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书标兵”海成的大起大落
2024-06-24卜键
卜键
禁书,在康雍两朝尤其是乾隆前期已多有发生,至兴修四库则渐渐推向一个高潮。这次大禁毁是自上而下的,首先是乾隆帝的重视和不断传谕推动,总裁、总纂等不得不积极跟进,各省督抚乃至各地书局也不敢懈怠。上下齐努力的结果,是编制出一些个“禁毁书目”,包括“全毁”和“抽毁”,由大清军机处寄发各省。
乾隆三十九年(1774)在连降禁书谕旨之后,各省督抚谁敢不踊跃跟进,而表现最令皇上满意的,为江西巡抚海成。此人出生日期欠详,大约50岁,不知因何种机遇,早早就成为乾隆帝眼中的能员。
海成出身于满洲正黄旗,姓舒穆禄(满洲最古老的氏族之一),乃珲春虎尔喀部部长郎柱之后,族人在后金崛起的征战中建功甚多,至少有两人位列“八大臣”。后代贵显者如徐元梦,康熙十二年(1673)进士,入翰林,仕至内阁协办大学士,主持《明史》纂修;乃孙舒赫德则与海成同时稍前,为内阁大学士、军机处次枢,也是四库馆正总裁之一,尚不清楚二人的辈分与关系如何。海成初任刑部笔帖式,升主事,外任山东粮道,乾隆三十五年(1770)八月擢安徽按察使,三十六年(1771)五月升山东布政使,三十七年(1772)六月再升江西巡抚,三年三个台阶,应是朝中有人,主因则在于皇上的赏识器重。
乾隆三十九年(1774)岁末,海成请求进京陛见并获得批准,十二月十八日动身之际,呈上一份查办禁书的奏折。他说接旨后将书局现存图书检查一遍,没发现诋毁字句,即行遴选委员分别往各府州查办。这些委员遍历城乡,召集学人、士绅与书商等宣布谕旨,“无不感激输诚,将所有收藏未经缴出之书,纷纷呈献”,共缴到书238部,陆续发往书局,由主事的道员秦承恩负责校核,已经“校出有狂悖词句应请销毁之书八部,于各书内逐条签出”。海成与学政再加复校,见签出各书存在大量狂悖语言,不胜发指,当即按照委员所开各书来历,檄行所属各府州县,要求“查明著书人子孙,追出底本及有无旧存板片、别项悖逆字迹,并饬严查各书肆内有无存留别本,务令尽数缴出,另行查办”;同时开列书名清单,并将书内违碍狂悖之处逐一粘签,酌加说明,恭呈御览。海成还写道:
臣现在复饬司道转行各州县,传集地保,令其逐户宣谕,无论全书废卷,俱令呈缴,按书时值,偿以倍价。如果堪以入选者,即送局校阅;不堪入选者,仍行发还。其有应营销毁之书,即粘签进呈。仍着各该府加意督率,即以此考核州县之勤惰。所需书价,即饬司在臣养廉内预行给发。如此办理,使求利小民,自必争缴恐后,庶可期其净尽。
看来海成颇为精干,既能参透谕旨的精神内涵,又不愿意搞得鸡飞狗跳,提出一套解决问题的思路,那就是将查禁列入官员考核,给州县主官加压,督促地保走村串户,缴出书籍就加倍给价。他还有一个高姿态,表示相关购书款项由自己的养廉银中开销。弘历朱批:“所办颇好,知道了。”
四十年(1775)正月初九日,乾隆帝明发上谕,附录了海成的奏折,要求各省督抚仿照办理,谕曰:
今海成所办较为周到,且又不致烦扰,各省自可仿而行之。着传谕各督抚,照式一体妥办。
一不小心竟成了禁书标兵,海成自是喜出望外。多数的进京陛见皆缺少细节记述,而由海成的谢恩折,可知他至少两次叩见乾隆帝,“亲承温语,复仰皇上逾格天恩,荣宠非分”,必也大受激励。海成在一月二十三日陛辞,次日离京,二月下旬回至南昌接印,四月十四日即再次奏报查办应毁书籍的进展。他说已接奉军机处寄发的上谕,遵旨查缴《博物典汇》《前明将略》,加上别的违碍书籍,本省共查出115部,以及《孔正叔文集》板片94块、《明纪编年》板片144块,一并解送军机处奏闻查销。
这之后海成对禁书仍是一如既往的积极,不断上奏查禁新收获,不断解送收缴的禁书,也在江西地面上保持高压态势。孰料因办理王锡侯《字贯》一案,缺乏敏锐和认识高度,惹得皇上雷霆之怒,他的好运也就到了头。那份奏折是在十月初一递出的,20天后呈至御前,乾隆当日即做出批复:
王锡侯妄行删改《康熙字典》者,虽有罪,但尚轻。其书中侵犯圣名并列者,其罪尤重,即应照大逆律治罪。海成又非瞎,为何竟不见看不出呢?倘伊见之看出,而漠然置之,则即有昧本意,竟非人类矣。遇似此恶逆之事,人人见之无不忿恨。海成系巡抚,而视为漠然,因循具奏,仅请革去举人审拟,尤为不堪。朕授伊为巡抚,特为整治地方诸事。于此一事,可知伊平素惟享厚廉俸,凡事皆委以幕友办理,不复亲自检阅。
此件另有汉文军机处字寄,兹据满文直译,应更能映照出弘历的急怒攻心。此谕仅用六天就送到海成手中,不啻五雷轰顶,赶紧采取一连串补救措施,抓捕王锡侯及其家人,反复认错,已然晚矣。十一月十二日,有旨将海成革职,两江总督高晋适在进京陛见途中,接奉上谕后立即改道往江西,二十七日抵达南昌,当面向海成宣读:“海成前奏王锡侯妄作《字贯》一案,于该犯书内大逆不道之处恬不为怪,实属昧尽天良,罔顾大义,其罪难以轻宥。已降旨将海成革职,交刑部治罪。”接下来是摘取翎顶与收缴旗牌印信一套规范动作,而海成只剩下跪地碰头、痛哭流涕了。曾几何时,这位备受圣上推崇的禁书标兵,又成为反面的榜样。
刑部见皇上动怒,自会从重从快,将海成问拟斩立决。而弘历渐渐冷静下来,应是觉得有些过了,先命改为斩监候,两个月后即令释放。四十三年(1778)春,海成被派往乌什,担任章京,至十一月又赏给头等侍卫职衔,派往哈尔沙尔办事。头等侍卫,又称一等侍卫,皆由上三旗二等侍卫中推升,正三品,职司宿卫扈从,也派往边疆或前线历练。四十四年(1779)十月,有旨将海成升为工部侍郎,仍留新疆办事,应是再受重用的信号了,怎知又生事端:次年春夏间李侍尧贪贿案发,和珅受命前往审办,乾隆命卿贰大员发表处理意见,尚属试用期的海成本可不说话,却也写了一大篇。他的话模棱两可,加上身边缺少干练幕友,字迹甚拙,又惹得皇上生气,结果又给撸了。吃亏在于太热衷啊!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