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赋能基层图书馆智慧阅读推广创新服务研究
2024-06-24郭慧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阅读方式在高速发展的数字化、互联网技术应用中,瞬息万变。而服务于阅读行为的图书馆,也产生了一系列诸如“数字图书馆”“智慧图书馆”等的创新发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信息时代的新型阅读需求。但是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方面还存在着不足,降低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基于此,本文以响水县图书馆数字化服务为例,在分析图书馆应用数字技术对读者服务模式产生影响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和分析信息时代下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够借助信息时代的便利,创建数字化阅读环境,提供更优质、便捷和多样化的创新服务,增强公众对图书馆的认知和利用率。
关键词基层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数字化技术;读者服务;创新
分类号
Research on Empowering Grassroots Libraries with New Technologies to Promote Innovative Services for Smart Reading Promotion:Taking the Digital Services of Xiangshui County Library as an Example
Guo Hui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reading methods are changing rapidly in the high-spee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and Internet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The library that serves reading behavior has also generated a series of innovative developments such as "digital libraries" and "smart libraries", 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the new reading needs of the information age.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hortcomings in the innovation of grassroots public library services, which have reduced the efficiency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digital service of Xiangshui County Library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impact of digital technology on reader service models in libraries, and deeply explores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grassroots public library service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It is hoped that by leveraging the convenience of the information age, a digital reading environment can be created, providing higher quality, convenient, and diversified innovative services, and enhancing public awareness and utilization of libraries
Keywords Grassroots libraries; Smart Library; Digital technology; Reader service; Innovative services
0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的浪潮已经深刻影响着人们获取和交流知识的方式。在这个全新的时代背景下,信息的爆炸式增长、数字化阅读的兴起、读者需求的多样化等,都要求公共图书馆以全新的思维和方式来进行服务创新。2021年3月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主要内容之一[1],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强调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是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的重要内容[2],这表明智慧图书馆已然成为图书馆未来发展必然趋势。智慧图书馆作为当代图书馆的升级形态,不仅是传统图书馆的数字化延伸,更是一种基于先进技术的全新服务。在此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阵地,应以智慧图书馆建设为契机,顺应时代发展,在阅读推广服务上开展智慧化阅读服务,切实满足读者阅读需求,提升阅读体验感。基于此,本文以响水县图书馆数字化服务为例,在分析图书馆应用数字技术对读者服务模式产生影响的基础上,针对基层图书馆智慧阅读推广服务现状与问题,进而探究智慧图书馆进程中的智慧阅读推广创新服务策略,以此推动县级智慧图书馆顺利发展。
1图书馆应用新技术对阅读推广服务模式产生的影响
由于数字阅读资源贵内容时效性强,传播流通性广,内容多元化等特征,在当下信息技术应用不断迭代下已悄然改变了读者基于纸质阅读的习惯,满足了读者对阅读资源多样性、趣味性、互动性以及获取便捷性的需求,增强了读者阅读满足感[3]。在此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不仅要满足读者获取图书资料的需求,更要与时俱进,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资源的加持下创新服务方式来适应新时代的读者需求。
1.1 可以进一步实现图书馆全方位的阅读推广服务
纵观阅读方式的演变可以发现,人们阅读的媒介终端在信息技术的不断迭代下,越来越趋向人性化需求。而图书馆为适应人性化需求,一方面添置各种设施设备,如AI阅读一体机、VR体验设备、瀑布流荐书屏、朗读亭、智能书柜、智能机器人、智能立体书库等,另一方面还提取阅读题材、作者、关键词、主题、话题等数据、形成关联性的阅读内容,使读者的阅读内容更加细化、阅读体验更多维度。如江苏响水县图书馆以新馆建设为契机,运用5G、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总馆及直属分馆构建了一系列数字化、创新化、智慧化场景服务,打造出了城市“悦读新空间”;在实现全网统借统还的基础上,推出了诸如AI光影阅读、视听椅、少儿阅读机等一批数字化、智能化的公共数字创新服务设备,并加大了对信息资源的深加工,实现了图书借阅、归还、编录等一体化服务,丰富了读者阅读过程的交互体验。
1.2 可以促进图书馆完善和优化阅读服务平台建设
图书馆智慧阅读推广创新服务需要基于图书馆向智慧化的转型。智慧阅读方式在于打破数字图书馆时期的阅读壁垒,以更加丰富的呈现方式、智慧化的服务,实现多层次立体化的信息传播,其重要环节就在于如何将当前的信息技术与阅读推广服务更好地融合,完善和优化阅读服务平台建设[3]。当前基层图书馆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网络阅读平台,但阅读信息载体搭建情况参差不齐,对资源的有机整合和发布情况不一,其中跨系统的阅读数据互通性并不强,业务关联性不够,导致阅读资源受限,还处于早期建设阶段。由此,需要图书馆完善和优化阅读服务平台建设,根据读者阅读特征和习惯,将图书馆中的各项信息连接在一起,将图书信息、读者信息与图书馆服务方向展示在互联网节点上,改变资源孤岛环境,丰富阅读内容,制定个性化阅读方案,落实读者服务的智慧化实践。在这方面,江苏响水县图书馆在智慧阅读推广创新服务中,引入了VR体验、数字孪生、大数据分析、AI人脸识别等先进技术,通过统筹线上线下资源、开展“云端”数字资源服务,为读者提供了“阅读、咨询、活动、展示、休闲”等智慧化全场景服务,让读者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文化大餐。
1.3 可以提高图书馆增强阅读推广服务技术保障能力
自1997年我国确立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以来,经过多年探索,全国众多基层图书馆利用计算机网络、数字化信息等技术手段实现了数字化图书馆的初步成效[4],构建了线上综合数字平台,为读者较好地提供了知识共享、在线阅读、咨询问答等数字化服务。现今,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引入是图书馆在服务和运营方面发生的又一次技术变革。图书馆智慧阅读推广服务的创新当然也离不开这些先进技术的全面应用,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使图书馆的资源更加数字化、智能化,还能提升用户的阅读体验,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然而,当前基层图书馆在智慧阅读推广服务方面面临包括硬件不完善、技术开发不过关、读者体验度与满意度不高、读者隐私泄露与数据安全问题等在内的一系列挑战,需要图书馆加强和提升阅读推广技术的保障,以便图书馆在读者自助服务、精准推送、智慧书房建设中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知识需求。在提升阅读推广的智慧服务中,图书馆只有充分了解当前信息技术模式,合理利用当前各类新兴技术优势,才能切实提升阅读推广技术保障。在推广智慧阅读中,图书馆要注重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和分析读者的行为数据,利用人工智能分析读者的借阅历史和兴趣,更好地了解读者的需求,通过智能推荐系统为每个读者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图书推荐,确保提供更符合读者兴趣和需求的图书资源,提高服务读者阅读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2 基层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创新服务现状与问题
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基层图书馆作为为基层民众提供基础性、普及性和保障性服务的前沿阵地,在满足基层民众日益增长的知识、信息及文化等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5]。然而在智慧图书馆建设背景下,基层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模式因现有资源受到限制、管理水平不足、人员技术能力和业务素质依旧不高的情况下,并没有使数字化设施设备得到很好地利用和发展,其智慧图书馆建设还处于“智慧”的初级阶段,其数字化服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全方位的数字化阅读推广力度不足
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不单单是数字图书馆的升级,而是充分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收集读者个性化阅读数据并分析其需求,力图为读者打造智慧化、个性化的阅读服务,以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互融互联,这是对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全新突破与改革[3]。因此,基层图书馆的数字化阅读资源在增加的同时,也考验着基层公共图书馆的资源更新与推广能力。当下,许多基层图书馆顺应新媒体的发展,也以微信公众号、官网及短视频平台为依托,向读者推送本馆所藏的数字化阅读资源,但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在数字化阅读推广平台中存在阅读资源获取时限过长、阅读资源库更新过慢、部分资源库无法点开、文献资源筛选功能不够智能等问题,尤其在官网平台,一些阅读推广资源更新不及时导致无法为读者提供高效便捷的阅读体验,降低了民众参与数字阅读的积极性。
2.2数字化设施设备利用率较为低下
从基层公共图书馆数字化运行的角度出发[4],阅读推广服务必须要有良好的网络技术作为支撑[6],许多基层图书馆尽管实现了网络在馆区的全覆盖,也陆续添加了一些智能设备,但一些设备引进图书馆后,很多终端设备却不能正常运行,并不具备实时技术与动态分析处理能力,缺乏智能分析资源数据,精准定位服务目标,难以实现个性化、差异化、精准化的信息推送服务,难以提升书籍推荐精准度、图书流通率、活动模式受欢迎度。就拿支撑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性网络建设来说,一些基层图书馆的网络技术能力和设备要求并不能达标,影响了在馆读者的使用。如江苏的响水县图书馆网络覆盖率虽然为100%,但是有读者表示,馆内网络有时会出现卡顿的现象,导致很多终端设备无法正常运转。同时,该馆的双园路分馆(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服务)中一些供读者使用的数字化设备几乎没有,甚至有的分馆内的数字化设备因故障或闲置等原因并没有得到完全使用,大大降低了设备的使用率。
2.3数字化技术应用人才短缺
在数字化普及的今天,基层公共图书馆馆员的知识储备水平和服务理念对智慧阅读推广服务质量具有深远影响。从适应数字化发展角度上看,基层公共图书馆变革的核心是业务重构,而图书馆员新型能力是图书馆业务转型的关键[7]。然而目前我国一些基层图书馆囿于自身的技术人才的短缺,无法主动满足读者需求,从而导致图书馆在智慧阅读服务中无法适应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据江苏响水县图书馆的统计,在馆内工作人员一共有70名的情况下,数字化馆员仅占全馆总人数的17.14%,平均每个分馆的数字化人才仅2.4人;在学历和所学专业方面,数字化馆员大多为本科学历,但是符合图书馆学专业的馆员仅为4人,且信息化技术专业人才为0。因此在这一方面,亟需基层图书馆特别注重对馆员素质水平的培养和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图书馆想要建设好智慧阅读服务体系,不仅需要抓住时代机遇,尽可能提高自身管理水平,还要不断提升馆员的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让馆员的持续性动力成为服务效率的重要保障[7]。
3 基层图书馆智慧阅读推广创新服务策略
信息时代虽然带来了大量的信息资源,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由于信息壁垒和数字鸿沟的存在,很多人却无法获取到充足的有个性化的阅读资源。基层公共图书馆作为知识的集散地和自我教育的重要场所,应以读者为“起点”,不断创新科学有效的智慧服务方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才能在帮助用户提高信息素养水平,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基于此,笔者认为基层图书馆需要立足于以下几个方面才能切实提升智慧阅读推广创新服务。
3.1完善平台配置,增强文献资源利用效能
文献资源建设是智慧阅读推广服务的基石,是一项长远又至关重要的工作,也是衡量智慧阅读推广服务水平的一个主要标志。在智慧图书馆新技术应用中,图书馆要强调服务与资源协同发展,从“为了资源找服务”转变为“为了服务找资源”。图书馆要确保拥有丰富的各种知识含量和关联数据库,除纸质、图像资源外,还宜拥有影像、声音、网络信息、开放存取等形式的资源,要善于借助信息技术使馆藏资源具有多样化的构成形式,支持各类型资源内容、呈现方式等能够在多种应用场景下阅读,为读者利用图书信息资源和知识传播提供多种选择。例如,为适应科学研究需求,可根据读者的职业需求、专业需求、研究需求、学习需求,将文献资源嵌入到相对应的各场景中,实现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提供便携式科研文献服务,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感。在日常维运中,要针对数字化阅读推广平台中存在阅读资源获取时限过长、阅读资源库更新过慢、部分资源库无法点开、文献资源筛选功能不够智能等问题进行整改,以此推动数字化图书馆系统的转型升级。
3.2开展精准服务,提升读者个性化需求满意度
在“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下,基层图书馆智慧阅读推广服务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深入挖掘读者阅读行为,分析读者偏好,侧重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及体验,开展精确化信息推送和智慧阅读推广服务。为了获取更全面更有效的读者信息,图书馆要将数据挖掘技术与机器学习融入至智慧图书馆系统中,加强对读者的书目检索记录、借阅记录、浏览习惯和评价反馈等行为信息的大数据分析[8],获得用户阅读偏好,差异化寻找对某一主题有阅读意愿,有阅读计划,甚或有潜在阅读倾向的特定读者,建立“分类包”式的服务推送模型,在合适的时间,以适宜的方式推送符合他们阅读兴趣的图书、音频和电子资源[9],流程如图2所示。如针对少年儿童的沉浸式阅读,在推送资源时可以加入科普及趣味元素,针对中老年读者可以加入健康养生的知识资源,针对偏好旅行的读者,可以加入反映地方文化资源特色等知识,这种精准的资源推送体现了智慧服务的人本特征,。另外,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同时也必须依法建立符合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在数据的采集、 储存、 挖掘、传输乃至最后的数据推送环节,切实保障读者信息安全[9]。
3.3健全管理制度,提高设备维运技术能力
基层图书馆的专业技术力量薄弱,这就需要建立富有科技含量的智慧化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提升智慧化服务水平。在“以人为本,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下,对于新技术的应用和运维要求各部门之间加强协同和合作,不仅仅各负其责,而是要形成一种相互配合的应急机制,如RFID 技术上不仅在采编工作环节上做到准确无误,就是在流通环节也要保持无缝对接和准确定位。图书馆要在新的管理理念下,统筹考虑包括图书、期刊、数据库、智能设施设备、软硬件等在内的管理,保障其正常运行。图书馆制定的管理制度,要善于充分利用智能管理手段,建立统一的虚拟化管理平台,提高智慧化管理水平,使智慧阅读推广服务在各方面都有章可循,在平时也要加强关键技术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的排查,做到及时解决技术问题,以促进图书馆的数字化、智能化向更智慧化转型发展。
3.4 注重馆员培养,强化数字化素养培训
基层公共图书馆变革的核心是业务重构,而图书馆员知识储备水平和服务理念对数字化服务质量产生积极影响,是服务效率的重要保障[7],是图书馆业务转型的关键[10]。随着5G、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和智慧图书馆建设的需要,图书馆员必然要熟练操作某一具体应用设备,熟悉智能化系统软件的应用,在计算机系统维护、信息系统安全等方面储备相应的技术知识,掌握数据管理、数据分析等专业技能。在这些工作要求下,图书馆员必须在智慧服务过程中完成从一般图书情报工作者到新型智慧服务工作者的角色转换。由此来看,基层公共图书馆应注重馆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增强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在馆员数字化素养培训中,其专业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数字化资源管理、信息检索技巧、数字化设备维护等。如响水县图书馆与在线学习平台合作,提供专门为数字化馆员设计的远程培训课程,涵盖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这些课程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完成功能,允许服务人员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进度进行学习。同时,图书馆也要为馆员提供持续的学习和职业发展计划,鼓励和支持馆员参加学术研讨会、行业交流活动等,以增强馆内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11]。
4结语
当下,图书馆正处在从数字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的转型阶段,智慧服务将为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提供广阔的舞台。基层图书馆要实现阅读推广服务的主动性,在利用技术创新服务,积极响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对图书馆转型的呼声,从管理、服务、馆员、空间建设等方面实现数字化、智慧化的升级的同时,也要避免“唯技术”论。基层图书馆应坚定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积极借助数字化资源和创新思维,拓宽服务渠道,深化服务方式,在服务中形成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服务,才能真正地满足现代读者多元化的需求,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和个性化服务,进一步促进阅读文化的普及,提升社区居民的知识水平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2023-10-20]. https://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2]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EB/OL].[2023-10-20]. https://www.gov.cn/zhengce/2022-05/22/content_5691759.htm.
[3] 宁雪,李臻,黄宁.图书馆智慧阅读推广服务路径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2,40(5):38-42.
[4] 沈树连.数字化背景下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J].中国报业,2022(20):92-94.
[5] 冯永财,杨玉麟,井水,等.西部基层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策略[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1(5):3-15.
[6] 袁甜.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及管理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23,40(06):21-23+27.
[7] 时莹,王铮.数字化转型中的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22,66(23):41-50.
[8]王岩玮.智慧图书馆技术的应用趋势与价值重构[J].河北科技图,2022,35(1):80-84.
[9] 李一浏,唐子乔.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研究[J].图书馆学刊,2023(7):71-74.
[10] 杨沉.图书馆员新型能力:涵义、驱动因子、框架及其建构路径[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7,26(5):59-67.
[11] 许雪梅.论信息时代的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J].文化产业,2022(5):84-86.
郭慧盐城市响水县图书馆副馆长,馆员。江苏响水,224600。
(收稿日期:2023-12-20 编校:刘明 谢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