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审议中优化“创意生活”课程
2024-06-24张喆斐
张喆斐
幼儿园课程审议过程中普遍存在四个共性问题:审议人员缺乏积极性,审议思路缺乏整体性,审议形式缺乏多样性,审议内容缺乏全面性。因此,教师可从课程管理和幼儿视角出发,围绕我园“创意生活”课程理念,探索幼儿园课程审议新路径,即:保证“创意生活”课程实施落地;对“创意生活”课程进行“点、线、面”审议。
明确“创意生活”课程优化方向
优化课程审议管理举措,提升课程实施的适宜性,需基于我园“创意生活”课程实施现状、问题及幼儿发展情况。
多方收集问题。多方收集能客观发现目前“创意生活”课程审议中浅层的问题,可利用教师访谈、与幼儿对话、教研组长座谈等多元形式,了解教师课程实施的进展、审议过程中的需求以及级部组织审议中的难点,梳理其共性问题。
聚焦共性问题。其一,审议人员缺乏积极性。多数教师只能以旁听者身份参与其中,在级部协作式审议和园部诊断式审议中,更多的是骨干教师发言,而年轻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对话交流较少。其二,审议思路缺乏整体性。幼儿园往往将重心放在教学内容上,容易忽略课程主题价值、核心目标的分解落实以及一日生活中其他有价值的教育点。其三,审议形式缺乏多样性。幼儿园广泛运用集体教研的形式,缺乏具有指向性、因地制宜的多样态教研模式和针对性的指导,减缓了探索适宜性课程的脚步。其四,审议内容缺乏全面性。审议现场,教师往往更注重主题推进的安排与活动的可操作性,缺乏对资源价值、经验生长的深层次审议;同时,更多关注教学策略的优化,对于新生成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缺乏前瞻思考和问题意识。
分析问题成因。首先,幼儿园时常以教师想法代替幼儿经验,缺乏基于“幼儿视角”的思考和分析。其次,课程实施上重课程的执行,轻班本课程背景下的资源利用与开发,以及对其他活动的教育价值分析。最后,年轻教师的占比较大,存在经验不足、观察能力较弱、审议思考广度和深度不够等现象。因此,要提升审议的质量,首要是帮助教师加强学习、厘清思路、拓宽视角、转变观念。
保证“创意生活”课程实施落地
层级管理,明晰责任,逐层落实。我园通过成立以园长为首的课程研究小组,建立开放多元的培训机制、提升园长领导力等举措,通过园长与教师、教师与教师相互影响的过程,以专业引领的方式唤起教师的课程意识,参与课程改革的勇气,形成专业共同体;紧紧围绕“创意生活”与“儿童自生长”的课题主旨,完善、调整课题研究实施重点和进度,组织子课题组开展教研展示、专题研讨、课题实践案例沙龙等活动,进一步深化教师队伍对于教育研究的认识,提高课题研究的引领作用和应用价值,把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落实“创意生活”育人主张的助推器。
汇聚力量,打造骨干队伍。在审议中,教师个体的动机与需要直接影响到审议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师往往因缺乏研究意识、儿童意识、资源意识、质量意识等,忽视自身协助决策者的重要身份。而教师群体之间融洽的关系、民主的氛围会促进教师参与课程审议。我们要利用好审议组织的群体性特点,汇聚园所中骨干教师的力量,发挥其教研辐射作用,就课程实施中的“真问题”设计系列化、进阶式研究内容,定期开展研讨,带动其他教师课题研究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
组建支持体系,提升教师支持儿童“自”生长的专业能力。扎根儿童在园一日生活现场,灵活运用班级微格观察、成长故事深研、点对点现场指导活动、浸润式情境化研讨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并运用五大支持策略(“拉网式”支持、“交叉式”支持、“点穴式”支持、“机动式”支持、“引导式”支持),促使教师从弹性作息时间安排、室内外环境空间、师幼互动策略、活动资源挖掘与利用、评价反思等多个方面,深度思考儿童“自”生长的内涵、支持儿童“自”生长的教育策略,在思想的碰撞中,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
对“创意生活”课程进行“点、线、面”审议
目前,我园搭建班级、级部、园部三级教研机制,根据审议的内容和性质,将幼儿园课程审议分为三类,即自主式审议、协助式审议、诊断式审议,并从三个层级对课程进行科学性、适宜性、生长性等方面的深入审议。级部课程审议是园级与班级课程审议的连接枢纽,能够传达班级课程审议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园级课程审议中的结论与未达成共识的问题。下面我们以中班 “园子里的‘蔓生活”班本课程审议为例进行解读。
教师点状解读,走近儿童,挖掘课程价值。班级审议是教师与本班幼儿的对话,需走近儿童,探寻课程出发点。教师可以运用班级审议发现和解决“如何调动幼儿的课程学习兴趣”“如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等问题。在“园子里的‘蔓生活”班本课程中,幼儿园根据幼儿需求和教师思考,从研儿童、主题目标、基本进程、资源利用和环境创设五个方面思考是否按照幼儿已有经验和需求推进课程,从而初步形成教师预设性课程审议。教师要充分理解幼儿,思考当下藤蔓课程中哪些是幼儿的兴趣点,以及幼儿在藤蔓课程中会获得怎样的成长。通过幼儿的“学”评估、反思教师的“教”,了解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形式等。教师在与幼儿、家长的对话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从而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级部线状审议,厘清脉络,构建资源框架。级部审议以年级组为单位,需厘清脉络,梳理课程走向。级部审议重点如下:一是根据幼儿对藤蔓种类和藤蔓疯长的好奇心,重新梳理课程发展轨迹,进行取舍、更替。二是审核班本课程目标,明确课程核心思想,凸显班本化特征。三是利用课程网络图落实各环节的活动内容。在“园子里的‘蔓生活”课程的级部审议中,需围绕教师初思考、给予的思考与引导、教师再思考、调整后的策略支持、成效与收获进行指导性审议,引导幼儿通过儿童会议、儿童摄影、儿童表征、儿童讲述等方式展现与藤蔓的野趣时光。同时,借助团队力量和进阶版的课程网络图,细化课程目标、资源、内容、措施等课程规划,利用审议机制提高执行的实效性。
园部全面推进,梳理困惑,一日活动皆课程。园部审议是围绕班本课程主题开展跨年级组大审议,从而形成指导性的指引。在“园子里的‘蔓生活”课程中,园所梳理出“基于经验、拓展经验、提升经验”的课程实施动态过程,确立“园子里的‘蔓生活”课程为以下几个环节:“相映成趣,儿童捕捉‘蔓世界”“千奇百怪,儿童揭秘‘蔓身份”“疯枝招展,儿童演绎‘蔓释放”“美轮美奂,儿童创享‘蔓生活”。借“趣、奇、疯、美”四大特点,链接了儿童与藤蔓的关系学,深化了儿童对藤蔓的自然探究学,展现了儿童自由演绎的表演学,拓展了藤蔓断枝的游戏美学。
有效的审议可以助推教师与幼儿共同搭建有教育价值的课程,引领教师在课程中发现幼儿、陪伴幼儿、研究幼儿、协助幼儿的全方面发展。伴随着多级审议的迂回前进,教师自主式审议、级部协助式审议以及园部诊断式审议等,不仅助力教师成为儿童思维攀援的支架,亦是教师专业成长、提升课程实践力的脚手架。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与幼儿共同试误、共同反思、共同调整、共同成长,才能构建师幼共生、具有园本特色的“创意生活”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