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控制下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2024-06-24贺珊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4年6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贺珊

摘 要: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需要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覆盖各项业务及管理活动。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下,商业银行加强内控管理、严控风险成为其稳步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在阐述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系的基础上,从内部控制视角出发,分析了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类型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商业银行需要优化内部控制管理环境、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并增强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控制能力等对策,期望能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内控管理水平,降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推动商业银行的持续、稳步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在市场经济下,商业银行是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基石,其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在现实经营中,受金融政策、市场因素、社会信用、管理操作等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风险不断增加,影响了银行自身的效益活动和金融服务职能发挥。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积极开展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及时化解自身业务活动及管理中的风险。目前,商业银行常见的问题包括资金结构不合理、业务类型相对单一、不良贷款余额增加等,在这些风险管理中,商业银行存在内控环境相对薄弱、风险评估机制有待加强、信贷风险管理不到位、管理人员能力素养有待提升等问题,降低了商业银行的内控质量和风险管理效果,对此,可从内控的视角出发研究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措施。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一)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

商业银行经营活动本身具有较强的风险性,这些风险来自多个层面,会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运作,降低商业银行经营的稳定性。对此,商业银行需要从多个层面出发,积极开展经营风险防控工作。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防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在内控管理体系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内控管理机制,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等经济活动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开展风险评估、控制、监测工作。通常,商业银行在对风险实施全方位管理过程中,会加强内控建设,并构筑经营风险内控管理的信息平台,依托这些手段,能有效弱化风险要素对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影响,确保商业银行经营工作的有序开展[1]。

(二)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关键内容

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其是商业银行规范经营活动、控制经营成本、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中明确指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是保证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基于这一目标,风险管理成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现代管理模式下,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中开展的风险管理工作包含了较多内容,其中在内部风险控制管理中,需考虑商业银行员工胜任能力、组织机构、经营方式、业务流程要素,同时需要对银行的财务状况、经营结果、现金流、营运安全进行管理。而在外部风险控制管理中,不仅要准确分析市场经济发展形势、金融产业政策、行业竞争情况,而且需要考虑国家法律变更、金融监管要求、自然及社会环境等要素。只有做好风险规避、转移、补偿和对冲等管理,才能增强内控管理效果,增加商业银行经营效益[2]。

(三)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需要协同合作

现代化经济体系下,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乃至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愈发突出,国家对商业银行的运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2023年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中,要求商业银行优化资本管理机制,增强自身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为商业银行的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规范开展内部控制管理工作,防控经营风险问题,才能有效发挥协同作用,形成合规、有效且多层次的管理体系,改善商业银行运营环境,保证商业银行资本安全,发挥商业银行金融服务职能,推动商业银行的高质量发展[3]。

二、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表现

(一)资金结构不合理

资金结构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确保资金结构的合理性,能有效预防经营风险的发生。现阶段,资金结构不合理是商业银行主要经营风险之一。据统计,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约占银行总资产的1/2,而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贷款业务约占到银行总资产的2/3,这使得商业银行的资金结构不够合理,资金风险相对集中,容易影响商业银行整体的经营效果。

(二)业务类型相对单一

商业银行在经营发展中需要持续丰富业务类型。存款业务、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支付结算、代理类、担保交易类、基金托管类等都是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在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需要在发展信贷存储主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中间业务,以此来降低信贷资金高度集中带来的风险。然而现实情况表明,商业银行虽然具有较多的中间业务类型,但业务发展相对缓慢,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兴起后,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影响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市场份额,对商业银行的盈利和发展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三)不良贷款数量较大

当前商业银行在经营发展中存在不良贷款数量较大、占比较高的问题。据《2022年度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3.8万亿元,较年初增加0.17万亿元,增速为4.7%,不良贷款余额较大,增速较快。在一定程度上,较高的不良贷款率会削减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的稳定性。在国家加强金融监管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虽然强化了对贷款业务的监督管理,但是现有的不良贷款仍然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较大的风险,亟须通过内控管理降低自身的经营风险。

三、目前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相对薄弱

部分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存在内控管理环境相对薄弱的问题。一是商业银行本身对风险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部分管理人员缺乏风险防控意识,在具体的金融业务活动中,基层员工未能有效参与到内控风险管理当中,全员参与风险管理的环境尚未形成;二是在商业银行内控体系建设中,缺乏风险防控管理制度的建设,在具体的风险管理中缺乏明确的风险监督指标和标准,降低了风险管理的规范性;三是商业银行内控管理机构建设不全,内控部门的独立性不强,尤其是在银行业务繁忙的时候,容易因业务活动而忽视内控管理和风险控制,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二)风险管理机制有待加强

部分商业银行风险评估机制有待加强。一方面,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在具体的风险防控管理中,商业银行需要准确构建风险识别、监督、评价分析和防控管理机制,然而在当前环境下,商业银行缺乏前期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整个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降低了风险管理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商业银行需要重视基础信息的收集、分析,以此来准确地判断经营风险。现阶段,一些商业银行管理者缺乏对基础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且部门间的联系不紧密,容易因信息偏差引起风险管理漏洞,降低了风险管理的实际效果。

(三)信贷风险管理不完善

信贷活动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业务类型,加强信贷活动的风险管理对于提升商业银行内控质量具有积极作用。现阶段,部分商业银行存在信贷风险管理不到位的问题。首先,贷前调查是商业银行预防信贷风险的关键环节,在贷前调查阶段,需要做好客户基本信息、财务状况、信誉状况的准确调查,在当前环境下,部分银行对于客户的贷前调查不够全面,导致对部分客户的信用评级、授信额度把控不准确,增加了后期信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其次,部分商业银行对于贷中审查控制不够准确,尤其是对于贷款用途、还款来源、担保手续的审查不规范,难以准确发现贷款中的问题;最后,在贷后检查中,部分商业银行缺乏对信贷客户的动态追踪管理,导致部分客户信用风险发现不及时,无法归还贷款本金和利息,产生了不良贷款,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较大的风险。

(四)管理人员素养有待提升

部分商业银行存在管理人员能力素养有待提升的问题,难以满足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实际需要。一是在人才引进阶段,商业银行多重视业财人员的引进,对于内控管理专业人才的引入较少。同时商业银行对于管理人员内控管理能力的培训不足,缺乏风险识别、评价、控制、监测方法的培训教育,导致现有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与企业风险控制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难以适应新时期复杂的管理要求。二是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不足,未能结合风险管理情况准确分析管理人员的实际绩效,并且对于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较少,缺乏有效的激励奖惩,导致部分管理者责任心不强,在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中存在懈怠心理,增加了商业银行经营的风险性。

四、内部控制下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优化银行内部控制环境

商业银行属于高经营风险行业,加强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稳步发展的关键。在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初期阶段,应将优化商业银行内控环境作为首要任务,以此来改善风险管理的基础环境。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重视风险管理理念的宣传与教育,通过渗透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理论,使得管理者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将银行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并在内控管理和风险控制中重视上下级之间的沟通,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环境;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重视内控管理体系的建设,补充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并明确风险管理的指标和标准,推动内控工作开展,有效预防银行的经营风险。此外,商业银行需要重视内控管理组织建设,建设相对独立的内控管理部门,夯实该部门工作人员的具体责任,以此来使得银行的内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有效预防风险问题发生。

(二)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在商业银行风险评估机制建设中,一是商业银行需要科学建立风险识别、监督、分析、防控管理体系,搭建风险管理模型,在该模型下,应加强管理者与基层职工联系,引导全员参与风险管理,营造良好的风险防控管理环境;二是在风险评估的初期阶段,商业银行需要重视基础信息的收集、分析,从商业银行业务类型、业务规模、经济状况、市场竞争、金融政策等多个层面出发,准确分析自身的经营风险,实现风险管理内容的全面性;三是商业银行需要注意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最大限度地消除风险管理中的信息壁垒问题,同时在风险评价管理中,需要注重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结合,尤其是要在量化风险评估模型的支撑下,准确分析经营风险可能带来的影响,准确调配资源进行应对处理,提升风险管理的实效性。

(三)加大信贷风险管理力度

针对商业银行内控管理中存在的信贷风险,需要从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检查三个层面进行控制。一是在贷前调查中,应通过调查掌握客户的基础情况、财务状况和信用状况,结合客户的实际情况确定信用等级,科学确定授信额度,从源头上减少信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二是在贷中审查中,应严格落实审查审批流程,加强对贷款用途、还款来源、担保物价值等审批,确保贷款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都已齐备,然后才能发放贷款资金;三是商业银行需要积极开展贷后检查工作,做好客户的动态追踪,同时应建立贷款台账,做好贷后检查、查询统计,并落实还款通知和逾期催收工作,对于已经形成坏账的贷款,应通过与客户协商、法律催收等途径,加快贷款的回收,确保商业银行资金流的稳定性。

(四)提升管理人员能力素养

在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不论是内部控制还是风险管理工作,均要求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重视专业管理人员的有效引入,通过社会招聘、校园招聘、网络招聘等方式,选择具有专业技能和丰富经验的人才到本行工作,从源头上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储备人才;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从内部控制、风险管理、金融业务、法律政策、职业素养等多个层面开展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与能力,满足新时期的内控管理和风险控制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小吉.内部控制下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J].对外经贸,2023(01):83-85,121.

[2]李光飞.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探究[J].财讯,2023(15):110-112.

[3]吕燕燕.从内部控制角度浅析商业银行运营风险管理及防控措施[J].商场现代化,2023(20):144-146.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