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力决定你能走多远
2024-06-24董宇辉
董宇辉
一
我苦练英语很长时间之后,有一次上口语课,老师让我回答问题。
我回答完,老师说,没想到你的口语还挺好的。
我突然感觉自己的付出被看见了,虽然它小到不值一提。
请你记住,很多小的变化就是从那一刻开始的。就是在人生的曲线里,你也不知道是哪个点起了转折作用。但是当你重重摁下那个点的时候,日后的经历会告诉你,你当时的判断是对的。
下课之后老师说:“我有个外国同学来西安旅游,但我没有时间陪他,你能替我当导游,给他介绍一下西安的美景吗?”我说当然可以。
那天,我带着这个外国游客去西安的景点打卡。我很兴奋,我把他带到了大雁塔下,看唐僧铜像。
唐僧当年不是被皇帝送出去的,而是带着巨大的使命感和热情偷偷跑出去的,很有可能回不来。我想象他在回来的那一刻,遥望长安城时,内心的激动和兴奋。
我想象他晚年坐在大慈恩寺里,银杏叶落下,晨钟暮鼓,他在那里给徒子徒孙们讲经时,内心是怎样的一种豪迈。
记得那天晚上,我看着唐僧铜像,不由得跟那个外国游客讲,你想理解这样一种使命感吗?我说出这些话的时候,非常激动,甚至手舞足蹈、语无伦次。然后我回头看向那个外国游客时,他的脸上也满是泪水。
那是一个农村出身、一直很自卑,尝试在大学里寻找自我、探清人生未来方向的年轻人,第一次用自己的表现获得外部的认可。那是一个转折点,因为从那次之后,一发不可收。
那个外国游客专门给我的老师发了一条短信,表扬我诗一般的语言和饱满的激情。这之后,老师所有的朋友来西安都会联系我。那一年我去了17次兵马俑。
二
2018年夏天,在西安的一个校区里,我正在给学生上课。上到一半,整个大楼停电了。因为外面在下暴雨,雷电击中了楼里的变压器。旁边教室的学生立刻欢呼起来,拿起书包就跑了。我的学生也欢呼了几秒,欢呼完之后我问他们,你们是想回去,还是再学一会儿?他们说再学一会儿。我说你们都有手机,对吧?他们说没有……我说不要装了,拿出来吧。最后大家都从口袋拿出手机,打开手机里的手电筒应用。
就这样,我们在教室里一起学习。一开始还很凉快,后来越来越热,但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我又讲了一个多小时。
当时外面电闪雷鸣,大雨如注,城市仿佛要颠倒过来。但是在那栋楼里,平静的教室里,我拿着手机打开手电筒,所有学生拿着手机打开手电筒。
那一个小时,是我印象中为数不多的全情投入时间,慷慨激昂,以至于后来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那也是学生们全神贯注、积极互动,下笔如有神的一个小时。
那天放学之后,我看到好多学生都在他们的社交账号上更新动态,写道“这可能是我人生中永远都忘不了的一个小时”。
我讲这些就是想说,在你的职业生涯中,你要去做你认为对的事情,你要找到你的使命感和成就感。
长期驱动你并且能让你持续投入、持续精进的,只有热爱。
三
2022年6月,可能是因为长期处于焦躁的状态,我睡眠越来越差,经常彻夜难眠。我当时把能借到的钱都借了,那个月我如果再没有新的收入,可能就真的坚持不下去了。
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突然想跟一个年轻人开个玩笑。
2022年6月8日早上,我又拿着小黑板坐在镜头前。像往常一样“胡说八道”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讲着讲着,直播间的人数从300涨到了500。
这令我很意外,我没想到竟然有人喜欢听我讲这些。
我当时正在讲莎士比亚。见他们喜欢,我就继续讲,从文学讲到哲学,讲苏格拉底,讲柏拉图,讲亚里士多德,讲古希腊三贤。
我发现大家并不反感,人数又从500涨到1000。我就继续讲,讲了很多我熟悉的文学作品和历史典故。
我越讲越兴奋。那天早上到最后下播的时候,直播间的观众有近1万人,而往常只有几百人。那天下播之后,我有一种空前的兴奋,我坐在那里,心情久久无法平复。
第二天播的时候,我开始发现观众更多了,一上来就有3000人,等我下播时,已经涨到了3万人。
3万人是什么概念?就跟做梦一样,意想不到。然后传播效应显现,越来越多的人涌入直播间,大家发现在这里可以听一点儿或有用或无用的知识。
这是我的幸运。事实多次证明,运气总会垂青那些时刻准备好的人,知识就是你的武器,书籍永远是你的朋友。
我在想,另一个平行时空里的我,如果当年在西安工作的时候那么忙,晚上回家太累,原本计划要看的书没有看;或者当年上大学的时候,极度自卑,每天躲在宿舍里,戴着耳机打游戏,不去看书,可能我就不会有今时今日的表现。
如果说要给大家什么建议的话,我希望把它们缩略成几个关键词。
第一就是专注。心无旁骛,万事可破,请你相信这一点。
第二是勤奋。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终将获得回报。
第三是耐挫,或者用一个北方的方言,叫“皮实”。
你会发现很多人,那些取得成功的人,共有的品质就是不会被困难打倒。有一个流行词叫“钝感力”,你随便折磨我,我就是不放弃,皮实,还乐观。
刚出发那会儿,你意识不到。但是有一天蓦然回首,你会发现,一路走来,正确的初衷是你的加持,是你的护身符,有一天会成为你的铠甲和灯塔。
(摘自“洞见”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