注,图画书的细节影响婴幼儿对图画书的关注热点。

在阅读环境上,婴幼儿家长作为婴幼儿的监护人,是婴幼儿阅读的主要启蒙者。胡杰认为婴幼儿的活动能力与语言能力还未完善,需要在家长的陪伴下完成阅读行为,因此让婴幼儿家长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是婴幼儿阅读推广得以开展的首要条件[11]77;翟云则认为早期阅读中的心理环境主要是指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及心理氛围,包括亲子、师幼关系及同伴关系,早教教师、家长教育观念,宽松的阅读氛围等,早期阅读环境创设有利于婴幼儿得到积极发展[10]103。除此以外,阅读环境也需要在物理环境进行设计,如邓亚杰发现灯具通过声音、识别翻页动作的交互控制方式可以营造亲子阅读情境,增强阅读活动的趣味性与互动感,以增强亲子阅读效果。强薇提出公共图书馆墙面的文化设计、桌椅的动物造型等往往会吸引婴幼儿走进图书馆;调动婴幼儿体验的阅读活动也会引导婴幼儿喜欢阅读。范思潮通过记录在家庭与幼儿园不同情境下的婴幼儿阅读行为,发掘人、绘本、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设计出多感官交互的智能绘本,并实证检验对婴幼儿的阅读时间、认知效果与互动频率有提升作用。

3婴幼儿家长视角下的阅读研究

3.1家庭因素对婴幼儿阅读的影响研究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婴幼儿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探讨家庭因素对婴幼儿阅读的影响研究文献中,研究者们探究了家长阅读行为、家庭收入与母亲受教育水平等因素对婴幼儿阅读的影响。孙云倩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0.4%所调查的学龄前儿童由于家长自身有利用图书馆的习惯,因此家中婴幼儿在3岁之前便开始利用图书馆。家长的阅读行为也很大程度上会对婴幼儿的阅读行为造成影响。家长认为图书馆对学龄前儿童阅读兴趣及习惯培养有着良好的影响,而这种良好影响的发挥需要通过家长作为中介来实现。解会欣通过对259名7~49个月的婴幼儿及其母亲进行问卷测试,结果表明家庭收入不能显著预测亲子共读活动;母亲受教育水平既能直接预测亲子共读活动,也能通过母亲阅读观念间接预测亲子共读活动。另有研究者指出在婴幼儿阅读中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如李秋颖在文献中总结家庭早期阅读教育存在的3点误区:其一,将早期阅读等同于认知与识字教育,忽视对婴幼儿理解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培养。其二,缺乏对婴幼儿阅读活动的指导,亲子阅读没有真正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手段而受到充分重视。其三,忽视对婴幼儿良好阅读行为习惯的培养。翟云亦提出有些家长存在阅读概念上的误区,不理解“玩”的意味,认为婴幼儿玩书、撕书等活动不是阅读,婴幼儿阅读就是认真专注的认识,是对婴幼儿阅读活动的误解[10]11

研究者们通过正反两面的论证表明,在精神层面婴幼儿家长的阅读理念与指导方法对婴幼儿的阅读行为与阅读能力培养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而物质层面的家庭收入对亲子阅读并无显著影响,可见在家庭中,想要培养婴幼儿良好的阅读行为,家长需更关注正确的阅读观与方法论,以更好地培养婴幼儿阅读习惯与兴趣。

3.2婴幼儿家长对公共图书馆的利用情况研究

由于婴幼儿接受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需要依赖家长进行,作为“中间人”的家长对婴幼儿入馆情况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研究者们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方法开展实证研究,对国内不同地区婴幼儿家长对公共图书馆的利用情况与入馆需求开展探索。

孙慧莉与张军抽样调查南京市郊区10个社区中的0~3岁婴幼儿家庭后发现,我国城市郊区0~3岁婴幼儿亲子阅读社会公共机构在婴幼儿阅读启蒙中的作用微乎其微。陈艳伟对250名0~3岁婴幼儿家长开展线下访问与问卷调查,参与调查的家庭距离图书馆路程大都在1小时内,但家长带领婴幼儿对图书馆的使用频率却很低,主要为“距离太远”、“出行不便”与“没有时间”三大原因,既有家长的原因,也对图书馆的服务覆盖率提出了要求75。在入馆需求上,陈艳伟提出主要有“体会阅读氛围,培养阅读习惯”、“学习知识”、“休闲娱乐”、“参加活动,多认识朋友”“借阅书刊”与“参加活动”[21]75孙云倩的调查也显示家长对图书馆在学龄前儿童阅读兴趣和习惯培养方面的角色期待主要集中在提供阅读资料、分级阅读指导与促进亲子沟通交流等方面。

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婴幼儿家长对公共图书馆的利用情况并不理想,是因为受到时间与空间距离的制约,同时到馆婴幼儿家长对公共图书馆的需求主要在阅读资源、阅读氛围、沟通交友需求以及阅读指导等方面。

4公共图书馆视角下的婴幼儿阅读研究

公共图书馆为提供婴幼儿阅读推广服务的重要主体。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我国《公共图书馆法》中明确规定:“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设置少年儿童阅览区域,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开展面向少年儿童的阅读指导和社会教育活动,并为学校开展有关课外活动提供支持。”婴幼儿作为儿童群体的重要分支,公共图书馆有责任做好婴幼儿阅读推广工作。在公共图书馆的研究视角下,国内许多研究者对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推广理论与实践展开研究。

4.1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推广理论基础研究

研究者们对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服务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为阅读服务实践奠定了基础,如公共图书馆在婴幼儿阅读服务中的指导原则、特点与角色定位等。早在2006年,李秋颖就对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提出了五大指导原则:安全性原则、思想性原则、多样化原则、互动性原则与个性化服务原则。陈桂香基于SWOT方法对公共图书馆开展婴幼儿阅读服务进行整体分析。周芸熠归纳出婴幼儿阅读服务具有宽泛性、介入性、玩乐性与动态性四大特点。张慧丽阐述了公共图书馆面向学前儿童开展早期阅读服务可以帮助儿童掌握独立的阅读能力、提升专注力等,并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在早期阅读服务中所扮演的五个角色:儿童读写发展和早期学习的坚定拥护者;学前儿童阅读和学习的场所;帮助儿童创建感受阅读力量和乐趣的良好环境;面向儿童的家长作阅读活动的示范;阅读是一种享受的传达者。此外还强调了将儿童父母及其他照顾人纳入早期阅读服务体系的重要性。

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推广理论基础从宏观的指导原则与整体分析逐渐细化到微观的公共图书馆具体角色定位,为公共图书馆开展婴幼儿阅读推广提供了理论框架与职能定位,同时提出将婴幼儿照顾人纳入婴幼儿阅读服务中进行考虑的重要性。

4.2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推广现状与策略研究

除理论基础外,大量的研究文献集中在对国内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实践活动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婴幼儿阅读推广服务的成功经验,同时正视存在的障碍因素,从而提出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推广的发展策略。

江小燕运用德尔菲法对15名专家开展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专家认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0~3岁婴幼儿阅读服务是必要的,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公共图书馆开展婴幼儿阅读服务的主要优势,人力资源不足、空间环境局限、经费紧张、公众认知偏差的问题是公共图书馆需要正视的障碍因素,可通过建立多方合作制度、开展馆员培训教育、设立婴幼儿阅读区、举办家长阅读指导讲座等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段运对我国11所国家一级少儿图书馆以绘本为载体的早期阅读推广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维护信息公平、加强深度评估、注重品牌运作等对策。另有研究者对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推广服务展开个案成功经验分析。李楠与李颖分别以我国大陆地区第一家Bookstart成员馆苏州图书馆的“悦读宝贝计划”以及我国首家以公益卡通人物“梦娃”命名的绘本馆——天津图书馆梦娃绘本馆开展学龄前儿童阅读推广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如开辟独立的馆区,重视环境设计和布局、注重发挥微信公众号的阅读推广功能、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亲子阅读、管理模式创新,重视志愿服务等。张慧丽总结了早期阅读中图书馆界和知识工程、公共图书馆和中国图书馆学会及其下属委员会制定的推荐书目。

在此主题研究中,研究者们基于公共图书馆现状,从硬件与软件两方面入手探讨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推广优化策略,在硬件上主要对图书资源、空间环境与经费等问题开展研究,在软件上强调优化人力资源、提升家长认知、创新管理模式、加强新媒体宣传、运作品牌活动等。

4.3国外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推广研究

在我国对国外的图书馆婴幼儿阅读推广研究文献中,现有研究以国外婴幼儿阅读推广案例分析为主,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婴幼儿服务发展策略。

关于英国与美国的阅读推广项目的国内研究文献较多。陈永娴介绍了英国“Book start”(阅读起步走)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性质的针对婴幼儿阅读特点的阅读推广计划,备受图书馆界研究者的关注。王琳在对其发展历程、服务内容和社会价值介绍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我国婴幼儿三大阅读推广策略:免费发放阅读礼包、图书馆服务主动延伸、针对婴幼儿年(月)龄阶段的分级阅读。美国公共图书馆“Born to Read”(出生即阅读)婴幼儿早期阅读推广活动同样受到研究者的关注,黄耀东对该活动的背景、服务内容、服务特点及价值内涵进行分析,认为“Born to Read”早期阅读推广具有主体多元化、关注0岁婴幼儿、以培养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为主等特点,探讨其对引导亲子阅读、保障婴幼儿阅读权利、推动婴幼儿早期阅读等的价值。张慧丽还对由美国图书馆协会、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中心等机构发起的图书馆-“启智”计划合作以及“图书馆里每个孩子都做好了阅读准备”等项目进行了介绍。王琳在英美两国阅读推广项目与我国现已开展的儿童阅读推广活动进行结合的基础上,提出婴幼儿阅读推广方案,其内容包括以青少年阅读推广委员会为推广主体,以阅读礼包为推广内容,以现场活动和网络媒介为推广渠道,以0~3岁婴幼儿为推广对象,达到婴幼儿阅读推广总目标。

除英美两国之外,研究者还对对其他国家的婴幼儿阅读推广项目进行了分析,如吕方婷选取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4国的8所公共图书馆,从阅读项目、阅读活动、阅读资源、阅读战略和合作关系5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其早期阅读服务的特点,并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婴幼儿早期阅读提供建议。孙蕊、徐晓冬等研究者对奥地利与意大利等国家的早期婴幼儿阅读推广项目进行了分析研究[,]

国内对国外婴幼儿阅读推广案例的大量研究文献表明,我国学者对英美等发达国家的阅读推广项目关注较多,且各类国外婴幼儿阅读推广项目的研究模式雷同,主要对国外各类阅读项目的服务内容、价值、特点等进行概括梳理,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为国内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推广服务提供借鉴。

5出版社视角下的婴幼儿阅读研究

出版社作为婴幼儿阅读素材的源头,是图书内容、设计与制作质量的重要保障,在此视角下各研究者主要围绕婴幼儿阅读图书的选择以及低幼图书发展策略展开研究。

5.1阅读图书的选择研究

研究者们在阐述出版社图书对婴幼儿阅读产生积极作用的基础上,对如何选择婴幼儿适合的图书展开研究。

在图书形式选择上,张苗认为图画书对于0~3岁的低幼儿情感与审美的塑造有积极作用;谭旭东与邹莹提出目前适合0~3岁低幼的多模态书籍有黑白书、布书、洗澡塑料书、玩具书等;李小峰与郑长龙从促进儿童人格养成、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两个层面阐述了无字绘本的功能。在图书内容选择上,张慧丽的文献表明出版社的推荐书目有利于婴幼儿家长对图书进行筛选,如接力出版社“接力儿童分级阅读研究中心”推出的《中国儿童分级阅读参考书目》,以0至12岁的孩子为阅读主体,细分为0~3岁、4~6岁、7~8岁、9~10岁、11~12岁五个年龄段。申艺苑,袁曦临提出要结合不同智能的类型,为儿童筛选符合他们兴趣喜好的绘本读物,与此同时,还要兼顾儿童的年龄以及智能发展情况进行选择。

在以出版社为研究主体视角下阅读图书的选择研究表明婴幼儿阅读图书不仅可以根据不同形式与内容出版图书对应的功能作出选择,还需兼顾婴幼儿个体的发展特点与兴趣爱好,选择图书的参考范围由早期笼统的推荐书目发展到针对婴幼儿个体情况选择读物。

5.2低幼图画书出版发展策略研究

早在2008年,陈世明构思出理想中的早期阅读读本内容:与各个年龄段儿童实现“亲密”的对话;渲染充满乐趣和个性的美术世界;构建与儿童影视、戏剧二次对话的世界;试与“生”、“死”之奥秘作坦然的对话。而近几年学者们对幼儿图书出版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低幼图画书出版发展策略。

张苗提出在0~3岁的低幼年龄段,我国的原创图画书存在数量较少、品种比例失调、内容同质化严重、翻译图画书占据主阵地的问题,并根据国外优秀低幼图画书的特点,提出我国原创低幼图画书需加强针对婴幼儿年龄特点的研究、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培养出强大的图画书编辑团队为我国原创低幼图画书出版的未来发展方向。刘晓晔等通过对早期阅读政策研究开展研究,进一步提出我国儿童早期阅读相关政策应从指导思想、内容建设、出版方式和童书评价层面促进我国童书出版走出特色化的发展之路。谭旭东与邹莹提出幼儿图书出版要持续性发展,需要从抓住特色、打造品牌、放大幼儿图书的文化功能等方面努力,促进幼儿图书的高质量发展。

此部分的研究文献大多较新,表明婴幼儿图书出版发展策略近几年来才引起学界较多关注,发展策略在宏观层面包括上层建筑的阅读政策与市场氛围等内容,在微观层面探讨了出版社需从强大编辑团队、打造品牌等方面促进幼儿图书出版可持续发展。

针对我国婴幼儿阅读的研究建议

纵观我国婴幼儿阅读的研究成果,在“婴幼儿读者”“婴幼儿家长”“公共图书馆”“出版社”四类主体视角下,相关研究文献多以心理学、教育学、图书馆学理论为研究基础,呈现出理论基础相互渗透、研究方法较为相似、研究内容部分交融、主题重点各有侧重的特点。随着我国对婴幼儿群体发展以及阅读推广的重视,不论在实践还是理论领域,四类主体对婴幼儿阅读的研究都在循序渐进地发展。与此同时,婴幼儿阅读研究的广度、深度与细化程度仍存在局限性。我们应以以下研究主题为统领,从不同主体的视角出发,在研究分野与交融中对婴幼儿阅读开展综合性研究,推动婴幼儿阅读研究不断深入,从而为婴幼儿阅读的实践领域提供更坚实的理论基础。

6.1注重提高婴幼儿父母阅读指导能力的研究

现有研究已经意识到婴幼儿家长的阅读行为对婴幼儿阅读的重要影响,同时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婴幼儿对公共图书馆的总体利用情况不理想,但对于如何提高婴幼儿父母的阅读指导能力还未进行深入探讨,建议研究者可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展开研究。在理论层面,可探讨将自然教育法、强化教育法、适应性教育法等婴幼儿教育理论应用于提升婴幼儿父母阅读指导能力的可能性;在实践层面,可探索图书馆等机构开展婴幼儿阅读推广活动与培育阅读推广人的新路径,以加强婴幼儿家长的阅读指导能力。

6.2重视婴幼儿阅读关系中的各主体责任研究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等文件对家长、图书馆与出版社等婴幼儿阅读关系中的相关主体提出了相应要求。但在研究成果中,仅图书馆视角下有个别研究者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在早期阅读服务中扮演的角色定位;婴幼儿家长视角下的研究强调家长作为监护人对于婴幼儿阅读的重要性,但对家长在婴幼儿阅读关系中的具体责任研究尚未深入;出版社视角下重点研究了婴幼儿阅读图书的选择与发展策略,鲜有研究出版社作为婴幼儿阅读素材源头的主体责任。在婴幼儿阅读关系中的各主体责任研究尚未完整,可继续丰富此方面的研究。

6.3深入开展适合婴幼儿身心发展的阅读目标研究

各主体视角下主要围绕婴幼儿阅读过程中的各类现象、规律、问题与推广策略等开展研究,却忽略了确立婴幼儿阅读目标的重要性。婴幼儿阅读目标的制定为相关主体辅助婴幼儿阅读提供了指导方向。婴幼儿阅读目标需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开展研究时可结合相关心理学理论的应用,如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等。

6.4加强数字化阅读背景下的婴幼儿阅读方式研究

在数字化阅读背景下,婴幼儿阅读方式是否可以由传统实物阅读拓展至数字化阅读也值得研究者们加强研究。一方面,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幼儿减少坐着看屏幕的时间,另一方面,

电子绘本等新兴阅读产品层出不穷。研究者可以考虑应用美术学理论与工学原理研究婴幼儿阅读电子产品的画面展示与功能设计等,在不损害婴幼儿健康成长的前提下,研究出在数字化新时代背景下适合婴幼儿的阅读产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习近平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掀起造林绿化热潮 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EB/OL].(2023-04-04)[2023-10-6].https://www.gov.cn/yaowen/2023-04/04/content_5750058.htm?eqid=ee2d872b000f06aa0000000664560154.

[2]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通知[EB/OL].(2021-09-27)[2022-09-16].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09/27/content_5639412.htm.

[3] About IFLA[EB/OL].(2019-12-10)[2023-01-09].htts://www.ifla.or/about.

[4]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我国0-3岁婴幼儿数约3200万 超1/3家庭有入托需求[EB/OL].(2023-06-02)[2023-10-06].https://s.cyol.com/articles/2023-06/02/content_ajWolQUz.html?gid=28Dga1xp.

[5] 刘长城,张向东.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03(1):45-46.

[6] 伍新春.早期阅读应从“分享”开始[J].早期教育,2004(7):12-13.

[7] 李麦浪.2~3岁婴幼儿阅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1999(4):31-34.

[8] 黄娟娟.0~3岁幼儿阅读发展与培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8.

[9] 陈艳伟.0~3岁婴幼儿阅读需求调查分析及启示[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8(5):73-77.

[10] 翟云.0~3岁婴幼儿早期阅读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5,11,103.

[11] 胡杰,过言之.0~3岁婴幼儿阅读特点及阅读推广方式[J].图书馆学刊,2014,36(10):77-79.

[12] 韩映虹,赖洁,梁霄等.布质书和纸质书对2~3岁幼儿阅读效果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12(5):3-9,16.

[13] 孙方方.2~3岁婴幼儿在成人伴读情境下阅读不同图画书眼动特征比较[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14] 邓亚杰.由交互控制营造儿童阅读情境的灯具设计[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5.

[15] 强薇.农村留守婴幼儿早期阅读影响因素探究[J].图书馆建设,2021(6):175-183.

[16] 范思潮.婴幼儿智能绘本多感官交互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22.

[17] 孙云倩,许敬涵,俞洁丽等.图书馆对学龄前儿童阅读意识和阅读兴趣培养的影响研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1(2):66-69.

[18] 解会欣,李嘉玲,杨一鸣等.家庭收入、母亲受教育水平与婴幼儿阅读环境的关系:母亲阅读观念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20(2):76-82.

[19] 李秋颖.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初探[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5):108-110.

[20] 孙慧莉,张军.城郊婴幼儿亲子阅读环境实证研究:以南京市浦口区、六合区为例[J].中国出版,2017(11):42-45.

[21] 陈艳伟.0~3岁婴幼儿阅读需求调查分析及启示[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8(5):73-77.

[22] 孙云倩,许敬涵,俞洁丽等.图书馆对学龄前儿童阅读意识和阅读兴趣培养的影响研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1(2):66-69.

[23] 李秋颖.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初探[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5):108-110.

[24] 陈桂香.基于SWOT分析的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服务探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9):110-114.

[25] 周芸熠.公共图书馆0~3岁婴幼儿大阅读服务的研究[J].图书馆界,2015(2):20-23.

[26] 张慧丽.公共图书馆儿童早期阅读服务基本理论问题探讨[J].图书馆,2012(6):87-89.

[27] 江小燕,高波.基于德尔菲法的我国公共图书馆0~3岁婴幼儿阅读服务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24):47-52.

[28] 段运.国家一级少儿图书馆基于绘本的早期阅读推广活动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6(2):31-33.

[29] 李楠.婴幼儿阅读推广服务研究:以苏州图书馆“悦读宝贝计划”为例[J].图书情报导刊,2017,2(3):17-21.

[30] 李颖.公共图书馆学龄前儿童绘本阅读推广探析:以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梦娃绘本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S1):141-144.

[31] 张慧丽.儿童早期阅读推荐书目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2(3):53-57.

[32] 陈永娴.阅读,从娃娃抓起:英国“阅读起跑线”(Book start)计划[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1):101-104.

[33] 王琳,钟永文,杨雪晶.基于英国Book start案例研究的婴幼儿阅读推广策略[J].图书馆学研究,2013(4):69-73.

[34] 黄耀东.美国公共图书馆的婴幼儿早期阅读推广:对Born to Read项目的考察[J].图书馆论坛,2018,38(1):92-99.

[35] 张慧丽.美国图书馆界儿童早期阅读推广项目管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11):113-116.

[36] 王琳.英美国家婴幼儿阅读推广项目研究及启示:基于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6):85-90,38.

[37] 吕方婷.国外公共图书馆婴幼儿早期阅读服务比较研究[J].图书馆杂志,2022,41(3):104-110.

[38] 孙蕊.奥地利儿童阅读推广分析与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20):100-104.

[39] 徐晓冬.意大利“生而为读”早期婴幼儿阅读推广计划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7):105-109.

[40] 张苗.我国低幼图画书出版浅谈[J].出版广角,2018(15):32-34.

[41] 谭旭东,邹莹.新世纪幼儿图书出版产业观察[J].出版广角,2021(18):43-46.

[42] 李小峰,郑长龙.无字绘本与儿童阅读建构策略[J].出版广角,2021(8):83-85.

[43] 张慧丽.儿童早期阅读推荐书目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2(3):53-57.

[44] 申艺苑,袁曦临.基于多元智能发展的儿童绘本阅读启蒙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21(10):63-69.

[43] 陈世明.图像时代的早期阅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8.

[46] 张苗.我国低幼图画书出版浅谈[J].出版广角,2018(15):32-34.

[47] 刘晓晔,颜棱植,王壮.中国童书出版的特色化道路:基于我国儿童早期阅读相关政策框架的分析[J].出版广角,2021(17):9-12.

[48] 谭旭东,邹莹.新世纪幼儿图书出版产业观察[J].出版广角,2021(18):43-46.

王  婷  福建省图书馆馆员。福建福州,350001。

傅文奇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福州,350001。

(收稿时间:2023-12-28  编校:左静远)

猜你喜欢

文献综述
基于WOS数据库的近十年教育游戏文献分析
国外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影响的文献综述
独立董事辞职决策的原因和后果:文献综述
汉语转折范畴文献综述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国内研究述评
肛周湿疹的治疗研究
城市规模经济文献综述
我国县级电子政务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现金分红与掏空文献综述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