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与改革开放道路的探索、开辟

2024-06-24京雨

领导文萃 2024年12期
关键词:经济特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

京雨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依然有数亿人生活在贫困之中,整个中国社会面临的困境可见一斑。实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用了四十年左右时间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体中国人过上了小康生活,综合国力稳居世界前列。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发展红利,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的社会面貌,也深刻影响了世界的政治格局,中华民族从近代之后的边缘化重新回到了世界舞台中央。回溯改革开放这段历史,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一个关键性历史人物,他就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那么邓小平是如何领导中国走上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新道路,如何为推动改革开放做准备并坚定地选择了一条渐进式改革模式?如何在跌宕起伏的改革开放大潮中披荆斩棘、运筹帷幄?如何力挽狂澜掌舵中国改革开放的航向?针对这些问题, 在邓小平诞辰120周年之际,本刊特约记者专访了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陈坚。

为推动中国走上改革开放道路做准备

《领导文萃》:在中国,改革开放就是一个不断扫除障碍的坎坷进程。历史发展到今天,回头再看起步时的改革开放,邓小平对当时主要障碍的判断是什么?又是如何领导全党排除障碍的?

陈坚:“文革”结束后,面对长期陷于停滞的国民经济和民众生活困顿,全国上下此时的共同心愿是加快发展,致力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快速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夺回被“文革”耽搁的时间。然而,此时刚刚复出的邓小平认识到,中国要真正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现代化建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排除种种障碍,进行大规模拨乱反正和政策路线的深度调整。为此,邓小平首先推动全党思想大解放,为改革开放扫除思想障碍。

没有思想解放,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更不可能实现现代化。“文革”结束后,党内和民间思想解放的闸门已开启。但是,阻碍思想解放的错误认知并没有完全消除,“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就是当时思想解放最大的绊脚石。按照“两个凡是”,不仅无法开展拨乱反正工作,更无法推动中国走上改革开放新道路。早在1977年2月,邓小平就对“两个凡是”提出异议,认为这不是马克思主义,不是毛泽东思想。4月,他又致信党中央,指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邓小平说的这些话,引起了党内很多同志的共鸣,并触及一个深层次问题,即怎样看待毛泽东晚年提出的一些观点?评判是非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旗帜鲜明地反对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一场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也就是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由此引发出来。党内的领导干部和理论界、新闻界人士都纷纷参与进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也积极支持这一讨论。这场大讨论破除了党内一度盛行的个人崇拜,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978年冬,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这篇重磅讲话为在中国进一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打开了思想的阀门。进入1979年后,思想解放开始走向对党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其突出体现在邓小平主导下制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既维护了毛泽东思想这面旗帜,又对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刻总结,为党内这场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画上了句号,也为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扫清了思想障碍。

1978年冬,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这篇重磅讲话为在中国进一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打开了思想的阀门。

《领导文萃》:思想解放运动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及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影响深远。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同时,邓小平对走上改革开放之路的中国亟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判断的?主要抓了哪几件大事?

陈坚:邓小平主要解决了这样几个当务之急的问题:

第一,恢复一度废弃的高考,为改革开放培养储备人才。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显然,要实现国家现代化,人才又是最核心的要素。1977年5月,尚未正式复出的邓小平对中央有关同志讲:“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谈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正式复出后,邓小平主动提出分管教育和科研工作,并着手推动恢复高考招生制度。1977年8月初,邓小平在谈到教育问题时指出:“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学校可以搞多种形式。总的目标是尽快地培养一批人出来。根本大计是要从教育着手,从小学抓起,否则赶超就变成了一句空话。重点大中小学校,数量不能太少,现在要立即着手制定。两条腿走路,但要有重点。重点大学就是直接从高中毕业生中招生。”他还特别强调,不管招多少大学生,一定要考试,考试不合格不能要,谁也不能“走后门”。

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工作在1977年第四季度如期进行,全国约有570万名考生参加,各大专院校从中择优录取了27.3万名学生,录取率仅为4.8%,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低的一次。时隔半年之后,1978年7月再次举行高等学校招生考试,610万名考生走进考场,最终录取人数为40.2万人,录取率为7%。这两次高考相隔时间之短、人数之多,创下了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考试史上的纪录。

第二,提出干部“四化”方针,为改革开放选拔合格干部。毛主席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事实上,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而言,政府及其干部在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主导角色。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干部队伍文化程度低和普遍的老龄化。据有关统计,1978年干部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有18%,初中和初中以下的占49.5%。另外,1980年中央国家机关主要领导人平均年龄是63岁,其中55岁以下的仅占9%,60岁以上的占40%多。针对干部队伍这种现状,1979年11月,邓小平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上指出: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不是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对不对,而是缺少一大批实现这个路线、方针的人才。他进一步解释说,道理很简单,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没有大批的人才,我们的事业就不能成功。

显然,改变这种干部结构现状,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要求,必须要有全新的干部选拔思路,干部“四化”标准由此而提了出来。1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使我们的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并且逐步制定完善的干部制度来加以保证。”

第三,走出国门出访考察,为改革开放凝聚党内共识。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中美关系的解冻,中国的整个外部环境有了很大改善,这就为中国吸收国际先进技术、过剩资本和先进管理经验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也为中国领导人走出国门近距离观察和认识世界提供了难得机遇。

为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速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1978年掀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出国出境考察高潮。仅在1978年这一年,就有12位副总理、副委员长以上领导人先后20次访问了51个国家,其中包括邓小平出访4次8个国家。国家级政府经济代表团每次出访,邓小平都高度重视,再三叮嘱他们要“广泛接触,详细调查,深入研究些问题”。1978年9月访问朝鲜期间,邓小平在会见朝鲜领导人和有关团体时谈话指出:“到国外参观后,发现我们差得太远了。现在确实要学习,而且要善于学习。……关起门来不行。把世界上的先进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这才不会把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变成空话。”他还特别强调,什么叫现代化?五十年代一个样,六十年代不一样,七十年代就更不一样了。这些溢于言表的谈话,充分体现了中国领导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大批中国领导人出国访问,使他们看到中国同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管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也认识到实行对外开放,汲取外国资金、技术和经验对于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必要性。所有这些,使得党内在实行对外开放问题上很快达成共识。

改革开放大潮中摸着石头过河

《领导文萃》:邓小平在谈到中国改革开放时,曾说过一句家喻户晓的话:“摸着石头过河。”于是,就有了先试先行后推开的改革,这首先是从农村实现了突破,在这个过程中,邓小平是如何定调的?

陈坚:的确,对于当时的中国领导人来说,改革开放是一项全新的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循,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不断地探索、试错、总结。尽管中国的改革开放一开始没有顶层设计方案,但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坚定地选择了一条渐进式改革模式,其特点是推动改革从易到难、从试点到扩大、从体制外到体制内徐徐展开。事实上,中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时间早于农村改革。然而,由于城市经济体制相较于农村而言更为复杂,涉及的领域更宽泛,触动的群体利益更敏感,改革的难度和阻力相对更大一些。考虑到这些实际情况,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没有急于在城市全面推动改革,转而把改革的重点转向了农村,突破口就是农村经营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农村普遍还处于贫困状态,贫困的农民极其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推动农村改革最为深层的原动力。中国的农村改革早在1977年就在安徽等地展开,那里的一些偏僻农村悄悄地搞起了包产到户,有的甚至搞起了大包干到户。农村改革如星星之火,从这开始形成燎原之势。1978年安徽发生百年罕见的特大旱灾,很多受灾农民连吃饭都成了大问题。为帮助农民渡过难关,安徽省委决定将集体撂荒的地借给受灾农民耕种,收成全部归农民自己所有。这一临时措施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结果不仅战胜了当年的旱灾,而且农业收成超过了正常年份。受此启发和激励,四川和全国一些地方的农民也纷纷搞起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农业收成取得了增产增收的显著成效。但是,当时搞“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和中央的政策是相违背的,所以很多地方的干部和群众心存疑虑。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后来也回忆说:从整个农村工作看,农民要求改革,有些地区行动比较快,但是,上层领导机关基本上还是推行农业学大寨的那一套,对农村改革特别是对包产到户,抵触情绪很大。

1980年5月,邓小平同中央负责工作人员谈话时指出:“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不必担心会影响集体经济。”他还热情地赞扬了安徽肥西和凤阳的做法,说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一年翻身,改变面貌。邓小平讲话后,农村改革的争论逐渐消停下来,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在全国推开。

针对农村改革中存在的这样那样的担心和顾虑,1980年5月,邓小平同中央负责工作人员谈话时指出:“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不必担心会影响集体经济。”他还热情地赞扬了安徽肥西和凤阳的做法,说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一年翻身,改变面貌。邓小平讲话后,农村改革的争论逐渐消停下来,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在全国推开。到1981年年底,全国百分之九十的农村已普遍实行这一制度。1982 年元旦,中央一号文件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肯定当时实行的各种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以此为标志,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正式确立,农村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领导文萃》:接下来谈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改革计划经济体制,比起农村改革,难度更大,阻力更大。对此,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是如何选择改革的试点和方向的?面对困难和阻力,改革的重点放在哪里?

陈坚:农村改革的初步成功,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积极的示范效应和推动作用。与农村改革不同,城市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改革长期形成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在原有的计划体制下,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数量、定价、销售及员工工资等均由政府部门来确定。这种体制最大的弊端,就是权力过于集中,企业缺乏自主权,“吃大锅饭”现象严重,生产积极性受到抑制。

为克服原有体制的弊端,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决定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对企业经营体制进行改革。最初的改革仅限于四川省一些国有企业,然后逐步扩大到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改革扩权后,企业拥有了一定的自主计划权、产品销售权、资金使用权、干部任免权。

尽管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一些初步进展,但要对现有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当时还是面临很大阻力,其中最大的阻力是传统的思想观念。于是,在邓小平等领导同志的支持下,改革采取了“体制外”先行的战略,将重点放到非国有部门,在那里培育市场导向的新型企业,主要依靠它们吸纳就业人口和实现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之初,2000多万知青回城使得城市面临相当大的安置压力。1980年8月,中共中央专门召开全国就业工作会议,提出“放宽政策,广开就业门路,允许待业人员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等解决知青就业问题的新思路。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地方政府开始放宽对个体经济的限制,鼓励和扶持待业人员以各种形式创业和就业,造就了一批新型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此外,随着农村改革的展开,农民开始有意识地将剩余劳动力和资金等转向加工业、商业、运输业和服务业,由此迅速发展起颇具时代特色的乡镇企业。同时,经济特区和沿海城市合资、外资企业也迅猛发展起来。这些新型企业不在原有的计划体制之内,主要依靠市场生存和发展。它们的出现,进一步打破了计划管理体制,改变了原先单一的所有制结构,使得市场经济的份额在中国有了很大增长,有力地推动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

《领导文萃》:说到中国起步时的改革开放,就不能不说到邓小平支持创办经济特区,在关键的抉择之时,邓小平说了“杀出一条血路来”这样关键性的话,最终推动了由点到面的全面开放格局。对此,请您进一步介绍一下当时的抉择情况?

陈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全党思想解放的不断深入,中国领导人纷纷把眼光投向世界。当时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数百个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自由港,并通过这些形式开展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从而有效地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这些做法与经验给予我们启示:我国沿海省份像广东、福建等是否可以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实行某些特殊政策,先行先试举办出口加工区。

随着中央领导层对举办出口加工区的认识达成一致,举办经济特区的想法也就逐步浮出水面。1979年4月,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广东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向邓小平汇报工作时提出:希望中央下放若干权力,让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有较多的自主权和机动余地,允许在毗邻港澳的深圳和珠海以及属于重要侨乡的汕头举办出口加工区。邓小平非常赞同这一设想并高兴地说:“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根据邓小平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把广东、福建两省作为对外开放的试点,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批准举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以利用其邻近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海外侨胞比较多等优势,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经济特区的创立和举办,显著提高了中国人的对外开放意识,加快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并由此逐步形成从沿海到沿江、从内地到边疆,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全面开放格局。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在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大潮中摸着石头过河,以渐进的改革方式,以敢闯敢试的精神,推动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转向,增强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力挽狂澜

掌舵中国改革开放的航向

《领导文萃》:和改革开放一同走过来的很多人都知道,在改革开放刚起步时,邓小平就确立了必须遵守的四项基本原则。站在今天的角度,我们如何看待邓小平的这一举措?

陈坚:任何新事物的发展壮大,都不可能是风平浪静的。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受思想和眼界的限制,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突破旧体制的新尝试,党内外的各种质疑声从未间断过。不仅如此,改革开放还经常遇到来自“左”和右的错误思想的干扰。显然,如果不排除这些干扰和质疑,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为此,邓小平多次挺身而出力排众议,高瞻远瞩为改革开放设置防护栏,积极引入市场因素,力挽狂澜推动改革开放大踏步前进,邓小平提出“四项基本原则”正是为改革开放设置护栏。

改革开放后,整个中国思想坚冰开始融化,呈现出一片新的气象。但是,在新气象之下,有一股极其错误和危险的思潮在暗流涌动,社会上甚至党内一些干部出现了一股反对党的领导的右倾思潮。如果不及时纠正和扭转这一思潮,中国的改革开放必然会偏离正确轨道,出现无可挽回、无法弥补的颠覆性错误。

这股思潮滋生之快,出乎预料,引起了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的高度关注。

针对党内和社会上出现的极端错误思潮,邓小平在1979年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邓小平指出,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他进一步解释说,四个坚持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因为从根本上说,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没有党的领导,艰苦创业的精神就提倡不起来;没有党的领导,真正又红又专,特别是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队伍也培养不起来。社会上、党内极少数人散布的“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潮,都是违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都会妨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邓小平指出,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邓小平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在党内外引起了重大而深远的反响,既有力地驳斥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又澄清了思想理论上的一些模糊认识,有力地推动党的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为改革开放设置护栏的“四项基本原则”提出,使其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坚持改革开放一道,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确保改革开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保驾护航。

《领导文萃》:前面提到了邓小平创立经济特区的胆略和智慧,“杀出一条血路来”这样的话语说明了邓小平预测到创立经济特区的坎坷,此后围绕着经济特区的建设,邓小平又是如何排除非议继续推动经济特区的建设,这期间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陈坚:如果说最初是要不要建立经济特区的问题,那么随后是收与放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不是收而是放”,排除对经济特区的非议。

在社会主义中国举办经济特区,人们在马列主义的著作中找不到依据,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无先例。所以,最初的几年,人们对举办经济特区还是很不理解,多有非议之词。有人说,特区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飞地”,香港市场上的“水货”之源,走私的主要通道,甚至比拟为“旧中国上海的租界”。所有这些非议,给特区建设发展增添了不少压力和障碍。

实事求是地讲,对外开放、举办经济特区都是新鲜事物,难免会存在一些争议。邓小平就曾指出,对于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尤其对举办经济特区。但是,有些议论和意见不符合实际,譬如旧中国上海租界是因为清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造成的,而举办经济特区是我们主动所为,是贯彻实行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措施,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正当中国对外开放处于艰难时刻,邓小平亲自出马力排众议。1984年1月,邓小平在有关中央负责同志的陪同下,来到经济特区深圳进行考察。他在考察中发表讲话指出:“举办经济特区是我提倡的,中央定的,是不是能够成功,我要来看一看。”他亲眼目睹了深圳在短短几年内发生的变化,兴致勃然地挥笔写下“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的题词,充分肯定了举办经济特区的决策和实践。回到北京后,邓小平与中央有关负责同志谈话时强调指出:“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在这次谈话中,他还特别提出,除了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等。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

邓小平对特区的题词和随后发表的重要谈话,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不仅充分肯定了特区的建设发展成就,而且给那些是是非非的议论作了一个权威性结论,结束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是非之争,从而使得“不是收而是放”的指导思想逐步深入人心。中国的对外开放迎来了崭新的春天。

《领导文萃》:现在人们可以明确地说改革就是要冲破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但是,在改革开放后的一个时期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不确定的,甚至还存在“姓资”和“姓社”的争议。如果方向问题不解决,改革就会长期处于徘徊之中,正是邓小平在关键时刻说了关键性的话:“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由此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到今天,我们如何看待邓小平当年的一锤定音?

陈坚:是的,改革就是要冲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按照传统的经济模式理论,人们一般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特征,市场经济则属于资本主义。但是,随着计划经济模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之后,中国领导人认识到,社会主义完全排除市场经济是不对的。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领导人就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改革思路,从而为市场经济发展打开了一个缺口,留下了一块空间。

实际上,改革开放之后的最初几年,关于计划与市场之争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当然,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步伐也从未停滞不前。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加快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这个重磅文件尽管没有直接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但它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决心。

为了减缓新旧体制转换带来的震荡和混乱,中国领导人决定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两者同时并存的“双轨制”。但这种双轨制很快引发了新的问题,比如诱发了腐败和投机行为,造成了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加剧了通货膨胀压力等。显然,要改变这种状况,中国必须放弃传统管制型计划经济,把整个国民经济改造成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然而,1988年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和1989年发生的政治风波,使得市场化改革再次受到质疑,“计划经济为主”的论调在国内又流行起来,中国的改革开放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中国的改革开放到底走向何方?在这样历史抉择的关口,邓小平再次站出来发挥巨大影响。1992年年初,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进行考察,并发表了重要谈话。他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放大一些,敢于试验。他还第一次全面地阐述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同时,邓小平特别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这次南方谈话中,他反复提醒,要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要对社会主义发展充满信心。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指明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方向。

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很快被吸收到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党的十四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此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式告别一步一回头的“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进入方向明确、目标清晰的历史新阶段。自此之后,中国经济迎来了持续数十年的快速增长,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奇迹。

猜你喜欢

经济特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
经济特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者
——评《中国经济特区四十年工业化道路: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论经济特区在我国非均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务院批转《意见》: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明确
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出炉——国企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八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